面向导师制的高校师生移动交流平台

2016-09-07 06:08朱正国唐明董李旭英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6年7期
关键词:交流平台导师制本科生

朱正国,唐明董,李旭英

(湖南科技大学 a.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b.湖南科技大学附属学校,湖南 湘潭 411201)



面向导师制的高校师生移动交流平台

朱正国a,唐明董a,李旭英b

(湖南科技大学 a.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b.湖南科技大学附属学校,湖南 湘潭 411201)

实施本科生导师制是培养本科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为了加强高校师生交流,为本科生导师制度的实施提供有力的支持,提出了一种高校师生交流平台。该平台基于Android系统进行开发,主要功能包括用户管理、项目管理、师生互选与推荐、师生交流、师生评价以及关键词搜索共六大模块。通过该移动平台,不仅可以解决导师制下师生评价和选择的难题,而且可以方便师生随时随地实现高效的沟通交流。

导师制;移动互联网;师生交流

近年来随着高校学生数量的迅速增加,学校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如何保证高等教育的质量,特别是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质量,成为一个重要挑战。在此背景下,传统的以授课为中心的高等教育模式,使得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进一步加大,导致师生之间的交流更加低效[1]。培养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强的高素质创新性人才是目前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工作的重中之重[2]。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除先天条件外,基本上来源于个性化培养、复合型教学和参与科研或工程实践。而这些不仅仅依靠科学的课程设置,更有赖于对学生个体能力的开发[3]。本科生导师制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项重要探索,是对当前高校人才培养机制的有效补充[4]。然而,导师制下如何实现高效的学生交流仍然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虽然电子邮件、QQ、微信等网络聊天工具有助于改善师生交流现状,但它们对于导师制下的师生互选、师生评价和管理并无多大作用。为了支持导师制的有效实施,迫切需要一种工具平台,不仅能实现师生之间的高效交流,而且包含师生互选、师生评价和管理等功能,以提高导师制下的师生交流的质量。

随着3G/4G网络的使用,移动终端不仅仅是通信网的终端,还成为了互联网的终端。据调查表明,我国移动用户的数量不断增长,其中大专及以上学历人群在移动用户中占比为21.6%,同时手机、平板App用户粘性不断增大,使用时长超过PC[5]。除此之外,移动终端的便携性使我们利用移动互联网平台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实现师生开放式的交流学习,信息共享成为了可能。本文针对基于项目驱动的本科生导师制度,提出一种高校师生移动交流平台。该平台基于Android系统进行开发,主要功能包括成员管理、项目管理、师生互选与推荐、师生交流、师生评价以及关键词搜索六大模块。该平台旨在将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与新的教学模式相互融合,打破传统的以授课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突破原有教育模式中师生互动的局限性,促进高校师生之间的有效交流,推动本科生导师制度的顺利实施。

1 需求分析

本科生导师制是近几年来在我国部分高校的本科教育中进行的尝试,随着试探的不断深入,效果也正在不断的显现,本科生的培养质量也有所提高。但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比如师生如何进行双向选择、师生之间如何进行相互评价、导师如何对学生进行管理等等。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和智能手机的大量普及,面向本科生导师制度构建移动师生交流平台无疑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1.1功能需求

根据对平台的直接服务人群(湖南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师和学生)的调查研究,确定了7个方面的基本功能。1)用户信息管理:包括教师用户和学生用户的注册、审批和登录以及相关信息的收集等。2)师生互选:能够支持导师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合适的学生,也可以支持学生选择合适的老师,避免导师制度下的师生互选的盲目性。为此需要建立和完善师生交流评价机制[1],能够根据导师和学生的情况对他们进行排序和评估,为导师和学生的双向选择提供更好的依据。3)师生推荐:为进一步提高师生互选工作的效率,支持向导师主动推荐合适的学生以及向学生推荐合适的导师。4)项目组管理:支持对项目和项目组成员进行管理,包括发布和管理项目信息、添加和管理项目组成员以及学生签到和签离等。5)师生交流:支持师生之间的学习交流,包括论坛、留言、站内信等多种交流方式。6)信息检索:为方便师生快速搜索用户或科研项目,提供了关键词搜索功能,同时根据系统评价机制给出相应的用户或者项目的排序。7)社交网络服务:支持师生之间建立连接、添加好友等功能,同时可以互相点赞和互相评价。

1.2性能需求

作为一个师生交流平台,不仅要完成相应的功能性的需求,还要满足一些性能需求,具体包括平台的完整性、可扩展性、并发性、安全保密性等。1)完整性:为了让用户有更理想的体验,移动终端APP的界面应具统一风格以及良好的互操作性,同时保证系统的稳定和响应速度。2)可扩展性:系统的开发是一个长期的、不断进行迭代的过程,所以系统设计之初应该使用模块化设计,降低系统各组件之间的耦合度。3)并发性:系统服务器应该具有高并发处理能力,防止过多的并发访问请求造成延时或断开,甚至服务器崩溃的情况发生,从而影响用户体验。4)安全保密性:确定只有合法用户才可以登陆系统,确定每个用户的使用权限,对用户名、登陆密码以及用户重要数据进行加密,保证用户信息安全。

2 师生移动交流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图1 系统总体框架图

本平台客户端基于Android平台进行开发,服务器使用J2EE开源框架Struts2,Spring4,Hibernate4进行开发,数据存储使用轻量级数据库MySQL,服务器端和客户端使用JSON的数据格式进行交互,Web服务器使用的是Tomcat。系统总体架构如图1所示。本平台的开发语言为Java。移动客户端用户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发送JSON数据到控制层(Struts2),Struts2的action调用业务逻辑层(Spring3),Spring3调用业务组件,业务组件根据Hibernate4的对象/关系数据库的映射关系对数据库进行操作,Struts2根据数据库操作结果返回到客户端。

我们从用户角度出发,以用户添加专业技能标签为基础,将系统详细划分为六大功能模块(如图2所示)。1)用户管理:用户使用邮箱进行注册之后才可以登录使用本平台全部功能;用户注册时可以输入基本信息,如工作经历、学习背景以及技能标签等;用户可以管理自己的资料信息,比如项目申请信息,站内信消息等。2)项目管理:由教师用户在系统中发布科研项目,根据项目发布的标签将之推荐给拥有这些相似标签的学生用户,同时,教师用户可以对自己的项目组成员进行管理,比如建立项目分组、签到签离等。3)师生评价:用户可以点击其他用户的专业技能标签进行点赞。根据点赞数量可以评价一个用户在专业技能方面的受欢迎度。系统根据受欢迎度的高低排出教师榜和学生榜,从而为老师选择学生和学生选择老师提供参考依据,这同时也是系统的一个激励机制,增加用户粘度。4)师生互选与推荐:学生可通过查看和浏览教师在某个领域的排行来选择导师,教师也可通过查看和浏览学生在某个专业技能方面的排行来选择学生。还可根据用户(主要是学生和老师)之间所拥有标签的相似度进行匹配,根据匹配结果推荐相应的学生或者老师。5)师生交流:主要有两种互动方式。其一,用户(主要针对学生)在该系统发布学习或生活上的问题,可邀请其他用户进行回答或等待其他用户回答;其二,可添加其他用户成为自己的好友,构建自己的朋友圈,从而可以发表动态、发送站内信等。6)关键词搜索:其一,根据用户账号、用户名或者用户的专业技能标签搜索合适的教师和学生用户;其二,根据项目名称或标签搜索项目。

每个功能模块由若干个子模块组成,各模块间功能和任务相互支撑,相互关联,构成一个全面且完整的高校师生交流平台。系统依托于移动互联网技术,服务于高校教师和学生,为本科生导师制度的实施提供有力支撑。本平台目前已经完成上述功能的开发,图3为本平台登录后的运行界面。

图2 系统功能框架

图3 系统运行界面图

3 结语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师生之间通过移动应用进行交流成为一大趋势。随着本科生导师制在湖南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的推行,迫切需要一种高效的系统用于实现师生互选、师生评价和师生交流等功能。本文分析了现有的师生交流方式的不足,结合实际调研情况,提出了一种面向导师制的移动高校师生交流平台,描述了系统的需求分析和设计。本平台的设计与开发可以为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从而有利于提升本科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1] 宗斌.高校师生交流低效问题与改进对策研究[J].当代教育科学,2014(1):17-19.

[2] 刘尧猛,陈军.注重创新人才培养的计算机实验教学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1):17-19.

[3] 沈明卫,涂澄海,何勇,等.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实践中的问题思考[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7):133-135.

[4] 胡守华.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

[5] 2013-2014中国移动互联网蓝皮书[R].中国互联网数据中心,2014.

(责任校对王小飞)

10.13582/j.cnki.1674-5884.2016.07.032

20151224

湖南省教育厅教学改革项目(湖南省教育厅教学改革项目湘教通[2014]247号文件)

朱正国(1993-),男,江西彭泽人,硕士生,主要从事移动应用开发研究。

G642.0

A

1674-5884(2016)07-0101-03

猜你喜欢
交流平台导师制本科生
践行“三全育人”理念,推行本科生导师制——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专业导师制的实践与探索
One Heath视角下昆明市高年级本科生抗生素认知与行为
交流平台
交流平台
交流平台
开放大学“导师制”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思考——以软件工程专业为例
交流平台
一主多辅的导师制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行业特色院校本科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讨
基于项目导师制的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