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德刚和他的“大数据”

2016-09-10 06:10通讯员沈健
工会博览 2016年24期
关键词:水厂项目管理大数据

□通讯员 沈健

赵德刚和他的“大数据”

□通讯员沈健

在北京市朝阳区东南方向一个叫定辛庄的地方,如今已新崛起一座规模宏大的现代化再生水厂,它的名称是“北京市定福庄再生水厂”,是北京市在建的四大再生水厂工程之一。这个工程由北京城建道桥集团的赵德刚项目管理团队完成。施工两年来,项目先后获北京市结构长城杯金奖、北京市绿色安全样板工地、北京市优秀青年突击队等荣誉,赵德刚个人还荣获北京市优秀青年突击队队长荣誉。

“大数据”意识

在北京市科委的专家库里就有赵德刚的名字。1977年12月出生的他,打小就是一个守规矩、少言语、埋头肯学、勤于思考的“好孩子”。自2001年7月顺利入职北京城建道桥集团以来,他先后参与了北京西外大街道路改扩建3#标工程、北京西外展览馆前地下停车场工程等一大批重点工程项目的建设,经历了技术员、项目总工程师、项目执行经理、项目经理等多个岗位的历练,专业技术水平和综合管理能力不断得到提升。

长期从事技术工作的赵德刚,养成了严谨、认真的工作习惯和态度,一是一,二是二,处理所有的工作,几乎先是收集数据,对数据进行分析,再运用,从不是差不多、大概其。他认为只有运用好数据,工作才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扎实的技术专业功底,为赵德刚的事业发展奠定了深厚基础。2014年3月,北京城建道桥集团承担了北京市定福庄再生水厂工程的施工任务。

北京定福庄再生水厂工程,是一项大型综合性系统工程,总造价7.02亿元,52座构筑物和结构物,有土建项目,有道路、管线项目,有机电设备安装项目,也有绿化项目,体量大、类别多,在集团施工史上罕见。其施工立体交叉,头绪多,最多时多达十多支外施队伍在现场,对于施工的方案制定、科学组织、相互协作等有着很高的要求。项目经理承担着管理好项目的第一责任,其思路、作风与能力,在项目团队建设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是引领整个项目团队发挥好作用和完成好任务的关键性因素。

走上北京市定福庄再生水厂项目经理岗位的赵德刚,深感责任重大。他认为,在管理上必须跟上时代的潮流,树立科学的管理理念,采用科学的管理手段,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实施科学管理、精细管理。而处于网络信息时代的今天,就必须把所有管理,建立在全面、真实的数据采集、分析和应用上,充分依靠各类信息手段,建立好数据管理,运用好数据,实现好数据,用数据说话。在项目团队全员中,倡导一种数据管理的理念、意识。

“大数据”运用

赵德刚说,施工的管理,其实就是一个数据的管理。工程量是一个个数据,工期的计划、目标是一个个数据,投入与产出、经营指标的落实也是一个个数据。抓住了数据,就是抓住了管理,落实了数据,就是落实了管理。

工程开工后,赵德刚引导项目团队培养数理性思维,有数据的概念,要牢记住有关工程建设、工程量、施工计划、任务目标的所有数据,做到数据在胸,数据说话:各项决策靠数据、下达任务有数据、落实指标重数据、考核检查看数据,推行数据化管理,实现数据基础之上的科学管理、精细管理。

走进北京定福庄再生水厂工程项目部,“科学管理、精心施工”八个大字宣传牌被布置在项目办公楼楼顶的最高处,赫然醒目。赵德刚介绍说,这八个字,是定福庄再生水厂项目管理团队追求和努力的方向,也是项目管理团队的魂,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有扎扎实实的科学态度,有跟得上时代的管理理念和思维。充分运用互联网、企业信息平台、手机微信“朋友圈”等“大数据”管理手段,数据为本,数据先行,用数据贯穿整个施工生产和经营管理活动,依靠管理的数据化成就管理的科学化,成为赵德刚项目团队管理的一抹亮色。

项目进场伊始,赵德刚“大数据”管理的出发点,瞄准的是项目管理要落实的几大任务目标数据。在项目管理目标确立之后,他的“大数据”管理,规划的是实现目标的路径。如为了有工程量数据的概念,让每个员工烂熟于心,明确奋斗的愿景和责任,他把工程量概括为12个关键数据;为了让工期的日期数据,让员工铭记于心,明确奋斗的目标和方向,他又把工期分解为总目标和各阶段目标。

打开赵德刚办公室的电脑,电脑里保存的是项目的各类施工管理信息、关乎行业和水厂工程施工的各项政策、法律法规和城建集团、道桥集团的各项安全生产、质量管理、经营管理的管理规定、规范和流程,集团公司企业信息平台总是打开着,随时关注集团下达的指令、出台的文件,集团信息平台的物资招采信息、物资价格信息,是他每天都要关注的重要信息。项目的工期、进度、安全、质量、经营、资金等各项管理的信息,每天都要在电脑上跟进、更新。他还通过手机微信建立了项目部内部的任务下达、情况汇报了解等一个个“微信群”,从而把关乎项目施工的政策层面、规章层面和施工生产部署与落实的一个个“数据库”,建立到了电脑上、手机上,建立到了全员的内心深处,并转化为一个个具体的计划措施、落实方案和实际行动。项目管理人员和施工队的队长每周有一次大型的生产例会,总结上周工作和部署下一周乃至下一阶段工作,赵德刚全局在胸,总结时,把他随时了解掌握的一个个数据,向会议一一通报,让每个系统和每个人,都能够了解其他系统、了解全局,同时,对下一步的工作做安排或提示,也是细化到一个个工期节点的数据、一个个任务落实量的数据,通过任务书形式下达任务,让大家干什么、干到什么程度、干出什么结果,明明确确,把一个个数据落实到了纸面上、心坎上。责任书上,对于项目部牵头责任人、外施队落实责任人、及其哪些人予以工作配合,在什么工作阶段有什么不一样的要求,都详细、详尽的予以“数据化”表述。从源头上避免扯皮、避免责任模糊不清,形成了项目管理责任的“硬约束”。

赵德刚(中)与执行经理周银亮、技术员羡鹏飞在工地研究施工技术方案

赵德刚(中)等察看安装一新的污水处理设备

赵德刚的“大数据”管理,通过一个个数据的下达和链接,使得项目部和外施队达成了“目标一致、利益一致、行动一致、荣辱与共”的科学而有效的责任联动体,促进了工程施工总体目标及其各阶段施工和经营等目标的完成和完美实现。

赵德刚项目管理的数据化,带来的是施工管理的有序和有条不紊。施工高峰时投入劳动力2200多人。该项目最深的基坑是粗格栅,深达18米,面积最大的单体是生物池,占地12000平方米。项目管理团队和外施队人员心有全局,胸有数据,肩担责任,紧密配合,攻克了一个个施工难题、难关,取得了一个个突破和成果。

2015年下半年,随着结构物施工的陆续完成,在谋划新的施工部署时,在研究部署厂区道路的施工中,产生了不同的意见。部分项目团队管理骨干表示,城建道桥集团的主业就是铺路架桥,道路施工不是什么难事儿,可以安排到2016年再干,盲目乐观的“轻敌”思想已见端倪。赵德刚在与大家的分析研究中,认识独树一帜,说道,厂区道路复杂,纵横交错,受施工人员、材料进出影响大,先修路,既为厂区其它施工的进出场创造了便利的交通条件,又争取了工期的主动,引导大家重视并在春节前实施道路的施工,促成了“共识”。大家统一思想后,赵德刚主持制定施工方案时,他仍然是习惯于用数据说话,将道路的几纵几横,在哪里产生交叉,有哪些制约因素,一一在施工图上标识出来,细化为一个个工期节点、进度与进展的量化指标数据。结果,道路在春节前部署完成施工的优势、好处,越到工程建设的后期,越发得到显现。这也成为北京市同期开建的四大再生水厂工程中率先完成厂区道路施工的单位。

在最后抢工、保完工的2016年6月的一个月中,适逢高温多雨季节,项目部划定了几大施工责任区,其数据化管理细化到每天一统计,每天对进度和投入进行对比分析,每天将统计结果公开公示接受监督,发现与设定的目标产生偏差,进行纠偏和追责,细化到后勤服务保障上现场,每天要确保2次将矿泉水、冰棍送到现场的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手中,做到项目部与施工队联动、施工一线与后勤保障服务联动,从而交出了满意的成绩单。

“大数据”决策

赵德刚的“大数据”管理,把其个人的偏好,努力变成整个项目团队的偏好。

“德先生”和“赛先生”,即“Democracy”和“Science”,是对民主和科学的一个形象的称呼,赵德刚认为,把“德先生”和“赛先生”请进工地,让“民主“和”科学”融入到项目管理团队每个管理者思维中,融入到项目管理的各项方案、各项计划、各个环节、各项目标中,才是实施科学化的管理,完成好任务、实现好各项施工管理目标的唯一捷径。自己作为项目经理,必须对自己有“硬约束”,有民主意识、群众观点,善于发动群众和依靠群众,推行民主管理,发挥好项目团队每个人的智慧和力量,调动每一个人的积极性、创造性。

从工程的前期策划、各项施工管理目标的确定、任务的分工、责任的分解,到施工总体计划、月度计划,各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案、计划,都要先集体讨论,形成一致的意见,然后,再在“共识”的基础上,抓好落实实施。项目管理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综合运行体系,工程开工之初,根据工程特点,项目部班子成员分别结合分管工作领导牵头有关业务部门,制订了包括材料、经营、质量、安全、行政等各项管理的具体办法,初稿形成后,再集体讨论修改,形成了项目运行的一整套管理制度、办法和标准,让制度和标准作为项目团队成员的工作准则和依据。

开工初期即确定生产、经营是主线。在施工生产上全面贯彻落实集团推行的“从严推标系统化”的管理,在经营上通过经营分析会向项目团队做出经营交底,成本控制全员参与。细小到工地设一个饮水处,也听听大家的意见,设在什么地点合适、怎样搞更美观、经济:细小到项目团队的每日三餐的菜谱,也是虚心听取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后确定。项目团队倡导并践行,在定福庄污水处理厂项目工作,人与人的关系简单,团队为先,各项工作决策民主,阳光公开,人人参与,所有工作任务的安排标准化、数据化,没有随意性,遵循的是经过民主讨论形成的统一的管理流程和标准。所有的工作,不是边计划边干,干哪算哪,而是先“纸上谈兵”,把目标确立清楚了,计划细致了,问题找对了,措施具体了,责任到人了,形成了“共识”,形成了成熟而具体的方案、意见,再去有条不紊的抓实施,从而减少和避免了工作失误和损失。

“德先生”和“赛先生”就像一对“孪生兄弟”,科学离不开民主,民主才能科学。赵德刚把民主管理作为实现科学管理的手段,把依靠员工群众依靠项目团队集体的智慧和力量,作为实现科学管理目标和完成好各项施工管理目标的力量基础和源泉,把通过走群众路线、民主讨论掌握的各个数据,作为确立标准、产生流程、科学决策的基础。让项目部的“大数据”管理见效率、出效益。

项目部管理人员62人,平均年龄32岁,是集团从各项目抽调的管理骨干组建而成,不少人之前不认识,第一次走到一起,因为有了一个明确的目标和民主的管理氛围,基本没有磨合期,就很快融合到一起拧成了一股绳。

赵德刚首先做到自律,用自身的管理理念和良好作风、奉献精神带动整个团队。他孩子小,十天半月难得回家看一次孩子,项目开工两年来,他基本日夜盯守在工地,最长时间有一个月没有回家,把家事全撂给了妻子杨小林。书记周徐水再有几年就退休了,身体不太好,但在工地主管生产的他,办公室就是工地现场。他除了吃饭时回趟生活区,其它时间都盯在工地上,由于工作压力大,身体透支,免疫力下降,去年以来头发掉了有三分之一,两只手患上了严重的皮炎,天天喝中药,抹药,但没有休息一天。项目总工程师尉国红认真负责,水厂施工经验丰富,工作精益求精,经常与书记夜查工地。项目执行经理周银亮、生产副经理李亚南、质量主管崔利江、技术员羡鹏飞、测量员金新建五人,在该项目工作期间,爱人分别生了小孩,他们根本没时间回到爱人、孩子身边照顾,把对孩子的思念化作了不断刷新的施工管理业绩。项目部亲自给离家远回不去给孩子办满月酒的周银亮,在项目基地办了一场孩子缺席的“满月酒”,让全体项目人员带给孩子祝福。经营副经理金芳老公在外地工作,双方父母年龄较大且身体不好,经常住院,但金芳合理安排时间,工作生活两不误,每天都在加班,任劳任怨。技术副经理周红磊,经营主管高升和新毕业学生李哲、韩冠男等新员工,经常加班到深夜。

人心齐,泰山移。赵德刚项目团队的“大数据”管理,增强了团队的合力、行动力、创新力,促进了项目的科学管理、精细管理。所有人员习惯了先“纸上谈兵”,达到决策科学后再付诸行动,制订各项目标和方案、计划,把工作的安排、任务的落实、业绩的考核,落实到一个个具体的数据上。理性的管理、数据化的管理,培养的是一个理性的、心中有数的“科学型”、“力量型”项目团队,做到任凭项目体量大、施工难度大,影响因素多,大家都成竹在胸,气定神闲,指挥若定,游刃有余、稳操胜券地朝着一个个目标坚定地前行。

2016年6月30日,项目部圆满完成了北京市定福庄再生水厂第一、二系列的建设,一次性通过验收,达到了交付通水运营的条件。面对今天的成绩,赵德刚说:“之所以取得今天的成绩,我个人的作用微乎其微,项目团队全体成员的努力,业主、监理、城建集团和道桥集团的支持,才是干好工程的决定性因素。”

猜你喜欢
水厂项目管理大数据
某水厂源水铁锰超标处理试验研究
装配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集合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软件技术的应用
水厂液晶幕墙系统建立和应用
项目管理在科研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未来如何更高效地进行工程项目管理
超滤膜在再生水厂应用工程实践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
东京砧水厂制水工艺初探及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