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法官的法与情

2016-09-10 06:10闫长禄
工会博览 2016年24期
关键词:房山法庭被告

□实习记者 闫长禄

乡村法官的法与情

□实习记者闫长禄

在北京市房山区,他是唯一一名参加工作超过30年,驻守基层派出法庭22年的一线法官。22年间,他审理了辖区十多个乡镇近5000件民事案件。他将审判从庄严的法庭延伸到村居民舍,将条文上的“法言法语”变成了乡亲们耳熟能详的乡言俚语。他先后获得了“全国法院先进个人”、“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第九届北京“人民满意的政法干警”暨“首都政法先锋”等一系列荣誉称号。辖区百姓称他“老连”,同事们则亲切地称呼他为“连哥”。他就是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法院法官连春祥。

小法官大情怀

“我爷爷牺牲时才32岁,可谓英年早逝,但他留下的家风却传承至今,也成了我做人做事的准则和底线。”连春祥动情地说。

连春祥的祖父曾是平西抗日根据地的一名战士,后不幸在抗击日寇的战役中壮烈牺牲。在父辈的耳濡目染下,连春祥的身上有着一种特别的质朴与坚韧。

1983年,当时只有18岁的连春祥来到房山法院,从此他便与“人民法院”和“人民法官”这八个字结下了不解之缘。

“我最开始是当书记员,1995年开始做法官,先后在立案庭、张坊法庭、长沟法庭工作。2013年1月,来到窦店法庭。”连春祥对记者说。“当时的法庭地处偏远山区,办公室是乡镇府弃用的老旧平房,桌子陈旧掉了漆,电话是黑色手摇的,唯一的出行工具是一辆破旧的自行车。”那时的连春祥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办公与生活条件虽然艰苦,可让连春祥却很知足,每天都朝气蓬勃地投入到审判工作中。法庭下辖5个乡,山区众多,为了能给老百姓解决好纠纷,他每天辗转在各个山村调查勘验、办理案件。有一次,为解决七十多岁的兄弟俩因羊圈引起的纠纷,连春祥天一亮就出发赶往距离法庭几十公里的当事人家中开庭,等化解了双方矛盾,他回到法庭时已是黄昏。这样的早出晚归连春祥习以为常,有时候到偏远的山区巡回审判就需要住到村里,一去就是半个月。

派出法庭法官审理的大多是普通的民事案件,有的甚至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常被人叫做乡村“小”法官,可连春祥认为“乡村案件无小事”,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导致矛盾激化。在连春祥的记忆里,他审理的一起普通的赡养案件让他印象深刻。因为父子不和,六十多岁的父亲将儿子告上法庭,尽管儿子生活困难、负债很多,但他仍让儿子承担高额赡养费。连春祥深深地明白,尽管案子本身并不难,但如果简单通过判决解决很可能让父子变仇人,在乡村办案必须要既符合法理又要契合民情。于是,连春祥几经思考,决定动员村委会的同志们一起参与调解。调解当天,因为村委会的参与,调解效果非常好。当事人顾及自己在村里的“面子”、“影响”,双方很快达成了协议。为了使履行有保障,连春祥还当场制作调解书送达给双方,并给村委会送去一份,请村委会监督执行。在连春祥的努力下,这起赡养纠纷顺利解决了,既维护了家庭和谐,又使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得到保障。受到这起案件的启发,他结合农村实际与多年办案经验,摸索出一套乡村办案法,并引入基层组织负责人等第三方人员参与纠纷化解,高质高效审结辖区十多个乡镇近5000件民事案件,有效的弥合了数千个家庭的矛盾。

用法更要用情

22年的乡村法官经历,让连春祥深深感到,要想当好一名基层法官,只有专业的法律知识,公平、公正地解决案件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有担当的勇气和一颗法官的职业良心,要最大限度地解决当事人的实际困难。

“在处理一些案件时,不应简单地用法律条文去解决双方当事人之间的矛盾,用法更要用情。”连春祥说。

有一次,连春祥处理了一起离婚案件,女方到法院起诉离婚,男方不同意离婚。第三次起诉离婚时,连春祥审理了这个案件。这一次,被告男方扬言要与原告女方同归于尽。连春祥当时想,这不是一件普通的离婚案件,不能着急,要先了解双方当事人的背景,耐心做好双方的思想工作,否则,后患无穷。于是,连春祥将被告请到法庭,不问案件,而是跟男方唠起了家常,从下午一直谈到晚上十一点,一直到他情绪比较稳定了,才让他回去。接着连春祥放弃休息日,又找到原告谈话,作了大量的工作。连春祥的付出没有白白浪费,终于用真心真情将被告的心结打开。被告告诉连春祥,“想跟您说句心里话,我早知道我们俩好不了了,但我就是不同意离,我也不是非要耗着她,我认为我俩是夫妻,就应该是一家人,即使她不回家,她也是我媳妇,我还是个有媳妇的人。如果不离我还有个念想,如果离了,我连个念想都没有了,也就没脸活了。”因为前期工作到位,被告已有充分思想准备,在接到判决书时没有过激反应。连春祥又及时与村委会及当地派出所联系,让他们关心被告的动向。“当时也是特别担心,就怕出什么事情,宣判的时候也是让他到法庭与他反复的沟通,一直很小心的跟他交流,最后案件还是平稳的过去了。”一年后,被告来法庭找到连法官说:“正好从这路过,进来看看你。上次离婚多亏您给我做工作,如果我一直是那种状态,什么都干不了了,人也就毁了,我真心感谢你,你是个好人。”

做大家的良师益友

“我今年51岁了,再干上几年,就退休了,现在我带着徒弟,就是想把多年的审判经验传递给他们。”连春祥说。

连春祥在“乡村法官日记”里写到:“寒来暑往,春秋几度,我的心深深地扎在了这里,法庭已经成为我赖以生存的土地和心灵皈依的家园。更由于此,我感到应该将一些值得留住的东西记下来,留给自己。”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22年的审判工作让连春祥把全部的爱都奉献给了他所挚爱的司法事业。在办案之余,连春祥开始撰写“乡村法官日记”,将自己的办案体会记载下来,从1999年起到现在,17个春夏秋冬,他笔耕不辍。

面对繁重的审判工作压力,连春祥始终坚持写作,在《北京晚报》《人民法院报》《法制日报》等发表文章20余篇。为了不断提升司法能力,他将法学理论与自己多年的审判实践相结合,与多位名家合作出版了《民事案件调解技巧》《调解要点与技巧丛书》《以案说法丛书》《用证据说话丛书》《农民维权丛书》等一系列著作,成为大家认可的业务骨干。

除此之外,作为房山法院乒乓球团队的主力队员,连春祥曾多次获得房山法院男子组乒乓球赛冠军,在房山区和北京市高院组织的乒乓球赛中也多次获奖。2012年,他和队友们还获得了北京市法院内部两年一届的乒乓球团体赛冠军。此外,连春祥还为青年人树立了健康生活的标杆。他非常喜欢运动,尤其是喜欢打乒乓球,还曾代表法院参加过各种比赛。在他的培养、带动下,基层法庭拥有了一个又一个扎根基层,像他一样奉献青春和热情的年轻法官。他们与连春祥一样,成为房山法院倾心审判工作、默默服务百姓的中坚力量与生力军。

7月29日下午,记者在采访连春祥的过程中,办公室的工作人员不断前来催促他赶紧到发布会现场。“很抱歉,采访只能到这里了,一会儿我要参加新闻发布会,我们有时间再聊。”原来,房山法院以连春祥的名字开通了“连法官答疑热线”要向社会做通报介绍。说着,连春祥就匆匆忙忙地赶赴发布会现场。望着他的身影,记者不禁有些心酸,他今晚又要工作到深夜了。

猜你喜欢
房山法庭被告
双被告制度的检视与重构——基于《行政复议法》的修订背景
直击现场:“我单位成了被告”
法庭不需要煽情的辩护词
「寺」「城」相遇 北京房山云居寺历史文化展览设计解析
公众号如何分割,四闺蜜闹上法庭
北京房山云居寺辽金刻经考述
上法庭必须戴假发?
北京地铁房山线产品可靠性分析报告
我被告上了字典法庭
房山 您身边的世界地质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