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的“育心”之道

2016-09-10 07:22董寒卉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黄猫进取心笔者

董寒卉

物洗可洁,心洗则可清。人和世间其他事物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人达于精神,成于心”。而“管身”是当前班级管理的普遍标准,也是常见误区,很多班主任都把“管得严、学生听话”作为班级管理成功的范本。实际上这种管理理念对于育好人、育全面的人帮助并不大。要想真正做好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领者”和”护航者“,需要有育心意识,在班级管理中要坚持“育心先行,管理在后”,让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管理,积极主动地响应管理。

一、 育遵纪守规的责任心

责任心是发自内心深处的一种责任感,有了这种责任感,学生才会自觉地把自己该做的事做好,承担起一个班级组织成员应该要承担的责任。

1.现场刺激,育生命责任

每年我国都会发生小学生因为作业压力、家庭压力、教师暴力等自杀的事件,这些事件在令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感到心痛的同时,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教书育人,不但要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还应该告诉学生珍惜生命,保护自身安危。作为班主任,更应该树立生命第一的意识。笔者在班级管理中经常开展谈心为主题的班会,针对社会上发生的各种小学生安全和自杀事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有的学生在班会上递上来这样一个小纸条:“老师,那些死了的小朋友再也不用写做不完的作业,不是很好吗?”小学生缺乏正确的生命认知,他们根本不知道失去生命意味着什么,为此,我特意为班会上准备了一个漂亮的玻璃杯,并让学生传看,接着我拿过杯子,和学生进行交流:“你们觉得这个杯子漂不漂亮?”学生们无一例外地表示杯子很漂亮。我继续引导:“其实,杯子也是有生命的,当它有生命的时候,我们可以用它喝水、喝酸奶、喝咖啡,但是如果它没有了生命,它就什么都不是了。”在学生们七嘴八舌议论杯子怎么可能没有生命的时候,我将杯子摔在了地上。玻璃杯发出的清脆响声将议论纷纷的学生拉回了课堂,看着漂亮的玻璃杯转瞬变成了一堆碎片,学生们顿时鸦雀无声。我接着诱导:“很多和你们一样的小朋友,他们本来活蹦乱跳,活在爸爸妈妈和老师的关爱中,但是因为他们不珍惜自己的生命,因为一点小挫折、小矛盾就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结果和这个玻璃杯一样,一眨眼就变成了碎片,不再美丽,也不能盛放东西,只能被丢掉,你们想和玻璃杯一样吗?”学生们渐渐缓过神来,每个人的脸上都多了几分严肃,很多都摇起了头。对小学生来说,大道理往往起不到好效果,而一个摔碎的玻璃杯更能让他们懂得生命的可贵。对学生进行生命责任的教育,能帮助他们正确对待身边的人和物,让他们更愿意听老师的话,能为班级管理创造良好的条件,避免出现“老师一管,学生就一哭二闹三自杀”的教育悲剧。

2.故事说理,育学习责任

很多班主任都反映现在的孩子不好管,上课说话、吃东西、玩手机,下课打游戏、玩电脑,对学习没有丝毫热情,于是禁止学生上课说话、禁止学生带手机进课堂、给学生布置大量课外作业以压缩学生玩乐时间。然而这些管理办法往往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学生们依然玩得不亦乐乎。究其根源是学生缺乏学习的责任心,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学习。为了让学生懂得学习的重要性,我经常给学生讲故事。“黄猫和黑猫从小生活在一起,黄猫勤奋好学,每天除了吃主人准备的食物之外,还会努力去捕老鼠,会外出寻食,而黑猫每天都只知道张嘴将主人弄好的食物填进腹中。有一天他们年迈的主人去世了,黄猫和黑猫变成了两只流浪猫,黄猫每天寻食、捉老鼠,黑猫却依然懒洋洋地等待着送到嘴边的食物。日子一天天过去,黄猫越来越健硕,而黑猫越来越瘦了,终于有一天,黑猫饿死了。”当学生们还沉浸在故事中时,我适时诱导:“在我们班集体中,有很多像黄猫一样热爱学习的小朋友,也有一部分像黑猫一样每天只晓得吃喝玩乐的小朋友,只有像黄猫一样有一技之长,将来才能更好地生活,才能去你们想去的地方实现自己的梦想。”学生们对童话故事的好奇心往往会促使他们听完故事,在自编的童话故事中渗透学习的道理,更生动,也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除了童话故事,笔者也经常引用一些成语故事和名人故事,如“匡衡凿壁借光、孙康映雪读书”的故事,让学生知道古人为了学习所付出的艰辛和努力。这样的故事往往能对学生产生影响,学生在有感于现在良好学习环境的同时,也会端正学习态度,树立起对自己学习负责的意识。有了这种责任感,学生对班级管理的各种规章制度才会积极响应,并规避各种不好的行为,成为班级管理的拥护者。

3.案例警示,育集体责任

在班级管理中常会发现这样的小学生,他们视校规班纪为无物,将自己凌驾于班级管理之上。针对缺乏集体责任感的学生,最好的办法就是“警示”。笔者在班级管理中经常会带领学生学习各种社会上的违法案例,在这些案例中,我对学生讲的最多的就是规则,很多违法犯罪行为都是由于不遵守“规则”导致的。笔者经常向学生渗透“无以规矩不成方圆”,“社会的和谐发展就是很多规则制约的结果,如果没有规则,今天小偷偷了东西没人管,不受惩罚,明天杀了人的犯罪分子逍遥法外,社会就会乱套。就比如现在你们不遵守班纪校规,养成不良的习惯,将来也会挑战社会规则,会成为危害社会的人……”很多学生都不把违反班纪校规当回事,但是这样由鲜活的案例引申的规则意识往往能震撼学生的心灵,他们会产生防微杜渐的主观意识,会想以后自己是不是真的会变成这样子,我如果养成遵守班规校纪的习惯,也许就不会变成那种可怕的人,这就是一种启迪和渗透,能够对学生起到警示作用。再通过制定奖惩分明的激励制度,通过奖和罚让学生进一步明确遵守规则的重要性,形成集体责任意识,自觉接受班级管理,听从教师安排,与其他学生和平共处。

二、 育自觉争上游的进取心

墨子有言:“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人若没有进取心,就无法成功,就不可能有所作为。一群没有进取心的学生是最难管理的,会让整个班级呈现出懒散的精神面貌。

1.名人效应,育进取之思想

进取是一种态度,没有这种基本的情感态度,就无法做出相应的进取行动。学生的进取态度往往要通过一定的外界刺激来实现,特别是小学生,由于缺乏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他们对进取心还没有充分的认知,教师巧妙的刺激能够让学生产生正确的主观态度。小学生对名人怀有崇拜心理,利用这种崇拜心理对学生进行进取心引导,有助于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进取思想。笔者在班级管理中经常用学校、教室和学生能接触到的各个角落里的名人画像、名人名言鼓励学生,经常给学生讲一些大思想家和科学家的故事,鼓励他们学习。如政治家孙敬悬梁读书的故事、苏秦刺股的故事、李密牛角挂书的故事,还给他们讲姚明练投篮、孙杨苦练体力等故事、通过这些故事和故事中的人物所取得的成绩来激发学生的进取心,并要求他们写听后感,树立自己的志向。这些名人故事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学生听得很认真,听完之后有的学生甚至摘抄了一些名言警句贴在课桌上,以勉励自己。有了进取思想,学生上课的小动作明显减少,对待老师的提问也更积极,班级学习氛围得到了明显改善。

2.设置目标,育进取之渴望

在班级管理中我们会发现,越是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进取心越强,反之亦然,最终形成了“强者强,弱者弱”的两极分化局面。作为班主任,要特别注意对缺乏进取心的学生的管理,要想办法培养他们的进取渴望。目标理论是心理学领域的一种先进理论,它认为人的动机源于需要,目标的完成可以起到很好的激励作用,能够形成良性循环。在班级管理中,笔者尝试引入这一理论来培养学生的进取渴望。笔者给每个学生写了一张任务卡,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不同科目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和任务,每当学生完成任务卡上的一项任务后,笔者都在任务卡后面给学生写上赞扬和鼓励的评语,一个学期结束之后,几乎每个学生都完成了任务卡上的任务。不论是好学生还是差学生都体会到了完成任务的喜悦,并表现出了征服下一个任务的强烈渴望。在完成任务卡设置目标之后的一个学期内,班级里学生的学习热情更加高涨,出现了问问题、比任务完成情况的学习高潮。

3.寻找对手,育进取之拼劲

进取思想决定进取动机,进取渴望决定进取行为,而进取拼劲决定最终的进取结果。有了拼劲,学生才会有不甘人后的精气神,才能更加主动地学习。班级中学生间既是亲密的伙伴,也是学习上的竞争对手,为学生树立对手意识可以激发他们的好胜心,让他们表现出拼劲。为此,笔者组织了“寻找对手”主题班会,让学生以成绩、日常课堂表现等为综合因素为参照物寻找对手,写在小纸条上交上来,通过读学生的小纸条,我发现有的学生选择了成绩不如自己的同学作为对手,有的选择了成绩比自己好很多的对手。针对这种情况,笔者给学生做了点评,指出要选择比自己成绩好但是不能好太多的对手,名次差距应该控制在3-5名内,并让学生重新选择对手。通过适度干预,每个学生都选择了适合的对手,学生的好胜心也得到了极大激发。在确立了对手之后,每个学生都表现出战胜对手的渴望。在每次单元测试和期中考试之后,笔者都对超过对手的学生给予表扬和奖励,让其寻找更高水平的对手。通过寻找对手的活动,每个学生都开始重视对手,开始努力学习战胜对手,整个班级表现出了昂扬向上的斗志,班级成绩得到显著提高,班级管理也更轻松。

三、 育乐观向上的健康心

在班级管理中,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遗憾的是,很多班主任都将其作为一种形式和理论教育,没有深入到学生内心。真正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是从培育一颗健康的心开始。

1.谈心找问题

小学生情绪易波动,容易出现焦躁、易怒、悲观、抑郁等各种心理问题,但是学生在出现心理问题之后,有的表现为有暴力倾向,有的则表现得相对安静。要想发现这些安静学生的心理问题,就需要主动与这些学生谈心,要从交谈中发现蛛丝马迹。班里的学生A一段时间内经常迟到,而且上课打瞌睡,为了弄清她异常表现背后的真实原因,笔者在她的课桌上放了一张小纸条:“老师觉得你有心事,如果你愿意,老师下课后在操场等你,老师可以陪你聊聊天”。下课后,笔者见到了她,聊过天之后才明白,原来她的父母要离婚了,每天吵架。知道这一情况之后,笔者经常找她聊天,引导她正确对待父母感情问题,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并经常给她讲一些小故事,鼓励她走出心理阴影,乐观地对待生活中的各种挫折、困难。发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帮助这些学生解决心理问题,能够营造和谐的班级管理氛围,可以让学生正确对待种种不如意的事,有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2.疏导学调节

小学生有了心理问题之后要及时地进行调节和疏导,让学生掌握一些心理调适方法,让他们能够正确对待生活、学习和人际交往中的各种挫折、困难。音乐疗法、悄悄话疗法和咨询疗法是笔者教给学生的几种有效的方法,我鼓励学生遇到情绪;不好的时候要听一些轻音乐,通过音乐舒缓的旋律调整自己的情绪;有心事的时候可以和自己的好朋友或老师说悄悄话,主动接受老师和朋友的心理帮助;遇到解决不了的难题、心里苦闷的时候可以找老师或心理专家咨询,获得专业的意见,主动纠正自己的行为。通过帮助学生心理疏导,引导学生自我调节,可以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让学生把注意力都放在学习上;可以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健康心理,能为学生学好、发展好奠定坚实的基础。

班级管理的最终目标是育人,而育人应该从育心开始。培育学生的责任心、进取心和健康心,能够让学生更加主动积极地学习,养成自觉遵守班规班纪的良好习惯。不但有助于学生自身的成长发展,还能够减轻班主任管理班级的压力,有利于打造优秀的班集体。

参考文献

[1] 陈善梅.读心·育心·启心——谈高中班级管理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3(12).

[2] 郭晓艳.育人先育心——浅析初三班级管理[J].中国校外教育,2014(23).

[3] 覃丽华.重育心 促成长[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3(04).

【责任编辑:白文军】

猜你喜欢
黄猫进取心笔者
我放了小黄猫
老师,别走……
老爷爷与变色猫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试论小学生的人格特点
领导干部要有进取心
你是有进取心的人吗
我放了小黄猫
性能相差达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