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VC蒸发+DI离子交换在纳滤浓缩液处理中的应用*

2016-09-22 01:18徐丽丽聂剑文杨新海施至理
环境卫生工程 2016年4期
关键词:纳滤浓缩液清液

徐丽丽,聂剑文,杨新海,施至理,杨 毅

(1.上海环境卫生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上海 200232;2.上海老港固废综合开发有限公司,上海200336)

Xu Lili1,Nie Jianwen2,Yang Xinhai1,Shi Zhili1,Yang Yi1

(1.Shanghai Environmental Sanitary Engineering Design Institute Co.Ltd.,Shanghai 200232;2.Shanghai Laogang Waste Utilization Co.Ltd.,Shanghai 200336)

MVC蒸发+DI离子交换在纳滤浓缩液处理中的应用*

徐丽丽1,聂剑文2,杨新海1,施至理1,杨毅1

(1.上海环境卫生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上海200232;2.上海老港固废综合开发有限公司,上海200336)

介绍了应用MVC蒸发+DI离子交换技术处理纳滤浓缩液的原理及相关设计技术参数。工程运行结果表明:系统有机物、氨氮、总氮的去除效率分别高达99.06%、100%、100%;出水中有机物、氨氮、总氮浓度稳定,并可达到DB 31/199—2009上海市污水排放综合标准要求;系统运营成本为29.25元/t。

纳滤浓缩液;MVC蒸发;离子交换

Xu Lili1,Nie Jianwen2,Yang Xinhai1,Shi Zhili1,Yang Yi1

(1.Shanghai Environmental Sanitary Engineering Design Institute Co.Ltd.,Shanghai200232;2.Shanghai Laogang Waste Utilization Co.Ltd.,Shanghai200336)

目前,国内垃圾渗沥液处理的主流工艺为生化+膜深度处理。为满足GB 16889—2008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的要求,越来越多的NF、RO膜被用于垃圾渗沥液的处理中,虽然膜的应用可保证出水上清液的达标排放,但与此同时不可避免地带来了浓缩液处理问题。由于浓缩液中含有大量难降解有机物以及盐分,导致其可生化性极差。常见浓缩液的处理方法为回灌[1-2]、高级氧化技术[3-4]、蒸发[5-6]以及膜蒸馏[7-11]。笔者介绍了MVC蒸发(机械蒸汽压缩蒸发)+DI离子交换技术在上海某渗沥液处理厂浓缩液处理中的应用情况。

1 工程概况

上海某垃圾渗沥液处理厂采用厌氧+MBR+膜深度处理工艺,其中膜深度处理工艺采用纳滤膜和反渗透膜,深度处理的设计规模为800 m3/d,出水满足DB31/199—2009。

2 浓缩液处理工艺

浓缩液产生量为125 m3/d,其中100 m3/d采用MVC蒸发+DI离子交换技术进行处理,蒸发后浓液用于焚烧厂飞灰稳定化。其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图1工艺流程

纳滤浓缩液经过过滤预处理去除SS后进入MVC蒸发系统,利用蒸汽压缩机做功,使较低温和较低压的蒸汽通过压缩变为高温和高压的蒸汽,当较高温度的蒸汽进入蒸发器的换热管束里,而纳滤浓缩液在管外喷淋时,蒸汽在管里面冷凝形成蒸馏水,蒸汽的热焓传给管外的纳滤浓缩液,连续进行蒸发(图2)。蒸发过程产生的不冷凝气体经酸碱处理后,达标排放;由于冷凝后的蒸馏水中含有氨,进入后续的DI离子交换系统进一步处理达标排放;纳滤浓缩液在蒸发冷凝过程中浓度会越来越大,富集后由浓液管道将该浓液排出。本系统中采用盐酸对离子交换系统进行再生,产生的氯化铵液体排入下水道。

图2MVC蒸发原理

3 系统设计参数

3.1过滤预处理

纳滤浓缩液经过自动清洗机械过滤器去除SS后,直接供给MVC蒸发系统。机械过滤器的处理能力为100 t/d,过滤精度30 μm。

3.2MVC蒸发系统

本系统所采用的蒸发器其清水产水率可达90%以上,浓缩液产生量可保证低于10%。处理规模100 m3/d,设备参数详见表1。

表1 MVC蒸发设备参数

3.3DI离子交换系统

本系统采用1套直径1.0 m,高3.2 m,玻璃钢材质的离子交换柱,设备设计参数见表2。

表2 离子交换系统参数

3.4构筑物

系统中所涉及到的构筑物为纳滤浓缩液池、MVC蒸发浓液池、离子交换再生废液池、系统废液收集池及出水暂存池。各构筑物的设计参数见表3。

表3 构筑物尺寸

4 工程运行效果

2014年10月28日至2014年11月17日,系统进出水水质如图3所示。

图3 进出水水质随时间变化

由图3可以看出,进水的纳滤浓缩液COD波动范围为2 700~3 300 mg/L,氨氮波动范围为18~27 mg/L,总氮波动范围为300~740mg/L。经MVC蒸发和离子交换处理后,出水清液COD浓度为8~51mg/L,氨氮和总氮浓度基本为0;出水浓液COD浓度为10 000~30000mg/L,氨氮浓度为78~92mg/L,总氮浓度为2950~5850 mg/L。总体来看,进水纳滤浓缩液COD和氨氮较稳定,总氮浓度波动较大,出水清液各指标较稳定,这主要是因为出水清液的获得是通过蒸发和离子交换,通过控制蒸发温度可确保运行过程中只有水分子蒸发出来,即可保证出水清液的水质。出水浓液COD和总氮的波动范围较大,主要是受进水水质以及蒸发时间的影响。

采用MVC蒸发+DI离子交换工艺处理纳滤浓缩液,有机物、氨氮、总氮的去除效率分别高达99.06%、100%、100%,系统出水中有机物、氨氮、总氮浓度达到DB31/199—2009。

5 投资及运行成本

本工程的运行成本分析见表4。

表4 成本分析

本工程MVC蒸发+DI离子交换工艺总投资为900万元,其中土建工程费用为100万元,设备及安装调试费用为800万元。工程的运行成本为29.25元/t,这与王彩虹[5]所报道的潮州市锡岗垃圾填埋场渗沥处理工程中采用机械蒸发-离子交换铵回收工艺的处理成本(27~35元/t)基本一致。

6 结论

1)采用MVC蒸发+DI离子交换工艺处理纳滤浓缩液,系统运行稳定,出水可达到DB 31/199—2009要求,实现连续稳定达标排放。

2)采用MVC蒸发+DI离子交换工艺处理纳滤浓缩液,投资为900万元,处理成本为29.25元/t。

[1] 梁梁,尹军,蒋宝军,等.垃圾渗滤液回灌处理若干参数控制[J].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9,26(3):63-66.

[2] 刘研萍,李秀金,王宝贞,等.渗滤液的反渗透浓缩液回灌研究[J].环境工程,2008,26(4):89-93.

[3] 朱卫兵,吴海锁,李月中,等.臭氧氧化处理渗滤液纳滤浓缩液的试验研究[J].安徽化工,2014,40(3):60-62.

[4] 郑可,周少奇,叶秀雅,等.臭氧氧化法处理反渗透浓缩垃圾渗滤液[J].环境工程学报,2012,6(2):467-470.

[5] 王彩虹,陈伟雄,谭润宇,等.机械蒸发-离子交换铵回收工艺在垃圾渗滤液处理中的应用[J].给水排水,2010,36(11):40-42.

[6] 马豫,赵庆娟.垃圾渗滤液膜处理浓缩液中蒸发技术的应用探析[J].环境科学导刊,2014,33(2):85-86.

[7] 王军,栾兆坤,曲丹,等.疏水膜蒸馏浓缩技术用于RO浓水回用处理的研究[J].中国给水排水,2007,23(19):1-5.

[8] 王廷涛,杨庆峰.反渗透浓缩液的再利用[J].化工进展,2009,28(5):734-740.

[9] 钟剑.垃圾渗滤液膜过滤浓缩液处理技术综述[J].广东化工,2011,38(8):264-267.

[10] 周俊.垃圾渗滤液膜滤浓缩液的处理技术探讨[J].河南化工,2010,27(2):55-56.

[11] 邓旭亮,荣丽丽,张春燕,等.膜滤浓缩液处理技术研究进展[J].工业水处理,2011,31(6):10-13.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Vapor Compression-Deionization Ion Exchange in Nanofiltration Concentrate Treatment

The principle and relevant design parameters of Mechanical Vapor Compression(MVC)+Deionization Ionexchange(DI)technology to treat nanofiltration concentrate were introduced.The project operating resultsshowed that the removal efficiency ofCODCr,NH4+-N,TN could be ashigh as99.06%,100%,100%,respectively;their concentrationsin the effluent were stable and met the requirements of Integrated Wastewater Discharge Standard:DB 31/199-2009;the operating cost was29.25 RMB/t.

nanofiltration concentrate;MVC;ionexchange

X703.1

B

1005-8206(2016)04-0067-03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3GS310202);上海市科委科研计划项目(14DZ1208401)

2015-11-24

徐丽丽(1985—),工程师,主要从事垃圾渗滤液处理设计工作。

E-mail:303965309@qq.com。

猜你喜欢
纳滤浓缩液清液
多级物料膜处理垃圾渗滤液NF浓缩液的工程应用研究
豆清液不同超滤组分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建筑施工废弃泥浆环保型分离技术的研究与探讨
探究新时期垃圾渗滤液浓缩液处理技术
膜技术在木薯淀粉废水深度处理中应用的中试研究
纳滤技术在中药制药行业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基于调节解离状态的丹参酚酸纳滤分离机制
几种蒸发浓缩渗沥液膜浓缩液的工艺对比分析
木薯乙醇清液制备过程中淀粉损失研究
纳滤-超滤联用技术优化新生化口服液制备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