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语文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教学

2016-09-22 08:36潘春华
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 2016年8期
关键词:审题高中语文材料

潘春华

【摘 要】 高考材料作文,考查学生对材料的把握和审题立意的能力以及所具备的语文素质。其中,审题和立意是中心环节,直接关系到学生作文的质量,体现着学生的写作水平。但当前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教学缺乏系统性、科学性,甚至被一些教师所忽略。笔者经过调研和实践,对改进高中语文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教学进行了探究。

【关 键 词】 高中语文;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6)12-0080-02

材料作文是高考语文试卷中比重最大的一部分,对于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要求逐渐提高。可在实际备考材料作文的过程中,教师并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审题立意,甚至忽略这个环节的深度教学。尤其是近年来的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对学生的材料理解和把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需要进行相应的有意识的系统训练。如何有效进行高中语文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教学,笔者提出了以下的方法和策略。

一、引导学生越过表象,挖掘实质

高考作文的材料往往是一段话、几句名言、小故事或者小事例等,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理解材料的含义,找到全文的主旨。还有一种类型的材料作文,仅仅给出话题,但不给出中心句,将中心思想隐藏在材料之中,需要考生一步一步对材料进行分析,最后概括出中心思想。可见,教师需要帮助学生越过表面的材料,剖析材料的真正内涵,引发深层次的思考,学生方可正确立意,写出符合材料要求的文章。

例如,材料1:著名球星贝利在一次接受记者采访时,被问到他认为自己踢得最好的一球是哪一个,贝利随即回答“下一个”。有一次比赛中,贝利总进球数达到1000个,记者再次问他这个问题时,他仍然回答“下一个”。

在这则材料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关键词,即“下一个”,学生明确了这个关键词之后,也就理解了表层的含义,初步知晓作文应当围绕“下一个”来展开论述,构思写作。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去探讨这篇作文的深层次含义,可以先让学生踊跃表达自己对该题目的想法,对于“下一个”进行延伸,积极引发学生思考,写出有内涵的文章。最后,教师揭示出材料的深刻内涵,如“超越自我”“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提升永无止境”,等等。

很多材料作文虽然材料简短,但蕴藏着丰富的生活哲理。材料作文类型众多,上述所举例子属于较简单的类型,有的寓言故事等材料更需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地分析,超越表面含义,找到深层内涵,方可写出有深度的高质量作文。

二、帮助学生选择角度,恰当立意

一千个作者写出一千种心情,不同的文章不同的人会以不同的视角去看待。同一篇材料可以有不同的写作角度,不同角度反映了事物的不同方面。高考的材料作文也指明,可以自主确定立意和标题,不脱离材料进行写作,不套作和抄袭。因此,教师在平时指导学生写作时,可以引导学生选择贴近生活的、比较熟悉的话题,使他们能更好地驾驭作文写作,发挥出好的写作水平。

例如,材料2:绵羊下海经商。它首先尝试为别的小动物理发,结果把刺猬的刺烫卷了,刺猬大哭了一场;它又开了一个洗染店,但是将乌鸦的黑色羽毛染白了,使乌鸦非常愤怒;最后它开了个餐厅,却给狐狸上了一盘炒青菜,惹得狐狸砸了店牌。写作要求:全面理解材料,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教师首先给学生一定时间进行思考,然后提问,让学生表达一下对这则材料的立意有什么构想,大致会有以下几种角度:①从绵羊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在其他动物的身上,使其他动物感到不满,可以得出结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②卷发、白毛和青菜非常适合绵羊的风格和口味,但却不适合刺猬、乌鸦、狐狸等其他小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爱好习惯。所以,考虑任何事物都要有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殊性,我们要从实际出发,尊重事物发展的规律性。可以发现,这两个立意都十分符合材料的内容,考生只需选择其中一个比较擅长的材料展开写作。

在进行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教学中,教师要准确把握每个写作角度,扮演好指导者的角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写作构思中来,选择适合自己的最佳立意,发现写作的乐趣,有效地提高语文写作教学的质量,就会取得很好的效果。

三、激发学生合理联想,联系实际

写作来源于生活,在高考材料作文写作时学生也应联系生活写作。因此,在进行高中语文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教学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将材料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避免空洞说教的情况,以保证审题立意的准确性,还可在生活中挖掘素材,充实材料作文的内容,使作文更加有价值。

例如,阅读下面的材料,写一篇符合要求的高考材料作文。

1. 沙子是很松散的,但是将它和水泥、石子、水混合凝固后,混合物就比花岗岩还坚韧。

2. 一名科学家的成功综合了几千人的智慧,科学家们思索同一个问题,并且分工合作,做出自己的贡献,为科学知识的大厦添砖加瓦。

我们可以发现,这两句话都体现了合作的重要性和内涵,学生可以从合作的角度展开论述,谈合作的价值,举一些有说服力的古今中外典型案例,并结合我们现实生活中的情况,发出要积极合作的呼唤。在审题时,我们也要发现材料作文必有一些实际的现实意义,对我们有一定的启发,进而更好地根据相应的中心思想构思写作。

教师应当更新写作教学理念,指导学生从生活现实的视角看待材料,领会和挖掘材料的意义和价值,提高写作的深度和广度,使写作更贴近社会现实,提高作文的质量,帮助学生不断进步。

四、指导学生遵循原则,正确审题

在指导学生进行审题立意时,教师还应让学生掌握一些相应的原则,如整体性原则、倾向性原则、多角度原则,等等,以帮助学生提高审题效率,更好地进行立意和写作。

例如,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理解材料时以全局为重,遵循整体性的原则。学生应关注材料整体,不能仅仅局限于某些词句之中,可能导致严重的偏题情况。

例如,材料4:一个伟大雕塑家雕刻了一尊栩栩如生的雕像,有人询问他是如何雕出来的,他回答:“其实,这座雕像本就在那里,我只是将它多余的边边角角去掉而已。”在人生中,每个人都如同一尊雕像,只要去掉多余的边边角角,便可以使自己更加完美,人们本身就是自己出色的雕塑家!

有的学生全面理解,立意为“勤奋努力塑造自我”;而有些则片面理解,立意为“人们并不用认真去改正自己的缺点,每一个成功的人都有缺陷与弱点。”未免有失偏颇。完整理解后,我们得出:“去掉多余的边角以塑造完美自我”是材料的中心内容,反映了中心思想:人人都可以、都必须通过主观努力使自己更加完美,使自己的人生更加辉煌。以此为中心方可写出有质量的好文章。

写作要遵循不同的原则,审题立意尤其如此。老师应当搜集相关写作审题立意的策略、原则、方法等,帮助学生准确把握材料立意,更好地按照规律来进行写作,训练学生应对材料作文写作的能力。

完成一篇好的材料作文的写作,不仅需要掌握写作的方式方法,更应有意识地加强相关审题立意方面的训练,高中语文教师应当重视高考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教学,积极探索更好的教学方式和策略,不断进行教学实践。更要不断更新教学策略,有序地开展教学,引导学生厘清写作思路,掌握正确的写作方法,提升材料分析和理解的能力。

(编辑:胡 璐)

猜你喜欢
审题高中语文材料
精审题,明立意,读懂童话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准确审题正确列式精确验证
可爱的小瓢虫
七分审题三分做
再三审题,由表及里
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