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育苗基质对辣木出苗及生长的初步研究

2016-10-17 08:34葛朝红张香云师树新刘彦霞燕建召孙辉周永萍
河北林业科技 2016年1期
关键词:辣木鸡粪出苗率

葛朝红,张香云,师树新,刘彦霞,燕建召,孙辉,周永萍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河北石家庄 050051)

不同育苗基质对辣木出苗及生长的初步研究

葛朝红,张香云,师树新,刘彦霞,燕建召,孙辉,周永萍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河北石家庄 050051)

该试验根据辣木本身的特征特性,进行不同育苗基质出苗及生长情况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无论从出苗率、幼苗的健壮程度,还是播种后20d的平均株高来看,营养土最为理想,出苗率为78.9%,幼苗生长健壮,平均株高为8.4cm;其次是园土,出苗率为71.1%,幼苗生长较壮,平均株高为7.3cm;再次是营养土、鸡粪和园土,比例为1∶1∶1,出苗率为71.1%,幼苗生长较弱,平均株高为5.3cm,;最差为鸡粪、园土和沙子,比例为1∶0.5∶1,出苗率为46.7%,幼苗生长弱小,平均株高为5.0cm。

辣木;育苗基质;出苗率

辣木(Moringa oleifera)又名鼓槌树,属辣木科辣木属,是一种具有独特经济价值的植物,主要分布在印度、日本、中国、埃及、埃塞俄比亚等30多个热带、亚热带国家和地区。为了更好的发挥其作用,扩大种植区域,本试验根据辣木本身的特征、特性和河北的气候特点,进行不同育苗基质出苗及生长情况的研究,为河北的辣木种植提供理论依据。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选择籽粒饱满、色泽均匀一致、没有霉变、没有虫蛀的印度改良辣木种子。

1.2 试验地点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石家庄小安舍试验站的塑料大棚。

1.3 试验方法

在不低于10℃的塑料大棚进行育苗。采用营养土、鸡粪、沙土、园土4种不同的基质进行配比,设置4个处理(表1)的出苗试验,不同处理分别编号为A、B、C,CK为对照,每个处理共90粒种子,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30粒种子,随机排列。

表1 不同处理基质配比情况

所有处理基质混合均匀后用50%的多菌灵进行杀菌处理,处理后装入直径为12cm的营养钵中,每营养钵装入基质量以距离营养钵口1.5cm为标准,每营养钵播种1粒种子,播深为2cm,播种后按处理进行随机排列,排列好后在营养钵下面浇水,利用渗透作用使每个营养钵均匀吸水,盖上编织袋,出苗后编织袋去除。在整个出苗时期根据各处理需水要求以喷雾器喷水的形式进行浇水。

2 苗木生长调查

2.1 出苗情况调查

2015年4 月21 日播种,从播种后10d开始到20d对出苗情况进行调查,以出土2cm为标准,调查不同处理的出苗数及出苗率(出苗率=各处理20d出苗数/各处理种子总数×100)(表2)。

表2 不同基质出苗情况调查单位:株

从表2可以看出:A处理表现最好,出苗数为71株,出苗率为78.9%;C处理表现最差,出苗数为42株,出苗率为46.7%,B处理和CK的出苗率一致,但出苗的时间上存在差异。4个处理均在播种后16d出苗数量达到总出苗数量的64.3%~91.5%,18d后的出苗数量占总出苗数量的1%~11%,出苗主要集中在播种后18d前。

2.2 不同处理浇水情况对株高及幼苗健壮程度的影响

从4月21日播种开始到播种后20d,对各处理的浇水次数、间隔天数进行统计,观察各处理的幼苗健壮程度,20d时调查平均株高(表3)。

表3 不同处理浇水次数、株高情况调查

从表3可以看出:从4月21日播种到播种后20d,A处理共浇水13次,一般情况下2d浇1次水,在温度高时1d浇1次,平均株高为8.4cm,幼苗生长健壮;B处理共浇10次,基本上2d浇1次水,平均株高为5.3cm,幼苗生长较弱;C处理共浇水8次,基本上为2.5d浇水1次,平均株高为5.0cm,幼苗生长弱小;CK共浇水7次,基本3d浇水1次,平均株高为7.3cm,幼苗生长较壮。

3 结论和讨论

(1)从表2、表3可以看出:不同处理之间存在差异,以A处理效果最好,出苗率为78.9%,平均株高为8.4cm,幼苗生长健壮;其次CK出苗率为71.1%,平均株高为7.3cm,幼苗生长较壮;B处理出苗率和CK相同,平均株高较低为5.0~5.3cm,B处理幼苗生长较弱;最差的为C处理出苗率仅为46.7%,平均株高为5.0cm,幼苗生长弱小。

(2)在不同处理中,A处理为营养土,其质地松散、通透性强、养分含量较高,利于辣木种子顶土出苗和幼苗生长,但保水性差,因此浇水的次数最多为13次;CK为园土的通透性比营养土差,保水性最好,浇水次数最少为7次,可以节约用水和用工;B处理为营养土、鸡粪和园土,经过试验观察3种成分混合以后,土壤的性状受到影响,虽然出苗率较高,但对幼苗的生长却造成影响,使得幼苗株高较低、生长较弱;C处理为沙子、鸡粪和园土,由于沙子的比例较大,浇水后土壤表面形成一层薄薄的板结,给幼苗的顶土造成困难,不利于出苗,根系在苗木周围生长,不下扎,给幼苗生长造成限制,保水性虽较好,但对幼苗的出土和生长造成影响,因此不可取。

从本试验的结果来看存在以下问题,出苗好的,保水性不好,保水性好的对幼苗的发育不好,如果用园土和营养土两种基质混合,不但可以保水,又能够较好的提供营养,可能会达到较好的效果。

[1]杨焱,刘昌芬,龙继明,等.不同栽培基质对辣木农艺性状的影响[J].热带农业科技,2014(2):17-20.

[2]王洪峰,韦强.辣木播种育苗及扦插繁殖技术研究[J].广东林业科技,2008(1):47-50.

[3]白宝清.辣木栽培技术与利用[J].吉林农业,2014(14):57-58.

[4]张德,龙会英,郑益兴,等.不同种植密度和栽培管理对辣木农艺性状的影响[J].西南农业学报,2014(5):1870-1873.

[5]刘子记,孙继华,刘昭华,等.特色植物辣木的应用价值及发展前景分析[J].热带作物学报,2014(9):1871-1878.

[6]刘昌芬,伍英,龙继明.不同品种和产地辣木叶片营养成分含量[J].热带农业科技,2003(4):1-2.

[7]刘昌芬,龙继明,杨焱,等.多功能植物辣木栽培技术研究初报[J].中国农学通报,2007(6):590-593.

Effect of different substrates on emergence rate and growth of M.oleifera

GE Chao-hong,ZHANG Xiang-yun,SHI Shu-xin,LIU Yan-xia,YAN Jian-zhao,SUN Hui,ZHOU Yong-ping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oleifera,This experiments test emergence rate and growth of M.oleifera on different substrates.The results show that,no matterfrom emergence rate,or to the growth of the robust,or the average plant height after sowing 20d,nutrient soil is the most ideal substrate,the average germination rate was 78.9%,the seedling growth robust,the average plant height was 8.4cm;followed by the garden soil,the rate of emergence was 71.1%,seedling growth strong and average plant height was 7.3cm;thirdly,nutrition soil,chicken manure and garden soil,the ratio is 1:1:1, germination rate was 71.1%,the seedling growth is weak,the average plant height is 5.3cm;the worst is chicken manure,garden soil and sand,the ratio is 1:0.5:1,emergence rate is 46.7%,the seedling growth weak and average plant height is 5.0cm.

Moringa oleifera;different substrates;emergence rate;growth

S644.904.2

A

1002-3356(2016)01-0037-02

2016-01-05

项目来源:河北农林科学院基金项目(辣木在河北的引种及应用)。

葛朝红(1975-),学士,副研究员,主要从事作物遗传育种及辣木引种。

猜你喜欢
辣木鸡粪出苗率
早播条件下不同高油酸花生品种与种衣剂处理对花生出苗的影响
鸡粪喂猪注意事项
集约化鸡场鸡粪的资源化利用
缅甸辣木受国外市场追捧
提高玉米密植品种出苗率技术要点
众耘牌辣木健康食品 人人喜爱成新宠
辣木的抗肿瘤活性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不同基质对万寿菊出苗率和扦插成活率的影响
发酵鸡粪用于猪饲料的处理
新陈菜种使用有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