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仲八味降压方联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40例

2016-10-18 03:07
中医研究 2016年9期
关键词:八味左旋苯磺酸

陈 曦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4)



·临床研究·

天仲八味降压方联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40例

陈曦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4)

目的:观察自拟天仲八味降压方联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口服;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加用天仲八味降压方(天麻、杜仲、菊花、钩藤、夏枯草、白芍、半夏、三七粉)。两组均以1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28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显效16例,有效18例,无效6例,有效率为85.0%。两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天仲八味降压方联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有较好疗效,能显著降低收缩压和舒张压,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天仲八味降压方/治疗应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原发性高血压病/中西医结合疗法;临床观察

高血压病在我国发病率较高,是脑出血发病的主要原因。长期高血压可使心、脑、肾动脉血管损伤,导致心肌梗死、脑卒中及肾脏疾病等并发症的发生,这也是我国心脑血管疾病居世界前列的主要原因。西药降压效果迅速、明显,但血压容易波动,舒张压控制不佳。 2013年5月—2015年5月,笔者采用自拟天仲八味降压方联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40例,总结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择本科室门诊及住院的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0例,男29例,女11例;年龄平均(50.11±6.29)岁;病程平均(6.58±1.06) a。对照组40例,男28例,女12例;年龄平均(51.03±6.10)岁;病程平均(6.36±1.11) a。所有病例均符合《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本》[1]中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由施慧达药业集团(吉林)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120213,2.5 mg/片],2.5 mg/次,2次/d,口服。

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加用天仲八味降压方,药物组成:天麻20 g,杜仲30 g,菊花15 g,钩藤20 g,夏枯草30 g,白芍15 g,半夏10 g,三七粉(冲服)6 g。1剂/d,分3次口服。

两组均以1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判定疗效。

3 观测指标

24 h动态血压;临床症状积分按照《中医量化诊断》[3]中症状轻重分级标准,临床症状按无、轻、中、重程度分别计0,1,2,3分。

4 疗效判定标准

按照《中药新药临床指导原则》[2]中高血压的疗效判定标准。显效:收缩压下降10 mm Hg(1 mm Hg=0.133 kPa)或以上,并达到正常范围;收缩压虽未降至正常,但已下降20 mm Hg或以上。有效:收缩压下降不及10 mm Hg,但已经达到正常范围;或舒张压较前下降10~19 mm Hg,但未达到正常范围;或收缩压较治疗前下降10 mm Hg。须具备其中1项。无效:未达到以上标准。

5 统计学方法

6 结 果

6.1两组疗效对比

见表1。两组对比,经Ridit分析,u=2.73,P<0.01,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疗效对比

6.2两组治疗前后24 h动态血压对比

见表2。

表2两组治疗前后24 h动态血压对比

组 别例数时间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治疗组40治疗前155.08±12.3095.01±6.21治疗后112.38±8.33**##70.22±5.13**##对照组40治疗前156.10±13.0695.12±6.65治疗后119.95±9.87**83.15±5.01**

注:与同组治疗前对比,**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对比,##P<0.01。

6.3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对比

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对比  分,±s

注:与同组治疗前对比,**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对比,##P<0.01。

7 讨 论

中医学无高血压之病名,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归为“眩晕”“头痛”等范畴。该病基本病机乃肝、肾阴阳失调。素体禀赋虚弱,或中年以后肝肾阴虚,阴不制阳,水不涵木,导致肝阳上亢、肝风内动,发生高血压,引发眩晕、头痛诸症,正如《临证指南医案·眩晕门》曰:“经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头为诸阳之首,耳目口鼻皆系清空之窍,所患眩晕者,非外来之邪,乃肝胆之风阳上冒耳。”因此,高血压病治疗的基本原则是平肝息风、调和阴阳;由于在此病理基础上尚有痰浊、瘀血随风而动、上扰清窍,故在平肝息风的同时,还应给予化痰、逐瘀之品,方能收获全效。

天仲八味降压方中天麻平肝息风潜阳,杜仲补益肝肾而降压,两者共为君药。菊花清热平肝潜阳;钩藤清肝热、息风;夏枯草清热平肝;白芍滋阴养血,柔肝息风,寓“滋阴潜阳”之意。以上药物共为臣药。半夏降逆化痰,三七活血化瘀。两者共为佐药。全方标本兼顾,滋阴与潜阳并用,化痰与活血同治,寒凉与温补制约平衡,故收效甚佳。现代药理研究[4-6]表明:天麻素是天麻的主要成分,可降低外周血管的阻力而降压,并能改善血管的顺应性;杜仲能直接舒张血管平滑肌而持久降压;钩藤的有效降压成分主要为已异钩藤碱和钩藤碱,对多种高血压动物均有明显降压作用;菊花可对抗肾上腺素、扩张外周血管而产生降压作用;夏枯草总皂苷具有降压活性的作用;三七可直接扩张血管而降压,同时具有抗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

本研究表明:天仲八味降压方联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有较好疗效,能显著降低收缩压和舒张压,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1]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2005年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本[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4.

[2]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73.

[3]徐迪华,徐剑秋.中医量化诊断[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52-77.

[4]沈映君.中药药理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5]李仪奎,姜名瑛.中药药理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2:43-226.

[6]钱万毅,李一石.加强抗高血压药物的研究[J].中国循环杂志,1998,13(6):34.

(编辑颜冬)

1001-6910(2016)09-0031-03

R544.1+1

B

10.3969/j.issn.1001-6910.2016.09.15

2016-05-16

猜你喜欢
八味左旋苯磺酸
基于《内科摘要》探讨薛己对八味丸的应用*
重烷基苯磺酸的生产与工艺研究
左旋的柳
左旋的柳
柯子大 煮出人生“八味”
HPLC法测定氢溴酸西酞普兰中的基因毒性杂质对甲苯磺酸乙酯
缬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分析
左旋肉碱对肥胖患者血脂水平影响的meta分析
比色法测定肉豆蔻八味胶囊中总黄酮含量
不同时间段服用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非杓型高血压患者3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