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护理干预在肿瘤内科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2016-10-19 03:45广东省阳春市人民医院529600肖菊芳许传金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6年16期
关键词:内科病房病人疼痛

广东省阳春市人民医院(529600)肖菊芳 许传金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社会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人口老年化越来越明显,老年人增多,恶性肿瘤患者也日益增多,在肿瘤内科住院治疗的患者也明显增多,对护理要求更高。对于恶性肿瘤患者,在以前的诊治中主要注重先进的医疗设备和新的医学技术的临床应用,而现今对于肿瘤患者的治疗不仅仅包括成功的手术和合理的放化疗,更多还应注重人文关怀的舒适护理服务,将更有利于患者的康复。我们将舒适护理应用于肿瘤内科病房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0月在我院肿瘤内科住院140例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平均原则分为常规护理组与舒适护理组,每组各70例,比较两组性别比、年龄、肿瘤类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很好的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包括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如入院宣教、健康教育、功能锻炼指导和饮食等方面的护理。我们对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舒适护理,包括基本舒适护理、症状舒适护理、疼痛舒适护理、心理及社会舒适护理。

1.2.1 基本舒适护理 协助肿瘤患者合理饮食、定时排泄;帮助肿瘤患者规律睡眠、休息;协助病人穿脱衣裤、选择衣裤;协助病人做好消毒隔离工作、防止交叉感染;协助病人娱乐活动和学习等等。

1.2.2 症状舒适护理 当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时,此时应给病人舒适的半坐位或坐位,两大腿下安放软垫,病人面前最好放一床桌,高低适宜,以便病人舒适的伏在床桌上;当患者低蛋白血症(许多恶性肿瘤患者往往有低蛋白血症)双下肢水肿时,除了输白蛋白等治疗外,可协助患者抬高双下肢以利于消肿。

1.2.3 疼痛舒适护理 恶性肿瘤患者大多有不同程度疼痛,疼痛一方面用止痛药,疼痛一般可口服去痛片、肌肉注射强痛定等即能镇痛;疼痛较剧烈者须用度冷丁、吗啡类镇痛剂,使用时可配合使用镇静剂,能延长镇痛效果,另一方面,舒适护理也有一定作用,如腹部疼痛的病人,指导病人疼痛时尽量深呼吸,以胸式呼吸为主,减轻腹部压力刺激;取舒适的体位,患侧卧位及半卧位,可减轻腹壁紧张,减轻疼痛;指导患者饮食应选清淡、高蛋白、低脂、无刺激的易消化食物,不宜过饱,少量多餐。保持大便通畅,减轻腹胀,以免诱发疼痛;让患者保持情绪稳定及转移注意力有利于减轻疼痛。

1.2.4 心理及社会舒适护理 护理人员做到仪表端庄,言语得体,针对不同文化层次的患者灵活运用沟通技巧,了解患者的个性特征、情绪特点、心理感受方面的信息,对患者进行心理评估,给予有效的心理护理[1]。当一个人生病时,尤其知道患恶性肿瘤后,从自己熟悉的环境进入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从家庭、社会的多种角色变成了特殊病人角色。作为护士,我们应热情接待病人,向其耐心、详尽地介绍主管医生、护士、病区环境、工作流程等,以协助其尽快适应环境,进入病人角色。一杯开水、一句亲切的问候、一个真诚的笑容都有助于减轻病人的紧张感,缩短了护患间的距离,在护理过程中,应多倾听并尊重病人的意见和建议,多换位思考,使病人感到舒适。

附表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n=70)

2 结果

我院肿瘤内科开展舒适护理服务后,患者的生理及心理不适症状均有所控制和改善,消除了恐惧,放松自己,主动配合医生的治疗,患者及家属的总体满意度明显高于开展前(P<0.05),详见附表。

3 讨论

舒适护理是由台湾萧丰富先生于1998年提出的,即“萧式双C护理模式”,该模式强调护理工作者应当加强对舒适护理的研究,并积极的在患者当中推广使用。目前广泛采用的舒适护理概念,在“萧式双C护理模式”的基础上结合了Kolcaba提出的舒适护理理念,即整体护理应当从生理、心理、社会及灵魂等四方面进行全方位护理,并加以规范和实施[2]。舒适护理模式立足当代新型医疗模式,从患者生理、心理及社会功能方面进行全方位干预,力求使患者保持在较为舒适的健康状态,这也是现代护理所追求的目标[3]。随着现代护理学科的发展,护理工作不再是单纯简单的技术操作,更应注重“以人为本”的护理过程,舒适护理是一种整体的、个性化的、创造性的、有效的护理模式,其目的是使病人在生理、心理、社会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或降低不愉快的程度。舒适护理作为一种崭新的护理理念,更加具有人性化,且充分发挥护患双方的主观能动性。促进护患双方关系更加和谐,患者满意度和康复效果均改善[4]。

肿瘤内科病房的患者有一定的特殊性,患者大多是癌症中晚期患者,患者及其家属都承担了巨大的精神和经济的压力,除了给肿瘤患者要提供合理的放化疗外,我们为其提供更加具有人性化的舒适护理更有必要性。本临床研究将舒适护理应用于肿瘤内科病房的患者,包括基本舒适护理、症状舒适护理、疼痛舒适护理、心理及社会舒适护理等,使患者在住院期间感受着舒适,在治疗过程中获得了“心满意足”的心理,生活、社会和心灵上的舒适,因而对我们的护理工作十分满意,即舒适护理组的护理满意度为 97.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81.4 %,而我们的护理工作者也感受到了工作的快乐,也感受到患者给予我们的肯定所带来的一种特殊的“舒适感”。通过本研究作者总结出肿瘤内科最重要的几点舒适护理经验:①肿瘤内科病房患者多有抑郁、焦虑、恐惧、悲观等情绪, 一些患者甚至有轻生的念头,另外放化疗较大副作用会给患者较大的身体上和精神上的打击,使其产生悲观绝望的心理, 所以在患者放化疗期间的心理护理是必不可少的,如护理人员要尽可能安抚好患者不稳的焦虑情绪,多和患者及其家属沟通,缓解患者不安情绪, 使其积极主动配合治疗;②疼痛舒适护理非常重要,有资料表明晚期癌症患者出现疼痛高达60% ~ 70%,均为中度和重度疼痛。疼痛护理中,护士主要是采用放松分散疗法和转移患者注意力,实现非药物的止痛方法,以达到患者疼痛减轻。使用三阶梯的止痛法(也就是从少侵入性到低危险性,最后实现上升高侵入性以及高危险性的整个过程),加强用药指导,若发现患者的不良情况要及时通知主管医生进行处理[5];③症状舒适护理也是不可或缺的,大家都知道肿瘤内科病房的患者大多病情复杂或病情严重,患者或多或少有各种不适,如全身多处疼痛、下肢水肿、呼吸困难等等,对于患者不同症状,我们要及时采取合理的症状舒适护理,减轻患者相关不适症状。

“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舒适护理模式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已在多个学科广泛应用,使患者在“生理、心理、灵性和社会”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或者缩短、降低不愉快的程度[6],本组研究应用于肿瘤内科病房患者,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满意度情况比较,舒适护理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因此我们认为舒适护理应用于肿瘤内科患者的护理中,大大满足了肿瘤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等多方面的需求,有效减少了护患纠纷,使肿瘤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提升,从而有利于患者康复,值得临床各科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内科病房病人疼痛
人性化管理模式在内科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浅析专科化管理在心内科病房护理中的实践
谁是病人
护士分层管理模式在内科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探究
疼痛不简单
被慢性疼痛折磨的你,还要“忍”多久
疼在疼痛之外
疼痛也是病 有痛不能忍
病人膏育
内科病房医护人员对医护合作态度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