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国际商务专业建设与发展之思考

2016-10-21 01:42郭梦迪
读与写·上旬刊 2016年7期
关键词:国际商务就业实训

郭梦迪

摘要:随着国际商务的迅速发展,对相关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多,中职国际商务专业的建设与发展更具有其必要性,但目前也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本文结合客观就业现实、学生能力、课程特点等因素综合考虑 ,提出几点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中职;国际商务;就业;实训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7-0008-01

中国加入WTO以来,对外开放正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对外贸易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发动机",这为中职的国际商务专业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契机。但与此同时,很多中职学习由于就业现实、学生基础、课程特点等因素,导致该专业建设发展出现了一系列问题。这就需要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本,以岗位需要和职业标准为依据,明确培养目标,合理设置课程,更好地发展和建设本专业,培养出具有一定实践和操作能力的商务人才。

1.中职开设国际商务专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经贸事业迅速发展,已成为当代世界十大贸易强国之一。此外,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和外经贸体制的进一步改革,将会大大提高国内商业的国际化经营程度,国际商务人才将出现多层次、多样化需求,开设国际商务专业成为各中职学校面临的紧迫任务,也是为国家为社会培养专业人才的有效途径,具有很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中职国际商务专业现状

2.1 学生质量不高。随着职业教育的逐渐重视,各县市职高的升学比例已经上升逐渐上升,大大缓解了职高以往招生难的问题,增加了优秀学生的比例。

但学生整体质量却不高。首先,大部分初中毕业生和家长主观上都希望进入普高,导致进入职高的学生生源普遍较差。其次,选择本专业的学生,很大一部分是被无奈分流进来的,毫无兴趣可言。

2.2 培养目标不明确。目前,中职学校该专业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与岗位资格标准之间缺少对应关系,学校的教学方式与岗位能力培养的要求缺乏有机联系。

就该专业当前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从事本专业工作的人很少,一方面是由于其本身外语、综合素养的欠缺。但另一个方面也是因为各学校对专业培养目标不明确造成的。该专业在中职设立较短,学校对该专业的理解不深,专业学什么,培养怎样的毕业生,如何开展专业教学等都不清楚,导致课程设置和教材使用都有很多的不合理性。

要么直接套用高校国际商务专业的课程设置,或是将相近专业进行混搭,而并非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本,导致了不精,不专,不务实,学生每门课都是浅尝辄止,对各岗位要求也不了解,在就业时更不能明确自己的工作目标。

2.3 师资力量缺乏。由于我国国际商务专业创办时间较晚,导致很多中职学校专业课老师,一部分是由其他专业转岗而来,未受过专业学习。而另一部分则是由一些非师范毕业生直接上岗,缺乏实践经验和师范技能,很难站在教师和就业的角度进行教学。

2.4 实训条件薄弱。对中职学校而言,国际商务专业是新兴专业,在实训建设方面的底子比较薄。受人力、财力所限,很多中职学校都缺乏专门专业实训室,导致难以开展校内实训,而校外实训由于专业的保密性,更是难以进行。

3.加强专业建设和发展的建议

3.1 提高学生质量。该专业由于本身的涉外性,从而对从业人员的外语和综合能力要求较高。因此,一方面学校应加大宣传,鼓励中考成绩优秀、综合能力强的学生报读本专业,另一方面,也可吸收那些对于外语能力比较强的,对外贸比较有兴趣的学生来学习本专业,从加强生源的质量上来提高本专业的学生素质和综合实力。

3.2 明确培养目标。针对中职教育主体和客体特点,结合专业课程设置要求,明确培养目标。根据用人单位对各工作岗位要求,对该专业学生进行分流,明确培养目标。目前,相关就业岗位有单证员、业务员、跟单员、货代等,以如下常见的3种岗位为例:

此外,学校要积极创造一定的条件,帮助学生参加各类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证,增强学生将来就业时的社会适应力和岗位竞争力。也可结合各校实际情况,积极开发校本教材,做到浅显易懂,内容贴切,增加外贸实例,提高实用性。

3.3 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是专业建设的重点。学校可通过以下途径进行:

(1)鼓励现有专业课教师多参加专业培训和学习,利用寒暑假时间,多下对口企业参加短期实践,提升专业技能,了解各工作岗位需求。

(2)可增加一些新鲜血液。从各高校和行业中引进高端人才,为专业建设带来前言资讯和发展动态。

(3)多邀请本行业知名企业的专业人士来校开展讲座,或兼任实训指导老师,加强校企合作,借助社会行业力量发展和建设专业。

3.4 尽可能地创造实训条件。尽可能地创造实训条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可以采取多种形式:

(1)模拟操作训练。建立专门商务实训室,利用模拟操作软件对整个交易流程进行演练。使学生了解基本流程,提升专业技能。

(2)增加典型案例。搜集各国经典和目前最新商务案例,针对案例,组队分析讨论,要求学生讨论后将结果进行总结写成简单的报告上交。

(3)多为学生安排校外的暑期实习。学校应与企业建立实习基地,鼓励学生利用寒暑假实践到企业参观、实习,提高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

当前中国国际商务专业人才仍然非常缺乏,各学校应找准一条适合本校国際商务专业发展的道路,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学好专业基础和专业技能,提升就业竞争力,对专业的发展与建设将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爱平.中职学校《进出口贸易》教学的思考与探索[D].华中师范大学,2007

[2] 肖汶.浅谈我校国际贸易专业建设的改革与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06

猜你喜欢
国际商务就业实训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国际商务谈判中跨文化障碍及应对策略
企业社会责任进展与研究
企业社会责任进展与研究
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国际商务会计人才培养的实验教学探索与实践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浅谈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力
如何指导大学生提高面试技能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