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服装工艺教学探讨

2016-10-21 01:42黄孝芳
读与写·上旬刊 2016年7期
关键词:新课改教学方法

黄孝芳

摘要:新课程目标下对服装工艺课的课程性质的分析和以往都有所不同,教师要安排合理的教学内容,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熟练掌握技能。

关键词:新课改;服装工艺;教学方法

中圖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7-0012-01

服装工艺课以动手操作为主,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通过制作把一片片平面的裁片组合成一件件立体的服装,是成衣加工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学中应紧紧抓住教学实习这一重要环节,以基础知识的学习、基本功的训练、各个部位的缝制方法作为本课程的教学任务。

1.新课改背景下课堂教学形式的变化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一步步示范操作,在示范过程中分析原理、讲解要点。师生关系是一种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关系教师总是把自己的思路。这种关系阻碍了学生的创造力和学习的热情,教师的教学创新也受到了严重的束缚。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演示的示范动作要突出工艺过程的程序性和规范性。程序性是指在工艺过程中按其内在规律科学地规范每步作业的先后顺序,规范性是指为了达到每项工艺效果而对每个动作做出的科学规定。教师的示范动作是直接影响学生操作技能形成的关键,因此,作为服装工艺课教师只有准确无误地做好每项示范动作,把工艺过程的程序性和规范性突出地展现在学生的视野中,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1.1 化整为零,合零为整。首先讲授衬衣零部件(衬衣领、坯布上一一制作出来,使学生掌握了衬衣制作的难点、重点,然后再进行成品的制作,这样衬衣的制作就非常简单了。

将服装成衣的缝制工艺流程分为若干个独立的基本工序或工步,化整为零,各个击破。每一堂实习课讲授、示范、训练其中的一项,让学生在坯布上模拟学习这一零部件的制作方法,做到学习一个理解一个,初步掌握一个,强化基本功的训练,形成局部技能。在此基础上,再合零为整,完成成品的制作,最终使学生熟练地掌握组合的整体技能和技巧。这样既能使所学知识技能得到进一步的巩固、提高和应用,又能增强知识技能的连贯性,大大降低成品制作的难度,提高成品制作的质量,实现工艺实习教学的目的。

1.2 层层分解,步步示范。在工艺课教学中,示范是主要方法,它应用于教学实践的全过程。对于那些错综复杂,层次繁多的工艺难点,必须层层分解,把复杂问题简单化。

1.3 借助样品,突破难点。虽然将整件服装的制作进行分解化整为零,但是每个部件的学习制作对于学生来说仍然会有难度。尤其是有些零部件的制作过程复杂、步骤繁多,对于学生来说很难做到一次性掌握,他们往往会记住后面忘了前面。而且课堂上,一个教师要面对几十个学生,很难保证每个学生都能一次性地看清理解整个制作过程,对每一个有问题的学生再进行示范讲解的可能性不大,因此借助一些能体现工艺特点和整个制作过程的样品就显得十分必要。这些样品用坯布来做,把制作的步骤尤其是难点、重点进行分解,体现整个制作过程,每个步骤写上序号用线串连起来,以免打乱顺序,在样品上还可以写上工艺流程以及每个制作步骤中应注意的问题和要点。在课堂上,教师可把样品展示给学生,使学生对每个操作步骤一目了然,在课后还可以帮助学生巩固难点。当然,这个样品需要教师在课前精心准备,虽然会用不少时间,但同时也锻炼了教师的动手能力,加深了对这个零部件的理解和掌握,而且一旦样品制成也可以长久使用,为平时的教学提供方便.在缝制工艺方面,值得我们去做成这样的样品的有很多,如: 衬衣领的制作,宝剑头袖衩的制作等等。

2.新课改背景下课堂教学手段的变化

服装的款式千变万化,制作工艺更是多种多样,但他们并不是完全独立的,而是相互联系。教师不能把每一种方法都传授给学生,但教师可以利用正迁移现象,培养学生利用已学知识获得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把不同品种款式服装的工艺相比较进行讲述,分辨出他们的异同点,由一种工艺延伸出另一些与之相连的多种工艺,以旧引新,帮助学生在学习中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在多媒体教室屏幕上,学生们看到男西装的工艺流程图:首先检查各裁片的块数是否齐全→粘衬→拷边→收省→定袋位→做袋→缝合前片与挂面→缝合肩缝、摆缝→做领、装领→做袖、装袖→锁扣眼→钉扣子→整烫。

2.1 操作能力的提高。通过多媒体教学,可帮助学生记忆,提高学生对制作步骤的操作能力,引导学生掌握缝制工艺几个重要环节。如袖窿与袖山重合吃势来看,吃势在袖山头及背后宽线以上较多,前面袖山中下段相对较少。在设计中还要增加背部活动量,所以相反后背中下段要有吃势量,在其他部位不存在任何的吃量,应相吻合。领面的形态与结构是依据衣片直前开领深和横开领宽及后衣片领圈设计的。制领时,要将领圈长度与领翻出下边长度量好,设计领面上口和下口长度;领面外口弧线与领面内口弧线长度差值将使领面在胸部、肩部及颈部平服合体。领的缝制要注意领面朝下,领里在上(长度比面短0.6cm,宽比面窄0.3cm),领两边形状一样对称,把缝好的缝头折向领面,领面比领里吐出0.1cm,领角向里凹进去,这是为了防止将领里翻折线暴露在外面,从而影响视觉效果。多媒体教学形象具体,付与丰富多彩、有声有色的教育形式之中,从而使全部学生都能看到老师在实际操作的情景,有助于实践操作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2.2 练习效果的提升。通过这样的练习不仅提高了练习效果,加速技能的形成和发展,同时这种创造性联系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在实践中灵活运用知识和技能的能力以及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除此之外在课堂教学中,应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操作技能的掌握和提高,只能通过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才能实现,否则教师教得再好,学生不练也不能提高技能水平。身教重于言教,教师应在教学中表现出对专业的热、对专业发展前景的关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引导学生大胆地去思考和想象、勇敢地去实践和创新,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和潜能。

2.3 教学效率的增强。男西装服装工艺的具体操作过程比较复杂,单纯通过课堂上教师的讲示范操作,很难让学生一次性掌握制作过程,而教师在教学中采用录象,幻灯片、多媒体课件等教学手段再结合样品这些直观教具,不但可增强学生地内容的理解,强化记忆,还可以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 王秋利.浅淡"服装缝制工艺"中制作难点的教学[J].职业教育研究,2015,(4).

[3] 何刚.服装技能训练法[J].职教研究,2014,(5).

[4] 范树林.服装专业教学模式的探索实践[J].服装科技, 2000(8).

猜你喜欢
新课改教学方法
紧跟新课改新布局,提升一轮复习效率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实用型中医人才培养中慕课教学方法的探讨
文言文教学方法实践初探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