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民族主义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影响及其应对

2016-10-25 03:21连芷萱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学报 2016年9期
关键词:民族主义身份少数民族

连芷萱,周 兢

(武警学院 a.研究生队;b.政治工作系;c.部队政治工作研究中心,河北 廊坊 065000)



网络民族主义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影响及其应对

连芷萱a,周兢b,c

(武警学院 a.研究生队;b.政治工作系;c.部队政治工作研究中心,河北 廊坊065000)

作为新兴的社会思潮,网络民族主义已经深刻影响到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意识的构建。网络民族主义的影响作用是通过群体心理效应和互联网效应的叠加而实现的,这种作用分别体现在对少数民族大学生个体和群体的影响。通过善疏忌堵、融洽氛围、正本清源、加强引导等措施可有效应对这些影响。

网络民族主义;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

近年来,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成为学者关注的焦点,一些学者对此做了有益探索,但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的研究较少。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的数量也在与日俱增。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是一个特殊而重要的群体,是民族地区乃至国家未来的创造者和拥有者,同时少数民族大学生成为了境外敌对势力的分化目标,在学习生活中受到网络民族主义思潮影响,进而影响其对国家的认同感。本文拟用群体心理效应理论,分析网络民族主义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影响,以探讨防范网络民族主义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感影响的方略。

一、网络民族主义:影响大学生国家认同意识构建的一个新变量

网络民族主义对于大学生国家认同的作用机理是通过群体心理效应和互联网效应而实现的。何为群体心理效应?法国哲学家勒庞在《乌合之众》一书中指出,“一个群体所呈现出来的最惊人的特点如下:构成这个群体的个人无论是谁,他们的生活方式、职业、性格或智力无论相同或者不同,一旦他们变成一个群体,他们就获得一种群体心理,这使得他们的感情、思想和行为与他们独一人时颇有不同。”[1]在群体的“同侪压力”*同侪压力:心理学概念,即指接受那些与自己所身处群体的主要观点一致的结论,并认为它们更合逻辑,即使是其观点已经受到质疑,但在个体成员的思想中,还坚持认为其所处群体的观点与阐述是正确的,是有根据的。[2]下,个体成员会受到“仅仅只是从数量上考虑,形成群体的个人也会感到一股势不可挡的力量”[1]、“传染现象”[1]、“接受暗示”[1]三个因素的影响,会使其不由自主地消除个性,组成一个具有新的特性的整体。群体心理的本质并不是某种单纯意义的社会团体,它是在某个时间点、某种特定的社会环境下或者受到某个事件影响,群体整体在这种群体心理的引导下被人格化。它被同侪压力[2]中的各方他塑力塑形同时也在产生一种自塑力,而由此又构成影响其他群体成员的暗示力。互联网条件下这种群体心理效应发挥得淋漓尽致。

互联网以其前所未有的开放性改变了传统纸质媒介传播思想的局限,同时也打破了传统作家等群体的“话语垄断”特权,使任何社会个体成员均能成为一个“自媒体”,并在网上发表个人观点与声音。这在为人们的联系带来更广阔空间的同时,也给一些不正确思想的传播提供了开放性平台。一些网络意见领袖通常会以论坛、微博、语音聊天室、QQ、Skype及各类Twitter、Facebook、Instagram社交平台为“阵地”,有针对性地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灌输一些倾向性思想与观点,欲以此对其思想的形成造成影响,其作用机理分四个阶段,如图 1所示。

图1 网络民族主义对网络群体形成的作用机理

第一阶段:互联网提供了广阔的交流平台。当前,突发事件所形成的舆论风暴更易在网络空间下“发酵”,并由此更易聚合形成倾向于某一观点的意见群体。在网上,由于发帖者身份隐蔽、道德负担小,故此易发表一些带有强烈倾向性、易吸引眼球的言论,能够在短时间内吸引大量不明真相的围观群众疯狂“顶帖”,并由此而在舆论风暴中形成一种在意见中心的“风暴眼”中所形成的沉默的“螺旋”,人多的一方得到了舆论支持,而矛头直指另一方。这正是心理学中“群体统一”[1]规律,群体行为的基本心理状态是普遍无意识的,会使人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遵循相关的话题而进入论坛、贴吧,往往因为几个热帖的“疯狂盖楼”而引起大量“围观”。

第二阶段:个体的认同受到群体影响,形成群体认同。如同勒庞所言,“群体心理将人格分为有意识人格和无意识人格。群体通过对个体从数量上的传染和暗示对个体心理实施影响,使得作为社会独立个体成员的有意识人格消失,而无意识人格渐渐占得上风,并会以暗示和相互传染为意见传递媒介,将思想和感情缓慢地转向一个群体意见的共同方向;同时,这种潜移默化的思想意识转向会将暗示的观念转化为行动的趋向。”[1]这里所说的“无意识”即指群体的“不受道德支配的”“缺乏理性、推理能力低劣、冲动和急躁”[1]的特点。网络空间的特定事件中,在群情激奋的气氛下,群体情感同化乃至淹没个人的思想感情。个体意识不由自主融入到集体意识中去。

第三阶段:群体认同的形成,既会成为网络公共环境的一个影响因素,也会受到网络环境的解构。从通观的视角看,网络平台其实并未真正成为凝合公众舆论的媒介,网络群体并非是由多个“理性”个体相加而成,因为网络空间中的讨论与议事缺少理性,如同古希腊的广场演说一样,往往需要通过“标题党”的吸引与煽情的言辞引起受众注意,被吸引后诉诸情感与抵抗性认同才能与之呼应,缺乏理性的思辨与较为稳定的感召力。故此网络空间对群体有解构作用,而聚合作用不足。诸如互联网论坛之类的社交平台,在一些观点的争论中,很少一方被另一方彻底说服,互联网上的争论却少有妥协和让步,人们多数都固执己见。因此,互联网只起到一个平台作用,而非聚合作用。论坛只是让公众更加方便聚集舆论,但是并未整合公众结构。

第四阶段:群体受到网络民族主义影响,形成网络民族主义群体。网络民族主义群体主要会从微观上影响社会个体成员的自我身份认同、身份类别与身份比较;从宏观上可能会通过舆论的赋权、动员、参与等功能,影响到我国意识形态及网络信息领域安全。“网络是现实的镜像,现实中的民族主义情节在网络中都能得到一定呈现,进而形成非官方的网络民族主义。”“当前网络民族主义思潮的兴起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虚拟世界对当代青年由小众化到大众化转变过程的映射。”[3]目前,许多青年大学生的信息获取、政治诉求与组织归属很大程度上均依赖于网络,青年大学生的政治参与和利益诉求能够不断地从网络上得到满足。在群体心理理论的视阈下,正是公众事件参与感较强的各类大咖因有了网络这个抒发观点的平台,进而会在社会上形成意见“领袖”;而政治参与感诉求不高的大学生思想意识会很容易在网络环境下,受到网络大咖引领下群体观点的思想暗示与感情渲染。“群体只知道简单而极端的情感提供给他们的各种意见、想法和信念,他们或者全盘接受或者一律拒绝,将其视作绝对真理或者绝对谬论”[1]。通常网上针对舆论事件在第一时间所形成的“热帖”最易吸引以青年大学生为主要人群的注意,其观点往往并不中肯且倾向极端,故容易引起社会不同阶层群体的附和或争论。

二、网络民族主义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影响分析

(一)对少数民族大学生个体的影响

网络民族主义往往在身份认同、身份类别、身份比较这三个方面强化了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所属民族的认同感,进而会形成具有共同认同范式的心理认同群体。

1.网络民族主义对身份认同的影响

身份认同,即“我是谁”的问题。目前,在社会生活中存在一种“同类加重”的心理认同现象,即当某一类别的社会成员特征凸显时,人们往往会主动地在重要维度上夸大不同类别个体之间的差异,最大限度地减少在同一类的个人之间的差异。从最基本的身份来看,少数民族大学生可能有三大类身份认同:我是某族人、我是某地区人、我是中国人。当然,这种认同观,也反映了不同的文化群体具有的内部属性与对外一致性的特征。就像回族在外国人面前认同于中国人身份;在汉族人面前认同于少数民族身份;在不信仰伊斯兰教的人面前认同于穆斯林身份;在其他少数民族穆斯林面前认同于回族身份。

2.网络民族主义对身份类别的影响

身份类别,即“我们是谁”的问题。“在对群体类别进行划分的同时,个体也会将有关本人的信息与这一划分相联系,以此形成对自己归属某一社会类别的定位。”[2]而这一过程就是自我与身份之间的联系的过程。通常少数民族大学生在认识到民族差异的同时也会认识到本民族的独特性,他们往往会把自己的少数民族身份看成是不同于其他民族的一个重要特征,而在当今世界上还存在文化与民族差异的情况下,社会生活中一些不公平的现象,会使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形成自卑与封闭的民族自我意识。

目前在大学里,少数民族大学生往往会组成同乡会和同胞会。他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会由社会身份认同定位而产生“以族归类”的观念,比如说一个人过胖或过瘦则会比正常体型的人对“体型”一词敏感,往往会在潜意识中把自己归于某一类,并贴上这一类的标签以求得他人认同。

3.网络民族主义对身份比较的影响

身份比较,即“我们和他们的不同”的观念。将对应类别之间的各种社会信息进行比较,特别是自群体与他群体,会更加明确地构成“我类”群体中的成员具有同构性,以及“他类”群体中的成员与“我类”群体所形成的明显差异性。

社会比较可能会出现两种结果,一种是积极区分,即自我族群比他群优越,这满足了群体成员的自尊与自我激励等需要;一种是消极区分,群体成员的自尊感就会遭受威胁,群体间的偏见、敌意甚至冲突便会由此产生。最后个体将群体特殊性强化,并且与其他群体产生隔阂,个体在自群体的身份类别比较成为个体本身的重要自我表征。

我国著名学者费孝通先生提出了中华文化的“多元一体”论,他指出:“中华民族的主流是由许多分散孤立的民族单位……形成的多元统一体。”[4]其中费孝通先生所说的“中华民族”即是一个以汉族为中心逐步向周边辐射的文化和政治构建,这在客观上不可避免地使少数民族的文化处于边缘化状态。故此,边境地区的少数民族对于“中国”的国家认同缺乏文化意义上的感同身受,边境地区的少数民族的“中国”国家认同必须基于有效的文化认同,而文化认同作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标识民族特性、塑造共同心理的特殊功能,是协调多元文化关系、整合族际文化资源的必经之路,同时也是维护国家政治统治的关键所在,有文化底蕴的政治才更为稳固,不易受到冲击。

(二)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的影响

1.网络社群分化导致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内部产生群际隔离

虽然网络的技术结构是扁平化、去中心化的,网络生活的参与门槛日趋降低,但是能真正作为网络社群的灵魂去发声的媒介平台门槛却呈现出等级化、中心化的趋势。当前,承载网络大咖们观点的热帖往往会对网络群体的心理有很强的影响作用;而能否成为网络群体的领导者,则往往需要一定的电脑技术、自媒能力及有关专业学识及对受众群体心理的把握能力等。比对少数民族原有的社会结构,即以部落、村子、亲友团体为主的“板块式结构”,目前他们的受教育方式形成了一种以学历高低来分层的垂直结构。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日益脱离其各自原有家庭、村镇的影响并接受高等教育后,会日渐成为一个既有民族特征又有现代牲的特殊群体,这种群体身份会使他们形成同一种认同意识,当前,我国大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具有较强明辨是非的能力,往往会在社会生活中形成一种正确的认同。

但是,据有关学者调查显示,在对国家的认同感上,“来自城镇的群体在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上都高于农村,并达到了显著差异”,同时“受教育程度的高低是与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呈正相关的”[5]。而家庭条件和受教育程度正使少数民族大学生形成了社会阶层分野——“不同阶层成员的社会经济地位差异和政治参与之间的关联度愈加明确”[1]。使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受教育程度较低、经济收入较差的阶层,如专科生或者家庭贫困生往往会在网络群体中失声。现实中他们的观点与利益诉求得不到伸张与有效回应,很容易受到民族主义者和极端分子的网上煽动与蛊惑,进而形成错误的国家认同。

2.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的国家认同意识容易受到影响

当前,少数民族大学生通常具有较强的政治参与感,除了现代的民主精神外,少数民族大学生还具有独特的民族民主意识、民族权利意识等。由于受到不同文化价值观的影响,其政治诉求与意识也日趋复杂、多样。由于中国每一个地区的经济利益和政治需要难以被全方位的照顾到,一旦有社会矛盾发生,“三股势力”分子往往把“民族问题、宗教问题混在一起,把对抗性矛盾和非对抗性矛盾交织在一起,把不明真相的群众和别有用心的敌人搅和在一起,把社会矛盾的责任全部归咎为政府官员的腐败或国家行政机关的不作为”[6],煽动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国家机关产生“迁怒效应”,并欲引发“群体极化”事件。在此种情况下,“三股势力”分子通常会通过网络空间等媒介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灌输一些具有偏激、极端倾向的观点,之后又通过混淆视听的方式对网络舆论运用一些方向性的引导手段,在这一过程中,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会受到煽动、蛊惑而产生认同意识的动摇,并最终形成极端观点。当前,互联网已经渗透到年轻一代的方方面面,目前,不乏个别少数民族精英借官方赋予的身份对本民族内的青年大学生进行宣扬绝对自治乃至独立建国的蛊惑,对于人数较多且拥有以自己族称命名行政区域的少数民族而言,这一被凸显的民族身份很可能会被部分少数民族分裂分子利用,企图建立民族与政治单元的完全契合“国家”,从而破坏少数民族大学生自认为是中华民族一员的国家认同意识。

3.网络民族主义对于网络政治参与的消极影响

少数民族大学生能否正常参与到网络政治生活中,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政治体系是否为其提供了有效的制度规则,但当前网络民族主义中的非理性现象,如观点盲从、网络谣言、网络暴力等正是一种制度稀缺的客观表现。对于当前少数民族大学生政治参与秩序建设与现实社会不能完全满足其诉求的矛盾,往往会给网络民族主义留下藏匿与游走的生存空间,对于这些人的规制乏力,往往会使中央与地方各级政府在与敌对分子争夺少数民族大学生意识形态“阵地”的博弈中无法发挥出全部的正面导向作用力,进而使得少数民族青年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感摇摆在失位与复位之间,易在特殊时期被别有用心的人员钻空子而蛊惑、利用。

三、防范网络民族主义侵蚀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对策

著名学者林尚立教授指出:“近代以来,中国国家认同是在三个时空中国家观念的重复。”[7]“三个时空中的国家观念”即文化中国,现代中国和新中国。故此,受到历史与现实的影响,我国少数民族青年大学生对于国家的认同观念必然是多元的,而正确引导、强化正确的国家认同在少数民族大学生心中的地位,则需要首先承认这种多元认同的客观性;其次再通过优化网络环境的手段,以弘扬民族团结“正能量”的心理群体来影响作为社会个体成员的少数民族青年大学生。即要利用网络平台解构在他们心中已经形成的偏激心理定势,多培养一些正能量的网络意见领袖,对一些大是大非问题进行引导,并与不正确的观点、论调开展针锋相对的论战以正视听;最后通过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五个认同”(即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的理性思考,不断增加网上具有正确认同观的群体,以此带动与影响少数民族青年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国家认同观。

(一)善疏忌堵,通过互联网交流平台凸现主流意识的引领作用

突发事件发生后,有关部门应引导在网络空间中已形成正确意见导向的网络大咖或群体向广大网络信息受众传播主流意识的正能量,多发布类似《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中国梦》《请不要辜负这个时代》这样的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旋律的网文作品。加强中国梦宣传教育活动。对此,应进一步开放广阔的交流平台,改善一有突发事件即删除敏感词汇的“堵流”的做法,通过引领正能量意见领袖在交流平台上向广大网络信息受众发出主流观点的声音,以此占据网络空间中的思想政治教育阵地,通过在我为主的媒介平台上针对偏激观点进行辩驳,以更好地对少数民族青年大学生进行强有力的引导,防止少数民族青年大学生群体在信息不透明的情况下所导致的心理失控与行为失范。

(二)融洽氛围,以团结和谐的认同观促使社会成员形成良性认同

对于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利用好互联网平台营造一定的民族文化生活气氛的同时,也应使他们在心理上感受到一种相近于其文化生活氛围的环境。如通过传播维吾尔族的“十二木卡姆”、柯尔克孜族的史诗《玛纳斯》、蒙古族史诗《江格尔》、哈萨克族的《阿依特斯》等与中华文化具有同构性的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因素,减少少数民族青年大学生的孤独感与无方向感,逐渐培植起他们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的亲近感。通过广泛的心理调适与情感关怀,及时有针对性地对有障碍的少数民族青年大学生展开疏导、教育,鼓励他们积极参加有益的社团活动,不断锻炼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通过培养健全人格形成健康向上的心理取向。

(三)正本清源,净化网络环境以解构偏激观点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影响

少数民族青年大学生在偏激心理群体形成后,应积极利用网络环境对心理群体的解构作用,通过大量积极的主流意识观念对其已有的偏激观点进行渗透与覆盖,进而对其偏激的心理机制进行瓦解。首先,对于有正当诉求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应积极促进他们对社会进行理性思考,因为少数民族青年大学生都受过高等教育、更具有理性的思辨力;同时可以用坚持主流意识的少数民族精英事迹向同族的少数民族青年大学生产生积极、正面的影响。其次,在组织宣扬正能量的网络大咖在与具有偏激意识的心理群体进行论战时,应尽量通过主流媒体对论战予以关注,以此促使大量网民围观并通过论战中具有说服力的不断批驳错误的观点与言论,通过此种形式使得网民做到心悦诚服、明辨是非。

(四)加强引导,引领不同网络集群形成具有向心力的正能量群体

正如法国社会学家勒庞所指出的:“当人们聚集到一起,一个群体就产生了,他们混杂、融合、聚变、获得一种共有的窒息自我的本性。他们就屈从于集体的意识,而他们自己的意识则默默无闻”[1]。针对网络民族主义的传播,在政府没有对网络空间形成有效规制之前,由于现实中缺乏相关规范与衡量标准,使得网络个体的理性趋于消弭;而只有引导他们形成具有正能量的心理群体,才能使网络集群的行为得到有效引导。由此,网络集群的成员在受到社会规制影响后理性反而理性更易被促成,作为社会个体的网络集群成员,其本人不再是没有标签的无名氏,而是拥有了所在群体属性与名称的一分子,通过对一个个具有正能量少数民族青年大学生网络集群的正确引导,以有效促成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于作为中华民族一分子与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一员的认同意识,使之更好地在“五个认同”意识引导下,使之成为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而拼搏努力的有生力量。

四、结束语

信息技术革命所引发的网络民族主义的凸现是在新形势下应引起高度关注的一个社会问题,对于网络民族主义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意识形态的影响更应进行深入研究。对此,需要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面对反分裂斗争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增强新形势下强化少数民族青年大学生“五个认同”意识的教育工作,始终高举各民族团结的旗帜,最大限度地团结和依靠社会各界力量,最大限度地打击民族分裂思想、宗教极端思想,力争从少数民族青年大学生思想根基上肃清“三股势力”利用网络空间对其所产生的反动影响,使“五个认同”的主流意识在当前社会各种文化激荡的复杂环境中始终保持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强大的吸引力、感召力与向心力。利用好各类网络平台与媒介的开放性交流功能,在社会上形成反分裂斗争的强大思想合力,在少数民族青年大学生意识形态领域筑牢反分裂斗争的铜墙铁壁。

[1] [法]勒庞.乌合之众[M].冯克利,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2] [美]戴维迈尔斯.社会心理学[M].侯玉波,乐国安,张智勇,等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4.

[3]卜建华.青年领袖在网络民族主义思潮中的特征与作用[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5(2).

[4] 费孝通.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4).

[5] 王嘉毅,常宝宁.新疆南疆地区维吾尔族青少年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比较研究[J].当代教育与文化,2009(5).

[6] 不断巩固和发展民族的大团结[J].民族理论,2004(7).

[7] 林尚立.现代国家认同构建的政治逻辑[J].中国社会科学,2013(8).

(责任编辑李献惠)

The Influence of Internet Nationalism on the National Identify of Ethnic Minority University Students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LIAN Zhixuana, ZHOU Jingb,c

(a.TeamofGraduateStudent;b.DepartmentofPoliticalWork;c.ArmyPoliticalWorkResearchCenter,Langfang,HebeiProvince065000,China)

As a new social trend of thought, internet nationalism has affecte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national identify consciousness of ethnic minority university students. The influence of internet nationalism is realized through the superposition of the group psychological effects and the internet effects, which are reflected in the individual and group of minority college students. The countermeasures are offered, such as psychological dredge, harmonizing the atmosphere, reforming radically and strengthening the guidance to deal with the impact of these measures.

Internet nationalism; ethnic minority university students; national identify

2016-05-20

2015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梦视域下大学生国家认同建设研究”(HB15MK001)阶段性成果之一

连芷萱(1993—),女,河北张家口人,在读硕士研究生; 周兢(1966—),男,湖南常德人,教授,边境与出入境安全研究基地研究成员。

G641

A

1008-2077(2016)09-0051-06

猜你喜欢
民族主义身份少数民族
从震旦到复旦:清末的外语教学与民族主义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跟踪导练(三)(5)
妈妈的N种身份
身份案(下)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
韩国历史编纂学中的民族主义
三民主义之民族主义浅析
放松一下 隐瞒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