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批烧伤患者心理特点和早期心理干预的效果研究

2016-10-26 08:49张建芳
关键词:入院评估心理

苏 蓉,张建芳,周 红

(苏州市立医院北区烧伤整形科,江苏 苏州 215008)

成批烧伤患者心理特点和早期心理干预的效果研究

苏 蓉,张建芳,周 红

(苏州市立医院北区烧伤整形科,江苏 苏州 215008)

目的 研究突发事件中成批烧伤患者的心理特点,评价早期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首先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21例成批烧伤的患者进行评估,根据评估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早期心理干预,并运用SAS和SDS评价干预效果。结果 成批烧伤患者入院时的焦虑、抑郁评分分别为(58.66±10.47)分、(56.45±11.50)分,焦虑、抑郁阳性率均为100%;入院并进行早期心理干预后15 d,患者焦虑、抑郁评分为(32.35±4.58)分、(43.74±7.57)分,焦虑、抑郁阳性率分别为16%和12%,21例成批烧伤患者的焦虑、抑郁得分及其阳性率较干预前有明显下降。结论 成批烧伤患者早期焦虑、抑郁发生较为常见,根据成批烧伤患者心理特点进行早期心理干预,能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状态,将烧伤造成的心理伤害降低,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促进患者康复。

成批烧伤;心理特点;心理干预

烧伤指由热力、电流、化学物质、激光、放射线等造成的组织损伤[1]。烧伤可能会给患者造成畸形、功能障碍等不良后果而影响其以后的工作和生活,易造成其恐惧、焦虑、绝望等负性情绪,影响患者康复和以后的生活质量。成批烧伤具有人数多、突然发生、情况紧急等特点。由于事故突然发生、危害较大、影响深远,烧伤患者常出现一些与应激有关的障碍,即心理危机[2]。2014年8月2日上午,某金属制品公司的生产车间发生爆炸致185余人不同程度的受伤,其中烧伤患者21人转入我院烧伤科救治。在我科救治过程中,对烧伤患者的心理情况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采取针对性的早期心理干预措施,有效的降低了患者的焦虑、抑郁水平,促进患者的康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对象

本组烧伤患者21例,男17例,女4例;年龄22~53(37.31±6.89)岁。吸入性损伤2例,体表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19例。烧伤面积0%~60%(30.63%±5.84%);依照烧伤严重程度分类标准[1]:中度烧伤13例,重度烧伤6例,特重度烧伤2例。在此次突发事件25名伤员中直系亲属死亡1例,朋友死亡1例,工友死亡10例。

2 方法

2.1 评估患者焦虑、抑郁情况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进行护理评估[3]。按相关描述出现频率评分,分为4个等级,分别是:没有(或很少有时间)、少部分时间、相当多时间、绝大部分(或全部)。正向评分题得分依次为1、2、3、4分,反向评分题得分依次为4、3、2、1分。根据中国常模评分标准:SAS标准分不低于50分,SDS标准分不低于53分,为阳性症状。SAS评分对焦虑程度的判定为:50~59分为轻度,60~69分为中度,超过69分为重度;对抑郁的程度则认为:53~62分为轻度,63~72分为中度,超过72分以上为重度[3]。

分别在患者入院时、入院后第15天进行评定。评定时向患者讲解整个量表的填写方法,如有必要向患者解释条目的涵义,让患者做出独立的回答。

2.2 根据对患者的心理评估结果,采取针对性心理干预措施

2.2.1 成立心理干预小组

小组由1名组长、2名副组长、6名组员组成,由病区护士长担任组长,组长、副组长均具有心理咨询师资格。6名组员为各护理组组长并均为医院心理卫生支持小组成员。患者入院当日即召开患者心理支持联系会,设计患者心理评估和心理干预计划,邀请心理辅导专家对全组护士培训;并于每日下午召开心理干预小组例会,邀请心理咨询师参与,分析当天遇到的主要问题,共同研究出针对性心理干预的方法,并拟定可行性较强的个性化干预措施的计划。

2.2.2 做好入院时心理评估和入院介绍

患者入院时即由护理组长迎接,并使用量表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与患者见面时均作自我介绍,直至相互熟悉,并向患者介绍床位医生及病区环境。每个护理小组护理的病人相对固定,尤其是病情危重患者的护士,人员及班次均固定,让患者减少因环境和人员陌生产生的不良心理反应,并产生归属感、安全感。让护士与患者建立起相互信任的朋友关系,通过患者自身情感倾诉及专业心理干预减轻患者内心的压力[4]。

2.2.3 专人访谈

每日安排专人访谈,每位护理组长负责本组患者的心理干预,每天访谈至少45 min,入院前1周每日1次,以后每2日1次,对心理状况不稳定者酌情增加心理支持强度。依据与患者的访谈掌握每位的性恪、兴趣、爱好,依据患者的年龄、性别、出生地、性格特点、文化、病情状况、原有的生活习惯等进行个体化干预。如对于喜欢时事者可通过提供当日时事报纸或广播、电视新闻等方式满足其需求。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干预,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信心,从而减轻负性情绪对治疗效果的影响。通过沟通交流、倾听诉说、心理疏通、心理支持、心理关怀、鼓励患者宣泄负面情绪等方法,设身处地为患者减轻惊恐、焦虑、紧张的心理状态,使其心态平稳、态度积极地配合医疗活动。

2.2.4 使用多种方法减少患者不良心理反应

使用系统脱敏法,让患者用轻松代替焦虑。由床位护士制定相关护理计划,加入干预措施。尽量减少能够刺激到患者的应激源,比如事故发生时的情景重现和回忆,或者因亲人、朋友以及身边同事的伤亡而给自己所带来的紧张、逃避、恐惧等心理状况;进行“创伤反应正常化”的心理支持,配合医生有效缓解疼痛,让患者知晓常见的应激反应及症状,采用心理干预的措施减轻患者痛苦,如音乐疗法、心理暗示法等[5]。减少病房内环境的负性刺激,保持环境安静、整洁。帮助患者逐步面对现实。对于睡眠障碍的患者,使用抚触、音乐等松弛疗法,在患者睡觉前播放舒缓的音乐,可能的情况下对患者的正常皮肤进行抚触(重点是手和头部),引导患者放松,逐渐进入睡眠[5]。

2.2.5 应用认知疗法相关知识

针对一些患者可能出现的烧伤后认识偏差、心态消极的情况,通过介绍以往类似病例最终成功得到良好治疗、有效康复的正面案例,从而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和负担,消除担心和顾虑,帮助患者勇敢面对现实,以乐观开朗的心态配合治疗,引导患者树立积极向上的生存观、人生观、重新认识其自身价值[6]。

2.2.6 寻求并建立良好的家庭和社会支持系统

研究表明,良好的家庭支持系统和社会支持系统是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生的有力保护因素。除了正常的治疗和护理以外,患者的全面康复离不开其家人和朋友的鼓励、帮助、关怀和引导。应当积极与患者的亲朋好友、所在单位有关人员取得联系,告知相关注意事项,与各方人员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共同传达积极信息,及时有效的解决患者的实际困难,让患者感到来自各方面的温暖和关爱。同时,也可以鼓励患者之间相互鼓励、帮助和支持,以群体的力量共同攻克难关。

2.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 果

入院时本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水平均较高,入院后15 d患者的SAS、SDS评分均低于入院时水平,心理干预后本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且入院时,每位患者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抑郁现象,而入院15 d后,患者的焦虑、抑郁比例均有明显下降。见表2。

表1 25例烧伤患者入院时及入院后15 d焦虑、抑郁评分比较(±s)

表1 25例烧伤患者入院时及入院后15 d焦虑、抑郁评分比较(±s)

入院时  入院后15 d t P焦虑 58.66±10.47 32.35±4.58 7.976  <0.001抑郁 56.45±11.50 43.74±7.57 4.568  <0.001

表2 25例烧伤患者入院时及入院后15 d焦虑、抑郁程度(n,%)

4 讨 论

4.1 成批烧伤患者存在焦虑、抑郁负性心理状况

焦虑是一种持续的对自身安全、躯体情况过分担心、恐惧的心理状态,常伴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抑郁可使人的生理功能下降、情绪低落、食欲减退、睡眠障碍、严重者甚至会产生轻生念头。焦虑和抑郁均为不良情绪,可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及由其控制的内分泌器官分泌激素,影响机体免疫,减弱机体对病毒、细菌等的抵抗力而致病。同时,焦虑和抑郁的心理状态可使患者消极对待治疗,或出现抵触、抗拒,甚至自残、自杀等行为,对患者的康复极其不利。本研究显示突发事件中的成批烧伤患者多处于焦虑、抑郁状态,对治疗、护理甚至痊愈后回归社会均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对于该类成批烧伤患者进行早期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表1、表2可以看出,本研究对象的成批烧伤患者入院时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情况,有必要进行及时有效的心理干预。

4.2 对成批烧伤患者进行早期心理干预

能有效的降低患者的焦虑、抑郁水平,促进康复。本研究结果显示,对成批烧伤患者在评估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进行早期心理干预,能有效的降低患者的焦虑、抑郁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2。对于成批烧伤患者来说,医疗救治的同时也应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支持。护理工作者也要重视患者心理的问题,以帮助者、治疗者、朋友的角色,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以期达到更好的心理干预效果。在实施心理干预时,要有针对性,有耐心、同情心,使用移情、换位思考等手段加强心理支持效果[7]。心理支持要融入每一次的操作、治疗、护理以及与患者的沟通过程中,而不能单纯的以定时、定量完成心理支持任务。在本研究的患者中,对于事故发生的场景以及事故造成的患者亲属、朋友、同事的伤亡,多数人采取的是逃避的心态,由护士运用心理咨询的技能---系统脱敏法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心理干预后,患者多能较平静的面对事件及目前状态。因此,对于成批烧伤患者早期心理干预应受到重视,依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实施心理护理,有利于提高患者对疾病本身以及疾病所带来的危害有一个积极的认识,从而真正意义上树立战胜病痛、努力康复的信心和意志。

[1] 李乐之,路 潜.外科护理学(第五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139-140.

[2] 赫继梅,王桂生.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紧急救援的人力资源建设[J].现代护理,2007,13(1):58-60.

[3] 戴晓阳.常用心理评估量表手册[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杜.2011:133-153.

[4] 吴 菁,刘晓虹.严重烧伤患者早期心理干预的效果[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5A):641-643.

[5] 李小妹.心理护理(续二)[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6,25(3):236.

[6] 黄春霞,黄荔红,喻荔琳,等.成批烧伤患者的综合心理干预[J].护理学报,2009,16(3A):73-74.

[7] 赵云霞,孙 铮.心理干预对烧伤患者焦虑和抑郁状况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07,12(13):44.

本文编辑:白 璐

R644

B

ISSN.2096-2479.2016.02.050.02

苏蓉(1985-),学士,护师,研究方向:烧伤整形临床护理

猜你喜欢
入院评估心理
利用信息技术再造急诊入院管理流程*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住院医师入院教育实践与效果探索
第四代评估理论对我国学科评估的启示
心理感受
评估依据
立法后评估:且行且尽善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
入院计划概念框架系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