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实验研究法”推进物理实验课程建设

2016-11-01 09:24卢大鹏陈正军
江苏教育 2016年16期
关键词:物理实验课程建设实践

卢大鹏 陈正军

【摘 要】物理实验课程建设以“实验研究法”为主要内容和抓手,立足于通过开展实验的方法,借助合作探究,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围绕“物理课程建设”,从思路引领、专家指导、硬件打造、项目开展、教材编撰、反思教学、交流示范等方面入手,实践课程建设,促进教师成长,带动学科发展,推进学校影响。

【关键词】物理实验;课程建设;实践;发展

【中图分类号】G622.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32-0098-02

【作者简介】1.卢大鹏,江苏省扬州市杨庙中学(江苏扬州,225125)校长,高级教师;2.陈正军,江苏省扬州市杨庙中学(江苏扬州,225125)副校长,高级教师。

2012年江苏省教育厅提出江苏省薄弱学校改造课程建设项目,我校成功申报了物理实验课程建设项目,并与结对学校扬州市邗江区美琪学校组建了课程建设研究小组,共同研讨,不断学习,制定方案,积极开展各项活动。经过三年多的努力,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凝聚智慧谋思路

首先,围绕物理实验课程建设核心,确定了研究项目。一是拓展教学资源,结对共建共享;二是建设科技小组,提升科学素养;三是开发校本教材,促进课题研究。其次,把握物理实验课程建设内容,精心梳理了学生实验。学校物理老师将书本中所有实验,按演示实验、分组实验、课外实验进行分类,落实必做实验,鼓励选做实验。再次,深化物理实验课程建设举措,科学打造硬件实施。学校为了使物理实验课程能够实实在在地开展,以物理研究的主要方法——实验研究法为主攻方向,精心打造了课程目标基础实验室、自主学习提高活动室、科学探究创新展示室。在课程目标基础实验室,学生通过老师的指导和同学间的互助,都能独立完成课程标准规定的所有分组实验。自主学习提高活动室是为满足那些对物理有一定兴趣,并有较强动手能力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将课本上的演示实验和课后小实验进行自主实验的场所。学生通过自主实验,将老师的演示实验再现,总结分析得出相关结论,可以对书本知识进一步巩固深化。科学探究创新展示室,是针对物理有强烈爱好的学生开展一些自制教具、实验改进和实验创新研究的实验场所。在这里,学习能力很强并有一定创新精神的学生,在物理知识拓展的基础上,以及与老师的合作探究中,力争将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结合,研究出适用于生活的有用小发明。真正落实“物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最终目标。

二、交换思想求方法

(一)参观考察学习

组织物理组教师和总务人员先后到多所学校参观学习。维扬实验小学科技兴校的先进特色理念与实施办法,无锡格致中学的实验室建设和管理,无锡雪浪中学的机器人兴趣小组活动,高邮三垛初级中学的自制教具、实验改进创新、软件资料等,为物理实验课程建设提供了很多的启示。

(二)帮扶结对交流

为实现城乡学校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均衡发展、优质资源共享的目的,我校与邗江美琪学校结对,并制定了联系人制度和定期交流制度。美琪的袁梅和殷大伟主任定期来我校参加活动,共同探讨课程建设中出现的诸多疑难之处,探讨解决的办法,同时我校的物理教师也定期到美琪学校参加他们的活动,学习他们先进的教学理念和课堂设计,从而更好地应用于实际教学。

(三)专家团队支持

2013年10月,扬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扬州市物理学会副理事长王瑜,带领专家团队一行五人来到我校,就学校物理课程方案规划、课程整合路径探索、校本课程精品化等方面的实践,进行了细致的学术指导。通过学习、指导,我们找到了切入口,细化了实施方案,明确了发展方向。

三、倾注财力抓硬件

资金未到位之前,我们明确了建设思路,先行规划。对三个室的布置需要哪些器材和设施,做了详细统计,特别是将初中物理教材中所有的演示实验、课后小实验、分组实验的器材,结合实验室原有材料,制定了补充和添置的计划。三个实验室的布置方面,我们在参观了其他学校实验室建设的基础上,又在网上查看了许多实验室的布置效果图,同时与设计公司沟通,对室内装修和区域文化布置等进行了先期设计,拿出效果图。资金到位后,迅速打造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实验室,突出功能,增强实用性,同时完成了器材的添置,对走廊、楼道、实验室等地进行了与实验有关的文化布置,营造浓郁的物理文化氛围。建设第一年所有硬件设施按照当初的规划基本到位,在后期使用过程中,对装备、器材、文化布置等又进行了不断完善。

四、开启思路搞项目

为了更好地以物理实验课程建设为抓手,促进教师素质的大幅提升和学生能力的不断增长,我们始终以项目为载体,根据物理实验课程实施方案,明确项目内容。

(一)开展兴趣小组活动

由曾爱国老师总负责,制定科技兴趣小组活动制度,完善兴趣小组活动章程。通过学生个人申请的方式,确定兴趣小组人员,每学期组建两个科技兴趣小组,每组20人左右。学期初,制定翔实的科技兴趣小组活动计划,准备好活动的教案和实验器材,做好活动记录的制定。学期结束前,组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兴趣,根据学生的兴趣,对活动进行调整,并注重活动资料收集与整理。每学年组织一次学生自制实验器材评比,由学生和老师组成评审小组,并将好的作品在第三实验室进行展出,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提升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实验室开放日活动

为了充分利用好现有资源,学校利用中午休息时间和节假日时间,对有需求的学生开放三个实验室,学校安排老师值班,进行管理和适当指导。从刚开始学生不愿来,只得由教师安排部分学生来活动,渐渐发展成学生争先恐后进实验室,有些同学来做课本中的基础实验,有些同学来做课后小实验,能力强的部分同学,带着自制的实验器材来和老师共同探讨,实现分层,充分落实学习。

(三)校本教材编写使用

2013年上半年完成了《物理新课程实验教材》(演示实验、课后小实验)的编写,将课本中的演示实验和“生活、物理、社会”和“3W”中的实验进行整理,根据对应的相关知识点,设计实验报告。此校本教材最大的特点是以填空的方式,在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原理、实验操作过程、实验结论等基础上,增加了思维拓展,巩固训练,以及趣味物理等内容。设计了利用身边的材料制作验证某一物理原理的小实验,设计了一些有一定思考性的问题,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和巩固所学的物理知识。从2013年9月开始,我们在八年级每周增设了一节物理实验校本课程,利用校本教材,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研究和思考,同时开展趣味物理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根据2016年物理实验课程建设计划,我们物理组明确了分工,积极收集素材,在2016年底前完成编写《趣味物理小实验》校本课程。

(四)开展课题研究

物理实验课程建设经历了几年的摸索与发展,为了进一步拓展其建设成果,2015年初我们计划申报课题,邀请区教育局教科室同志来校指导,4月底前完成课题选择,5月份开展前期资料收集,完成申报表,进行申报。在大家共同努力下,2015年12月“十二五”规划课题《在“农村初中物理实验课程建设”中提升学生探究能力的研究》成功立项。立项成功后,我们邀请了扬州大学教科院张副书记和潘教授来杨庙中学指导学校物理课程建设和立项课题研究。两位专家听取了卢大鹏校长的工作汇报,并参观了学校物理实验课程建设实验室,就学校物理课程建设可持续发展和课题研究内容、研究方法进行了指导。

猜你喜欢
物理实验课程建设实践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大学教改中创新型的物理试验问题
基于卓越计划的金属结构材料课程实践化改革与建设
资源、生态与环境学科群体系下普通地质学课程建设思考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