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希堂之宝,志在优游
——谈谈临习《伯远帖》的体会

2016-11-02 03:27
少儿美术·书法版 2016年4期
关键词:字组硬笔行书

三希堂之宝,志在优游
——谈谈临习《伯远帖》的体会

《伯远帖》是东晋书法家王珣书写的一封行书书信便条,全篇纵25.1cm,横17.2cm。原文内容为:“珣顿首顿首,伯远胜业情期群从之宝。自以羸患,志在优游。始获此出意不克申。分别如昨,永为畴古。远隔岭峤,不相瞻临。”虽然只有5行共47字,却显得俏丽遒劲,自然流畅。清代乾隆皇帝一看到就非常喜欢,如获至宝,特地将其与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一起收藏于养心殿的书房,并因此题名为“三希堂”,足见其珍爱之深。《伯远帖》是魏晋时期乃至整个中国书法史上重要的经典代表作品,被历代书法爱好者欣赏保藏,手摹心追。因为书写者王珣是王羲之的侄子,所以伯远帖的书法风格与王氏父子(王羲之、王献之)的书风一脉相承,都属于妍媚流畅、挺拔秀健一路。建议大家在临摹学习此帖时最好有一定的“二王”行书临习经验作为基础,这样才能既把握住魏晋书风的整体格调和技法特点,又能写出此帖所独有的个性特征。

▲ 王珣《伯远帖》

准确临习的前提是解剖分析,建议大家拿到此帖时不要急于临摹,要尽量多花一些时间用于观察揣摩、对比研究,以便在吃透此帖精髓的基础上使临帖能够事半功倍。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读帖”。

初次用毛笔临写此帖时,宜选用弹性较好的硬毫笔,笔毫在三四厘米之间,用墨略淡,纸宜选用半生不熟的毛边纸、元书纸和书画用纸等。用笔力求轻松果断,连贯流畅。初习阶段,行笔要慢,习字要少而精,多关注笔法和单字,力求形准。待慢慢熟练之后,再适当提高书写速度和临习数量。

用硬笔临写时,要取其神采,不必过于追求形似,因为硬笔笔头的材料性质有其自身特点,很难通过提按表现出像毛笔那样明显的笔画粗细变化、笔锋藏露以及枯湿浓淡等效果,所以建议大家把重点放在把握其结体方法和章法气息上,并逐渐由实临向意临乃至创作运用方向过渡。在读帖和临帖时特别要留意和表现《伯远帖》中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其一,或行或草,或长或宽

从书体来看,《伯远帖》主要以行书为主,但也夹杂着一些草书,这种雨夹雪式的字体变化丰富了字的形态和整体的疏密变化。相对来说,这些草书大多显得笔画简洁,字形略小,与行书主体互相衬托,相映成趣。另外,《伯远帖》中的字形和结构变化极大,有的显得很瘦长,如:“群”“实”“出”“申”等,通常表现为上下(上中下)结构的字;有的又显得很舒宽,如:“顿”“胜”“从”“优”等,通常表现为左右(左中右)结构的字。特别是后者,更能体现出此帖的结体特点:左右之间大胆拉开距离,并形成或相或背的姿态,以增强其疏密对比关系,造成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如“伯”“以”“隔”“相”等字。建议通临之前先将这些精彩的单字推敲打磨,逐一过关。

▲ 作者软笔临习《伯远帖》

▲ 作者硬笔临习《伯远帖》

其二,放笔直书,率意自然

《伯远帖》用笔干净利落,自然生动,与“二王”相比,显得更加率性随意。多处使用侧锋,如“此”“出”的竖画;也有很多露锋、尖锋,如“业”“之”等字的起笔;甚至有的笔画和文字还略感生硬、刻板,如“患”“意”等字。而书写者似乎却毫不在意,一任由之。其实并不是作者不懂得运用中锋藏锋,反倒正是其无意于佳的心态下自然流露出书写个性和趣味的独特之处,也与其他相对含蓄优雅的字形和用笔形成对比呼应关系。我们在临习这些特殊的“好”字时要能正确理解其意趣之所在,而不能一味学习其粗率随意的表象。

其三,和谐天成,潇洒古淡

从节奏和章法上来看,《伯远帖》也别有韵致:时正时敧,动静结合,有张有弛,虚实相生。书者极力调用多种手段,在营造艺术矛盾冲突的同时又充分展现了和谐统一的视觉美感。充分运用字与字之间的连带关系形成各种字组,便是其中的一个关键技巧。比如二字组“伯远”舒展俊朗中表现出微妙的承接呼应,三字组“胜业情”的宽窄变化和笔断意连,四字组“不相瞻临”保持字字独立的同时整体重心右斜,与右行的大小错落形成对比呼应等等。因此建议在通临全篇之前,也要专门临一临这些精彩的组合关系。

总而言之,王珣的《伯远帖》是一篇形完神备、意趣超迈的经典法帖,帖文中“志在优游”一语正于不经意中流露出此帖的风神。临习时只要能着眼于这一点,就好比写文章时紧扣中心主题一样,便能得其精要,而不至于徒有其形。

蒋明政别署泠斋,1976年出生,现为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南京市青年书法家协会理事。曾多次获得教育部组织的中小学生书法比赛教师指导工作一、二等奖。2012年3月南京出版社出版《 南京书法家作品集·蒋明政卷》。2013年3月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写字与书法》杂志“杏坛书家”专栏介绍其书法教育业绩。2014年4月南京广厦美术馆主办 “春和景明·蒋明政书法展”。2015年5月被南京市秦淮区教师发展中心聘为书法艺术进课堂指导专家。

猜你喜欢
字组硬笔行书
行书纳兰性德《长相思》(35cm×35cm)
周玥函
行书释函可《偶感》(70cm×45cm)
楊雅然
找字组名言
脚踏实地
“青”字组字歌
论东巴文对称型字组的结构特征及音义功能
古代隶书硬笔临摹字帖(二)
硬笔小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