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IVY应用特点及其对机助口译教学的启示*

2016-11-07 03:45刘梦莲
现代教育技术 2016年6期
关键词:口译虚拟现实学习者

刘梦莲



欧盟IVY应用特点及其对机助口译教学的启示*

刘梦莲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翻译学研究中心,广东广州 510420)

文章分析了欧盟IVY项目在技术应用、理论融合以及功能实现等方面的特点。IVY在技术上采用了Web技术和3D虚拟现实技术相结合的方案;在理论上主要应用了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情境化+抛锚式和支架式教学策略;在功能上采用了PPR模式,围绕译前、译中和译后三个阶段分别设计学习活动。IVY项目应用特点在教学设计、计算机技术、认知、社会与文化以及认识论等方面,给我国当前计算机辅助(机助)口译教学带来了极大的应用启示。

IVY;应用特点;机助口译教学;启示

引言

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国际范围内出现了应用计算机技术支持口译教学的探索——“CAIT(Computer Assisted Interpreter Training)”[1],即计算机辅助口译教学或机助口译教学。经过20多年的发展,CAIT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丰富了外语教育技术和应用翻译学理论与实践的研究。

任何领域的发展,都需跟踪前沿并对典型实例进行分析,从而把握研究的热点与重点,指导该领域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基于此目的,本研究跟踪了CAIT当前的最新研究项目——欧盟的Interpreting in Virtual Reality(IVY),从技术应用、理论融合以及功能实现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解读,从中获得对机助口译教学未来发展的启示,为我国机助口译教学提供参考。

一IVY项目概述

2011年,为了满足欧洲经济与社会发展对口译业务、口译人才跨专业知识与技能的需求,欧盟资助了英国、波兰、塞浦路斯、德国、以色列等国的6所大学和德国Steinbeis语言学习媒体公司(STW)开展了一项机助口译教学的大型项目,即IVY[2]。这是欧盟的一项终身学习项目,其主要目的是满足口译学习者口译技能的训练与提高,同时利用该系统帮助口译客户了解口译的特点并提高与译员合作的意识。项目于2011~2013年完成了系统功能设计和环境的构建,于2013~2014开展了应用绩效项目EVIVA研究。

IVY是一项应用新技术支持口译教学的探索研究,其研究规模大,涉及语言种类多,在机助口译教学的发展史上具有典型的代表意义。充分了解其应用特点,可以为我国该领域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文章从技术应用、理论融合以及功能实现等层面分析了IVY的特点和给予的启示。

二IVY项目应用的主要特点

总体而言,IVY在技术架构上,采用了Web技术和Second Life(SL)虚拟现实技术相结合的方案,利用不同技术的优势满足项目不同的需求。在理论融合上,IVY充分应用了社会建构主义理论关于情境学习、基于真实问题学习的思想,设计了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活动,促进学习者对口译技能的习得。在功能实现上,IVY采用了Preparation-Practice-Reflection(PPR)流程模式,设计了不同的学习模式来支持不同形式的口译学习。

1 技术应用特点

(1)IVY在技术应用上的一个最主要特点是采用Web技术和SL林登脚本语言相结合的方案来开发IVY虚拟训练平台[3]。在Web层面,通过AppFuse这一J2EE应用框架实现平视显示系统HUD(Heads-up Dislay)、管理面板、应用接口和数据库的整合,实现如系统登陆、用户密码加密、用户管理、系统管理等功能。在SL虚拟世界层面,利用SL脚本语言创建虚拟场所和活动情景,满足学生、客户这两类用户利用虚拟世界进行口译技能训练和口译探索的需求。因此,Web环境可支持口译技能译前准备学习和译后反思总结,3D虚拟现实环境可满足口译技能情境化自主训练、合作实践以及模拟现场即时口译等功能需求。

(2)IVY在技术应用上的另一个主要特点是应用了SL的建模工具和林登脚本语言,创设了口译技能训练与实践的虚拟现实环境——IVY岛屿(Island),让用户作为岛屿里面的“居民”(Avatar),开展虚拟交际互动和口译训练活动。IVY在IVY岛屿里面建造了如会议室、商品展示室、小型会议室、教室、操场、工厂/车间、旅行社、博物馆/展览馆、体育馆、法庭、警察局、医疗中心、社区中心、商店、户外场所等大量与现实社会一样的情境场所。

(3)IVY内嵌了基于Flash的XSPF网络音频播放器支持音频播放。系统通过音频提取技术,将对应于每个交际活动的音频片段单独采集成一个MPEG-2格式的音频文件,再转换成XSPF6格式(XML可共享播放列表格式)。系统集成了基于Flash的XSPF网络音频播放器,用以解析XSPF格式的音频播放列表,并将其内嵌入HUD中,将音频内容与虚拟情境同步,支持学习者替身在3D虚拟环境中的话语翻译交际互动,从而能更好地实施场景内容与音频同步的目的,达到更逼真的效果。

2 理论融合特点

IVY在理论思想上应用的是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该理论认为学习是一种认知和社会活动,强调社会文化和环境对理解、构建知识的重要作用[4][5],强调学习的社会互动性和情境性、学习任务的真实性、学习的自主性和协作性等思想。在这一理论基础上,IVY根据口译专业活动译前—译中—译后三个阶段,设置了学习活动、口译实践和现场互动三种模式,支持口译学习者开展口译知识、技能的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

在总体学习活动的设计上,IVY应用了情境化+抛锚式教学设计策略来引导学习者对口译技能的训练和习得。情境学习和抛锚式教学都强调真实的问题情境、强调学习的自主性与协作互动性,主张学习者通过自主学习和学习共同体内成员间的互动与协作,亲身体验从目标提出到目标达到的全过程,从而进行意义建构[6][7]。IVY充分整合了这些思想,创设了情境化+抛锚式教学设计方式,引导口译虚拟学习与技能训练。根据抛锚式教学设计的6步曲,可以总结出IVY情境学习+抛锚式教学设计特点,如表1所示。

在自主学习活动的设计上,IVY充分应用了支架式教学策略,通过搭建适当的支架为学生学习新知识提供支撑,引导学生逐步完成口译学习任务,不断地把学生的口译能力从一个水平提升到更高水平的策略。IVY在各个自主学习、技能实践训练、协作训练、技能探秘等各阶段、各模式、各环节上都设置了大量问题、图标指示、学习引导、学习建议、归纳总结等,充分体现了支架式教学策略的思想。如在开展“源语理解与积极倾听”技能训练时,系统应用了技能(概念)解释、应用策略说明、学习提示、学习要求强调、训练步骤引导、学习方法提示、设问等支架策略,支持学习者开展“源语理解与积极倾听”技能的训练[8],如图1所示。

表1 IVY情境化+抛锚式教学设计特点一览表

3 功能实现特点

在功能实现上,IVY采用的是“PPR”模式[9]。根据口译教学和口译技能习得的特点,围绕着译前—译中—译后三个阶段来设置活动,用以满足用户的功能诉求,如图2所示。

图1 技能训练支架式策略

图2 IVYPPR模式

在译前准备(Preparation)阶段,针对不同的学习需求,IVY设置了通用译前准备和专用译前准备两类练习——通用译前准备练习适用于IVY环境里所有的对话或者独白等口译实践任务,专用译前准备练习则针对某些特定的任务而专门设置。这些译前准备练习基于口译学习资源库,利用Internet资源搜索、网络超级链接以及网页浏览等手段来支持,其功能实现表现形式为:①通过HUD登陆IVY;②选择练习模式(口译实践、现场互动、口译探索);③选择学习材料音频形式(对话或独白);④选择学习材料语言形式(10个语种);⑤选择学习任务;⑥了解学习任务要求;⑦通过IVY Player打开练习模式,通过点击Web浏览模式链接从而打开网页浏览器;⑧通过Web浏览器开展网络资源库浏览、搜索、超链接点击打开等活动,获取与相关技能或口译主题相关的学习资源;⑨通过Web浏览器阅读或视听学习材料,开展译前准备学习。

口译实践(Practice)的学习活动在功能实现上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基于Web浏览器的口译单项技能训练;二是基于3D虚拟现实环境的口译技能自主训练和现场口译交替传译实践。此功能的实现方式是考虑到学习者的学习需求而进行设置的。基于Web浏览器的口译单项技能的练习活动主要训练学生提高单项技能,如源语理解、预测、倾听、及时记忆、记笔记、目的语信息重组等。基于3D虚拟环境的口译实践与现场互动等口译交替传译实践训练活动,则是通过创设3D虚拟现实情景,训练、提高学习者的口译综合素质和技能。学习者学完译前准备练习后,可以接下来进行口译技能训练:学习者首先需要进行基于Web浏览器的口译单项技能训练和连续传译技能训练活动;完成此步骤的学习后,学习者就可以进入到3D虚拟环境,开展口译实践训练;若在虚拟环境无法完成口译训练任务时,则可以返回基于Web浏览器的口译技能训练模式,再次进行基本技能训练。

译后反思(Reflection)的功能实现方式和译前准备一样,主要利用Web超链接、网页浏览、在线文本互动输入、音视频播放等技术,支持学习者对口译训练进行译后总结与反思活动。系统设计了通用反思练习与专用反思练习,来对所有任务或者某些专门的口译任务进行反思总结。如系统给出有关口译任务的要求、音频或者对话文本等,要求学员回答有关职务、专业名词和术语等的翻译,从而引导学员对译前准备、基于技能的口译学习、口译实践等各环节的学习以及自己的总体表现等进行反思和总结。

三IVY对机助口译教学的启示

机助口译教学是一个涉及应用翻译学、教育技术学、认知心理学、计算语言学等领域的跨学科研究领域,在技术的选择与应用、教学设计理论思想的采纳、教学支持功能的设计与实现等方面,需要综合考虑。Balacheff等[10]认为技术支持的学习主要与教学设计、计算机技术、认知、社会与文化以及认识论等五个领域密切相关,其中教学设计着重于新型学习活动的设计与发展优化;计算机技术着重于用什么技术来达成这些学习活动;认知领域则关注学习者个体在不同的学习条件和学习环境中能学习什么;社会和文化层面主要关注在不同的学习环境中意义产生、个体参与和变化等问题;认识论则关注研究问题领域的独特性如何影响技术的选择、设计与应用。在利用技术开展口译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时,需要从这五个层面进行思考与借鉴。欧盟IVY项目应用特点涵盖了Balacheff等提及的五个领域的知识,具有典型的代表意义,给国内外机助口译教学带来了极大的应用启示。

1 在教学设计上的启示

IVY在教学设计思想上应用了社会建构主义的思想,采用了情境化+抛锚式以及支架式教学设计策略,这给此后的实践带来了启示。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核心支柱之一,旨在提高教学的焦点以进行合理有效的教学设计[11]。在机助口译教学时,要深入了解学习理论,把握口译知识学习和口译能力系统建构的特点,采用合适的思想设计教学系统。

2 在计算机技术上的启示

影响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CALL)未来发展的最重要因素是技术的变革[12]。但面对日新月异的技术,该如何恰当地选择以支持口译学习者的学习,则是一个技术选择与口译教学效益相结合的问题,而IVY技术应用上的混合解决方案给予了此方面的应用借鉴。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旨在使受教育者能高效率地获取知识、运用知识、加速学习进程[13]。因此,在机助口译教学中,在技术的采纳上既要利用新技术的功能,更要充分结合各技术的优势来解决问题,以更好地开展研究与实践。

3 在认知上的启示

在认知方面,IVY关注学习者用户和业务客户的不同学习需求,并设定了口译实践和口译探索等不同的学习背景和学习条件来满足这些不同需求。IVY还关注了不同认知水平的学习者在不同类型的学习背景和条件下的需求,设置了基于Web网页技术的口译知识和技能学习模式以及基于3D虚拟现实技术的口译实践与现场口译模式。因此,在开展机助口译教学时,要考虑不同年龄层次、不同认知水平和不同口译知识与能力水平的特点,设定适合不同学习需求的学习条件和学习环境,从而促进每一位学习者的口译知识和认知水平。

4 在社会与文化上的启示

IVY认同社会与文化对口译学习者的影响,采纳了社会建构主义的思想,并应用3D虚拟现实技术构建虚拟现实环境,支持学习者的口译学习和训练,这对该领域有极大的启示。口译能力是一项实践操作能力,面对面的课堂教学环境、课后自主训练或模拟训练、口译工作场所实践环境带给学习者对口译知识和能力的体会与帮助是不一样的,实践体会的效果大于课堂教学传送的效果。但在现实条件制约的情况下,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创立能促进口译学习者有效学习知识与提高口译能力的社会和文化环境,促进他们口译能力系统的构建。

5 在认识论上的启示

在认识论上,IVY充分考虑了口译的独特性以及口译员技能和素质成长的整体性,采用了口译训练三阶段法;在进行技能训练时,采用了技能分解的方法,即先开展单项技能再进行综合技能逐步训练;IVY还充分关注了口译技能习得的独特性,综合应用网络资源库、口语语料库、音视频点播以及口译虚拟现实环境等,来达成其研究目标——这些都为此领域以后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

四结语

CAIT是一个年轻的跨学科研究领域,对其进行有效的研究与实践,既要跟踪、了解计算机的前沿技术,又要把握学习理论的最新发展,更要充分把握口译技能习得的特点,才能把相关领域知识结合起来,形成优化的解决方案,应用合适的技术恰当地解决口译教学中的问题。对前沿的CAIT应用实例进行剖析,分析其应用特点,可以有助于此领域的研究者进行参考。

本研究分析了欧盟IVY项目的应用特点,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其对机助口译教学未来发展的重要启示,借此为我国利用计算机新技术支持口译教学的研究与实践提供借鉴,从而更好地为计算机技术支持口译教学的应用与进一步研究服务。

参考文献:

[1]Sandrelli A, Jerez J D M. The impact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on interpreter training: State-of-the-art and future prospects[J]. The Interpreter and Translator Trainer, 2007,(2):269-303.

[2]Braun S, Slater C, Gittins R, et al. Interpreting in Virtual Reality: Designing and developing a 3D virtual world to prepare interpreters and their clients for professional practice . In Kiraly D C, Hansen-Schirra S, et al. New prospects and perspectives for educating language mediators[M]. BoD–Books on Demand, 2013:93-120.

[3]Ritsos P D, Gittins R, Roberts J C Report to accompany Deliverable 4.4 - Interpreting in Virtual Reality [OL].

[4]Derry S J. A fish called peer learning: Searching for common themes. In A. M. O'Donnell & A. King (Eds.), Cognitive Perspectives on Peer Learning[M]. Mahwah,NJ: Lawrence Erlbaum.1999:197-211.

[5]McMahon M. Social constructivism and the World Wide Web-A paradigm for learning[OL]. .

[6]Lave J, Wenger E. Situated learning: Legitimate peripheral participation[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1.

[7]Glazer, E. Problem Based Instruction[OL].

[8][9] Braun S, Slater C, Gittins R, et al.Guidelines and Best Practice Making the most of the IVY 3D environment[OL]. < http://www.virtual-interpreting.net/ivy-project/>

[10]Balacheff N, Ludvigsen S, De J T, et al. Technology-enhanced learning[M]. Berlin: Springer, 2009:vii.

[11]来凤琪.论教学设计和学习理论对教育技术研究的关照[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5,(2):35-42.

[12]Warschauer M. Technological change and the future of CALL. In S. Fotos & C. Brown (Eds.), New Perspectives on CALL for Second Language Classrooms[M].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2004:15-26.

[13]秦秀白,刘丽燕,贾国栋.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的理论与实践[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80-86.

编辑:小西

The European Union IVY Project and Its Inspiration to Computer Assisted Interpreter Training

LIU Meng-lian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uropean Union IVY project in terms of technology application, theory integration and function realization. IVY utilized a blended technology program which combined Web technology with 3D virtual reality technology and applied social constructivism learning theori, especially situated learning, scaffolding and anchored learning theories. For the function construction, IVY followed a PPR (Preparation-Practice-Reflection) mode which designed learning activity embraced the three stages of pre-interpreation, in interpretation andpost-interpreation. European Union IVY project gave great inspiration for future development ofcurrent Computer Assisted Interpreter Training (CAIT)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instructional design, computer technology application, cognitive thought process, social and cultural contexts and epistemological research.

IVY; application characteristics; CAIT; inspiration

G40-057

A

1009—8097(2016)06—0074—07

10.3969/j.issn.1009-8097.2016.06.011

本文为国家社科青年基金项目“基于语音识别的口译自动评测系统研究”(项目编号:13CYY01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并受国家留学基金项目(留金发[2015]3036号)、广东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翻译学研究中心资助。

刘梦莲,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外语教育技术、计算机与口译教学,邮箱为lmenglian@gdufs.edu.cn。

2015年11月7日

猜你喜欢
口译虚拟现实学习者
美国法庭口译制度研究及启示——以夏威夷州法庭口译为例
虚拟现实技术在中学校园中的应用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青年干部要当好新思想的学习者、宣讲者、践行者
风口上的虚拟现实
虚拟现实技术向科幻小说借灵感
略论笔译与口译的区别
高校学习者对慕课认知情况的实证研究
口译认知构建中的概念整合——以总理记者招待会的古语诗词口译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