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图书馆“两会”服务文献计量分析

2016-11-07 03:00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6年10期
关键词:国家图书馆两会研究性

卢 敏

(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广西南宁 530022)



公共图书馆“两会”服务文献计量分析

卢 敏

(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广西南宁 530022)

公共图书馆;“两会”服务文献;计量分析

文章利用CNKI数据库群,检索收集到公共图书馆“两会”服务文献118篇,对这些文献从时间分布、期刊分布、研究机构和作者分布、引文和下载分布、内容分布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以展现公共图书馆“两会”服务工作和研究的现状,为今后更好地开展“两会”服务工作和研究提供参考。

为“两会”服务是当代公共图书馆履行立法决策服务职能的重要体现,也是进一步拓展服务范围、进行延伸服务,发挥公共图书馆文献信息保障中心功能的生动体现。2013年第五次全国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中的省级图书馆评估标准明确将“为领导机关决策提供信息服务,为政府立法、决策服务,为人大和政协等重要会议服务”的情况作为评估服务工作的一个考评指标。近年来,在国家图书馆的带动引领下,各省、市(部分县、区)公共图书馆纷纷加入到为“两会”服务的行列,取得了显著的服务成果。

为基本掌握当前关于公共图书馆“两会”服务的发文情况,笔者对国内刊物发表的与公共图书馆“两会”服务主题相关的文献进行统计分析,以揭示当前公共图书馆“两会”服务研究的现状,为今后的“两会”服务开展及研究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撑和经验借鉴。

1 样板选择

公共图书馆“两会”服务文献计量分析的数据获取来自CNKI数据库群,时间跨度为1999—2015年,以“图书馆”“两会”为篇名检索词进行精确查找,再从中剔除与公共图书馆“两会”服务主题无关的篇目,共检索得到118篇文献。

2 文献时间分布(见表1)

表1 公共图书馆“两会”服务文献分布时间表(1999—2015)

从表1可以看出,从1999年开始,公共图书馆“两会”服务文献发表量总体呈逐步上升趋势,到2014年达到一个峰值。最早的一篇文献是国家图书馆年鉴记载的国家图书馆(当时称北京图书馆)为全国人大、政协提供服务的内容记录,但最早发表的研究性文献是国家图书馆卢海燕所著的《国家图书馆两会咨询服务与回顾》一文。全国公共图书馆“两会”服务肇始于1998年国家图书馆为全国人大、政协会议开展的服务。

从2011年开始,文献发表量大幅增加,65.4%的文献集中在2011—2015年。这表明近5年来,公共图书馆“两会”服务工作与研究越来越受重视。2010年12月,在国家图书馆召开的“全国公共图书馆立法决策服务研讨会”达成了《全国公共图书馆立法决策服务合作共识》。之后,全国各级公共图书馆愈加重视履行图书馆立法决策服务的职能,掀起了“两会”服务的高潮,之前没有开展“两会”服务的图书馆纷纷加入到“两会”服务的阵容,曾经开展又一度中止“两会”服务的图书馆重新布局开展。故此,对公共图书馆“两会”服务的报道、工作研究等文献剧增。

3 文献的载体分布(见表2)

表2 公共图书馆“两会”服务文献的载体分布表

从表2可以看出,公共图书馆“两会”服务的期刊类文献居多,占据一半份额,这说明期刊是公共图书馆“两会”服务工作宣传报道、研究产品输出的主渠道。在期刊性文献中,公共图书馆“两会”服务的研究性文献(论文)有24篇,非研究性论文(宣传报道类文章)有35篇。第二多的是中国图书馆年鉴,超过1/3,这表明中国图书馆年鉴作为全国各级图书馆工作成果揭示、记录的主要文献发挥着重要作用。

表3 公共图书馆“两会”服务研究性文献的期刊分布表

从表3可以看出,公共图书馆“两会”服务研究性文献登载最多的是《国家图书馆学刊》,其次是《图书馆界》和《河北科技图苑》。其中有6篇研究性文献发表在图书馆学类核心刊物上,占研究性文献总量的25%;共有17篇研究性文献发表在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刊物上,占研究性文献总量的70.8%。这表明图书馆学、情报学类专业刊物成为公共图书馆“两会”服务研究性文献的主要载体,且绝大部分研究性文献得到了图书馆学、情报学类专业刊物的认可。

4 文献作者与机构分布(见表4)

表4  公共图书馆“两会”服务研究性文献的机构分布

从文献统计得知,在“两会”服务方面发文2篇以上的有两人,其中发文数量最多的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的卢敏,其论文内容主要是公共图书馆“两会”服务概要、提高“两会”服务质量的对策及保障机制研究。从表4可知,发文数量最多的机构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其次是国家图书馆。最早发表公共图书馆“两会”服务的研究性文献的是国家图书馆,而且其研究性文献都发表在图书馆学核心刊物上,分量重、权威性高,对全国各级公共图书馆“两会”服务工作起着重要的指导性作用。

5 文献引用与下载分布

引文是对作者撰写论文而借鉴前人研究成果所引用的有关期刊论文和图书资料等的一种表达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研究问题的继承性和发展性,能帮助研究人员了解科研进展情况,发挥着独特作用。对文献引用和下载情况进行研究分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揭示文献的重要程度和被利用情况[1]。

通过对公共图书馆“两会”服务研究性文献的引用与下载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发掘和掌握此领域的重要研究性文献,以对今后的公共图书馆“两会”服务及研究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和借鉴。根据对公共图书馆“两会”服务研究性文献的统计分析,引文量最多的是山西图书馆赵玉秋所著的《对省级图书馆为重大政务活动服务的思考——以山西省图书馆为“两会”提供信息咨询为例》和国家图书馆卢海燕所著的《国家图书馆“两会”咨询服务回顾与思考》;陕西图书馆胡晓梅所著的《面向“两会”的公共图书馆信息咨询服务研究》,福建图书馆刘煦赞、肖宏飞所著的《公共图书馆“两会”服务的实践与思考——以福建省图书馆为例》引文量分列第三、四位。文献下载量最大的是山西图书馆赵玉秋所著的《对省级图书馆为重大政务活动服务的思考——以山西省图书馆为“两会”提供信息咨询为例》一文,其次是湖南图书馆刘小花所著的《面向政府决策的省级公共图书馆咨询服务模式研究——省级公共图书馆服务地方两会调查》,国家图书馆梁婧所著的《国家图书馆“两会”舆情信息服务探析》、卢海燕所著的《国家图书馆“两会”咨询服务回顾与思考》下载量分列第三、四位。引文量和下载量居前的这些文献,对公共图书馆“两会”服务、研究工作具有较强的参考借鉴意义。其中,引用和下载量最多的均是赵玉秋所著的《对省级图书馆为重大政务活动服务的思考——以山西省图书馆为“两会”提供信息咨询为例》一文,该文以山西省图书馆为例,阐述了公共图书馆“两会”服务的意义、契机、经验做法及体会,指出为“两会”服务是公共图书馆一种主动的信息服务,“使图书馆从间接服务政治、经济工作转变为为重大政治、经济活动服务”,拓展了图书馆的服务范围,宣传了图书馆的良好形象[2]。

6 文献的内容分布

对公共图书馆“两会”服务研究性文献的内容进行统计分析,可以总结过去一段时间公共图书馆“两会”服务的研究热点、研究思路与特点,把握当前的研究发展方向,洞察研究的薄弱环节,为今后的公共图书馆“两会”服务的研究提供依据(见表5)。

表5 公共图书馆“两会”服务研究性文献内容分布表

从表5可以得知,个案研究在公共图书馆“两会”服务的研究性文献中占比分量大,此项占比甚至大于理论研究、调查研究、综述、技术研究的总和。可见,目前对于公共图书馆“两会”服务研究,大部分机构作者倾向于个案研究,即是对各个图书馆开展“两会”服务的做法、经验、不足之处及解决对策进行研究。其中,国家图书馆的个案研究有4个,省级公共图书馆的个案研究有9个,较大城市公共图书馆的个案研究有2个。

理论研究主要从公共图书馆“两会”服务的实践出发,用理论思维的逻辑思考解决“两会”服务实践中的现实问题。调查研究主要调研全国省级公共图书馆“两会”服务的服务主体、内容、方式、模式及服务反馈机制等。技术研究只有一篇文献,主要谈及RSS技术在“两会”信息服务平台上的应用。综述的两篇研究文献主要是对全国各级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概况做了研究概述,指明了服务及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总体而言,理论研究、调查研究、技术研究等方面占比偏低、成果不多、研究层次不高,还有待深入开展研究。

7 结语

通过对公共图书馆“两会”服务文献的研究分析得知,无论是媒体报道宣传还是机构作者的自发研究,其关注度在不断提高;在公共图书馆“两会”服务文献中,无论是宣传报道、动态简讯还是研究性文献,都呈一种量增态势。尤其是近5年来文献量剧增,表明研究热度和关注度在逐步提高,也说明公共图书馆对为党政机构提供信息服务的重视程度在不断提高。但不足之处是,公共图书馆“两会”服务的研究性文献数量还不多,仅占文献总量的20.3%。这说明关于公共图书馆“两会”服务的整体研究还比较薄弱。

[1]徐欣禄.文化共享工程建设与研究文献分析[J].图书馆界,2013(5):36.

[2]赵玉秋.对省级图书馆为重大政务活动服务的思考:以山西省图书馆为“两会”提供信息咨询为例[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9(8):100-101.

(编校:周雪芹)

2016-09-03

卢 敏(1984— ),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馆员。

G258.2

A

1003-1588(2016)10-0006-03

猜你喜欢
国家图书馆两会研究性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重点图书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重点图书
实践,让研究性学习课堂精彩起来
国家图书馆藏四种古籍编目志疑
学写简单的研究性报告
中国国家图书馆藏西夏文《不空羂索神变真言经》考论
浅谈“研究性”阅读教学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