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建构主义的“加分制”教学改革对信息检索课程的影响*
——以广西科技大学为例

2016-11-07 02:58张成涛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6年10期
关键词:建构主义广西班级

高 飞,张成涛

(1.广西科技大学图书馆,广西柳州 545006;2.广西科技大学汽车与交通学院,广西柳州 545006)



基于建构主义的“加分制”教学改革对信息检索课程的影响*
——以广西科技大学为例

高 飞1,张成涛2

(1.广西科技大学图书馆,广西柳州 545006;2.广西科技大学汽车与交通学院,广西柳州 545006)

加分制;建构主义;信息检索;教学改革

文章以广西科技大学《信息检索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为研究对象,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针对课堂成绩评分的方法进行“加分制”改革,并通过作者所讲授的6个班234名学生进行“加分制”教学实践以验证其效果。

为培养大学生的信息意识和获取、利用文献信息的能力,教育部要求有条件的高校要开设文献检索课程[1]。目前,各地高校分别以独立开设文献检索课程教学、专题培训、新生入馆教育活动及网络在线教学培训等多途径开展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2]。传统的文献检索课程教学普遍存在教学方式单一,缺乏师生互动及学生学习冷漠等问题。

1 “加分制”改革的产生

1.1产生背景

广西科技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专业涵盖工、管、理、医、经、文、法、艺术、教育等9大学科门类,直属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管理的普通高等学校[3]。20世纪90年代,广西科技大学已向本科学生开设了信息检索课程。该课程是学校的一门必修课,学分为0.5分,课时为8个学时,教师由图书馆具有教师资质、从事图书情报工作达到一定年限、具有丰富的图情知识,并经过选拔考试的教师担任。该课程的“总评成绩”=“平时课堂成绩(占20%)”+“上机考试成绩(占80%)”,其中,上机考试成绩为电脑智能化考试系统自动评判给出相应的分数;课堂成绩的考核内容包括学生的出勤情况、听课情况和回答问题三个部分。授课教师的做法是将每个学生的平时课堂成绩初始分数设为20分,如发现旷课、不认真听讲等现象则从中适当扣分,这种课堂成绩考核方法被称之为“减分制”,实施相对容易,但如果某个学生没有被教师考核,那么该生的课堂成绩则不会被扣分,从而造成学生课堂学习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对此,笔者认为可以将建构主义的加分制教学应用于该课程课堂成绩考核中,即采用“加分制”的课堂成绩考核方法。“加分制”的具体考核方法为课堂成绩满分为20分,分4次授课,每个学生每次上课成绩的最高分值为5分。课堂考核初始成绩为0分,学生为获得更高的成绩必须从出勤情况、听课情况及回答问题情况三部分积极地“挣”分。

1.2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是当代欧美国家兴起的一种庞杂的社会科学理论,其思想来源驳杂,流派纷呈。正如古宁汉(D. J.Cunningham)所言:“学习是建构内在的心理表征的过程,学习者并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新的理解。”[4]基于这样的理解,建构主义教学观有三点基本认识:①教师的定位不仅仅是知识的拥有者和传授者,更重要的还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监督者,这种教学观否定了教师单纯主导地位的传统观点,将学生和教师双方都置于教学的主角[5]。②学生必须改变以往等老师“喂”知识的学习习惯,应挖掘出自身潜能,成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6]。③建构主义的教学方法是基于学生以往的经验创造一个新资源的兴趣点,当新旧知识建立联系后,学生就可以将新知识建构到已有的知识体系中。

2 “加分制”教学改革的实施

2.1关于课堂出勤的分数考核

为了节省上课时间,教师每次在上课前三分钟进行全班点名,除持有学校批准假条的学生外,不按时上课的学生将失去此次“挣”分的机会。

2.2问题的设置

问题的设置基于三个原则:①以“公平、均等”为首要原则,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②问题以考查事实性知识和探索性知识挑战为主,对应的具体考查形式分别为“课前五分钟快速提问”和“抛锚式教学提问”[7]。③问题的设置难度要与学生的总体水平相一致,题型以判断题和填空题为主。

2.3听课状况的分数考核

教师在“加分制”实施过程中发现,上课时学生不注意听讲成了极个别的现象。若遇到个别学生不注意听讲的现象,教师可将该学生的听课成绩扣掉,其余学生的听课成绩就为满分。

3 “加分制”改革的结果

3.1增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笔者对234名学生进行了“加分制”教学实践调查问卷回访,收回有效问卷230份,回收率为98.3%。问卷主要设计了关于“加分制”的三个问题:是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哪方面的积极性及上课主动回答问题的次数。

回收调查问卷的统计情况如图1所示。①问题一。图1(a)所示有78%的学生表示“加分制”实践创新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自身学习的积极性。②问题二。图1(b)所示有81%的学生认为“加分制”教学改革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85%的学生认为该改革能够有效促使其上课更加认真;95%的学生认为该考核方法可增加学生的上课出勤率。③问题三。图1(c)所示230名学生无一人课堂不参与发言,其中有71%的学生表示上课主动举手回答问题的频次在1~5次,有29%的学生每次课堂举手发言在5次以上。通过三组数据可充分说明“加分制”教学实践改革可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度。

3.2增加课堂学习氛围

“加分制”教学实践改革成效显著的标志之一是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尤其是在“课前快速提问”环节,学生举手发言的热情高涨。图1(d)所示的是“关于提问环节是否对掌握知识点有帮助”这一问题的统计数据,有82%的学生认为课前提问环节有助于强化记忆学过的知识点。图1(e)所示有88%的学生认为《信息检索基础》课程的课堂学习氛围同比高于其他课程。

(a)是否调动学习积极性问题人数百分比(b)具体调动哪方面积极性问题人数百分比(多选)

(c)主动举手回答问题次数百分比(d)提问环节对掌握知识点问题人数百分比

(e)该课程课堂氛围效果问题人数百分比

图1 关于“加分制”教学实践调查问卷数据统计结果

3.3提高学生成绩

通过学校教务处的成绩管理系统分别对6个参加“加分制”教学实践班级与11个未参与的班级课程总评成绩(包括课堂成绩和上机考试成绩)进行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见图2。

图2 17个班级的课程考核成绩平均分

图2中无色柱状图代表参加“加分制”教学实践的6个班级,而有色柱状图代表11个未参加“加分制”教学实践的班级。从图中可以发现,参与教学实践的车辆141、车辆142、生物141、制药141、化工141、化工142这6个班级的平均分比其余11个未参与“加分制”教学实践的班级高出约6分,对比所有班级的平均成绩可以看出参加“加分制”教学实践改革的班级成绩处于前列。

4 实施“加分制”教学实践改革的要求

4.1实行教学实践创新需要勇气和前期准备

在此次实施“加分制”教学实践前,笔者一直担心“加分制”对学生的课堂成绩的严苛考核将会导致部分学生分数过低的情况,实践证明,这种担心是多余的。虽然课堂成绩仅占总成绩的20%,但是“加分制”的创新却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可有效地激活学生潜在的学习动力。“加分制”教学实践改革对教师的前期准备工作要求较高,对此,笔者建议以教学团队的方式来进行教学实践创新,对于教学内容的设计、步骤、实施方案应有细致的规划。

4.2对教师的教学要求更加严苛

基于建构主义的“加分制”教学实践改革对教师能力的要求将会更高,教师不仅需要在课前准备好选择题目,设定好提问等环节,还必须有很强的课堂掌控能力。一方面,教师要善于应对课堂的突发状况,注意学生在建构知识过程中的表现,并对他们的表现给予充分的评价,还要精心思考有针对性的问题等;另一方面,教师要在课堂上有重点地进行讲授。这对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设计能力、观察能力、表达能力、交往能力、组织能力及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能力等,都将提出更高的挑战[8]。

4.3适合小班上课

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增设了学生们“挣”分数的教学环节,这无疑增加了考核时间成本。因此,这种教学方法更适于小班授课。根据笔者个人教学实践发现,学生人数不超过40人的班级实行“加分制”教学实践教学效果会更好。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的通知[EB/OL].[2015-12-23].http://www.moe.gov.cn/jyb_xxgk/gk_gbgg/moe_0/moe_8/moe_23/tnull_221.html.

[2]肖可以,马力晖,姜勇峰.泛在信息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文献检索课程建设现状调查分析[J].现代情报,2013(11):137-141,146.

[3]广西科技大学学校简介[EB/OL].[2015-12-23].http://www.gxut.edu.cn/maps/index/id/2.

[4]Cunningham,D.J.Assessing constructions and constructing assessments:a dialogue[A].InT.M.Duffy&D.H.Jonassen(EDs).Constructivsm and the technology of instruction: a conversation[C].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Inc.1992:35-44.

[5]马祥涛.信息素质教育游戏中的学习支架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4.

[6]王燕平.高校学科信息素养教育模式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14.

[7]陈瑷瑛.基于建构主义的学科信息素养整合教育[J].图书馆学研究,2011(23):20-23.

[8]赵蒙成.建构主义教学的条件[J].高等教育研究,2002(3):72-77.

(编校:马怀云)

2016-09-22

高 飞(1980— ),广西科技大学图书馆馆员;张成涛(1978— ),广西科技大学汽车与交通学院副教授。

* 本文系2014年度广西科技大学科学基金项目“高校图书馆嵌入式学科信息服务模式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校科社1419215;也系2016年度广西中青年教师基础能力提升项目“高校图书馆嵌入式学科服务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KY2016LX156。

G252.7

A

1003-1588(2016)10-0086-03

猜你喜欢
建构主义广西班级
广西贵港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计算机教育
班级“四小怪”
班级英雄
旁批:建构主义视域下的语文助读抓手——以统编初中教材为例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借鉴建构主义思想培养财会专业人才
建构主义学习设计六要素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广西出土的商代铜卣
广西诗歌五人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