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供应链管理在图书采购工作中的应用与研究

2016-11-07 02:58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6年10期
关键词:书商出版商出版社

石 捷

(天津图书馆,天津 300191)



基于供应链管理在图书采购工作中的应用与研究

石 捷

(天津图书馆,天津 300191)

供应链管理;图书采购;读者需求

文章以互联网为基础平台,提出运用供应链集成管理的理念开展图书馆的图书采购供应,以达到多种有效的途径,提高图书采购工作的质量与效率。

当前的市场经济飞速发展,一些全新的理念与模式推动着图书馆管理与服务的创新。如: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平台,将供应链中的上下游产业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整合协同、深度融合、开放创新、跨界连接等多种有效途径,将整条图书供应链作为一个整体,运用供应链理论的集成化管理思想,进行总体规划、控制和优化,最大限度地发挥供应链整体的力量,达到共同获益的目的。对于图书馆而言,图书采购供应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是以图书馆为主,涉及多个有自主行为和自身利益与目标的图书采购供应商以及大型图书零售卖场、运输商及仓储等商家的链状系统,该系统的典型特点是图书供应量大、质量要求高、时间不均衡性明显、时效性强以及系统中成员之间交互关系复杂。对这条供应链整体进行规划管理,不仅要将各类图书馆及图书馆联盟视作一个整体机构,通过联合建设、资源共享,实现文献资源采购的整体规划;而且还要将图书馆外部的出版社、书商和读者纳入一个统一的战略管理范畴,在信息共享、优势互补、协调运作的基础上,实现对图书采购过程中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集中管理,最终实现供应链整体运作效率最优化和总成本最低化,提高图书采购的柔性和需求响应速度,打造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提升信息资源服务能力。图书供应链见图1。

图1 图书供应链

1 供应链和供应链管理

1.1供应链定义

供应链和供应链管理方面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是人们对库存优化的研究。而对供应链的定义,其概念是20世纪80年代末由美国管理学者提出的,但是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融合及全球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对供应链的定义始终没有统一的结论。但综合供应链的各种定义与结论,我们不难看出所有结论中几个主要的要素有:供应商与核心企业、供应商的供应商、分销商及客户之间的联系。我国对其定义为:生产及流通过程中,涉及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用户活动的上游与下游企业所形成的网链结构。

1.2供应链管理

目前,全球经济趋于一体化,我们购买的任何商品都不再是单一或同一产地生产的,是由不同生产企业或制造商生产,最终由核心企业组装并销售给分销商和消费者。因此,供应链便有链状结构变为网状结构,生产企业或制造商不再只有一个核心企业而是可以有多个合作的核心企业,而其又可能存在其他依存关系,这就形成一个复杂的网状供应链。我们要有效地使供应链良性运行,就需要供应链中各个成员,包括供应商、核心企业、分销商及其中间环节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2 图书采购的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管理是一种新型的企业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对图书馆的图书采购工作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图书馆可以灵活地运用供应链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方法,结合自身现状,将供应链管理创造性地运用于图书采购实践中,推动图书馆采购管理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2.1供应链管理系统的构建

虽然在图书馆理论方面对供应链管理系统构建的研究不多,但是,图书馆采购部门的有些工作实际上一直在应用供应链这种方法,虽然在不同供应链中,图书馆各环节的名称与企业的名称不同,但其共同拥有的几大关键要素是相同的,即质量、成本和时间。

不同领域中供应链结构是不同的,但超强的实用性及适应性完全可以结合其所处的环境从而形成适合当前环境的运作模式,并协调每个环节中参与者的关系,形成系统全面的统筹观,合理整合资源和全局运作。这对现有的图书采购供应链管理有很好的借鉴作用。笔者结合图书馆采购的特点,设计出图书馆采购供应链管理系统示意图(见图2)。

图2 图书馆采购供应链管理系统

从图2可以看出,图书采购供应链中的要素包括:出版社、书商、大型书店、图书馆采编部、图书馆服务窗口(包含外借部和基藏部)及广大读者。而图书馆的采编部作为供应链中的核心,在供应链管理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不仅关系到出版社的出版计划与方向,而且还可以通过内部信息向出版商、书商或大型书店反馈读者的需求。

2.2建立读者需求的图书采购模式

就图书馆而言,供应链管理的采购原则在于以读者为中心,对读者的需求变化做出快速灵活的反应,把读者的需求作为采购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2.3供应链管理实现信息资源共建共享

实现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是供应链协调机制的一种新的采购管理模式,它强调具有共同利益的企业之间通过战略信息共享和知识协同合作,达到核心竞争能力的优势互补及资源的合理化配置,以产生良好的协同效应,降低采购供应链的整体成本,增强企业的市场应变力,实现供应链成员企业的共同发展。

实现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相同的行业,由多个单位组成联盟,发展横向联合采购。如:天津市高等教育文献信息中心长期以来在天津市高校内采取数字资源联合采购,通过共有电子数据库的使用权,提高各成员馆的文献资源保障。另一种是供应链上下游单位的相互协作产生的纵向协同采购。处于图书采购供应链上游的大型图书卖场、书商及出版社与下游读者之间建立的一种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实现对内外部资源的系统性协调、整合和同步管理,达到提高图书采购质量,缩短图书采购周期、实现互惠互赢的良好效果。例如:天津图书馆采编中心于1996年成立,它依托于天津图书馆,在全市成立联合采编协作网,目前有百余家成员馆与该中心签订了图书采购及书目数据制作协议,涉及行业覆盖到本地区的各级公共图书馆、大中专院校图书馆及各企业单位图书馆。该采购中心的宗旨是以满足读者的需求为目标,建立读者与图书馆之间的双向信息交流,让读者参与到图书采购工作中来,依据读者提供的需求信息做出采购决策。这种以天津图书馆采编中心为代表,集中各成员馆相同的文献资源购买需求,统一与供应商进行协商、谈判、购买,利用批量采购的优势获得价格优惠,为每个成员馆节约了大量时间、精力和交易成本。

2.4提高供应链中核心单位人员的专业能力

2.4.1信息的分析汇总能力。图书采购人员要充分了解读者与馆藏的需求,要保证不仅要及时掌握读者需求,而且还要找出读者需求中的共同点,过滤掉相同或重复的部分,有效地减少图书采购的种类、降低图书的重复采购、节省成本。

2.4.2与出版社、大型零售书店及书商的沟通、监督管理能力。图书采购人员要与出版社、大型零售书店及书商在前期进行大量的沟通工作,以确保采购环节中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如:确保与出版社、大型零售书店及书商签署的最终意向合同的价格,让出版社、大型零售书店及书商充分了解本馆的采购政策,监督核对采购书单明细是否准确无误,对提供物流配送及外包加工的出版社、大型零售书店及书商的监督管理等。

2.4.3培养并提高图书采购人员自身的修养。就图书采购而言,笔者认为需要不断地提高负责采编部门人员的自身专业能力,不能仅限于其自身的专业能力,而且还要对他们的文化素质和品德有所要求,这就要求图书采购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要不断地学习。图书馆在图书采购人员安排上不仅要选择一些综合能力强的优秀人员,而且还要不定期地对图书采购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新进的员工要从基础岗位做起,并间隔一段时间后对其进行岗位轮换,从而使新进员工能够更快地了解图书馆各个环节流程,为下一步选拔图书采购人员打下坚实的基础。

3 发挥出版商在物流环节中的积极作用

合理地利用出版商在物流供应链上派生出的服务供应链,提供一部分服务供应。一个有效合理的物流配送体系会对其所处的供应链产生一定利润,从而降低因图书采购所产生的大量的物流配送费用,这样做不但降低了服务成本,同时还可以提高出版商的净利润。图书馆采购部门可以通过甄选、比较不同出版商在物流配送方面的能力,从中选择最优的出版商并与其合作。而出版社也可以通过自身的仓储物流配送管理提升其服务能力,加强出版商在出版市场上的竞争力,以满足当前瞬息万变的图书市场需求。

4 拓展图书加工外包服务

图书在通过物流到达图书馆后,还要经过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加工等程序才能真正地到达读者的手中。而图书加工又是一项既费时又费力的烦琐工作。图书馆需要占用大量的专业技术员工进行此项工作,这不但加大了图书馆本身的人员成本,而且还造成很大的资源浪费。因此,一些对市场敏感的出版商便抓住了商机,开展了图书馆业务外包项目。如:书商帮助图书馆采编部加工图书,帮助外借部上架图书等,缩短了图书加工的周期,使读者能够更早、更快地看到自己需要的图书。这种图书采购供应链管理的模式,不仅能为图书馆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而且也能更快、更好地满足广大读者对图书的需求。

[1](美)Paul Myerson.精益供应链与物流管理[M].梁峥,等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4:4.

[2]周任重.供应链管理实务[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9:2.

[3]冯建新.论采购供应链的协作管理[J].北方经贸,2012(12):68-69.

[4]龙宇光.图书馆文献采访模式探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19):110.

(编校:崔 萌)

2016-09-08

石 捷(1957— ),天津图书馆馆员。

G253.1

A

1003-1588(2016)10-0108-03

猜你喜欢
书商出版商出版社
我等待……
汉唐书商研究述评
今日華人出版社有限公司
书商的广告
关于某些书商的坏话
石油工业出版社
各行各业
2006年国际消费类杂志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