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图书馆员数据素养的提升策略研究

2016-11-07 03:00龚笑寒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6年10期
关键词:图书馆员馆员意识

龚笑寒

(武汉城市职业学院图书馆,湖北武汉 430000)



大数据时代图书馆员数据素养的提升策略研究

龚笑寒

(武汉城市职业学院图书馆,湖北武汉 430000)

大数据;图书馆员;数据素养;内涵;提升策略

文章揭示了大数据时代图书馆员数据素养的内涵,探讨了大数据时代图书馆员数据素养的构成,并论述了大数据时代图书馆员数据素养的提升策略。

图书馆作为知识信息服务中心,近年来构建的数字化文献信息基本符合了大数据的网络化、虚拟化等典型特征,此外还兼具规模巨大、文献类型多样化、更新周期短、内容交叉、载体数字化以及结构上的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等特点[1]。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发展的图书馆,其信息的开发、数据的挖掘更多的是需要依靠图书馆员来实现的。因此,提高图书馆员的数据素养,关乎未来图书馆的发展走向,是大数据时代图书馆需要重视的问题。

1 大数据时代图书馆员数据素养的内涵

1.1数据意识与情感

大数据时代要求图书馆员要对数据具有敏感性,因此对图书馆员进行数据素养培养十分必要,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①面对资源信息、数据技术的挑战,战胜畏惧心理,培养数据情感。②学习操作各种数据信息工具,应用数据操作技术,培养数据意识。③关注信息,了解信息传播途径,能够敏锐地捕捉各种有用的、科学的信息资源,强化数据意识。图书馆员要相信数据手段的价值和作用,也要明确数据时代带来的冲击,规范运用数据信息,以为读者服务为根本目的[2]。

1.2数据信息文化常识

一般来说,数据信息系统是硬件、软件与人三个要素共同组成的整体,这三个要素中,人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有助于整体的协调运行,因此图书馆员的作用十分重要。数据信息文化常识可分为以下几类:①数据信息储存技术。数据信息在传播之前需根据不同内容进行分类并储存起来,数据信息存储设备分为内部储存器、顺序存储设备、随机存储设备等。②数据信息处理技术。目前,网络已经成为重要的数据信息传播途径,图书馆也纷纷依托数据信息处理技术和互联网构建起网络图书馆。信息技术系统中的数据信息处理操作系统用于管理计算机系统的各种资源,控制和指示硬件进行信息的采集、处理、存储、传播与产生等,对图书馆数据建设起着技术支撑的作用。③数据应用软件。数据应用软件是连接馆员及用户最为紧密的一项,也是考察图书馆员开发能力的关键,具体包括数据信息技术的基本常识、数据信息系统的工作原理、数据信息系统的结构与各个组成部分、数据信息技术的作用与影响等[3]。

1.3数据信息处理技能

数据素养要求图书馆员掌握数据信息处理技能。根据图书馆知识资源中心的特点和大数据时代的要求,可以将数据信息处理技能分为六项(见表1)。

表1 图书馆员应掌握的六项数据信息处理技能[4]

2 大数据时代图书馆员数据素养的构成

大数据时代图书馆员数据素养主要由理论、实践与应用三方面共同构成(见图1)。

2.1理论:数据素养的意识教育

大数据背景下,人们对数据的概念逐渐清晰和加深,流于表面的对数据的理解并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也不能促进图书馆数据化、信息化的发展。此外,多数读者对数据信息只是泛泛的了解,还需要图书馆员对其进行专业引导帮助。综合以上两点,大数据时代图书馆员数据素养构成首先是在理论上的完善,对馆员进行数据素养的教育,培养馆员数据意识,提升馆员对数据素养的认识程度,促进馆员数据能力的提高。数据素养的意识教育可以奠定数据素养全面融合的基础,是图书馆员数据素养的理论构成。

图1 大数据时代图书馆员数据素养的构成[5]

2.2实践:数据素养的技能教育

有了理论的支撑,还需要实践的检验,图书馆员培养数据素养最终是要为读者服务的,因此,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是至关重要的。通过为读者提供服务,可以及时发现馆员自身存在的问题,无论是意识上的还是操作能力上的,实践对其都会有客观的反馈。同时,提升大数据的应用能力,也需要实践的磨炼,因此,在数据管理及开发上,要积极鼓励馆员参加体验。

2.3应用:数据素养的应用教育

大数据时代图书馆员数据素养的培养离不开理论的教育和实践的操作,然而后续的提升也至关重要,提升方面主要以应用教育为主,基本形式有在岗培训和脱岗学习。图书馆对馆员进行在岗培训与脱岗学习,旨在对馆员数据意识、数据分析以及数据管理等各个方面技能进行培养和提高,促进馆员充分发挥管理职能和服务水平。同时,馆员还要有自我提升的意识,要在工作中清楚地了解用户的真正需求,为用户建立其真正需要的数据,提供更好的服务。

3 大数据时代图书馆员数据素养的提升策略

3.1树立数据意识,加强信息服务

一个图书馆员如果没有数据意识,很难在工作中适应大数据时代的要求。现在很多图书馆员依旧停留在传统图书馆服务的水平,即为用户提供机械的文献信息检索,而非知识咨询服务。大数据时代,馆员应树立重要的数据意识,要加强信息服务,充分意识到数据带来的挑战和变化,充分体现数据的理性精神[6]。具体而言,图书馆员可以在为用户提供服务时,加强自身信息服务水平,关注如何通过数据分析建设新的信息资源,从而为用户提供精准、满意的服务。

3.2转变服务方式,掌握学科知识

大数据时代,图书馆员提供的服务方式正在由简单的文献服务向知识咨询服务转变。一方面,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数据信息更新速度与日俱增,传统的文献检索查阅已不能满足读者用户的要求,越来越多的人通过搜索引擎查找相关的资源和知识,实体图书馆在大数据背景下面临巨大的挑战。另一方面,大数据时代也为图书馆转型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转型的重担落在了图书馆员的身上。所以,图书馆员只有以学科知识为基础,在日常的工作学习中不断学习新知识,了解不同学科间的关系;以数据处理技术为保障,研究各种新技术、新技能,加强对各种新软件、工具和数据库的使用。通过对学科知识的掌握和服务方式的转变,为广大用户提供先进化、个性化的服务,这也是大数据时代下图书馆员数据素养提升的外在体现。

3.3提高计算机使用水平,强化数据处理技术

大数据时代对数据信息、知识资源的处理离不开计算机的应用,离不开互联网的支撑,对计算机的使用直接反映了一个图书馆员是否符合大数据时代的要求[7]。大数据时代,图书馆员的工作阵地不再局限于狭窄的空间,而是延伸到无穷尽的网络中,图书馆员的计算机应用能力面临着更高水平的挑战。因此,要想提升图书馆员的数据素养,就必须提高其计算机应用水平,强化馆员数据处理技术。一方面,馆员需要通过个人的努力不断完善学习;另一方面,图书馆需要对馆员进行定期培训。

3.4开展多形式教育活动,建设高质量馆员服务团队

大数据时代蕴藏着难以估量的前景和价值,图书馆与大数据时代的融合,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图书馆员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充当着服务者、引导者的角色。因此,馆员的数据素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图书馆与大数据时代的融合程度。馆员数据素养的提升,不仅要做到数据意识的树立、服务方式的转变、数据技术的提高,还要注重后期的教育与培训。图书馆要建立高质量馆员团队,首先,应在馆员入职前对其进行教育背景、专业水平的考察;其次,举办多种形式的活动加强对在职馆员的教育。

[1]韦晓凯.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工作思考[J].河北科技图苑,2014(1):54-56.

[2]朱晓霄.大数据时代索引员的使命[J].中国索引,2013(4):38-43.

[3]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大数据时代[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2:20-25.

[4]韩红蕾.图书馆及专业馆员应如何备战大数据时代[J].价值工程,2013(34):171-172.

[5]赵丽梅.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工作思路探讨[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4(2):55-56.

[6]陆静.我国图书馆界大数据研究评述与展望[J].图书馆杂志,2014(1):20-25.

[7]胡冬敏.论信息素养的重要性[J].电子世界,2014(4):223-224.

(编校:徐黎娟)

2016-09-12

龚笑寒(1980— ),武汉城市职业学院图书馆馆员。

G250

A

1003-1588(2016)10-0118-02

猜你喜欢
图书馆员馆员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高校图书馆员之歌
近二十年图书馆员职业倦怠研究述评——以心理资本的视角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承华、斗尕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勘误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佐等3位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青政〔2017〕32号
意识不会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Wiz云笔记在图书馆员知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及案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