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外文图书利用与导读实证分析

2016-11-07 03:00陶丽珍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6年10期
关键词:外文陈列馆藏

陶丽珍

(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广东广州 510055)



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外文图书利用与导读实证分析

陶丽珍

(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广东广州510055)

少儿图书馆;外文图书;馆藏利用;导读服务

文章简述了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新馆外文文献馆藏资源建设情况,分析了该馆新馆自开放以来外文图书的借阅和利用情况,总结了外文图书导读工作中的可行经验,对新时期少儿图书馆外文图书导读服务工作提出新思路和新策略。

新时期公共图书馆的图书馆藏构成已不再是过去单一的中文图书,外文图书作为特色馆藏逐渐受到大部分图书馆管理者的重视,已成为馆藏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图书采购计划。读者接触外文图书已不再是遥不可及的事情,外文馆藏的设立在国内沿海城市及内地大中城市的大型图书馆中尤其明显。图书馆购进外文图书后如何引导读者正确有效地使用外文图书资源,提高外文图书利用率,是需要馆员思考和探索的一个问题。

1 少儿图书馆外文图书利用情况统计分析

1.1外文图书馆藏建设概况

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外文图书的馆藏建设可以追溯到2000年。在2000—2005年期间该馆共购进原版外文图书约8,000余册,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当时的外文图书并未用于流通。2014年起该馆加大了对外文馆藏的建设力度,并在新馆设置原版外文文献借阅区,命名为外文馆。外文馆自2015年6月1日起对公众开放,截至2015年11月30日,数据显示开架外文藏书约1.6万册,8,000种,平均复本数为2册,其中95%以上的外文图书均为2014—2015年间采购的新书。外文图书全部采取开架借阅方式,借阅册数与借阅期限均与中文类图书相一致。

1.2外文图书借阅统计分析

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作为广州地区少儿外文外借文献最大的馆藏地,其对公众免押金、免过期罚款、最大借阅量单证15册的举措在国内开创了外文图书借阅历史的先河。笔者通过该馆使用的图创系统(下文统计图标的数据均出自该系统)对该馆外文图书借阅量进行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11月30日,外借总量为26,260册次,各月的外借册次见表1。除9月份受开学季的影响借阅量轻微下降外,该馆外文图书借阅量总体呈上升趋势。

表1 6—11月外文图书借阅情况统计(按册)

1.3外文图书利用统计分析

图书利用率是揭示馆藏质量与藏书利用情况的一个重要指标,它从侧面反映了读者阅读倾向、图书馆藏书的建设情况,为加强和改善图书馆的各项服务工作提供了依据。笔者利用所在图书馆的图创系统对开放以来外文图书的利用率进行了统计分析,具体统计数据见表2。由表2可知,笔者所在图书馆外文图书利用率普遍较高,平均利用率高达67.74%。

表2 6—11月各类外文图书利用情况统计

2 少儿图书馆外文图书导读经验总结与工作创新

图书导读即图书的阅读指导。俄罗斯丘巴梁在《普通图书馆学》一书中明确指出:“阅读指导这个概念反映的是图书馆教育的过程,该过程的内容为:在了解读者的爱好和要求的基础上,通过积极的宣传图书和推荐图书的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影响读者阅读的内容和性质,影响他们对书籍的选择和领会。”将价格昂贵的外文图书束之高阁,让读者望而兴叹,有违图书馆为人类传递知识与文明的神圣职能。笔者认为,只有让外文图书进入流通并积极对其进行导读推广、增加图书利用率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其价值。从上文对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外文图书借阅量及利用率的统计数据可见,该馆外文图书借阅量大、利用率高。这一方面反映了新时代下读者对外文图书的阅读需求较大,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该馆开展的一系列导读服务工作是积极而行之有效的。

2.1读者外文图书阅读倾向分析

文献借阅排行,即对某一时期内所有文献的借阅次数进行排列统计。通过对文献借阅排行的统计分析,可以从侧面反映出读者对图书的阅读倾向。笔者通过对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外文图书6—10月份的借阅排行情况(按册)进行统计,并提取出排行前100位的图书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排行榜内单册借阅次数最多的前5位均为I类文学类外文图书,而借阅种类最多的则是G类学前教育类外文图书,数量占排行榜前100册图书的52%。这两类外文图书主要是图多字少的绘本类和英语启蒙类,是所有馆藏外文书的入门级别,难度相对较低,读者容易接受,最受读者欢迎。

在外文馆开放初期,笔者通过观察及随机对读者进行的采访,发现大部分读者对外文图书的选择标准较为单一。读者选择外文图书主要有两方面的依据:①词汇量少而简单。此类外文图书的特点是根据图画就能简单理解图书的大概内容,适合大部分读者阅读。②设计精巧独特。此类外文图书的特点为娱乐性和趣味性强,可提高幼儿对外文图书的兴趣,如:立体书、手偶书、触摸书和声光图书等。总体来看,上述两种类型的外文图书简单易懂,主要集中在学前教育类及图画书类。

2.2外文图书导读经验总结与创新

我国现代图书馆事业的开拓者之一杜定友在《图书馆学概论》一书中,将图书馆的发展分为保守时期、被动时期、自动时期三个阶段:保守时期的图书馆注重思想和学术的保存;被动时期的图书馆为适应读者的需求,将图书公开流通以方便读者阅览;自动时期的图书馆已经成为社会的教育机构,不仅要做到图书公开流通,而且要积极地去教育读者、指导读者。

2.2.1中英文对比式导读。国外出版的英文图书在国内均有中文译本,图书馆员应从馆藏中挑选出中文译本与外文版本进行对比导读,读者在熟悉中文译本的前提下再对原版外文图书进行阅读,既能增加阅读的熟悉感、降低阅读的难度,也能使外文图书的阅读更容易被接受。读者也可以根据中文译本的内容自行选择喜欢的原版外文图书进行反复阅读。

2.2.2主题活动推送式导读。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故事会、好书分享会、主题讲座、沙龙等,在活动过程中结合活动主题向读者推送与该主题相关或类似的外文图书。此类型导读方式的优点在于通过活动引发读者对某类主题元素的兴趣,进而激发读者进行书面阅读的意愿。如: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外文馆的“玩转博物学系列双语讲座”,通过该活动图书馆员向读者展示和推荐了自然科学类、生物科学类外文图书;Kiddo Story Bench系列英语绘本故事会活动向读者推荐了文学类和教育类外文图书;Read & Share读书会为读者推荐了文学和历史地理类外文图书。

2.2.3主题归类陈列式导读。设立专题书架,挑选同类别的外文图书用于陈列推荐。图书挑选原则可以是按主题、按作者、按国家或者按奖项等,具体根据馆藏情况决定。图书的陈列方式可以采用封面陈列式或码堆陈列式,将图书按照一定规律进行陈列摆放,通常是书店等图书卖场的一种营销手段。通过图书陈列的跳动性、宣传变化的醒目性,吸引了读者的注意力,增强读者的购买欲望。据统计,有效的图书陈列能够提高书店30%的销售量。这种图书陈列方法同样适用于图书馆,可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增加读者翻阅图书的概率,促进图书借阅量的增长。

2.2.4图书展览式导读。外文图书的封面设计艺术性很强,不仅用色、配图精美,而且还富有创意。图书馆员将外文图书的封面页制作成画板,再配上相关图书内容的文字说明进行展览,将这种展览艺术运用到图书导读中,不仅可以引起读者的关注,还可以装饰图书馆的阅读环境。

3 结语

外文图书作为珍贵的文献资源,应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才能真正实现其价值。为此,要通过图书馆员不懈的努力和实践,在工作中摸索出行之有效的导读方法,提高服务水平,引导读者更多地利用外文图书。

[1]陈洁薇.图书利用率的辩证分析[J].四川图书馆学报,2010(4):44-46.

[2]杜定友.图书馆学概论[M].上海:商务印书馆,1927:2-5.

[3]德水.卖场图书码堆营销创意造型图录[J].出版营销,2010(4):27-29.

(编校:马怀云)

2016-07-27

陶丽珍(1982—),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馆员。

G258.7

A

1003-1588(2016)10-0136-02

猜你喜欢
外文陈列馆藏
馆藏
中国货币通史陈列
中国货币通史陈列
外文字母大小写的应用规则
毓庆宫惇本殿明间原状陈列的复原
博物馆的生存之道:馆藏能否变卖?
民国时期北平古物陈列所的陈列展览
知还印馆藏印选——古印篇
李鸿章集外文补遗
介绍两件馆藏青铜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