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

2016-11-19 05:33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16年7期
关键词:舒适度手术室心率

钱 莉

(包头市中心医院,内蒙古包头 014040)



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

钱 莉

(包头市中心医院,内蒙古包头 014040)

目的:观察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实施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接受手术治疗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护理模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分别采取舒适护理及常规护理方法,观察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术中收缩压、舒张压以及心率较术前均有所升高,观察组患者术中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的舒适度及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实施舒适护理,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手术室护理;舒适护理;效果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对临床护理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手术室护理,已不再局限于被动配合医生实施手术,而是转变为主动了解患者的身心需要,尽可能满足其合理需求,从而减少手术引起的应激反应。舒适护理是一种新型护理模式,现已在临床多领域得以实施,且取得满意效果[1]。本文探讨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实施舒适护理的效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妇产科手术22例、骨科手术35例、心胸外科手术28例、泌尿外科手术15例、颅脑外科手术20例。将入选患者根据护理模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方法。观察组中,女26例、男34例,年龄20~79岁、平均年龄52.6岁,学历水平:初中及以下19例、中专及高中25例、专科及以上16例。对照组中,女22例、男38例,年龄22~80岁、平均年龄53.5岁,学历水平:初中及以下18例、中专及高中24例、专科及以上18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学历水平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术前访视 手术室护士于术前1 d到病房了解患者一般资料,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交流方式向患者介绍手术的必要性、麻醉方式、手术流程、术中配合要点、术中可能出现的情况等,消除其顾虑、猜疑等心理,向患者讲解手术治疗成功的病例,指导其积极面对手术治疗。指导患者术前保持充足的睡眠,术前清洁全身皮肤,穿宽松棉质衣裤,保持口腔清洁,嘱其术前6~8 h禁食、禁饮。

1.2.2 术中护理 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应主动热情接待,向其介绍手术室的布局,调节室内温度为22~24 ℃,湿度保持在40 %~60 %。若患者存在紧张情绪,应用安慰、鼓励性话语进行安抚。对非全麻患者,护士应陪伴在其身旁进行及时的信息交流与心理疏导,在进行可引起牵拉反应的操作前,嘱患者身体放松、深呼吸等,还可握住患者的手,以减轻其心理压力。根据手术的要求安排手术体位,注意不能影响患者的呼吸和循环系统功能;不使关节过度牵拉及肢体神经受压,防止出现疼痛、麻痹等不适;在头枕、臂撑、护腕等部位垫上衬垫,以增加患者的舒适感,还要注意手臂外展角度不可超过90°,以免造成臂丛神经损伤。由于手术时间较长,患者可能会有疲劳感,术中每30 min按摩受压部位,活动肢体,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舒适度,同时做好保暖工作,防止其受凉,同时还要注意保护其隐私。

1.2.3 术后舒适护理 术后用温盐水擦拭患者皮肤上残留的血迹和消毒液,为患者穿好衣裤,动作应轻柔,同时加盖毛毯,注意保暖。搬运患者时动作要轻、稳、准,要保护好切口,要妥善安置各种引流管、输液管、引流袋,防止脱出。到病房时与护士进行交接。术后1 d进行回访,了解患者病情,进行满意度调查。

1.3 观察项目 记录两组患者手术当日早晨和进入手术室后的血压、心率。采用自制满意度调查量表评估患者满意度情况,内容包括手术不适感、紧张程度、护理态度、护理质量等,总分为100分,评分与满意度呈正相关,采用0-10分评估量尺对手术主观舒适度的评价,其中0分为极不舒适,10分为最舒适[2]。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心率及血压变化 两组患者组内比较,术中收缩压、舒张压以及心率较术前均有所升高,观察组患者术中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前、术中血压、心率变化

2.2 两组患者舒适度及满意度比较 术后,观察组患者的舒适度及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舒适度及满意度比较

3 讨论

手术是一项应激事件,多数患者接受手术前均有恐惧或紧张感,从而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手术室是救治患者的重要场所,因此,确保手术室护理质量对手术的顺利实施尤为重要[3]。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手术室护理模式也应从单纯生理护理模式转变为心理-生理护理模式。舒适护理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护理模式,通过尽量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使其生理、心理处于最舒适的状态,具有可操作性强、便于掌握、项目程序化等特点。研究指出,将舒适护理应用于手术室护理中,可明显减轻患者术中的紧张焦虑程度,使其主动配合手术,有利于手术顺利实施[4]。本文研究发现,术中采用舒适护理方法的观察组患者血压、心率上升幅度低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的舒适度及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提示通过对患者进行术前、术中的细致护理及有效干预,使其生命体征更为平稳,可预防和减少术中并发症的发生,同时使患者术中较为舒适,可尽量减少手术带来的应激反应,促进和谐护患关系的建立。

综上所述,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实施舒适护理,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1] 刘蕴萍.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3(2):284-286.

[2] 张金格.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整体护理中的应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14):1791-1792.

[3] 王西玲,王宇,殷亚亚,等.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6):1036-1037.

[4] 李连丽.舒适护理在手术室老年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1):99-100.

2015-07-15)

猜你喜欢
舒适度手术室心率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
心率多少才健康
纤维砂场地的性能及舒适度影响研究
精益管理工具在手术室耗材管理中的应用
私人定制和舒适度完美结合的典范 金地九龙壁别墅影音室
基于用户内衣穿着舒适度的弹性需求探讨
降低高泌乳素对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主观舒适度的临床研究
手术室优质护理实践分析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离心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