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经济外交破浪前行

2016-11-19 03:20张军
世界知识 2016年4期
关键词:外交经济发展

外交部国际经济司司长张军在论坛上发言。

2015年9月26日上午11点,纽约联合国总部大会厅不时响起阵阵掌声,习近平主席发表重要讲话,提出公平、开放、全面、创新为核心要素的发展理念和加强国际发展合作的政策主张,宣布一系列支持国际发展合作的务实举措。数十个国家领导人或代表在会场外排队等候同习主席握手祝贺,高度评价讲话内容和赞赏中国发挥的重要作用,感谢习主席宣布的一系列重要举措。当天下午,中国和联合国共同主办南南合作圆桌会,习主席全程主持并发表重要讲话,20多位国家领导人和代表、国际组织负责人踊跃发言,高度评价中国对南南合作的贡献和发挥的领导作用。会议共同主席新闻公报全面反映中方关于南南合作的原则立场和主张,特别提到各方感谢中国为召开这次圆桌会发挥的领导作用。

联合国发展峰会的场景是新时期中国经济外交的一个生动写照,展示出中国经济外交主动进取、开拓创新的时代精神和有担当、有作为的大国作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积极开展经济外交,同各国一道努力探求发展道路,不仅贡献宝贵发展经验,还积极承担国际责任,为各国实现共同和可持续发展做出巨大努力,取得显著成果。

经济外交是总体外交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等国家领导人,以及外交和经济部门围绕多边和双边经济问题开展的外交活动。经济外交与政治外交互为目的、互为手段,历来为各国高度重视。在我国外交全局中,经济外交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外交服务国内发展大局的主要抓手。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对外开放合作的不断深化,经济外交的作用愈加凸显。新时期中国经济外交作用和重要性进一步提升,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究其原因,主要是国际形势和中国与世界互动关系发展使然。

国际上看,发展是当今世界主题,特别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陷入困局,经济和民生越来越成为各国治国理政第一要务,各方纷纷通过经济外交服务国内发展。经济因素越来越成为影响国际关系的突出因素,经济合作越来越成为调动大国关系走向的重要方面,经济规则竞争越来越成为建构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国际秩序的重要抓手。另一方面,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不断提升,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贸易国和资本净输出国,也是世界经济增长的最大贡献者,国际上对中国抱有更大期待。同时,我国与世界经济深度融合,外贸依存度、对外能源依存度维持高位,海外经济利益快速拓展,对经济外交提出更高要求,也开辟更大空间。

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牢牢把握时代大势,深入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以大格局、大手笔、大写意运筹经济外交,谱写了新时期中国经济外交的壮丽诗篇。从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到提出新型发展观,从倡导亚太伙伴关系到推进亚太自贸区(FTAAP)进程,从提出“一带一路”重大倡议到推动成立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一幕幕波澜壮阔的画卷徐徐展开,中国经济外交破浪前行,有理念、有主张、有举措、有行动,形成鲜明的时代特色,留下深刻的历史印记。

引领作用——承担大国责任。2014年11月10日至11日,亚太经合组织(APEC)全体成员领导人和代表齐聚北京怀柔雁栖湖,出席APEC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共同描绘亚太发展蓝图。习近平主席在会上全面系统阐述我国对APEC和亚太合作的政策理念,明确提出共同构建互信、包容、合作、共赢的亚太伙伴关系,首次在国际上阐述实现共同发展、繁荣和进步的亚太梦。这些政策主张全部写入领导人宣言,上升为国际共识,为亚太地区长远发展和共同繁荣勾画了新愿景,指引了新方向,注入了新动力。会议达成100多项具体成果,其中50多项为中方倡议,FTAAP进程启动,《亚太经合组织互联互通蓝图》通过,一项项重大成果彪炳史册,展现出中国卓越的领导力。会议结束后,与会代表意犹未尽,美国、俄罗斯、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成员和APEC秘书处均高度赞赏中方的领导作用。奥巴马总统称赞此次会议是其参加过的最精彩、最出色的一次国际会议。

如果说APEC会议彰显出中国对亚太合作的领导力,二十国集团(G20)峰会则体现了中国对世界经济的引领作用。中国深度参与G20进程,推动G20作为国际经济合作主要论坛,发挥定方向、定调子、定标准的作用。无论是在圣彼得堡、布里斯班,还是在安塔利亚,中国始终紧扣世界经济最新形势和各方需要,把脉开方,贡献智慧和力量。中方积极推动G20成员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推进国际金融货币体系改革,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关注发展中国家诉求,推动各方共同勾画发展创新、增长联动、利益融合的世界经济蓝图。中国的负责任姿态和建设性作用,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赞赏。

全球视野——展示大国胸怀。2013年秋,习近平主席在出访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时,分别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一带一路”以宏大的全球视野、深厚的历史情怀,勾画出新时期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和中国特色经济外交的大格局。东西兼顾、陆海统筹、内外联动,“一带”与“一路”恰如大鹏展开双翅,既为中国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也响应了沿线各国共谋发展的现实需求,为欧亚大陆共同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为后金融危机时期共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搭建了新的平台,提供了新的机遇。两年多来,60多个沿线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很多国家主动与中国开展对接,中巴经济走廊、中蒙俄经济走廊、雅万高铁、中老铁路、中泰铁路等一大批早期收获项目落地开花,经贸、能源、人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等领域合作亮点频频,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中国海合会自贸区等周边区域合作谈判稳步推进,丝路基金及各类双多边投融资机制建立并投入运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纽带,把各个项目、各个机制、各个平台串联起来,全球性的合作网络正在成型。

共赢理念——践行大国道义。国家间合作不可能不谈利益,但中国经济外交尊崇道义,始终将共赢作为合作的目标。我们提出并积极践行正确义利观,对外合作充分照顾各方关切,将共赢置于突出位置,在国际上收到良好反响,阐释了得道多助的深刻内涵。我们致力于促进共同发展,大力推进亚太伙伴关系,深化与金砖国家更紧密伙伴关系,积极推动G20成员国发扬同舟共济的伙伴精神,形成了遍及全球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网络。我们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开展“一带一路”建设,同沿线国家携手努力,共同奏响互利共赢的交响乐章。我们积极开展国际产能合作,相继同20多国签署国际产能合作协议,先期协议已付诸实施并展现良好前景,初步形成覆盖亚、非、欧、美四大洲的互利合作新布局。我们坚持以自身发展促进各国发展,率先宣布未来五年实现全国7000多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为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注入强劲动力。

创新思维——体现大国智慧。在国际经济金融治理体系改革滞缓形势下,中国以创新方式推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完善,增加新兴市场国家话语权。2013年,习近平主席出席APEC会议时,提出了筹建亚投行的倡议,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热烈响应,57个创始成员国遍及五大洲,一场“亚运会”升级为“奥运会”。2014年金砖国家领导人福塔莱萨会晤期间,习主席同各国领导人一道,宣布成立金砖新开发银行。两个银行落地生根,是二战后发展中国家首次自主建立具有全球性影响的机制安排,具有重大意义。与此同时,在中国等国家共同推动下,全球治理机制改革也取得重大进展。2015年12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决定将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为SDR创建以来首次纳入发展中国家货币,人民币将成为第五种国际公认的世界性货币。IMF改革方案于2016年1月正式生效,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份额和投票权大幅提升。

务实态度——彰显大国行动力。强大的行动力,是中国外交的独特制度优势。当埃博拉疫情在西非肆虐之际,中国第一个以实际行动响应世卫组织和疫区国家的援助请求,第一时间启动应急机制,用包机运送紧急物资援助,并向疫区国家派遣医疗队。面对气候变化这一全球性挑战,中国同美国、法国等分别发表气候变化联合声明,主动向联合国提交自主行动目标,宣布建立200亿元人民币的“中国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为气候变化巴黎大会达成协议作出重要贡献。在联合国发展峰会的历史时刻,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发展峰会上宣布了一系列举措,既包括设立首期20亿美元的南南合作援助基金、免除有关发展中国家政府间无息贷款债务等战略大手笔,也包括设立国际发展知识中心等创新性举措。中国向国际社会提供的公共产品愈加丰富,越来越贴近广大发展中国家的需求。

外交的根本要义是维护国家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习近平主席明确要求,经济外交要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服务。过去几年,经济外交始终将服务国家发展作为宗旨和使命。我们深入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国际经济政策协调,不断提升国际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为国内发展营造更有利外部环境。我们大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打造区域合作平台,为国家发展拓展更大空间。我们积极推进国际产能合作和周边互联互通,坚定支持中国企业走向世界,成为对外合作的重要桥梁和纽带。我们全力维护海外人员、资产安全,成为中国在海外利益的有力保障。经济外交越来越多地成为服务国家发展的重要手段。

回首过去,中国特色经济外交成果丰硕,发出中国声音,贡献中国方案,展示中国作用,营造了一个又一个亮点。展望未来,我们有理由期待中国特色经济外交更加精彩,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更大贡献,为世界各国共同发展创造更多机遇。

2016年,世界再次聚焦中国,G20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将在杭州举行,这是继2014年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之后又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主场外交活动。当前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增长乏力,需求疲弱,既有老问题,也有新挑战,实现世界经济强劲、平衡、可持续增长的目标仍需付出更大努力。各方热切期待G20杭州峰会提出开创性的政策理念和主张,体现G20领导人的战略视野和政治远见,引领世界经济发展方向,挖掘增长新动力,推动全球贸易和投资增长,加强国际经济金融治理,实现各国包容和联动式发展。世界的期待,是压力,也是动力。我们将以G20“中国年”为新起点、新契机,着力把峰会办出成果、办出特色,在世界经济的海洋中把握好G20这艘旗舰的正确航向,努力留下中国印记,做出中国贡献,开创中国特色经济外交的新征程、新局面。

(作者为外交部国际经济司司长)

猜你喜欢
外交经济发展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悠悠岁月外交情
涉侨外交二三事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外交活動の二大ハイライト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