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一个什么样的安理会涉朝新决议

2016-11-19 03:20王木克
世界知识 2016年4期
关键词:核试六方会谈朝核问题

王木克

新年伊始,朝鲜进行了第四次核试验。对地区形势和半岛局势来说,此举无疑造成了严重后果。国际社会的反应是强烈的、立场是鲜明的:朝鲜执意推进核武器开发,不合理法,理应付出代价。

朝鲜自诩为“有核国家”,不顾忌将要面临的更严厉的制裁后果。在第一次进行核试的时候,朝鲜还有些遮掩。在六方会谈期间核试时,至少还有口头对口头、行动对行动的“冻结”意愿。今天的朝鲜变得我行我素,与六方会谈停摆八年、朝鲜完全游离于应有的国际约束与控制之外有关,也反映出朝核问题的复杂性和敏感性上升到了新阶段。

对于朝鲜在拥核问题上的表态和其行为的变化,有不少分析和评论。一则认为受到朝鲜领导人个人风格的影响。在拥核问题上,金日成是闷声推进,金正日是只做不说,金正恩则是又做又说,高调出演。二则认为朝鲜看到了弃核的“前车之鉴”。目睹了利比亚卡扎菲死于非命的惊恐和乌克兰“核牙齿”被拔除后的无力,朝鲜就把拥核当作安身立命的根本性保障。事实上,拥核并不一定带来安全,拥核已经成为朝鲜重返国际社会的最大障碍。

从历史上看,拥核国家均是从现成核技术入手,朝鲜也在这么做,并努力造成既成事实。但是,一国拥核后,首先必须承担起相应的国际责任。姑且不论在当前国际不扩散机制下,一国企图拥核具有极大的不正当性,更何况如果把核武器当某种工具,动辄试爆一下,是否能够精确控制后果?

一个行为出格、不可预测的国家,很难在国际社会上获得信任、积累信任。朝鲜把“强盛大国”作为治国理政的目标,但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一个被国际社会制裁和孤立的国家,能“强盛”到什么程度呢?况且朝鲜国内经济本身仍较困难,核开发又占用了本来就很少的资源,是否会拖累国内的民生和经济?

一如此前朝鲜核试后的处理方式,联合国安理会内外,相关各国围绕出台什么样的涉朝新决议正在进行博弈。朝核问题是东北亚形势的核心关键,其重要性不亚于巴以问题在中东形势中的地位。这是一场各方处理错综复杂关系、平衡彼此利害得失的旷日持久的胶着战、拉锯战。

此次朝鲜核试后,中方同意安理会应通过一个新的决议,对朝鲜采取进一步的制裁措施。但是,中方也主张,制裁和施压只是手段不是目的,制裁与反制裁也不应成为朝鲜与国际社会接触的唯一方式。

朝核问题的关键是美朝两家。中方作为六方会谈东道国,一直努力进行斡旋,但朝美双方均无诚意,最终导致六方会谈没能重启,也造成了现在这一严重的局面。回看六方会谈时期,朝鲜在核问题上还是保持了相对的慎言慎行。

目前,围绕对朝制裁决议,联合国安理会内正进行着激烈的较量、博弈。一些报道称,中国在安理会涉朝新决议问题上,又开始替朝鲜“挡箭”。此言差矣,在以往联合国制裁决议的执行上,中方从未有半点马虎,在双边层面也采取了一些措施。中国离半岛这么近,在朝鲜半岛上是有自身关切和攸关利益的,不会为谁“兜底”或“站台”。

有关方在新决议上的松紧拿捏,事关朝鲜的未来走向和半岛的和平发展。任何对朝制裁决议都应讲原则,还应该基于相互尊重和照顾到彼此关切,需平衡多方面因素。

首当其冲是限制朝鲜的核导开发能力,制止朝鲜在拥核道路上越走越远。其次,不能将制裁扩大化,特别是不能授权动武。中方的立场是很明确的,中国绝不允许自家门口出现紧张局势生战生乱。第三,制裁不能影响朝鲜的民生需求和人道援助。中国经常被游说动用“对朝杠杆”,对朝鲜经济的“七寸”进行打击,压朝就范。但是,一旦把输朝油管掐了、把对朝正常贸易停了,对华经济、贸易高度依存的朝鲜必定陷入民不聊生、社会动荡之中,其“溢出效果”最终将殃及邻近国家和整个东北亚地区。

现在需要的是一个有效、适度的新决议,而中国的利益和关切必须得到保障。

(2015年2月2日成稿)

猜你喜欢
核试六方会谈朝核问题
冷战后朝韩关系发展在解决朝核问题中的地位、经验及展望
探析“朝核问题”中的美国“因素”
我们需要“与敌人共进晚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