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资讯类APP的发展特点和趋势

2016-11-20 09:48郭文琼欧阳晶
声屏世界 2016年3期
关键词:头条资讯用户

□郭文琼 欧阳晶



国内资讯类APP的发展特点和趋势

□郭文琼欧阳晶

摘要:“互联网+”在传媒界掀起一场巨变,越来越多的传媒加入战役。然而,许多地市级媒体却在尴尬地“隔岸观火”。笔者通过梳理盘点当前国内资讯类APP的发展趋势和特点,希望能给地市级媒体开发资讯类APP以借鉴。

关键词:APP新媒体互联网+地市级媒体

从中央媒体到地市媒体,“互联网+”已然掀起一场巨变。央媒、省级媒体纷纷上马自身的资讯类APP,借着“互联网+”的东风获得新的发展机遇。“互联网+”发展机遇转瞬即逝,是地市级媒体转型的重要节点,地市级媒体需要抓住这次机遇实现融媒体跨越发展。

国内的资讯类APP目前已进入群雄割据的时代,前有《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新闻、《参考消息》等传统央媒大佬,后有网易新闻、凤凰新闻、腾讯新闻、今日头条、新浪新闻等商业巨头,中间还夹着浙江新闻、新湖南、爱青岛、甬派等辐射地方的新兴力量。据了解,全国APP已达2000家之多。在这么多资讯类APP中,有几个趋势已经体现或即将出现。

一、独家与海量之争。随着移动端用户暴增PK掉PC端,国内资讯类APP的竞争异常激烈。为了争夺用户,独家新闻成为各大新闻APP的重要砝码。资讯独家化的代表APP——澎湃新闻,它凭借2014年夏一连串针对国内反腐大案的深度调查报道,大胆地以时政为突破口,在中国的新媒体阵营中迅速打响知名度。从周元根到余刚、从谭力到芮成钢的一系列重磅报道,让澎湃新闻占领了国内时政类和思想类新闻高地。作为国内新媒体项目的试验品,澎湃新闻其实有着“官媒”身份背景,即上海报业集团的《东方早报》。目前,澎湃初期已经落实到位的投资就高达3亿到4亿元,拥有超过300人的创业团队。可见,要在新媒体阵营里打响知名度,需要十分“烧钱”。

相比目标受众是全国的国字号媒体,地市级媒体最需要的就是本地的独家内容。这方面需要盘活所有传统媒体记者,借助本地的通讯员队伍,牢牢把控地方“人脉”资源优势,把握新型媒体人的传播方式,做出迅速反应。

资讯聚合化的代表APP——今日头条,这大概是最让其他媒体头疼的APP。它并不是一家媒体,从不出门采访。它是一家科技公司,通过技术团队的开发,连接各类网站、微信、客户端的端口,高度整合内容资源,并根据用户的个性化内容定制提供灵活度高、种类丰富的资讯。当用户使用社交账号登录时,今日头条能在5秒内通过算法解读使用者的兴趣DNA,用户每次动作后,10秒更新用户模型,从而进行精准的阅读内容推荐。但是,只凭技术这一躯壳也给今日头条带来了无尽的麻烦,《新京报》《广州日报》、搜狐都向法院起诉其侵权,它和传统媒体的版权战役,可能已经打响。

目前,资金并不宽裕的地市级媒体很难开发出相应的聚合化技术,只能依靠运营者的“慧眼”多着力收集娱乐、生活类资讯,并建立与其他媒体的长期合作关系,互通有无。

二、大图时代到来。大图时代,所有APP都在变得越来越“好看”。高清的图片,精准的行距、字体设置等无一不是经过多次设计、调整才最终呈现好的效果。腾讯新闻、网易新闻、澎湃新闻都是采取全景阅读体验,图和文字与手机屏幕基本没有边框或者边框非常纤细,最大程度扩充了APP在手机屏幕上呈现的容量。这样能更好地引起用户的注意,但是也容易产生视觉疲劳。

大部分资讯类APP都采取T字型设计样式,上方为顶屏的高清大图,文字附在下方,而澎湃新闻、无界新闻主要采取全大图(图片宽远大于高)模式,比较具有冲击力,能够立刻让用户眼前一亮。今日头条则采取大图、三图、右侧图三种模式,不单调但显得比较复杂,用户视觉负担不轻。随着竞争的激烈化,未来资讯类APP的视觉界面改革将会变得两极化,或许趋同,或许趋异,但有一点是确定的,随着手机屏幕越来越大、变宽,图片也会随之变大、变宽。

纵观已经上线的诸多地市级媒体开发的资讯类APP,在视觉方面远远比不上澎湃新闻、腾讯新闻等全国级别的APP,除了人才方面的硬件缺失,更是一种“懒政”意识造成的。有些地市级媒体开发APP没有贯彻产品意识、市场观念,只为完成任务而简单仿照其他APP。

三、产品形成一个闭合环。无论是门户网站的APP还是传统媒体的APP,都面临着一个巨大的问题——盈利。目前资讯类APP普遍的做法便是效仿互联网界的巨头乐视,围绕核心产品打造一个完整的生态圈,通过生态圈多环节实现盈利。在电视盒子未被列入管控之前,乐视商城凭借着其乐视网和乐视盒子的强大流量挤入全国十大网络电商平台之列,网站的流量被成功变现为线下产品的销量。

目前,搜狐新闻的众包式生产和垂直行业生态做得如火如荼,除了向自身的搜狐视频转移大量流量,更直接开发智能终端——智能手表、眼镜等可穿戴设备,正在稳步摸索自己的生态链和盈利模式。网易新闻凭借大胆的评论及个性化、娱乐化资讯积累用户,但同时它也通过本地化途径增加用户粘性,开发了用户本地家装、二手房、找工作、租车等多项“身边服务”和增值功能,将线下和线上紧密联系到一起,完善了自身产品的生态。

地市级媒体开发其他产品来配合自身的资讯类APP比较难,资金和技术上都无法支撑其昂贵费用,但是专注在自身APP内开发类似网易新闻的生活化功能是可行的。2014年夏天,智慧无锡就通过在其APP上贩售水蜜桃而收获了“第一桶金”。

国内资讯类APP因为其用户粘度较高,注定是一个“兵家必争之地”,无论是商业门户、传统媒体、科技公司,都不可能放过这块“肥肉”。作为三、四线城市的地市级媒体不要惧怕其先天优势不足而错失良机,媒体发展已经到了日新月异的阶段,一步慢步步慢,届时市场早已饱和。随着微信、微博的崛起给了自媒体人的生存空间,市场的竞争将会愈加激烈。

内容和渠道仍是所有新媒体发展的两大主题,只有做出吸引用户的内容,较快实现信息传播和变现流量,迅速占领市场高地,才能成为市场竞争中的王者。

(作者单位:吉安广播电视台)

栏目责编:陈道生

猜你喜欢
头条资讯用户
微头条
《头条》(四首之三)
资讯Information①
头条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头条
如何获取一亿海外用户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