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经典诵读教学的误区与建议

2016-11-25 09:25郑亚锋
内蒙古教育·职教版 2016年10期
关键词:教学建议诵读误区

郑亚锋

摘 要:目前,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展了经典诵读,伴随经典诵读活动的发展,经典诵读走进了中职课堂。然而,中职经典诵读教学存在许多误区,急需对偏差进行纠正,引导其朝着正确方向发展。

关键词:诵读;课堂教学;误区;教学建议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10C-0043-02

一、中职经典诵读教学的误区

(一)误把诵读当作朗读

朱自清先生认为:“诵读是独自一个人默读或朗诵,或者向一些朋友朗诵。”而在当前中职经典诵读教学中,关于对经典诵读含义的解读,许多教师只是把诵读简单地理解为朗读,没有认识到诵读的形式与方式是多样的,既可以出声地朗读、朗诵、背诵、也可以不出声地默读,甚至可以是唱读──吟诵,误把诵读当作朗读。

(二)误把诵读时不求甚解当成死记硬背

不求甚解是指读书时只领会全文大意,不在字句上过分追究,作为学习经典的一种方法是值得提倡的。但是在教学中,一些教师把“不求甚解”错误地理解成了经典不需教师的指导,只需让学生反复读、反复背即可,认为“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误把不求甚解当成了死记硬背。但帮助中职生大致梳理经典内容,在对经典作品背景、相关知识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诵读经典,会加强学生对经典的理解,提高学习效率。如果像儿童读经那样,让中职生在对经典作品完全不解的基础上一遍遍地死读、死背是没有意义的。

(三)误把经典诵读课上成文言文翻译课

在经典诵读中,许多教师常常把经典诵读教学等同于语文课程中的文言文教学,诵读的教学目的还是为常规的语文课堂教学服务,着重对学生进行经典中字词的讲解、句意的分析,一些教师对经典进行逐字逐句翻译。在经典诵读教学中,许多教师不了解诵读教学的有效教学手段,缺少指导学生沉潜经典、反复诵读的意识,只是专注于经典作品的翻译,误把经典诵读课上成文言文翻译课。

二、中职经典诵读教学实施建议

(一)转变诵读观念,提升教师认识

中职学校长期以来,重视招生和技能教育,关注的是学生的就业能力,教师的知识储备大多局限在与就业有关的教学内容上,不再主动关注其他的教学资源,很多语文教师知识面狭窄,尤其在经典诵读教学方面,教学观念落后,教学能力偏弱。对于这种情况,学校需要采用各种方法改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可以邀请专家学者进行相应专题讲座渗透诵读教育观;可以邀请有经验的教师举行座谈会,介绍进行经典诵读教学的经验与感想体会;还可以指派教师到经典诵读教学开展得比较成熟的学校考察与学习。总之,通过各种方式深化教师的经典诵读意识,转变诵读教学观念。

(二)丰富教学形式,提高诵读效果

经典诵读教学绝非是领着学生反复机械地读经典,也不是给学生翻译经典,经典诵读教学的教学形式是多样的。朗读、朗诵、背诵等读书方法,不仅可以作为学生的学习方法,也可以作为经典诵读的重要教学方法,完全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对诵读形式的设计,各种诵读方法恰到好处运用,帮学生学习经典。可以把范读、自读、齐读、引读、跟读、领读等诵读形式结合起来,进行经典诵读教学,但是要注意的是不能“只是单一地让学生读起来而没有朗读指导”,要通过指导学生诵读的语气、语调、节奏、感情,使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体会经典作品的涵义与作者的情感。

在经典诵读教学中,还可以通过涵咏法进行。可以指导学生在诵读经典作品后,将直观感受,对作品的鉴赏,情感的共鸣,以及质疑与批评,用简短的语言批注;还可以由教师提出几个可以引起学生思考与争鸣的问题,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与交流,每组派代表汇报学习成果,由师生点评总结。

总之,经典诵读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要根据学生的特点与经典作品的特点,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提高经典诵读的教学效果。

(三)增加教学手段,辅助诵读教学

在经典诵读教学中,除了运用多媒体、投影仪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经典诵读,也可以适时选用其他手段辅助经典诵读教学。比如,在经典中,有一些作品特别适合表演,可以让学生把其编成短剧、小品、歌曲,并与乐器演奏,舞蹈表演,独唱与合唱等艺术形式相结合,表现经典的背景、作者的故事、经典作品的主要内容。另外,可以让学生每天在经典抄录本上抄写诵读的经典作品,要求边抄边读或抄后诵读,加深学生对经典的理解与记忆。当然,在经典诵读教学中,还可以让学生制作经典学习手抄报、制作诗配画、书写经典书法作品,充分展示学生学习经典的成果,促使学生深层次学习经典与运用经典。

(四)开展诵读活动,拓展诵读途径

根据中职生的特点,教师可以巧妙地把学生学习经典与各种各样活动结合起来,拓展诵读途径。例如,通过制作经典诵读读书卡、开展经典读书会,举办经典背诵擂台赛、发放经典诵读积分卡、颁发经典诵读考级证等活动,经教师适当、合理地引导,激发学生学习经典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南怀瑾.南怀瑾谈儿童经典教育[M].济南:明天出版社,2012.

[2]马学军,丁晓梅.小学教师对语文经典诵读教学的理解[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7).

猜你喜欢
教学建议诵读误区
冬季洗澡的误区
2018年理财,要警惕这些误区
浅析泛义动词“打”及其对外汉语教学
“沉淀溶解平衡”认知结构测查及其学习困难分析
如何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的几点策略
小学经典诗文诵读与积累的实践与思考
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冬病夏治走出误区才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