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参与式教学”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2016-11-28 10:49刘振宇
当代体育科技 2016年36期
关键词:教学模式体育课堂教学

刘振宇

(上海市嘉定区疁城实验学校 上海 201800)

“互动参与式教学”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刘振宇

(上海市嘉定区疁城实验学校 上海 201800)

体育课堂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保持身心健康的重要环节。如何在体育课堂上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和形成能够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是各个中小学体育教师共同面对的课题和挑战。互动参与式教学摒弃了传统陈旧的教学模式,强调一种新的教学双边关系,使教与学得到和谐而充分的发挥,把学生的语言发展、能力发展和人文精神发展有机结合。该文从传统体育教育教学理念的发展与改革和体育课堂教学具体实施过程两个方面对“互动参与式教学”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实际运用进行了探索,从而使得互动参与式教学模式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得到真正落实成为可能。

体育课堂 互动参与式教学 教学模式

当前,随着对学生健康问题的普遍关注以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的提出[1],体育课程的改革和实施都以学生身体健康、发展为主要目标,良好的身体状况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基本保障。体育运动不仅是为了学习和掌握一些运动技能,更是为了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积极向上和拼搏进取的多元情感价值和社会心态,同时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在允许的最大空间内给学生最大的自由度,从学生的主动参与、自主开拓出发,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以及团队合作的良好意识形态,尽量发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让学生真正回归课堂,主宰课堂,切实地体会到学习体育的乐趣。

1 体育教育教学理念的发展与改革

传统体育教育模式有利于知识、技能的传授,但缺乏对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的发挥和兴趣的培养。新课程标准是根据三维健康观和体育自身的特点以及国际课程发展的趋势,来拓宽体育课程学习的内容[2]。新课程标准要求改变注入式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应更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从以前的“学会”变成“会学”,把单调枯燥乏味教师满堂灌的学习形态转化为学生小组合作、积极参与的主动学习。传统的体育课前教学步骤是:集合整队—说明教学目标、内容—热身跑—准备活动—进入课的主题内容—结束总结。这是一套很完整,很正规,毫无疑问的教学流程,但其中隐含着教学环节的弊端,从课程开始到结束,始终以教师为中心,学生是绝对的服从者,只要教师发出指令后,学生按部就班照做。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较少,学生之间基本无互动,这样学生的学习激情、创造性思维、表达能力都受到很大的抑制。因此,要改变传统教学单一、被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就要建立和形成能充分发挥学生主导性的教学方式。

2 “互动参与式教学”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实施过程

互动参与式教学摒弃了传统陈旧的教学模式,强调一种新的教学双边关系,使得教与学得到和谐而充分的发挥,把学生的语言发展、能力发展和人文精神发展有机结合[3]。它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对知识形成过程的亲身体验,主张采用师生共同参与的教学方式,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

2.1 组长负责,小组合作,使体育学习做到互动参与、团结协作

常规的传统教学模式是教师在课堂上一个人主持担当,从课的开始到结束始终以教师为中心,学生是被动的被灌输者[4]。其实,看似简单而又枯燥的导入准备部分,完全可以通过自主的“分组分练”形式进行。如:在进行热身跑时,学生按照教师的教学意图自主分组组建小团队并在小组长的的带领和提示下进行不同形式的跑(障碍跑、地形跑、自然跑等)。在进行准备操内容练习时,可以按照教师所布置的,也可以在教师要求的基础上有自己的创想内容,如:在做准备活动时,教师安排了6~8节徒手操,在小组长的带领和指挥下,各小组可以按照教师所安排的固定内容进行练习,同时教师鼓励各小组要有自己的创想,可以产生自主的准备操动作。通过这一环节的简单变化,不单打破了常规教学套路,重要的是能体现学生个体的隐性能力和学生之间的默契配合及互动参与,积极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团队合作意识。

2.2 学中思,思中议,给学生创设互动交流、拓展思维的平台

在以往一贯的教学中,教师始终扮演着“演讲者”的角色,学生自然而然成了最忠实的“听众”。任何事物和问题都有两面性,有利必有弊。利—教学环境井然有序,学生不折不扣地服从,弊—学生的想法和意图都不能很好地表达。学生的学习成绩肯定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我们不应该看重结果,应该要让他们注重感受学习的过程,尤其是在学习过程中,养成表达性思考的习惯,而不是只会附和性思考,要给学生创造开口锻炼的机会。把教师从“演讲者”变为“组织者”,学生从“听众”转变为“发言人”[5]。例如:在教学中,教师并不是按照固定模式把练习的技术动作反复地告知和强调给学生,而是宣布要学的技术动作并分发教材或是把要学的内容粘贴在小白板上,在教学过程中,每个小组的小组长带领自己的组员进行“菜单式”的自主选择练习内容,教师针对每组所选择的练习内容时所可能涉及的问题进行提前设问,每个小组的组员对练习中存在的问题应及时地进行讨论解疑,在交流过程中,组内每位成员必须有讨论和发言,组长做好相应的交流记录。这样不仅能让学生进行组内的生生交流,而且还能组织队与队之间的研讨交流,让学生在“学练中思考”,在“互动中交流”。通过这样的课堂形式,目的在于要让每位学生都能表达出自己的见解,使原本受束缚的思维彻底得到解放,并从中发展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团队协作意识,使学生形成自我分析、自我解决的能力。

3 结语

在整个互动参与式教学模式中,学生是通过学习活动自主探究知识的,但是在整个学习过程学生全体参与,师生互动参与,不仅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应用能力,而且还能培养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群体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能力。 参与式教学方法的特点是以学习者和教学内容为中心,把小讲课和分组活动相结合。每个小讲课后,进行分组活动,分组活动可以采取不同形式,如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游戏法等。通过这些形象直观的形式,使学习者更加深刻地掌握小讲课所学的内容,并能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因此,在体育课堂上,如何将互动参与式教学更好地融入与开展需要广大中学体育教师深入思考。

[1] 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EB/OL].(2016-05-06).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6-05/06/content_5070778.htm.

[2] 谢军.现阶段中等职业学校篮球教学现状与解决对策[J].当代体育科技,2015,5(26):60-61.

[3] 李峻.参与式教学:透视与反省[J].教育科学研究,2005(12):34-37.

[4] 余文森,郑金洲.新课程体育(与健康)教与学[M].福建出版社,2005(4):10-12.

[5] 郎文天.浅谈体育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激发[J].新课程学习,2009(9):70-71.

[6] 陈向明.在参与中学习与行动:参与式方法培训指南[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7] 陈华.参与式教学法的原理、形式与应用[J].逻辑学研究,2001,21(6):159-161.

G807.4

A

2095-2813(2016)12(c)-0004-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36.004

猜你喜欢
教学模式体育课堂教学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我们的“体育梦”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