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中学生体育教育伤害事故制因及对策研究①

2016-11-28 10:49宦丽
当代体育科技 2016年36期
关键词:伤害事故长沙市体育教师

宦丽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湖南长沙 410002)

长沙市中学生体育教育伤害事故制因及对策研究①

宦丽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湖南长沙 410002)

为了中学体育教学的正常开展,维护学校、老师、学生合法权益,更好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笔者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及问卷调查法等方法对长沙市中学生运动伤害事故现状进行研究。研究表明:中学生体育伤害事故发生较频繁,硬软环境是造成学生运动伤害发生的主要制因。提出合理规划,加强体育教师培训学习,规范学生体育行为,培养学生良好安全意识等建议。

中学生 体育教育 伤害事故 长沙市

尽管国内学术界对于学生在运动中发生的伤害事故界定并不一致[1]。但是,近年来各类学校伤害事故发生频率明显增高,学生伤亡情况严重,引发了社会的热烈讨论和广泛关注。而学校体育教学引发的学生伤害事故也成为了话题讨论的热点。学者魏康生将导致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原因划归为学校主因论和教师主因论两类。学校主因论是指由于学校管理的漏洞及疏忽所导致的学生伤害事故;教师主因论则是教师自身专业素质欠缺导致的学生伤害事故[2]。据统计,近10年中小学生伤亡事故许多与体育活动相关联。鉴于此,我国加强了有关学生伤害事故处理立法。该文主要探讨的是与体育课有关的活动中学生发生的伤害事故。以长沙市10所初级中学360名中学生在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体育竞赛、体育运动训练以及学校组织的校外体育活动中发生的运动伤害事故情况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以及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中学生运动伤害事故的影响进行初步探讨。

1 长沙市中学生发生运动伤害现况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终身体育理念的提倡、中学生校园阳光体育运动的相继开展以及学生体育运动的广泛开展,学生的运动伤害也伴随而来。对长沙市中学生运动伤害事故进行调查获悉,长沙市中学生发生过运动伤害事故的人数比重较大,在调查的350名学生中,就有96名学生发生过运动伤害事故,占被调查学生总人数的27.4%。其中男生有62人发生过运动伤害事故,占被调查男生人数的35.2%;有34名女生发生过运动伤害事故,占女生总人数的19.54%。显然男生运动伤害事故发生率明显高于女生。从学生运动伤害事故发生年龄上看,初中低年级(七年级)有32名学生发生过运动伤害事故,占全年级总人数的25.6%;初中中年级(八年级)有48名学生发生过运动伤害事故,占全年级调查人数的38.4%,初中高年级(九年级)有16名学生发生过运动伤害事故,占全年级人数的16%,初中八年级学生发生运动伤害事故情况明显高于七、九年级学生。

1.1 长沙市中学生运动伤害发生形式

对长沙市发生过运动伤害事故的中学生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发生伤害事故最多的运动形式是体育竞赛,占总数的37.14%,其余运动伤害形式依次是体育锻炼、体育课、课余体育训练。篮球和足球是大多数男生喜欢的运动项目,但这类项目身体对抗性强,活动强度大,学生参与比赛时候会不顾一切地去追求名次以获得认可,忽视运动伤害的存在,导致运动伤害事故频繁发生。从主、客观方面调查分析得知:学生主观因素,如安全意识不够、保护不强等造成的学生运动伤害事故较多,占总比重的56.85%;客观因素如场地器材差等造成的学生运动伤害事故次之,占总比重的43.15%。

1.2 长沙市中学生运动伤害发生项目

众所周知,体育运动项目都有各自的特点和形式,对参与者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要求各异。中学生参与不同体育项目练习和比赛,基于他们对不同运动项目的了解和熟练程度,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发生的运动伤害事故千差万别。走访长沙市中学体育教师得知:常见的体育运动项目中,中学生运动伤害事故发生率从高到底依次是篮球(占35.57%)、技巧与器械体操(32%)、足球占(30.86%)、田径(30%)、排球(13.71%)。篮球和足球是长沙市初级中学体育课程开展较火热的项目,缘于这类项目身体接触频繁,对抗强,造成学生运动伤害最多。同时体育课堂组学生在单(双)杠练习时,由于过于胆小与紧张,也易发生运动伤害事故。田径项目教学内容多、技术复杂,特别是跳跃和投掷项目技术复杂、危险性较大,如果教师忽略投掷队形和投掷方法,分组不明确,而学生警惕性不高,缺少必要的安全意识,也容易造成学生运动伤害。

2 中学生运动伤害制因

要使运动伤害事故发生率逐年下降,避免学生运动伤害情况发生,则要对长沙市中学生运动伤害事故发生原因进行深入了解,找到造成学生运动伤害的具体原因和因素。调查分析发现,造成长沙市中学生运动伤害的无外乎是外在物的因素(即硬环境)和人为的主观因素(即软环境)两个制因。

2.1 硬环境因素

为了搞好学校体育工作,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精神,加强中学生健康体质,教育部早在2002年就制定了《中学生体育器材配备目录》,同时规定了学校必须配备的体育器材[3]。学生的运动损伤率与运动器材、设施的好坏密切相关。然而,只有18.6%的长沙市中学体育教师认为自己学校不存在安全隐患,相反,35.8%的体育教师表明自己学校存在安全隐患,45.6%的体育教师则直言不讳地表示自己学校存在较明显的安全隐患。这些学生运动安全隐患主要表现在学校的体育场地(器械)年久失修,陈旧老化,尤其是室外器械、风雨操场等,由于受风吹日晒,加上检查维修不及时,导致许多体育器械出现生锈、裂痕、不牢固等情况。调查长沙市10所中学体育场地、器材及体育设施情况发现,20%的学校对体育设施从不做检查,也不定期维修,10%的学校每个月还例行检查一次,20%的学校一学期检查一次,一半的学校一年才检查一次。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学生运动伤害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学校体育场地设施相关的硬环境应该引起教育行政部门、学校、体育教师以及家长的高度重视。要从源头切断学生运动损伤发生的可能性。

2.2 软环境因素

这里的软环境主要是人文因素。学生参与体育活动总是涉及人员和组织,当然更包括学生个体本身。在诸多人员中,最直接的无外乎是体育教师和学生。处于中学阶段的学生,由于身体和心理发育不成熟,自控能力差,自我保护意识差且不具备预测运动伤害事故后果的能力。此时,体育教师要起重要作用,可以说体育教师是预防伤害事故发生的第一道防线。因此,体育教师不仅要具有处理学生运动伤害事故的专业素养,同时要在课前做好相关准备活动并进行安全教育,对于一些危险体育动作,要做出预判并及时对学生实施合理、科学的保护与帮助,并因地制宜地教会学生进行自我保护。但是调查长沙市体育教师发现,60%的体育教师会强调安全事项,24%的体育教师会偶尔强调,16%的体育教师却从来没强调过,说明体育教师还未真正对体育安全重视起来。

对学生本人来说,有些运动伤害事故是他们主观造成的。如:学生本身患有某些疾病,不宜参加剧烈运动,但未告诉上课的体育教师,最后造成意想不到的运动伤害事故;学生进行体育活动时安全意识差,过分自信,认为自己绝不会受伤,从来不做准备活动或准备活动不充分而造成一定程度的运动伤害;更有甚者,有些学生在体育课堂上违反纪律,不听从教师劝告,也不服从教师安排与调配,最终导致运动损伤的发生。据报道,学生安全意识淡薄是发生事故的重要原因,有56%的事故是由此而发生的[4]。可见,学生的安全教育问题已刻不容缓。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中学生运动伤害事故时有发生,且男生多于女生,运动伤害事故形式主要是课外体育竞赛及相关活动,其次是体育课。

(2)身体直接接触、对抗性较强的项目(如篮球和足球等)较易发生运动伤害事故,而隔网对抗项目(如羽毛球、乒乓球等)运动受伤害的几率较小。

(3)中学生发生运动伤害事故的原因主要是个人的疏忽大意,其次是场地设施环境的薄弱和学校安全教育课的滞后。

3.2 建议

(1)加强学生安全意识教育。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创设宽松、民主、活泼的体育教学环境,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2)规范学生体育行为。制定适合于中学生上课的行为规范,通过课堂教学以及一些专项活动的实施,将各种道德行为体现在各种体育活动之中。

(3)加强体育教师培训学习。教师通过继续教育、课余学习、校内交流等方式,提高准确预测各种体育运动风险的能力。

(4)合理规划学校体育场地器材建设。各学校要根据该校的实际情况,尽可能按国家规定为学校配备齐整的体育设施,并对设施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以确保消除一切安全隐患。

[1]张维平.教育法规咨询[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

[2]魏康胜.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责任归结及对策的研究[J].科技信息,2007(30):247-250.

[3]教育部.中学体育器材配备目录[Z].2002.

[4]杨能山.学生伤害事故处理法律指南[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

G804

A

2095-2813(2016)12(c)-0012-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36.012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项目:学校体育伤害事故预防机制建构研究(项目编号:XYS15S15)。

宦丽(1981—),女,湖南长沙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猜你喜欢
伤害事故长沙市体育教师
长沙市望城区金地三千府幼儿园
爱上写信的大树
城市风貌规划的实践及探索-以长沙市为例
发达国家大学生伤害事故处理的经验及启示
实施“阳光体育运动”过程中学校体育风险管理的研究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寻困而学之笃学常行——谈镇江市润州区青年体育教师自主成长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亮相台反思学校体育伤害事故案例剖析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