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高校体育教学课程体系的新理念

2016-11-28 10:49王莹
当代体育科技 2016年36期
关键词:新理念身体素质课程体系

王莹

(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吉林长春 130024)

现代高校体育教学课程体系的新理念

王莹

(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吉林长春 130024)

体育素质的提高亦是国民身体素质提高的首要任务。现代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不断更新也将带来新时代下体育教学的新理念。该文对现代高校体育教学的方式、方法进行剖析和解读,抓住在课程中增加趣味性、实用性等关键点,以更好地突破新的教学路径。

体育素质 课程体系 教学途径

在刚结束的巴西残疾人奥运会上,国民对于体育的热情依然高涨。呼喊的声音也不断走出“金牌至上”的误区,更多地关注体育带给人们的正能量和正确的价值观。而目前我国的高校体育教学也在不断地迈向新的进程,更多地考虑新时代下的全新教学理念,更贴合高校学生生活和学生素质教育。因此突破原有的体育课程结构和建立新的结构框架成为了我们需要首先解决的问题。

1 新思想逐步融合于现代体育教育中

1.1 社会潮流的指向性,开辟健康的指导思想理念

现代高科技的发展带动较多的正面精神思想,高校体育课程体系的改革需要突破固有的体育课程结构框架,建立新的健康体系,夯实素质教育,建立终身体育思想,并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成为真正的素质教育。将体育学科类课程与体育活动类课程相结合,建立系统的课程体系,完备劳逸结合的新型教育理念。

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是体育教学及体育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现如今要结合实际情况,针对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的现状做出合理化的调整,从实际出发解决根本问题。“全民运动”的社会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健康教学”“积极体育精神”等新理念将成为体育教学改革和课程标准实施的指导方针。

(1)运用新的科学理论方式、方法指导体育实践,促进体育事业的不断发展。

(2)掌握新的思想趋势发展体育教育事业,为新社会下高等学校体育的发展不断做出贡献。

(3)运用互联网正能量的体育精神,增强国民体质健康服务以提高高校学生身体素质,真正地学以致用,更好地发展身心。

(4)学习国内外先进的体育教育理念,改善体育管理制度和方法服务,从思想上先着手改变再运用到实际教学中。

(5)制定和完善体育方针、政策、法规、制度服务,紧跟国家“全民运动”思想方针路线,开拓新时期下的新教学课程。

(6)不断提高体育研究工作者业务能力科研水平服务,建设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服务以发挥体育综合治理功能。

1.2 体育教学结构的逐步调整

目前,我国高校的体育教学应该从实际出发,转变观念,改革学校体育的教学内容、方法,拓展课程内容,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身心健康水平。

由于新时代人们日益增长的求知欲,文化输出内容需要大幅度增加。更多地让适用群体了解运动精神和每项运动的发展和含义,这样才能保证在初学的过程中有更好地进行理论深入。过去的常规教学只是浅显的解说每项体育运动,并未能引起学生足够的兴趣,所以学生学起来困难,老师教起来也困难。而结构的调整正是解决本质问题的最好方式,从理论精彩的演说中让学生首先对课程内容感兴趣,然后比对当今体坛风云人物进行兴趣点提升;最后,运用实践活动课程完美地对最终的运动进行剖析,形成最佳的课程体系。由结构的转变带给学生更多的关注点。

2 多角度增加适用人群的体验感

2.1 学生选择课程的多样化

目前,我国高校体育选课内容较为丰富,然而实用课程相对较少,不能针对不同人群进行个性化的课程定制。如:女性群体较为喜爱舞蹈类课程,男性群体较为喜欢球类运动;性格沉稳内敛的学生较为喜爱太极等运动,性格开朗的学生较为喜欢冰上运动。

较为开放的高校体育课程设置也是体育教学体系中的重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就说明学生群体在素质教育中将更偏向于自己喜爱的课程。因此,应当提倡多样化课程选择,增加学生的高度体验感。

2.2 授课内容上的特色化

理论部分以理论知识窗口的形式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突出理论教学的灵活性、实用性和针对性;实践部分以运动项目为主,突出运动技能的学习和锻炼过程,学习内容、锻炼方法、组织形式始终与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紧密结合。

实践部分以高标准严要求的形式贯穿教学内容,重点突出体育精神层面上的更多内容,兼顾运动形式的创造性,具体突出学生学习的趣味性,逐步提高学生上课的兴趣,亦将授课群提至最佳的精神状态。

2.3 教学活动设置的体验化

实践的体育课程往往针对实际应用进行拆分,而体验是重中之重,良好的体验感能够促使学生更加热爱运动。

多设置互动活动环节,增加学生团队意识,建立团体机制,促进学生间良好地互动才能使课程变得更加生动、丰富、实用。

3 现代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性

3.1 自主创新的教育体制发展将是未来的趋势

高校体育作为学校体育素质教育里的最后一道关卡。对学生自身身体素质的改善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

现今“阳光体育运动”在高校的广泛开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高校的体育教学课程是高校体育改革的重要途径,承载着其主要使命。本着健康的理念和人文关怀的精神,不断地分析和研究我国高校的体育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评价等。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探讨满足我国高校体育精神的新理念课程体系,最终构建起与“阳光体育运动”相适应的课堂体育教学、体育俱乐部教学、课外体育活动为一体的深度融合的教学模式。

3.2 学生体质变化对现如今体育教学改革的影响

传统的体育教学比较重视教学本事,而并没有真正地关注学生的身体素质变化。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死板、应付式地进行传统体育教学,机械式的教学很难取得体育教育的真正效果。而传统的教学重视文化教育,并未对学生的身体素质有太多的关注,使得很多学生文化课学习成绩很好但是身体素质逐渐偏低。针对现如今学生身体素质的变化,教师在体育教学课程的设置上亦将更加关注如何提升学生身体素质,使其更好地融入学习生活当中。

4 授课群体思想和行动上的深度改变将是教师需要深度思考的问题

人常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高校体育老师将是学生迈入社会前的最后的一位恩师。授课教师逐步培养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这是最艰难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为我国高校体育课程的实施奠定了重要理论和实践基础。所以,育人先育己,提高高校体育教师授课素质势在必行。也为今后体育素质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更好地推动校园阳光体育运动的蓬勃发展。

5 结语

该文的撰写只是对现代高校体育教学课程新理念的浅薄理解,而面临时代的飞速发展将是对教育行业的一项巨大挑战,却也是在检验新时期下教育体系的全面重新改革。高校体育课程的新理念将引领未来教育行业发展的方向和改革更新的新航道。

[1]王桂荣.基于新理念的中专学校体育教学方法研究[J].成才之路,2016(2):100.

[2]胡晓波.以“人文奥运”理念促进高校体育教学改革[J].体育学刊,2002,9(6):96-97.

[3]张晓峰,张光伟,石松.浅谈我省高校体育教学理念的构建和实施策略[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5(9):163.

G807.4

A

2095-2813(2016)12(c)-0006-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36.006

猜你喜欢
新理念身体素质课程体系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基于CDIO模式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研究
针对性身体素质训练在标准舞技术中的应用
新理念实干 高质量作为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锻炼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新理念 新动能 新发展
国外兴起长寿新理念
足球专项身体素质练习与足球技能学习成效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