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买加短跑的师夷之道

2016-11-29 15:54黄贝君
新体育 2016年12期
关键词:米尔斯牙买加田径

黄贝君

在 2008年,尤塞恩·博尔特横空出世,此后牙买加运动员在奥运会、世锦赛的短跑比赛中展现出强大的整体实力,不仅拿到了绝对大多数的奖牌,而且多次打破被视为人类速度极限的世界纪录。这让曾经的田坛霸主美国队深感尴尬。

自19世纪下半叶,大规模的移民运动使得源于欧洲的现代田径运动在美国得到长足发展,尤其是在地处沿海的大波士顿地区。现代奥运会创办初期,短跨项目多被美国运动员所统治,与其悠久的田径文化传统不无关系。百余年来,美国田径运动逐渐建立起世界上最先进、最稳固的培养体系,不会因为牙买加短跑的短暂冲击而受到影响。至于“牙买加短跑完胜美国”之类的说法,其实并不严谨。事实上,牙买加短跑的崛起得益于不断向他人学习,尤其是向近邻美国学习。

牙买加独立以前曾是英国的殖民地,现代田径运动开展得较早。1910年,牙买加中学生田径锦标赛创办,并逐渐成为国内的重要赛事,这对学校田径运动的普及与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早在1906年,牙买加就举办了首次田径公开赛,本土运动员杰拉德·福斯特赢得了100码和220码的冠军。1908年伦敦奥运会前,福斯特被看作是夺标热门。不幸,福斯特抵达伦敦后被告知组委会不接受个人参赛申请,而牙买加当时还不是国际奥委会成员。这一耽搁,使得牙买加田径整整等待了40年。直到1948年伦敦奥运会,阿瑟·文特才在男子400米比赛中为牙买加田径夺得首枚奥运金牌。

这一时期是牙买加田径的启蒙与起步阶段,虽然也取得过一定的成绩,但培养体系还很不健全,更多的是对外来文化的被动接受。牙买加是一个人口不足300万的加勒比海岛国,国内条件的种种限制,使得有天赋的年轻运动员在中学毕业后很难继续训练。美国是当时世界上教育体系最发达的国家,田径运动的发展也日益成熟,对于牙买加年轻运动员来说,去那里学习与训练是一个绝佳的机会。

上世纪40年代,就有许多牙买加运动员通过获得美国大学体育奖学金的方式去学习、训练与比赛。1952年赫尔辛基奥运会,牙买加队获得男子4×400米接力金牌的莱斯利·莱因(加利福尼亚大学)、哈伯·麦克亨利(伊利诺伊大学)和乔治·罗登(摩根州立大学)都曾入读美国大学。

获得美国大学的体育奖学金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经过两次激烈的竞争。牙买加中学的田径氛围非常浓厚,一年一度的全国中学生田径锦标赛更是热闹非凡。如果运动员在这项赛事中表现优异,就有机会代表牙买加参加一年一度的宾州接力赛。宾州接力赛是美国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的田径赛事,创办于1895年,如今每年超过1.5万名不同国家、地区、大学和俱乐部的运动员前来参赛,也吸引了许多美国大学的星探前来观察。如果能够在宾州接力赛上出色发挥,那么拿到美国大学的奖学金就顺理成章了。

上世纪70年代初,坎伯顿中学在全国中学生田径锦标赛和宾州接力赛中大放异彩,国家青年队至少50%的短跑运动员都是由坎伯顿中学培养和输送的,当时执教坎伯顿的正是博尔特现在的教练格伦·米尔斯。坎伯顿中学有组队参加宾州接力赛的悠久传统,被誉为“短跑星工厂”。

由于在宾州接力赛中表现出色,雷蒙德·斯图尔特、安德鲁·史密斯和雷罗伊·里德都获得了德州基督教大学的体育奖学金,人称“金斯顿三重奏”。年轻运动员出国参加高水平的比赛,是难得的锻炼机会,有助于牙买加田径了解先进的短跑技术与科学的训练方法,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提高了教练员的执教水平。进入美国的大学后,运动员的天赋得到充分挖掘,NCAA比赛的激烈竞争也为他们日后成长为超级明星奠定了坚实基础。

1983年,在休斯敦举行的NCAA田径锦标赛很有趣。男子400米冠军是牙买加人,800米冠军是巴西人,1500米冠军是爱尔兰人,5000米和10000米冠军是坦桑尼亚人,400米栏冠军是瑞典人,撑杆跳高冠军是瑞士人,三级跳远和链球冠军是英国人,标枪冠军则是冰岛人。乍一看,可能认为这是奥运会或世锦赛的比赛,实际上只是美国的大学生锦标赛。

众所周知,美国作为世界短跑强国,竞赛体系非常成熟。运动员从小就在不同层级的比赛中接受激烈的竞争,无形之中激发了取胜的欲望。在这个过程中,运动员不断完善技术、磨砺心智、激发潜能。NCAA比赛的竞争性与锻炼性是其他任何国家同级别比赛无法比拟的,许多运动员从这座舞台一步步成长为超级明星,这或许是牙买加运动员努力申请美国大学体育奖学金的重要原因。牙买加努力完善自己的比赛体系,包括后来的奥运会和世锦赛选拔赛,或多或少是对美国田径的借鉴。

牙买加田径的不断学习与积累自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唐纳德·奎利获得男子200米金牌和100米银牌。在其职业生涯中,同时拥有100米和200米两项世界纪录。如今,奎利成为牙买加田径的标志性人物。在牙买加国家体育场入口处,赫然屹立着奎利的雕像。金斯顿东部的一所中学以奎利的名字命名,乔·吉布斯与游击乐队甚至为其谱写过一首歌曲《向唐纳德·奎利致敬》。奎利已成为牙买加街谈巷议的人物,民间时常流传着这样的话,“那一晚,我急速狂奔,唐纳德·奎利都追赶不上”。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许多牙买加青少年在他们的荣耀与激励下参与短跑运动。在牙买加,田径课是所有学校的必修课,运动员从小就可以参加各种级别的比赛。一年一度的全国中学生田径锦标赛在国家体育场举行,是牙买加年轻人展示天赋与欲望的舞台。在锦标赛中取得好成绩,成为每一所学校的头等大事。在这样的氛围中,运动员充分感受到田径比赛带来的竞争与乐趣。久而久之,牙买加人对短跑的热爱已经融入到整个民族的血液里。常言道,远离历史、起源与文化的哺养,一个人犹如无根之树。博尔特、鲍威尔、弗雷泽日后成长为超级巨星,都能从这样的赛事中追寻到源泉。

牙买加从不缺少天赋禀异的运动员,但练到一定阶段后,每个人都会遇到瓶颈,需要世界级的教练来点石成金。在短跑比赛中,一个微小的突破就意味着一个档次的提高。运动员能否走向巅峰,区别或许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细节。因此,教练员的作用意义非凡。一方面,频繁的出国比赛加强了牙买加田径的对外交流,另一方面,主动学习与探索也至为关键。

格伦·米尔斯读中学时,曾参加过一个赛季的业余训练,之后便放弃了成为职业运动员的梦想,原因很简单:实在没天赋。但米尔斯对田径的迷恋一如既往,通过不断学习与实践提升了自己的执教能力。1977年,在波多黎各国际田联培训中心获得高水平短跑技术训练的执教资格证书;1979年,在墨西哥国际奥委会培训中心获得短跑训练的证书与文凭;1986年,获中北美及加勒比海地区田径协会颁发的短跑训练认证证书。正是这种不懈追求,使得米尔斯日后成为世界级的教练。

在牙买加,像米尔斯这样的例子不在少数,他们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够洋为牙用。每一位运动员的情况都很不一样,与其说“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不如说“本来就不是同一棵树上长出来的叶子。”最大程度地挖掘出不同运动员的潜能,需要教练员把握住项目的本质,因材施教,更有针对性,而不是不假思索地照搬经验或教科书。理念、方法、技术等都不是重点,学以致用才是核心。牙买加田径正是掌握了这种精髓,得以源源不断地打造出世界级的短跑明星。

上世纪80年代,牙买加短跑的整体优势已经开始凸显。但幸福的时光总会伴随着些许烦恼,长期的人才流失给牙买加短跑造成了重大损失。本·约翰逊15岁时移民加拿大,曾获两枚奥运会铜牌;克里斯蒂7岁时随父母移民英国,曾获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男子100米金牌;贝利13岁时移民加拿大,曾获两枚奥运会短跑金牌。他们都是出生于牙买加,后代表其他国家参赛。世界田坛的许多超级明星,如科林·杰克逊、阿多·博尔顿、凯莉·霍尔姆斯、桑亚·理查德兹等也都具有牙买加血统。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

去美国学习与训练,促进了牙买加田径水平的整体提高,但也使得许多运动员逐渐定居在美国。英格·米勒曾代表美国队获得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女子4×100米金牌,她的父亲兼教练就是牙买加著名短跑运动员伦诺克·米勒。伦诺克·米勒曾就读于南加州大学,获得过两枚奥运会奖牌,后定居美国。与此同时,美国大学的优越条件也吸引了许多牙买加籍教练前去执教。

牙买加田径人士很早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许多人在这个领域默默地奉献出自己的智慧与才能。一方面,牙买加退役的优秀运动员会选择回国执教或从事相关工作,比如唐纳德·奎利。另一方面,国内的教练员也在不断成长并贡献着自己的能量。格伦·米尔斯曾多次受其他国家邀请执教,但他都拒绝了,“我为自己的队员和国家所取得的成就感到骄傲,我的目标就是帮助运动员有朝一日可以代表自己的祖国征战”。为此,米尔斯专门组织过非官方的田径训练营。此外,专业的培训学校也为年轻运动员的培养提供了便利,如1980年在西班牙城成立的福斯特体育学院,是一所以杰拉德·福斯特的名字命名的体育学校。为防止人才的大量流失,2002年前后,牙买加田径部门启动了一系列培训与奖励计划,尝试自主培养和留住本国的年轻运动员。

牙买加田径的努力使得国内的训练环境得到了较大改善,但也仅有一少部分年轻运动员选择留在国内训练。牙买加学校田径的培养体系很完善,依然无法从根本上改变人才流失的恶性循环,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无法为职业运动员的培养提供良好的环境。有天赋的运动员在中学或大学毕业后,没有合适的训练环境与高水平的教练。2000年前后,大部分运动员还是会选择到教育体系更发达美国学习与训练,包括维洛尼亚·坎贝尔、科隆·斯图尔特、迈克尔·弗拉特尔等如今在牙买加已经家喻户晓的短跑明星,不胜枚举。现在,依然有超过200名运动员在美国大学或俱乐部训练。

1999年,斯蒂芬·弗朗西斯在沃尔默男子学校创立了MVP(Maximising Velocity and Power)田径俱乐部,因为他觉得现在的牙买加运动员正在逐渐成为“美国人”,越来越不想回到牙买加。MVP俱乐部的成立是牙买加田径历史上的里程碑。

2001年,布里吉特·福斯特从美国回来加入了这个俱乐部。第一年,福斯特表现平平,俱乐部没有得到任何赞助。弗朗西斯卖掉了自己的车,艰难维持着俱乐部的运营。到了2003年,福斯特打破了女子100米栏12秒45的国家纪录,并在2009年柏林世锦赛上获得该项目的金牌。2001年底,阿萨法·鲍威尔加入MVP俱乐部,当时他的100米最好成绩是10秒70。后来,鲍威尔以9秒77和9秒74两次打破世界纪录,成为第一位本土培养的超级短跑明星。

MVP俱乐部聘请了高水平的教练员,并为运动员提供了良好的训练条件,管理也愈加精细,这使得更多的运动员选择留在国内训练或从美国归来。在美国,一所体育型的大学可能拥有许多优秀的运动员和高水平的教练。但牙买加毕竟是一个小岛国,只有将资源充分整合起来,才能取得最大的效益。MVP俱乐部的出现很好地解决了职业运动员的培养问题,让许多优秀运动员集中在一起训练,互相学习与激励,无形之中增强了团队的竞争氛围与整体实力。

相比美国的许多田径俱乐部,MVP俱乐部还非常年轻,但取得的成绩却是惊人的,其成员包括谢莉安·弗雷泽,两届奥运会女子100米冠军,获得7枚世锦赛金牌;谢伦·辛普森,获北京奥运会女子100米银牌;谢莉卡·威廉姆斯,获北京奥运会女子400米银牌;梅兰尼·沃克,获奥运会女子400米栏金牌;内斯塔·卡特,获两届奥运会男子4×100米接力金牌;伊莱恩·汤普森,获里约奥运会女子100米和200米双料冠军等。来自特立尼达与多巴哥的4枚世锦赛奖牌获得者达雷尔·布朗也在该俱乐部训练。

MVP俱乐部取得的初步成功,使越来越多的运动员相信,舍近求远并不是唯一的方式。运动员与教练员的回归,也促进了田径俱乐部的发展。2009年,格伦·米尔斯卸任国家队主教练后,创建了跑者俱乐部,将主要精力转向培养年轻运动员。俱乐部位于西印度群岛大学莫纳分校,是由米尔斯先前组建的田径训练营发展而来,运动员完成学业后,在此得以继续自己的短跑梦想。

如今,跑者俱乐部已产出一大批世界级选手,包括传奇巨星博尔特、布雷克、弗拉特尔、威尔、怀特、斯图尔特等。许多国家运动员慕名而来,如来自圣基茨与尼维斯群岛的科林斯、安第瓜与巴布达的贝利和英国的钱伯斯等。跑者俱乐部已成为加勒比海地区名副其实的明星加工厂,其成员日益增加。2013年11月,已有30名男运动员和10名女运动员在该俱乐部从事田径训练。

田径俱乐部的出现是竞技体育逐渐职业化的一种体现。早在19世纪下半叶,美国的田径俱乐部体系已经逐渐成型,校际之间的比赛日益频繁。美国的高校和各种俱乐部为职业运动员的成长提供了土壤。由于社会条件的诸多限制,牙买加的高校很难承担这样的重任,或许只有职业俱乐部的形式才更有利于发挥出牙买加田径的整体优势和最大潜能。牙买加田径的俱乐部培养模式虽然起步较晚,远不成熟,但终归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

近几十年来,随着牙买加经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运动员选择在国内训练。如今,牙买加短跑拥有了广泛的选材基础,竞赛与培养体系日益成熟,浓厚的氛围已经形成,加之高水平的教练员队伍以及管理部门的激励计划,使牙买加完全有能力培养出自己的超级明星。MVP俱乐部与跑者俱乐部的成立与相互竞争,是牙买加田径发展的一个历史缩影。在此基础上,牙买加短跑在最近10年取得了爆发性的突破。

牙买加在学习他人的过程中,不是简单的照搬,而是学以致用,转化成自己的东西并不断加以积淀。一个运动员的成功可能会昙花一现,但完善的培养体制却坚不可摧。正是由于这种精神,才使得牙买加在短跑领域给美国造成了巨大威胁,激烈竞争、势均力敌的情况将长期存在。善于学习的人到处有,但成功的例子并不多。牙买加的师夷之道值得关注。

猜你喜欢
米尔斯牙买加田径
全国田径冠军赛
计数:田径小能手
《淘气二人组》(二)
淘气二人组
中国商人无奈离开牙买加
5%的水下奇迹
牙买加“惊喜”千名中国游客到访
牙买加出口芒果到美国
毒蛇和权杖
牙买加不想再让英女王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