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式教学模式下对中小学体育教学的思考

2016-11-30 10:18赵松鹤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支架式教学模式体育教学

赵松鹤

支架式教学模式下对中小学体育教学的思考

赵松鹤

河南大学体育学院,河南 开封475000

摘要:支架式教学对于教学模式优化有着极大作用,所以本研究以此为契机对中小学体育教学进行分析。研究认为:支架式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了体育课堂中教师主导地位的同时,也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符合现代教学改革理念,是体育教学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可行之路。

关键词:支架式教学;模式;体育教学

1支架式教学相关论述

1.1内涵

支架式教学是以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为基础的一种新的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它是指通过支架(教师的帮助)把管理学习的任务逐渐由教师转移给学生自己,最后撤去支架。在支架教学中,教师需要为学生理解而建构框架,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引导学生逐渐认识地深入。教师作为文化的代表引导着教学,使学生掌握、建构、内化那些能使其从事更高认知活动的技能。

1.2理论基础

支架式教学模式以“最近发展区理论”为理论基础。该理论是指“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与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前者由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定,后者则是在成人的指导下或是与能力较强的同伴合作时,学生所表现出来解决问题的能力”。最近发展区是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社会文化理论的核心概念之一,它阐明了个体心理发展的社会起源,突出了教学的作用,教学应走在发展前面;彰显了教师的主导地位,教师是学生心理发展的促进者;明确了同伴影响与合作学习对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意义;启发了对学生学习潜能的动态评估。

1.3教学程序

模式是指从生产经验和生活经验中经过抽象和升华提炼出来的核心知识体系,支架式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模式就会建造出一系列固定程序进行指导。支架式教学程序包含“搭建脚手架—进入情境—独立探索—协作学习—效果评价”。通过教师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为学生建立理解框架,搭建脚手架。然后将学生引入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问题中所蕴含的实质,抽离出其根本,并努力解决。

2支架式教学模式下体育教师注意事项

2.1教师要准确搭建脚手架

搭建脚手架是进行支架式教学的第一步。教师需要准确理解脚手架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不能出现肤浅或片面理解。为学生选取的脚手架要符合学生身心条件和运动能力并且能够为学生提供思考方法和引入门径。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脚手架可以是一个问题,帮助学生从不理解状态进到渴望探索状态。包括如在篮球教学中以学生喜欢的NBA球星为切入点,体操教学中以体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为切入点等。

2.2引导学生进入教学情境

根据课程内容进行引入教学情境,需要教师将要教授的内容进行前期加工,提出问题,引起学生主动思考,以“疑问”为出发点,逐渐进入学习内容的情境之中。此阶段就是要学生产生对所学内容、所要达到目标的完全接受,全身心投入的程度越高,实现教学效果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学生产生迫切了解知识的兴趣,进而驱动内心认真而积极学习的态度。教师在这个阶段需要调节学习环境,包括如在田径教学中飘逸标准的示范动作,技能教学中有趣而合适的游戏等。需教师注意的是在引入情境阶段,体育教师不仅要注重技能动作的示范,也需要重视理论知识的灌输,防止学生出现诸如学习过了田径技能,但分不清田赛与径赛此类的问题。

2.3发挥学生独立探索精神

在独立探索阶段中,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正确的答案和方法,而是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并逐渐帮助学生找到正确的方法。这样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个体作用,让他们成为教学教练的主角,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中的每个细节。在教学中教师应尝试性让学生思考,自己的动作与教师示范动作有哪些不一样,哪个动作显得更加合理、科学,以及自己怎么改正。

2.4充分指导学生协作学习

在独立探索的基础上,发挥全部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促使他们积极思考,众人拾柴火焰高。在支架式教学模式中应充分发挥教师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团结协作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分组练习,让学生互相评价,找出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并组内讨论思考提高办法。这样既解决了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地位的问题,又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

2.5效果评价与反馈

教师应了解学生学习过程中体现的能力和学习效果,评估的标尺要建立在每个学生的具有差异性的素质条件和实际情况上,科学合理地进行评价并对学生做出的反馈进行了解分析。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教师要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进行更正、提高,更好地促进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通过效果评价与反馈,有利于“支架”的合理调整,通过反馈,教师将会得到两方面信息,其一,是否到达了预定的效果。其二,支架何时可以撤销,让学生自主练习。这样,通过效果评价与反馈,教师不仅可以优化教学程序,还可以全方位管控学生学习过程。

3结语

支架式教学模式是践行现代教学理念发展的必然发展,尊重学生自主学习情绪,对于促进师生关系良好发展,提高学习效果都有着重要作用。既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也尊重了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体验成就感带来的积极性,深层次挖掘学生学习潜力,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麻彦坤,叶浩生.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的当代发展[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4,(2): 89-93.

[2]王瑞元,苏全生.运动生理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1. 446-447.

[3]徐美娜.“最近发展区”理论及对教育的影响与启示[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24(5): 14-16.

Considerations o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PE under Scaffolding Instruction Mode

Zhao Songhe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primary and secondary PE teaching by introducing scaffolding instruction, a teaching mode tha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eaching mode optimization. Research shows that: While insisting teachers’ leading role in PE, scaffolding instruction fully respects students’ role as main-body, is accordant with modern teaching reform philosophy, and becomes a potential way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PE.

Key words:Scaffolding Instruction; Mode; Physical Education

作者简介:赵松鹤(1992-),男,河南睢县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运动训练。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256(2016)06-0096-2

doi:10.3969/ j.issn.1005-0256.2016.06.043

Sport College of Henan University, Kaifeng 475000, Henan, China.

猜你喜欢
支架式教学模式体育教学
大学英语听力中支架式教学模式探索
永续债券探析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中学数学创造性教学的模式与策略研究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支架式教学”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概念图的语文支架式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