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三甲医院尿路感染患者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2016-12-06 09:19黎颖然李运景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6年11期
关键词:内酰胺酶头孢菌素尿路感染

刘 威 黎颖然 李运景

某三甲医院尿路感染患者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刘 威 黎颖然 李运景

目的 分析某三甲医院尿路感染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医院HIS系统中2014年尿路感染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包括药物的种类、销售金额、用药频度、日均治疗费用等,并进行分析。结果 尿路感染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主要以头孢菌素、喹诺酮类为主。结论 尿路感染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基本符合安全、有效、合理、经济的用药原则,但仍存在一定的不合理用药现象。

抗菌药物;尿路感染;用药频度

尿路感染(UTI)指各种病原体侵犯尿路黏膜或组织引起的尿路炎症,是临床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1]。UTI的临床症状较为复杂,可表现为急、慢性膀胱炎,急、慢性肾盂肾炎,无症状细菌尿等,严重者可导致败血症、感染性休克、肾衰竭等并发症,给患者及社会带来极大的经济负担。美国每年UTI就诊者超过800万人,用于治疗UTI的费用高达10亿美元[2]。因此,规范、合理、经济地应用抗菌药物在UTI治疗中具重要意义。为了解我院UTI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本研究就2014年全院UTI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量、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等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及抗菌药物监管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利用医院HIS系统,检索中山市人民医院2014年诊断为UTI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1.2 诊断标准 参照1985年第二届全国肾脏病学术会议制订的UTI诊断标准进行[2]:①正规清洁中段尿细菌培养菌落数≥105/ml;②有UTI症状,或清洁中段尿离心沉渣白细胞>10个/HFP。具备①②即可确诊,如无②则复查尿菌落计数,如菌落数≥105/ml且二次细菌相同者可确诊。

1.3 研究方法 对各种抗菌药物的使用金额、DDDs、DDC、序号比等分析。限定日剂量(DDD)指药物为达到主要治疗目的用于成人的药物平均日剂量,DDD值的确定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药物应用日处方协定剂量计算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新编药物学》(17版)及药品说明书规定的日剂量确定[3]。DDDs=该药物年销售总量/该药物的DDD,DDDs越大,表明该药物使用频度越高,反映临床对该药物的选择倾向性越大。DDC=该药物年总销售金额/该药物的DDDs,DDC越大,表明患者的经济负担越重。序号比=药品销售金额排序/DDDs排序,序号比越接近1,表明销售金额与DDDs同步性越好[4]。

2 结果

2.1 各类抗菌药物金额、DDDs及序号比情况 以金额和DDDs排序,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均为第1位。

其他各类抗菌药物的使用金额、DDDs及排序情况见表1。

表1 抗菌药物分类情况

2.2 抗菌药物分级使用情况 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DDDs占比最多,为56.08%;但是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金额占比最多,为73.36%。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DDDs、金额占比均为最少,分别为0.36%和5.39%。见表2。

表2 抗菌药物分级使用情况

2.3 抗菌药物单品种用药排序情况 以DDDs排序,抗菌药物使用居前10位的药物中,有9种均为口服制剂,1种为注射剂,半数为头孢菌素类药物;以金额排序,抗菌药物使用居前10位口服制剂与注射剂各占50%,半数为头孢菌素类药物。见表3、4。

表3 以DDDs排序前10位抗菌药物

表4 以金额排序前10位抗菌药物

3 讨论

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的UTI治疗原则[5]:给予抗菌药物前留取清洁中段尿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初治时按常见病原菌给药,获知药敏试验结果后,根据前期治疗效果必要时调整用药。宜用毒性小、应用方便、价格较低的抗菌药物。头孢菌素类药物以其品种多样、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由本研究结果可见,以金额和DDDs排序,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均为第1位,序号比为1.00,表明其销售金额与DDDs同步性好,即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同步。此外,DDDs排序第一的头孢菌素类药物DDDs高于排序第二的喹诺酮类50%以上。以DDDs排序,前3位的药物还有喹诺酮类和大环内酯类,序号比分别为1.50和1.33,表明其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也基本同步。DDDs排序前3位的药物DDDs之和占总量的81.40%,表明此3类药物在UTI治疗应用中占绝对优势。而以金额排序的前3位药物是头孢菌素类、其他β-内酰胺类(包括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氨曲南)和喹诺酮类,三者销售金额之和占总金额的71.89%。排名第1位的头孢菌素销售金额超过第2位的其他β-内酰胺类1.5倍。金额排序第2位的其他β-内酰胺类序号比为0.33,为各类抗菌药物中最低值,甚至低于碳青霉烯类(序号比0.50),表明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同步性较差。

在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应用方面,可见UTI抗菌药物以非限制使用级和限制使用级的使用量最大,非限制使用级药物用药频度最大,占总量的56.08%;限制使用级的金额最高,占总金额的73.36%。特殊使用级抗菌药仅占总DDDs的0.36%,占总金额的5.39%,表明UTI患者多为轻中度感染,临床应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较少。

中国耐药性监测网2010年对包括10省市14所医院尿液标本中临床分离细菌的分布和耐药性监测结果显示[6],临床分离菌仍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

74.2%。因此,经验性用药应选择覆盖常见革兰阴性菌的抗菌药物,同时宜满足毒性小、价格合理、在尿路中能达到有效治疗浓度等条件[7]。本研究结果显示,以DDDs排序,第1位是二代头孢菌素头孢他美,对革兰阴性菌效力较强的第二、三代头孢菌素占前10位药品的50%,其中口服制剂4种、注射剂1种;二代头孢2种、三代头孢3种,表明头孢菌素疗效好、安全性高、价格适中,在我院UTI的治疗中占据主导地位。除头孢地嗪注射剂的DDC为168.32元外,其他4种头孢菌素的DDC均未超过50元。DDC最低为头孢呋辛口服剂型(6.73元)。上述结果表明,对于UTI的治疗,口服头孢菌素的经济性较好,患者的经济负担较轻。多西环素和左氧氟沙星口服制剂分列2、3位。以DDDs排序,前10位的药物还有四环素类1种、喹诺酮类2种、大环内酯类2种药物,其DDC均未超过30元。

以抗菌药物金额排序的前10位药物中,β-内酰胺类药物有7种,占绝对优势。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排名第一,DDC为845.53元,明显高于其他药物,反映患者使用此类药物的经济负担较重。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适用于产β-内酰胺酶的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等肠杆菌科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拟杆菌属等厌氧菌所致各种严重感染。其排名第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目前革兰阴性杆菌耐药形势严峻,抗菌药物治疗选择受限的现状。王启等[8]研究发现,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发生率分别为64.3%和32.1%。邓兆享等[9]报道,2011年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比例分别为48.3%和38.7%。国内专家共识也指出,对于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肠杆菌科细菌引起的UTI治疗用药选择有限,只有选择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头霉素类、呋喃妥因或碳青霉烯类有可靠疗效[10]。此外,也可能存在经验性用药起点过高,或经济利益因素选用价格高档药物的情况。其余β-内酰胺类还有一代头孢1种、二代头孢1种、三代头孢3种、碳青霉烯类1种。一代头孢品种为头孢唑林,排名第5,DDC为156.40元。因头孢唑林临床主要用于治疗革兰阳性菌,对于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属等UTI常见致病菌的敏感性较低,故不推荐用于初始经验性抗感染的选择。朱德妹等[6]研究结果显示,尿液标本中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唑林的耐药率均在60%以上,肠杆菌属的耐药率高达88.6%。马均宝等[11]研究显示,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唑林的耐药率分别为58.7%和100.0%。结合我院细菌耐药监测数据,近3年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唑林的耐药率为60%。因此,选择第一代头孢菌素头孢唑林经验性治疗UTI是不适宜的。以抗菌药物金额排序,头孢唑林排名前列,反映了部分医师存在凭经验用药、未结合病原菌流行病学特点及药物敏感性试验应用抗菌药的情况。

综上所述,我院UTI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主要以头孢菌素、喹诺酮类为主,用药基本合理,但仍存在品种选择不适宜、经验性用药起点过高等问题。建议继续加强抗菌药物应用的管理力度,严格落实抗菌药物处方点评工作制度,对出现用量异常增长、用量排序上升过快、不合理的经验性用药行为应及时调查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通过临床药师干预、业务学习、强化培训、行政手段等多种措施引导医务人员摒弃不合理用药行为,提高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水平,实现安全、有效、经济、适当的合理用药目标。

[1] 杜震,乔庐东,陈山.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尿路感染现状[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12,33(5)∶393-395.

[2] 王海燕.肾脏病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246.

[3] 陈集志,王浈,李刚,等.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对某三甲医院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应用的影响与分析[J].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13, 10(5)∶291-294.

[4] 朱昱,任常顺,凌磊.某“三甲”医院新生儿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分析[J].抗感染药学,2012,9(4)∶315-317.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总后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S].北京,2004.

[6] 朱德妹,汪复,胡付品,等.2010年中国CHINET尿液标本中细菌的分布和耐药性监测[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2,12(4)∶241-250.

[7] 尿路感染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编写组.尿路感染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5版)——尿路感染抗菌药物选择策略及特殊类型尿路感染的治疗建议[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15,36(4)∶245-248.

[8] 王启,赵春江,王辉,等.2012年中国13家教学医院革兰阴性杆菌耐药监测分析[J].中华医学杂志,2013,93(18)∶1388-1396.

[9] 邓兆享,彭杰雄,钟惠霞.2939例革兰阴性杆菌的分布和耐药情况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10)∶1104-1106.

[10] 周华,李光辉,陈佰义,等.中国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肠杆菌科细菌感染应对策略专家共识[J].中华医学杂志,2014,94(24)∶1847-1856.

[11] 马均宝,陈梓池,潘练华,等.佛山地区院内感染病原菌现状的监测[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13)∶1545-1549.

Analysis of Antibiotics use for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in a hospital of grade Ⅲ level A

Liu Wei Li Yingran Li Yunjing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ntibiotic use for the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in a hospital of grade Ⅲ level A and to provide

for clinical rational drug use.Method The utilization of antibiotics for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patients in 2014 was analyzed statistically in respect of the drug varieties,consumption sum and DDDs etc. Result Cephalosporins and quinolones were mainly used in urinary tract infection.Conclusion The use of antibacterials was rational,but still had some problem in the medicine varieties selection.

Antibiotics;Urinary tract infection;DDDs

R96

A 【DOI】10.12010/j.issn.1673-5846.2016.11.007

中山市人民医院临床药学科,广东中山 528403

中山市科技计划项目基金(2015B1204)

刘威(1983-),硕士学位,主管药师。研究方向:临床药学实践及研究。E-mail:liuwei585@163.com

黎颖然(1977-),本科学历,副主任药师。E-mail:969856827@qq.com

猜你喜欢
内酰胺酶头孢菌素尿路感染
产β-内酰胺酶大肠杆菌研究现状
综合护理干预对手术后留置导尿管减轻尿路感染的效果
头孢菌素类与多种西药联合使用所致的不良反应的临床影响分析
婴幼儿下呼吸道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感染临床分析
女性多喝水尿路感染风险小
头孢菌素使用的三大误区
尿路感染 用药不同
不同处理方式对乳中β-内酰胺酶稳定性的影响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分析
依替米星联合三代头孢菌素治疗老年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