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商业银行理财投资业务转型发展的思考

2016-12-08 03:16王铁梅王中华
金融经济 2016年22期
关键词:理财产品债券收益

王铁梅 王中华

(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经济政法系,广西 桂林 541006;桂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理财业务部,广西 桂林 541002)



对商业银行理财投资业务转型发展的思考

王铁梅 王中华

(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经济政法系,广西 桂林 541006;桂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理财业务部,广西 桂林 541002)

经过10余年的长足发展,商业银行存量理财资产规模已经超过了23万亿元,为实体经济融资及居民财富管理做出了重要贡献。与此同时,在宏观经济持续下行,信用风险频繁暴露的背景下,理财资产投资结构的不平衡对银行理财业务发展的制约也越来越凸显。本文对目前商业银行理财投资业务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转型发展的建议。

商业银行;理财投资;固定收益产品;转型

一、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发展现状

我国银行理财业务于2004年起步,2006年快速增长,2009以后进入爆发式增长阶段。从中国银行业协会对2015年中国银行业的相关调查数据得知,到2015年12月,全国一共有426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存续理财产品,统计显示理财产品数目为60,879只,理财资金账面余额甚至已达23.50万亿元,与2014年同期相比,增加了8.48万亿元,增幅为56.46%。2015年,银行业理财市场有465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发行了理财产品,共发行186,792只,累计募集资金158.41万亿元。

图1 商业银行理财存续规模

从图中显示的数据来看,资产配置方面债券及货币市场工具、银行存款、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是理财产品主要配置的前三大类资产,共占理财产品投资余额的89.10%。

图2 2015年末商业银行理财资产配置情况

根据中国银行业协会统计结果显示,理财产品重点配置的资产之一是债券及货币市场工具,这足以显示债券及货币市场工具已经可以作为一种标准化的固定收益资产了。从中国银行业协会对2015年年末统计理财业务发展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到理财产品投资于债券及货币市场工具的资金量占投资总额的50.99%,这在理财资金投资的11大类资产中占比是最高的。我们还可以看到利率债(包括国债、地方政府债、央票和政策性金融债)占理财投资资产余额的4.07%,信用债占理财投资资产余额25.42%。并且,理财产品直接投资的信用债,以高信用评级的债券资产为主体,整体信用风险相对是较低的。到2015年年底,理财资金直接投资的信用债中,53.49%为AAA债券,26.43%为AA+债券。

图3 2015年末商业银行理财资产投资债券评级

从经营特点来看,商业银行有覆盖广泛的网点,能够通过客户经理的尽职调查快速了解企业的经营管理情况,相对个人投资者和其他类型的金融机构而言,商业银行对信用风险的管理有天然的优势,因此将以债券类资产为核心的固定收益类资产作为理财资产管理的“压舱石”有其合理性。但在宏观经济持续下行,固定收益类资产收益持续走低,信用债券违约事件频发的背景下,商业银行理财投资面临着越来越大的调整压力。

二、商业银行理财投资业务中面临的问题分析

1.宏观环境趋紧、优质资产严重稀缺。

一是宏观层面的经济结构调整、供给侧改革仍未见明显成效,经济下行趋势仍未得到有效缓解;二是金融监管政策不断趋紧,理财业务的发展收到的限制越来越多。据悉,银监会拟于近期对银行理财业务出具更加严厉的监管规则,对银行理财的投资标的进行更加严格的限制;三是微观层面的信贷需求减弱、不良资产暴露等导致资产收益持续下行,但资金成本却存在较大程度的刚性,这进一步导致理财业务利差不断收缩。

2.银行理财投资资产整体配置风格趋于审慎,固定收益类与权益类资产配比失衡。

从上文分析可以看到,目前国内银行理财资产的90%以上配置于固定收益类资产,权益类资产只是点缀。长期以来,商业银行理财投资集中配置于债券和融资类债权资产等固收类资产。虽然此类投资结构适应银行传统信贷业务特点和发挥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优势,但过于注重固定收益类资产的配置,容易受到经济周期波动影响,很容易导致银行理财业务规模出现较大幅度波动。总体看,银行理财投资业务在长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摆脱表外信贷属性,回归资产管理本质的压力,需要在资产配置上创新理财资金的投资方式,合理调整固定收益和权益投资的比例。

3.银行风控部门大多对债券投资施加不少限制。

银行业金融机构大多要求资产管理部门在投资某些特定类型债券需要占用企业授信,要求配置券种持有期限定位于中短期限,以及行业和集中度限制等。债券中的ABS、项目收益券、私募债、非公开公司债、可转债等往往都会面临这些限,对配置这些券种要求较严格。例如ABS只能购买优先档,项目收益债限制特定行业和客户选择等,导致理财资金投资的范围受到约束。同时,当前的债券市场也处于2015年债券牛市以来的相对低潮时期,普通信用债收益偏低和信用风险事件多发并存,进一步增加了投资获取高收益的难度。

4.资本市场类资产配置处于起步阶段,相关风险管控手段缺乏。

目前,商业银行理财资产配置中资本市场类资产主要有股票质押式回购、定增、二级市场配资、打新股等类型,范围仍限于传统的投资业务领域。而对于股票一级市场股权投资、PE投资、新三板等资产投资,由于监管政策的限制,及商业银行本身投资管理和研究能力的欠缺,在当前配置的比例并不大,这也是理财资产投资结构失衡的重要原因。

三、对理财投资业务转型的思考

1.着手研发净值型理财产品。

在“刚性兑付”的潜在压力下之下,银行理财产品大多为预期收益型产品,这实质上是用银行信用为理财产品的兑付进行了兜底。在监管规则逐步趋向严,对资产管理业务的要求日益明晰的背景下,商业银行理财业务逐步回归代客理财的本质,产品端进一步向基金化净值型产品转型,以开放式产品逐步取代预期收益型产品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我们从《2015年中国银行业理财业务发展报告》能够看出,净值型银行理财产品正在逐步成为银行理财产品调整的必然趋势,这也会进一步引起银行理财资产资产配置方式由“债务型”转向“权益型”的变化。净值型银行理财模式的产品优势主要在于以下两方面:一是净值型产品以基金化运作,理财产品客户按照产品净值或估值取得产品收益,这显著减轻了银行刚性兑付的压力;二是银行理财客户可根据自身资金需求状况对开放式理财产品随时申购和赎回,自主选择投资期限,总体上降低了银行理财产品规模的大幅波动,这有利于银行理财的流动性管理。

2.逐步调整投资结构,丰富投资资产种类。

从目前市场情况看,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投资标的不再仅限于信贷类资产、债券等债权类资产,而是已经逐步扩大到包括股权、股指期货、国债期货、受益权等资产在内的大类资产。商业银行理财募集资金可以参与国有企业改革、股指期货、国债期货、企业员工持股计划等市场的投资,还可以介入股票二级市场股票中的受益权投资、股票定向增发配资、股票市值管理、两融、量化对冲业务等资本市场新兴业务。就银行理财投资来看,可以逐步涉足国债期货类产品,这种理财产品除了投资于固定收益类资产外还将部分资金投资于国债期货市场,以对冲理财产品面临的利率风险、减少投资组合价值因市场利率变化导致的波动,为促进银行理财产品由预期收益型向净值型转变提供了效率高、成本低的风险管理工具,增强了理财产品的创新能力。

3.调整固定收益类产品投资策略。

银行理财应拓宽固定收益类资产的投资视野,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逐步减少标准化固定收益资产的各种限制,增厚投资收益。目前,银行理财在固定收益类资产投资策略方面,主要以被动组合策略为主,对债券类资产普遍以持有至到期为主,借以追求长期相对稳定的收益。而对于利用市场波段性机会进行交易则较少涉及,主动性投资和交易策略不足。下一步,商业银行理财应积极把握货币政策的松紧节奏和市场交易情绪,探索交易型组合投资。

4.转变盈利模式。

在目前以预期收益型产品为主的情况下,商业银行理财收入来源主要为资产端投资收益和负债端兑付客户产品收益的利差收入。随着产品类型净值化和投资标的多样化的不断推进及风险管理能力的逐步提升,优化银行资产管理业务盈利模式的条件逐步成熟。在此背景下,商业银行可以逐步转变传统的利差盈利模式,减少对利差收入的依赖,构建起以“固定费用+业绩分成”为主要收入来源的盈利模式。具体而言,一是按照产品发行规模,收取固定比例的管理费;二是根据业绩基准,对超出业绩基准的超额收益,由银行与客户按约定比例分成,获取超额收益。

5.积极介入资本市场

从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来看,对资本市场进行业务布局和投资管理是战略性发展方向,全方位、多层次介入资本市场是银行理财投资的必然选择,并可以逐步将相对前沿的股权融资、并购、资产证券化等多样化资产纳入理财资产配置篮子。例如,最近几年来,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迅猛发展,但怎样在有限的资金和并购大背景中抓住优质的并购机会,是该类企业面临的重大问题。因此,为抓住并购整合的时机,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大股东积极培育优质资产然后择机将其注入上市公司,为上市企业的产业布局争取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也为上市企业储备优质资产。为筹集并购资金和培育优质资产,上市企业大股东往往通过与PE或银行等金融机构合作,以设立并购基金的方式来完成产业并购和资产培育。在此背景下,银行资产管理业务可以为拟开展并购业务的上市公司及其大股东提供理财产品设计及融资服务,与这些优质大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并从中获取可观的资产管理收益。

[1] 《2015 年中国银行业理财业务发展报告》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 2016年2月.

[2] 理财市场如何对接债券市场? 李秋菊 孙晓静 VOL.34 2015.03《金融市场研究》.

[3] 奔向大资管的银行理财 杨 荣 《金融市场研究》2015.08 VOL.39.

[4] 关于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发展趋势及其风险防控的思考 史少文 《大庆社会科学》 2013年8月 总第179期.

猜你喜欢
理财产品债券收益
螃蟹爬上“网” 收益落进兜
怎么设定你的年化收益目标
2015年理财“6宗最”谁能给你稳稳的收益
如何解开设计院BIM应用的收益困惑?
非保本理财产品
保本理财产品
非保本理财产品保本理财产品
非保本理财产品保本理财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