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大学生英语作文中义务型情态动词用法比较研究

2016-12-14 05:15康丽英
关键词:情态语料库外国

马 勇,康丽英

(河北北方学院 外国语学院,河北 张家口 075000)



中外大学生英语作文中义务型情态动词用法比较研究

马 勇,康丽英

(河北北方学院 外国语学院,河北 张家口 075000)

义务型情态动词是情态动词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比较两个中外学习者语料库(WECCL2.0和NESSIEv1),考察中国和英语国家英语学习者在写作过程中对义务型情态动词的使用差异。发现:前者较后者有过度使用该类动词的现象;不同的话题对义务型情态动词有不同的影响,对于电脑游戏、教育、科技、家庭责任、交通和住房等话题,中国学习者更喜欢使用义务型情态动词,而对于校外租房和电子书等涉及个人隐私和发展的话题,外国学习者更倾向于使用该类动词。

义务型情态动词;写作话题;中外英语学习者

网络出版时间:2016-10-09 17:16

义务型情态动词指的是表示义务必然的情态动词,如:must,should,ought to,be supposed to,have got to,need to和have to。在英语学习中,中国学生通常只了解这些词的字面意义却很少通晓它们的深层含义。纵观近10年来国内外专家对该类动词的研究,发现无论是英语国家[1-5]还是非英语国家[6-8]的英语学习者在表示义务情态方面都出现了新的变化趋势。该文收集了英语本族学习者和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在相同或相似话题下对情态动词的使用情况,旨在为教师们提供教学的数据和案例支持,并为学生更好地使用情态动词提供一些实例。

一、研究设计

该研究主要运用语料库调查的方法研究中外英语学习者英语作文中义务型情态动词的使用差异。

(一)语料库描述

以往的研究者们使用的语料库是LOCNESS(Louvain corpus of native English essays),该语料库中有些话题是中国人的禁忌或者不经常谈论的,如同性恋婚姻、学校中的性以及媒体自由等。因此,以该语料库作为比照在很大程度上讲是不可靠的。另一个重要的问题是话题的类型也是影响情态动词使用情况的重要因素,虽然Hinkel[8]提到了话题种类涉及中国学生的情况,但是不能全面地反映问题,因而在中国几乎没有这一类研究。鉴于以上两方面的缺陷,该研究将采用两个语料库,一个是由北外自建的语料库NESSIEv1,该语料库由225篇议论文构成,共176 578字,是由在华的英语国家留学生完成的英语作文;一个是中国学习者笔语语料库WECCL2.0,由文秋芳等开发,涵盖27个不同题目的英语作文,一共4 950篇,共1 447 605字。研究设计了3个问题:

1.在话题相同或相近的情况下,中外英语学习者在义务情态动词的使用方面存在哪些差异?

2.话题的种类会如何影响情态动词的使用?

3.义务型情态词的使用是否存在个体差异?

(二)数据收集

研究采用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语言研究中心研发的工具BFSU-PowerConc1.0来处理学习者的笔语产出语料。利用该工具检索出包含must、have to和should等情态词的所有形式,然后在所有的索引行中,手工删除那些不符合要求的词项,通过分类话题和数据收集,可以得出中外英语学习者使用义务型情态动词的差异。为了进一步分析中外学习者如何使用义务型情态动词,WECCL2.0和NESSIEv1中的数据被收集起来并换化成百分比,如1/250=0.4%。这些数据将被制成不同的表格。

二、数据呈现、分析与讨论

义务型情态动词对于中外英语学习者的语法学习非常重要,学习环境和文化差异导致他们在写作中对这类动词的使用有很大的差别。

(一)中外英语写作中义务型情态动词使用的总体情况

表1 两语料库中义务型情态动词占比表

通过表1可以清晰地看出,中国英语学习者比外国英语学习者更多地使用义务型情态动词(0.84%>0.34%),这与之前胡春雨的研究结果一致。在两组学习者中,should在两个语料库中使用最多,外国学习者则没有使用如be supposed to或have got to之类的情态动词。两组学习者使用need to的情况都是0.05%。在使用情态动词时,中外学习者存在很大的不同,中国学习者会过度使用或过少使用某些情态动词,表1显示,WECCL2.0中should被使用了7 447次,占总字数的0.51%;NESSIEv1中should被使用了348次,占总字数的0.17%。

产生这样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族语的影响在个人的二语习得中起很大的作用;母语影响使中国学生对英语和汉语的情态动词产生误区。尽管汉语情态系统能够帮助中国学习者学习情态动词,但同时它也使中国学习者忽略了社会文化和语用含义的影响,这使中国学习者过多地使用义务型情态动词(如对家庭、国家和集体的责任和义务)。此外,个性、动机、学习方式、认知方式和学习策略等都会使中国学习者对某些情态动词产生偏爱并且过多使用。

(二)中外英语作文中义务型情态动词使用对比研究

义务型情态动词在不同话题下的研究可以通过表2显示出来。数据展现了义务型情态动词的使用频率,同时揭示出在中外英语作文中义务型情态动词的使用很大程度上受话题的影响。表2显示:对于中国英语学习者来说,无论哪一类话题,must、should、need to和have to均有使用,而ought to,be supposed to和have got to未有涉及。对于英语国家的英语学习者来说,后3个情态动词体现在这11个话题中,而前4个情态动词并未在电子游戏、科技和学历等话题中体现。

表2 不同话题下义务型情态动词使用情况对比表 (%)

中外英语学习者在相同或相似的话题中使用义务型情态动词的差异具体表现如下:

1.电子游戏

关于电子游戏,外国学习者几乎不用义务型情态动词,而中国学习者喜欢用一些高量值的情态动词,如must、should和need to。中国学习者喜欢用must和should来表达汉语中的“必须”和“应该”。外国学习者关注的是电脑游戏积极的一面,而中国学习者则更多关注电脑游戏消极的影响。中国学习者倾向于用义务型情态动词来表达他们对电脑游戏危害的担忧,建议学生“应该”少玩电脑游戏。如:

1a)…effective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to prevent children from playing them.(WECCL2.0)

1b)to get positive effect from computer games there needs to be parental input from the parents.(NESSIEv1)

上面的两个例子阐述了政府和家长关于电脑游戏的责任和义务。不难看出,中外学习者都建议采取积极措施以避免儿童沉溺于电子游戏。中国学习者用should来表达这种紧迫性,强烈建议政府应该采取相应措施;外国学习者则认为父母的作用更重要,这与中外学习者的社会价值观有很大的关系。

2.现代科技

这一部分包含两个话题:一个是科技可以使人们的生活更便捷,另一个是电子书是否会取代传统书籍。在这两个话题中,外国学习者使用义务型情态动词的百分比是0.64%,而中国学习者的百分比是0.60%。在有关电子书是否会取代传统书籍的话题中,外国学习者比中国学习者使用更多的义务型情态动词(0.64%>0.35%)。

2a)In a conclusion,we must go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WECCL2.0)

2b)…and in my view this has little or no bearing whether or not we feel our personal lives to be“better”.(NESSIEv1)

由上面两个例子可以看出,中外学习者都认为科技可以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然而,中国学习者受到社会文化影响,更强调科学技术在国家发展中的责任,而外国学习者则更多关注的是个人获益,认为其“使个人的生活更好”。

3.教育

在谈论教育的时候,外国学习者使用义务型情态动词的百分比是0.89%,而中国学习者的百分比是4.64%。无论在中国学习者还是外国学习者的作文中,大量义务型情态动词的使用都表达了他们对教育有着强烈的义务感和责任感。

3a)I must confirm that they are even more expensive,especially in an increasingly globalized world.(WECCL2.0)

3b)The cost of college education has been sharply increasing since the end of 1990s.(NESSIEv1)

3c)What we need to realize is that it is imperative that everyone can be properly educated to perform their job.(NESSIEv1)

通过上面的例子可以清楚地看出,中外学习者都喜欢用情态动词来表达他们对不断增长的教育费用的担心和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中国英语学习者用“must”来强调主观上承认全世界的教育费都在增长,英语国家学习者只是用“sharply”这一副词来叙述从20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教育费用猛增。当谈及教育的重要性时,外国学习者只用半情态动词“need to”和表示重要性的形容词“imperative”来强调每个公民都应受到良好的教育。

4.家庭责任

对于家庭责任,外国学习者使用义务型情态动词的百分比是0.27%,而中国学习者则是0.88%,比外国学习者多了0.61%。这要归因于should在WECCL2.0中的使用(0.71%)。这说明话题对中外学习者义务型情态动词的使用有着深刻的影响。在这一话题中,中外学习者都表达了个人对家庭应尽到责任。

4a)We should take care of them not only in material but also in spirit when they are old.(WECCL2.0)

4b)Today’s generation will sacrifice more to take care of their parents than any generation before them.(NESSIEv1)

中国大学生在作文中阐述了对老人的照顾应兼顾物质和精神两方面,这体现出中国人深深地被集体主义价值观所影响,更习惯用高量值的义务型情态动词来表达自己对家庭的责任。而外国英语学习者则用表将来的“will”体现他们这一代人要担当照顾父母的责任。

5.校外租房

对于这一话题,外国学习者比中国学习者更多地使用义务型情态动词,外国学习者使用义务型情态动词的百分比是0.71%,而中国学习者只有0.62%。

5a)…you needn’t to worry about the limitation of electricity-you can just work on it.(WECCL2.0)

5b)Your college life should be a mixture of different social situations including group settings as well as individual settings.(NESSIEv1)

住宿问题是一个私人问题,外国学习者显然更关心这一问题。在5b)中,外国学习者使用了高量值的情态动词,例如should。中国学习者在描述宿舍的条件时使用了许多情态动词,而外国学习者则在谈论校外租房时使用了更多的情态动词。这显示出他们对这一话题不同的价值观,而这一价值观则源于他们不同的教育背景和文化。

6.学历

在这一话题中,外国学习者很少使用义务型情态动词,而中国学习者仍旧喜欢用must与should这类高量值的义务型情态动词,在WECCL2.0中,义务型情态动词所占百分比高达0.62%。

6a)…we must bear in mind that our final goal is to make our future career successful….(WECCL2.0)

6b)To worship them as we do runs the risk of twisting our education system,and our selection of job applicants,out of a truly human shape.(NESSIEv1)

从6a)看出,中国英语学习者使用must来说明要想获得学历必须付出努力,而外国学习者则认为学历与国家的教育制度有关,因此并未使用情态动词。

7.英语水平

在这一话题中,外国学习者喜欢用should和have to,占了总字数的0.48%,比must多0.16%。而中国学习者偏爱should,占总字数的0.59%。至于have to,外国学习者的使用频率则高于中国学习者。

7a)You should give priority to speaking in English study and should not go on studying in silence as silence is golden.(WECCL2.0)

7b)You should write an journal several times weekly in English and use dictionary to add various new vocabulary words.(NESSIEv1)

在该话题中,中外学习者都使用了义务型情态动词。这表明他们都很重视英语能力,这也是他们喜欢用义务型情态动词的原因。这两组学习者都提出了一些建议或意见,以提升英语能力,适应未来的竞争。

综合以上研究可见,中国学习者比外国学习者更多地使用义务型情态动词(0.80%>0.34%),而且should、must、need to和have to是他们的首选。与国外学习者相比,中国学生喜欢用义务型情态动词来表达义务和必要性。外国学习者在谈及有关个人利益和个人价值时喜欢用义务型情态动词,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文化的影响力。中国传统文化更强调个人对家庭、社会和国家的义务,凸显集体的和谐和凝聚力。而西方国家注重实现个人价值。

该文主要研究了中外英语学习者使用义务型情态动词的情况,而其他的情态动词例如强调可能性的can、could、may、might和表示意愿的would、will和shall等并未涉及其中。未来也可以对中外英语作文中的其他方面进行研究,如名词、形容词和介词等,话题是否会影响这些词的使用也值得进一步探索。

[1] Tagliamonte S,D’Arcy A.The modals of obligation/necessity in Canadian perspective[J].English World-Wide,2007,(1):47-87.

[2] Vine B.Why we ought to look at need to:A 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 of the modals of obligation/necessity in spoken business English[J].New Zealand Studies in Applied Linguistics,2006,(2):111-119.

[3] Collins P.The modals and quasi-modals of obligation and necessity in Australian English and other Englishes[J].English World-Wide,2005,(3):249-273.

[4] Myhill J.The Development of the strong obligation system in American English[J].American Speech,1996,(4):339-388.

[5] Wasserman R,Rooy B.The Development of modals of obligation and necessity in White South African English through contact with Afrikaans[J].Journal of English Linguistics,2014,(1):30-50.

[6] Mukundan J.Modal auxiliary verbs in prescribed Malaysian English textbooks[J].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2011,(1):79-89.

[7] Collins P,Borlongan A M,Yao X Y.Modality in Philippine English:A diachronic study[J].Journal of English Linguistics,2014,(1):68-88.

[8] Hinkel E.The effects of essay topics on modal verbs uses in L1 and L2 academic writing[J].Journal of Pragmatics,2008,(2):667-683.

(责任编辑 白 晨)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Use of Obligatory Modal Verbs by Chinese and Native English Learners in English Writing

MA Yong,KANG Li-ying

(School of Foreign Studies,Hebei North University,Zhangjiakou,Hebei 075000,China)

Obligatory modal verbs are a very important part in modal verbs,while there exist many problems among students in using obligatory modal verbs.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wo learners’ corpora(WECCL2.0 and NESSIEv1),observing and studying the differences of Chinese learners and native learners of English in writing.The results show that in general,Chinese learners overuse obligatory modal verbs(0.80%),while foreign learners use less(0.34%).By analyzing the writing under the similar topics,the effects of topics on obligatory modal verbs can be easily seen.Chinese learners prefer to use obligatory modal verbs in talking about computer games,education,technology,greedy and selfishness,traffic and housing problems,while foreign learners have the tendency to use obligatory modal verbs on the topics of living outside the campus and E-dictionary.

obligatory modal verb;writing topic;Chinese and native English learner

2016-06-14

河北省教育厅自筹项目(SZ129001)

马勇(1979-),男,河北阳原人,河北北方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文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语料库语言学和英语教学。

H 314

A

2095-462X(2016)05-0039-05

http://www.cnki.net/kcms/detail/13.1415.C.20161009.1716.040.html

猜你喜欢
情态语料库外国
情态副词“说不定”的情态化研究
《语料库翻译文体学》评介
表示“推测”的情态动词
外国公益广告
基于JAVAEE的维吾尔中介语语料库开发与实现
语篇元功能的语料库支撑范式介入
外国如何对待官员性丑闻案
外国父母看早恋,有喜有忧
情态动词专练
外国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