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胜伟江苗话中保留的少数民族底层语言现象分析

2016-12-15 01:47郭晓芹
关键词:土话苗语后置

郭晓芹

(菏泽家政职业学院基础教学部 山东菏泽 274300)



·语言文字·

龙胜伟江苗话中保留的少数民族底层语言现象分析

郭晓芹

(菏泽家政职业学院基础教学部 山东菏泽 274300)

龙胜伟江苗话在整体面貌上属于汉语方言,但仍保留了少数民族底层语言成分:语音层面有复辅音的残留;词汇既保留了少量苗瑶语底层词,也有少量壮侗语底层词;语法层面表远指的指示代词后置,程度副词“很”作状语后置。

伟江苗话;底层语音现象;底层词汇现象;底层语法现象

龙胜伟江苗话是少数民族讲的一种汉语方言,在语言的深层还保留着一些原语言的底层成分。本文分别从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来讨论龙胜伟江苗话中的底层语言现象。

一、底层语音现象

表1 伟江苗话复辅音声母与古声母的对应关系

续表1

龙胜伟江苗话地域分布于广西东北部,周边与桂北平话、湘南土话、湘方言相邻,我们特意选取了一些有代表性的点进行了比较。南部湘语选取城步儒林镇话、双峰话,湘南土话选取东安花桥土话、江永城关土话、道县寿雁土话、双牌江村镇土话,桂北平话选取资源延东直话、兴安高尚软土话、临桂义宁话、文桥土话、灌阳观音阁土话、临桂两江平话。结果发现,虽然龙胜伟江苗话在地理分布上和上述方言土话相毗邻,但以上诸方言土话都没有复辅音。当我们与周边苗话进行比较时,却发现龙胜的中洞、太平塘、芙蓉、牛头都有复辅音。古苗语有复辅音,现代苗语除黔东方言和滇东北次方言外,都有由p、ph、mp、mph和l或组成的复辅音pl、phl、mpl、mphl,p、ph、mp、mph。由此我们认为龙胜伟江苗话保留的复辅音,是苗语底层成分在语音层面的残留。

二、底层词汇现象

龙胜伟江苗话在词汇层面也保留了部分少数民族语言底层词,其中既有苗瑶语底层词,也有壮侗语底层词,反映了这种语言较早的历史层次。下面举例说明。

在龙胜伟江苗话中表示小之义有三种不同的语音形式,分别是“小[iao53]”“小[iou33]”“小①[ie55]”。第一种形式只用在西南官话的借词中,在调查到的三千多词条中只有三个词语用这种形式表示:小学[iao53io22]、完小[uan22iao53]、小卖店[iau53mai44tian44]。第二种形式的使用比第一种形式广泛,比如小气[iou33hi44]、小心[iou33in55]、小暑[iou33e33]、胆小[ta33iou33]等。最后一种形式使用最为广泛,绝大多数表小之义的词语都使用“小[ie55]”,比如小雨[ie55u33]、小人崽[ie5522tai33]、小风 [ie55po55]、小岩头 [ie55ie22dao44]、小伯 (最小的伯父)[ie55pa44]、小嫂(弟媳) [ie55u33]等等;本字不明,小是训读字,本字应该是一个壮侗语底层词,其音和义都和壮侗语表小之义的词有着对应关系:布依语[ni5]、临高话[nk7]或[ni7]、傣西语[um3]、毛难语[ni5]。因而我们大胆推测伟江苗话表小义的“□②[ie55]”当为一个壮侗语底层词,因其使用非常广泛,所以被保留了下来。

在龙胜伟江苗话中数词“一”(为避免字下加线被误解,此处省略不加)有两种不同的形式:一[i22]、一[a55]。第一种形式是文读音,使用不广泛,有两种用法:一种用于西南官话的借词中,比如礼拜一[li53pai44i22]、星期一[in44hi22i22]、第一[ti53i44]、一来二去[i22lie44i53i44]、一一得一[i22i22tai22i22];第二种用于词尾或者数词非开头部分,比如初一[thu55i44]、十一[d21i22]、二十一[i53d21i22]、九十一 [iou33d44i44]、一百一[a55pa44i44]、一千一[a55thie55i22]、一千一百一[a55thie55i22pa44i44],上述读音为[i44]的属于连读变调。除去上述用法,伟江苗话中表“一”的形式无一例外的都采用第二种形式,比如一[a55]、一百[a55pa44]、一百一[a55pa44i44]、一千[a55thie55]、一千一[a55thie55i22]、一个[a55ko44]、一大半[a55ta53po53]、算一算[o44a55o44]、食一口 [iou21a55xao33]、一担草[a55ta44thu33]、一本书[a55po33iou55],这种形式中的“一”是训读字,本字应为苗语底层词。从龙胜伟江苗话的语音规律来看,这个读音无论是韵母还是声调都不符合规律,“一”属于臻摄开口三等入声字,臻摄开口三等字在龙胜伟江苗话中韵母读为ie、ai、i,没有a的读音;“一”是影母字,而清入声字在龙胜伟江苗话中读为阳平22调,没有读为阴平55调的,所以不符合龙胜伟江苗话的语音规律,本字应为苗语底层词,因其使用太广泛,所以被保留了下来。

龙胜伟江苗话表示肉用[nai44],比如白肉[ba21nai44]、瘦肉[ao44nai44]、狗肉 [kao33nai44]、肉皮[nai44bi44]、 食肉[iou21nai44]等等,此处肉为训读字,本字不明,当为苗语底层词。“肉”属于通摄合口三等入声字,在龙胜伟江苗话中,通摄三等促声字韵母读为o、ou、iou、u、y,没有ai的读音,声调为阴去44调,入声没有读为该声调的,所以不符合龙胜伟江苗话的语音规律。下面来看苗语中肉的读音:腊乙坪[a31]、养蒿[a55]、大南山[qai31],由此可见,[nai44]当为苗语底层词的保留。

另外,还有些常用的词语,比如“游泳[ua55to44]”、表曾祖辈之义的“白”、表李子之义的“马李[ma33li33]”中的“马”、表儿子之义的“□[tie55]”都是少数民族底层词的保留,详见笔者论文《广西龙胜伟江苗话词汇特点分析》,这里不再赘述。

三、底层语法现象

1.远指指示代词 □[ni55]

伟江苗话的指示代词比较特殊,分近指和远指。近指用“咯[ko22]”,远指用“□[ni55]”,本字不明,具体用法如表2:

表2 伟江苗话指示代词的用法

当指示人或事物时,近指单数用“咯[ko22]”,复数用“咯哋[ko22ti44]”;远指单数用“咯[ko22]+量词+名词+□[ni55]”,复数用“咯哋[ko22ti44]+量词+名词+□[ni55]”。

咯个[ko22ko44]这个

咯个□[ko22ko44ni55]那个

咯本书[ko22po55iou55]这本书

咯本书□[ko22po55iou55ni55]那本书

咯哋书[ko22ti44iou55]这些书

咯哋书□[ko22ti44iou55ni55]那些书

当指示名词性的转指成分时,近指词放在转指成分之前,远指词放在转指成分之后:

咯哋熟嘎,食得。ko22ti44iou21ka44,iou21tai44这些熟的,吃得。

咯哋生嘎□,食不得。ko22ti44a55ka44ni55,iou22pu22tai44那些生的,吃不得。

有时表示远指时,“咯”可以省略:

咯个比(咯)个□好。ko22ko44pi33(ko22)ko44ni55fu33这个比那个好。

咯个有不有(咯)个□大。ko22ko44iou33pu22iou33(ko22)ko44ni55ta53这个有没有那个大。

在表示地点时,用“宕哩[to22lie44]”表示“这里”,“哩”字本字不明,用同音替代,用“宕□[to22ni55]”表示“那里”。“咯边[ko22pie55]”表示这边,“边□[pie55ni55]”表示那边。地点和方向的远指都不用前加“咯”。

宕哩[to22lie44]这里 宕□[to22ni55]那里

咯边[ko22pie55]这边 边□[pie55ni55]那边

这种指示代词后置的用法常见于南方一些少数民族语言,比如苗瑶语、侗台语、藏缅语等,个别汉语方言点也发现了这种用法,比如2004年,赵敏兰老师、曾晓渝老师等一行人在对广西龙胜三江的六甲话进行调查时就发现了这种用法:

本 书 那 着 他 拿 走 了。那本书被他拿走了。

但使用六甲话的地区是少数民族多民族接触频繁的地区,壮语、侗语、苗语、瑶语等少数民族语言都有人使用,考虑到伟江苗话的使用者是苗族人,因此我们推测这种指示代词后置的用法更可能是苗语语法底层现象的保留,下面来看苗语三大方言代表点的指示代词的具体用法,如表3:

表3 苗语三大方言指示代词用法

由上表我们可以看出,腊乙坪、养蒿、大南山苗语在表示地点的近指和远指时都是指示代词后置,伟江苗话表示远指时指示代词后置可能是苗语语法底层现象的保留。

2.程度副词 很[xai53]

伟江苗话常用的程度副词有“蛮[mai22]”和“很[xai53]”,但二者用法不同,“蛮”用在形容词前,“很”用在形容词后,二者出现的环境互补。

伊有蛮多书。i33iou33mai22to55iou55他有很多书。

伊嘎书多很。i33ka44iou55to55xai53他的书很多。

这个东西重很。ko22ko44to55i55din22xai53这个东西很重。

程度副词“很”作状语后置,这种语法现象在苗瑶语、壮侗语等少数民族语言里较为常见,但在汉语方言里不常见。目前,我们在广西三江平话、广西龙胜马堤平话、河池的西南官话、湖南保靖(属于湘语)③发现了这种后置的用法,但上述方言点都是和南方少数民族语言接触频繁的地区,因此我们猜测程度副词“很”作状语后置,更可能是少数民族语法底层现象的保留。在苗语里,大多数副词放在动词、形容词之前作修饰成分,只有表示程度的副词必须放在动词、形容词之后:

ken55po44va44

哭 很 哭的厉害

nɛ44ljen13o55

多 极 很多

由此我们推测,程度副词“很”作状语后置,可能是苗语语法底层现象的保留。

据《龙胜县志》记载,龙胜的苗族是从邻近的湖南城步苗族自治县迁来的,属城步支苗族。早在2004年,李蓝老师就对湖南城步青衣苗人话进行了界定,称其为“民汉语”,即一种少数民族讲的汉语方言。这种语言的总体面貌已经是汉语了,但语言持有者不是汉族,语言的深层还保留着一些原语言的底层成分。由上面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出,龙胜伟江苗话由于长期的语言接触和民族接触,底层现象只残存于伟江苗话中,但这些现象的存在,为语言接触理论提供了材料和证据,也反映了伟江苗话纷繁复杂的历史层次。

注释:

① 字下划线为训读字,下同。

② 本字不明的用“□”表示,下同。

③ 根据曹志耘《汉语方言地图集(语法卷)》。

[1] 龙胜县志编纂委员会.龙胜县志[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2.

[2] 王辅世.广西龙胜伶话记略(上)[J].方言,1979(2) :137-141.

[3] 王辅世.广西龙胜伶话记略(下)[J].方言,1979(3) :231-240.

[4] 王辅世.苗语简志[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5.

[5] 李蓝.湖南城步青衣苗人话[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6] 中央民族学院少数民族语言研究所第五研究室.壮侗语族语言词汇集[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5.

[7] 罗昕如.湘南土话中的底层语言现象[J].民族语文,2004(1) :20-25.

[8] 郭晓芹.广西龙胜伟江苗话词汇特点分析[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15(4):73-77.

[责任编辑 李秀燕]

The Bottom Language Analysis of Ethnic Minorities in Miao Dialect of Weijiang, Longsheng County

GUO Xiao-qin

(ChineseEducationDepartment,HezeProfessionalCollegeofHousekeeping,Heze,Shandong, 274300,China)

On the whole,Weijiang dialet in Longsheng belongs to Chinese dialect, but it keeps bottom linguistic components of ethnic minorities: on the phonetic level, complex consonant remains; on the vocabulary level, it has quite a few bottom words from both Miao-Yao language and Zhuang Dong language; on the syntactic level, dem pro that indicates the distance places is put postpositionally and “很” which acts as a adverbial also placed in the back.

Weijiang dialet; the bottom phonetics; the bottom lexicon; the bottom syntax

2016-05-06

郭晓芹(1973—),女,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方言音韵。

H17

A

1672-8505(2016)06-0042-04

猜你喜欢
土话苗语后置
苗语典型存在动词初探
苗语汉语互译工具设计与实现
非正交五轴联动数控机床后置处理算法开发
五轴机床分类运动学建模及后置处理验证
『我脚着』是啥意思
我打算这样过寒假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泰跨境苗语对比研究”结项获“优秀”等级
异乡人的梦
后置式自动发卡机系统应用
后置客车底盘离合器系统的匹配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