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的自我定位与发展

2016-12-23 22:40汪阳
青春岁月 2016年22期
关键词:自我发展辅导员

【摘要】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军,在新形势下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面对以95后为主的大学生群体和错综复杂的思想局面,辅导员正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困难,辅导员只有准确定位,持续学习,不断创新,自我发展,才能让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充满活力,发挥作用。

【关键词】辅导员;自我定位;自我发展

当下,95后已经成为了高校大学生的主力军,他们个性、独立、时尚,习惯互联网+的生活环境,这些鲜明的特征也让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那么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高校辅导员,究竟应该如何自我定位与发展呢?

一、与时俱进,自我准确定位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明确指出:“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这已经清楚的为辅导员做了定位,可很多辅导员的工作日常是“两眼一睁,忙到熄灯。两眼一闭,提高警惕。”总给人一种连轴转的高压印象。高校辅导员的工作确实很琐碎也很繁重,但是往往是有些辅导员自我定位不清晰所导致的。

目前社会环境复杂,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都是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高校辅导员既是教师又是干部,既要教育学生也要管理学生,既是师长又是朋友。但这并不意味着辅导员是24小时的保镖,是面面俱到的保姆。面对追求独立个性的95后大学生,脱离了紧张高压的中学时代,进入到了相对宽松的大学生活,喋喋不休的唠叨,严肃无趣的教条可能并不会产生什么效果,同时,大包大揽事事躬亲也未必能培养出学生的独立生活能力,有时候反而会引起学生的反弹。

在工作中,有些辅导员的确时时刻刻在忙,但是学生管理和教育的成效并不明显,比如学生考试找不到教室、被检查出缺勤事后补签假条、在各类评奖评优中争吵争议不断、上课迟到早退纪律涣散等等,面对这些情况,如果只是发现一次纠正一次,或者是辅导员时时盯梢,那就会让辅导员的很多工作重复而无效,辅导员是应该关心关爱学生,帮助他们成长成才,但是理想信念也好,规章制度也好,学生只有将这些内化于心才能外表于行,辅导员正是这样一个帮助学生将这些内化于心的引导者,这是一个过程,不能因为看不懂成效就变得简单粗暴或失去耐心干脆全部包揽事必躬亲,只有准备定位,严格执行,辅导员的工作才能事半功倍,更有效率和意义,也有助于高校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形成。

二、脚踏实地,提升专业技能

2014年3月,教育部颁发了《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这其中,明确规定了高校辅导员的各个级别以及相应级别所应具备的专业技能,为辅导员的自我发展也提供了明确的方向。

辅导员需要宽口径的知识储备,基础知识如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政治学、教育学、心理学,法律法规知识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条文规定,更需要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如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基本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话相关理论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务相关知识。这些理论要与实践相结合,运用于辅导员的实际工作中。

当前社会环境复杂,高校大学生所面临的挑战和诱惑也是与日俱增。除了传统的适应性问题、人际交往问题、学习问题、职业规划问题、恋爱问题等,互联网+的时代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带来很多潜在的危险,比如网络兼职陷阱、网购诈骗,针对学生的借贷平台也是来势汹汹。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都变得多元化,这就给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增加了难度。除了需要具备基本的理论知识外,还要时时更新,不断提升,才能及时应对各类突发情况,准确处理各项事务工作。

在工作中,很多辅导员忙于繁杂的日常事务,没有时间进行系统的自我提升,有些是摸着石头过河,有些完全是经验主义,很多解决问题的方法都不科学和恰当。比如在面对一个疑似有心理问题的同学,如何判断、如何沟通,这需要一定的心理学常识,否则就会出现误判或者交流不当,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另外,面对价值多元化的学生,他所关注的一些社会思潮方面的问题,辅导员又如何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呢?若没有系统的理论知识做支撑,很多辅导员对当下的社会问题压根没有进行一针见血的分析,更别说对学生进行强有力的说服。此外,面对越来越多的网络陷阱、电信诈骗,若辅导员本身的生活就离网络很遥远,那更是无法应对这些新兴的挑战。

由此可见辅导员的工作繁杂,需要掌握较为宽泛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才能应对当下日益复杂的工作环境。

三、志存高远,做好职业规划

高校辅导员,不论是资深前辈还是菜鸟新人,都会面临这样一个问题:你是要干一辈子辅导员吗?日后想怎么发展呢?辅导员经常给学生做职业生涯的规划和就业指导,那么对于自己呢,是否也应该有一个明确的计划呢?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指出辅导员具备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同时也按照教授、副教授、讲师和助教的职称级别进行评定,这为辅导员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当下高校的很多辅导员都囿于繁杂的日常工作,根本没有想过自己的职业未来走向。是不是要把辅导员作为终身的职业,如果是那要如何规划提升,不可能日复一日的只是重复眼前的工作,如果不是,那么将来要做什么转型呢?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很多当下的困境都来自于没有一个清晰系统的自我规划,一方面觉得目前的很多工作简单上手却单调重复,另一方面觉得突破、创新和挑战是耗费精力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对辅导员的工作缺乏热情缺乏创造力,也缺乏成就感,这对个人和工作来说都是困境,所以清晰长效的职业规划对于辅导员的成长来说尤其重要。

辅导员的职业发展主要有四个方向——“专、转、提、派”。当然,刚踏上工作岗位的辅导员并不能明确自己想朝着哪个方向发展,可以在最初的三年时间内熟悉工作,与这个职业慢慢磨合,同时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也会逐渐显现,再根据自身性格气质和职业实践,再来考虑自己能不能更好的胜任这个职业,再做出判断。

辅导员在根据自身特点和工作情况进行自我评估和职业规划,需要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相结合。与此同时,不能停下自我学习和自我成长的脚步,辅导员这一职业,有很多为其量身打造的进步阶梯,比如辅导员专项的思想政治教育博士,还有年年举行的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和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的评选和提名,这些都是激励辅导员自我提升的有效途径。

辅导员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军,正在向职业化专业化的队伍上发展,在高校立德树人的过程中也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就对辅导员的职业能力提出了更明确的要求。首先要自我准确定位,有效率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其次要求辅导员苦练内功,不断提升自我的专业技能来应对日趋复杂的工作情况;此外还需要辅导员志存高远,为自己设定明确的职业目标和规划,层层递进相辅相成,才能在当前的环境中成长为一名专业化、职业化的辅导员,创造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 杨建义. 高校辅导员专业成长研究[M].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4.

[2] 杨振斌, 冯  刚. 高等学校辅导员培训教程[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作者简介】

汪阳(1987—),女,湖北随州人,西华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辅导员、助教,主要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自我发展辅导员
高校辅导员综合素质与能力提升探究
学生对辅导员工作的满意度调查与对策
“自我发展”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大学英语写作课与教师发展研究
“互联网 +”的新形势下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师自我发展的探讨
小学教师自我发展策略初探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时代诉求与角色定位
基于学生自我发展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地区教育扶持的基本策略
“有为”也应“有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