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问题疫苗事件的舆情分析与反思——一项基于微舆情大数据的研究

2017-01-06 08:03
关键词:舆情疫苗信息

林 寒



山东问题疫苗事件的舆情分析与反思——一项基于微舆情大数据的研究

林 寒

(武汉大学 社会学系,湖北 武汉430072)

疫苗关乎国计民生。基于微舆情系统,挖掘了与山东问题疫苗相关的3359266条信息,利用宏观大数据分析方法和微观定性分析方法进行舆情分析。研究发现:该事件一度被主流媒体、明星大V、普通老百姓及政府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舆情主要集中在2016年3月18号到3月28号,舆情信息主要来自新浪微博,敏感信息占了49.66%,北京是舆情最热的地方、广州其次、山东排第三。某些人为了短期经济利益而突破底线、患者无条件的信任及相关部门监管不到位等原因导致问题疫苗事件的发生。类似事件会引起社会的信任危机和人们的生存恐慌,应当用“预防”、“监管”、“惩罚”的方式减少或杜绝类似事件的发生。

山东问题疫苗;舆情分析;大数据;微舆情;信任

一、引言

问题疫苗事件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2005年发生的“安徽泗县甲肝疫苗事件”,2010年发生的“山西问题疫苗事件”,2013年发生的“湖南等地乙肝疫苗事件”[1],及2016年曝光的“山东疫苗事件”等,都在一定时期内、一定范围内引起了一定的反响。疫苗事件是公共卫生事件的一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会给较大范围的人群造成相当的心理压力和情绪问题,常见表现有疑病、恐慌、焦虑、抑郁和强迫心理等[2],而媒介信息能够使受众被动接受并产生一致反应的“魔弹”,大众媒体的宣传力量会产生强大的效果影响人们的行为[3],加上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是信息源,人人都能传播信息,人人都能接触到他人的信息,所以,涉及到人类生命健康安全的疫苗事件能够触动人们的敏感神经。只是,不同时期的疫苗事件严重程度不一,受害人群不一,影响力也不一。

山东疫苗事件影响力最深远,舆情热度最高。本次的疫苗事件主要指,曾经是山东省菏泽市牡丹人民医院医生的庞某卫与其医科学校毕业的女儿孙某,多年来一直非法购进多种人类疫苗,未经严格冷链存储运输便销往全国各地,我国20多个省市出现了问题疫苗,不少打了问题疫苗的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问题,有的甚至因为问题疫苗死亡。3月18日,澎湃新闻发微称“数亿元疫苗未冷藏流入18省:或影响人命,山东广发协查函”,这是舆论事件的起源。随后,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等媒体大V相继报道了相关事件。3月19日,山东省市药监局发布《关于庞某等非法经营疫苗案有关线索的公告》,公布了非法经营疫苗案涉案嫌疑人员的300人名单,当日晚间,国家食药监总局连发《总局关于依法查处非法经营疫苗行为的通知》和《总局关于非法经营疫苗案件查处工作有关事项的通告》两条通告,明确将重点查处非法经营疫苗案。3月23日,李克强总理对疫苗事件做了批示:“此次疫苗安全事件引发社会高度关注,暴露出监管方面存在诸多漏洞。食药监总局、卫生计生委、公安部要切实加强协同配合,彻查‘问题疫苗’的流向和使用情况,及时回应社会关切,依法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对相关失职渎职行为严肃问责,绝不姑息。同时,抓紧完善监管制度,落实疫苗生产、流通、接种等各环节监管责任,堵塞漏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3月18号到3月28号,几乎人人都在讨论疫苗事件,“疫苗”充斥着我们的现实生活和网络生活。

山东疫苗事件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各大主流媒体报道了问题疫苗非常严重,如“或致人死亡”等,第二阶段某些主流媒体和政府部门出来澄清问题疫苗的危害性其实没有那么大,如“假疫苗≠毒疫苗≠非法疫苗≠致人死亡”“首要风险是无效免疫”等。问题疫苗虽然不会导致所有的使用了问题疫苗的人死亡,但是问题疫苗确实导致了某些人的死亡或者给某些人带来了严重的伤害,关乎人类生命健康安全的疫苗容不得半点马虎,所以我们要关注的重点不是问题疫苗危害被夸大的成分和媒体的炒作,而是问题疫苗可能存在的危害,及如何处理这次事件,及今后如何避免类似事件的重复发生。

本研究通过微舆情系统设置了关键词“疫苗”,选取了2016年1月8日零点零分到2016年4月8日零点零分的时间段,共收集到了3359266条相关信息(主要来自新浪微博)。舆情的黄金时间段为3月18日到3月28日,1月8日到3月17日和3月29日到4月8日为对比时间段。基于宏观的大数据舆情分析和微观的代表性观点的定性分析(用非随机抽样的方式选取了大数据系统随机分配的网民观点),本研究描述了本次疫苗事件的舆情现状,分析了山东疫苗事件产生的原因和造成的危害,提出了减少或杜绝类似事件发生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更大范围或更复杂的公共卫生事件的网络舆情管理和实际问题的解决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二、山东疫苗事件的舆情分析

(一)舆情来源与走势分析

从图1可以看出,微博信息的走势与全部信息的走势基本重叠,2016年1月8日到3月17日之间与“疫苗”相关的信息不多,3月29日到4月8日之间与疫苗相关的信息也不多,事件的舆情热度主要集中在3月18号到3月28号,期间共有7天与疫苗相关的信息数超过了10万条,随着事件处理结果的公布,及毒奶粉事件、颐和酒店女生遇袭事件等其它吸引人们眼球的事件出现,每天与疫苗相关的信息没有再超过10万条,疫苗事件不再出现舆情高峰。3月18日有124902条与疫苗相关的信息,其中包括了微博的112814条信息,3月18日出现了一个舆情小高峰。3月19日、3月20日的相关信息数稍少,都只有5万多条。3月21日的信息数有107879条。3月22日的相关信息数增到了951867条,其中包括微博的895318条信息,舆情热度达到了顶峰。3月23号到3月26号4天与疫苗相关的信息都超过了10万条。如图2所示,微舆情系统抓取的信息主要来自微博,微博的信息量占了所有信息量的79.85%(2682465条),其次是网站(占了4.52%,共151955条),新闻(占了4.34%,共145799条),微信(占了3.97%,共133507条)等。

山东问题疫苗存在了很多年(至少在5年前已出现了),但是该事件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这次是因为澎湃新闻网的点燃,政府的关注,大V媒体的传播,名人明星等大V们的转发和评论,普通网民的推动,才使得该事件成为全国的热点舆情,如“疫苗问题现在非常严重,只有你们名人说了才管用,我们老百姓说了(没用)”、“近段时间,#未冷藏疫苗流入18省#引发社会极大关注,不管是明星还是身边的孩子家长,集体开骂疫苗造假事件。继章子怡@稀土部队在微博中呼吁关注儿童疫苗安全问题后,@贾乃亮@陆川@蒋勤勤@一号立井@李晨等也通过微博质问,甚至气愤的爆粗口”等。

图1:舆情走势图

图2:来源类型统计图

(二)媒体比重与活跃度分析

如图3和图4所示,基于微舆情系统,对于该事件,新浪微博是最活跃的媒体,共有2661488条相关信息,它的信息量占了所有信息量的90.45%,微信只有133519条信息,仅占4.54%,百度贴吧只有45784条信息,占1.56%,新浪博客只有42544条信息,占1.45%,腾讯微博只有21019条信息,占0.71%,中国网新闻只有17537条信息,占0.60%。所以本研究的疫苗事件的舆情主要是新浪微博的舆情。

新浪微舆情系统依托新浪,其可以挖掘到新浪的几乎全部的信息,但是当今是微博时代,人们偏向于用微博而不是博客等表达自己的心声,所以本研究的信息数据主要来自新浪微博。新浪微舆情系统有爬虫技术,所以它可以挖掘到微信、百度贴吧、腾讯微博等的信息,但是微信、百度贴吧、腾讯微博等有反爬虫技术,所以,新浪微舆情能够挖掘到的其它媒体的信息量并不大。

图3:媒体活跃度

图4:媒体来源占比图

(三)信息地域分布图

对于该事件,舆情热度排前10的省市分别为:北京、广东、山东、江苏、浙江、上海、河南、福建、河北、四川,其中北京是舆情最热的地方,共1028215条相关的信息;广州其次,其信息数为419156条;山东排第三,其信息数为194850条;江苏省排第四,其信息数为13952条;浙江省排第五,共有152196条信息。网络舆情热度最低的省市主要是西部欠发达地区的省市,如西藏只有1584条相关信息,青海只有4758条信息,宁夏只有6061条信息。北京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舆情中心。广东是南方重要的省份,也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山东是该事件的主体地区,是人口大省,且靠近北京。河北靠近北京,且是人口大省。上海、浙江、江苏和福建是我国东部地区经济较发达的省份。四川和河南是人口大省。

可见该事件的舆情热度主要集中在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及事件的主体地区(山东),及东部沿海经济发达人口流入的省份(市),及人口大省:这些地方人口密集,人口数量跟舆情热度有很大关系;这些地方有很多外来人口(发帖的IP地址),且多是年轻人,喜欢上网发泄情绪;这些地方经济发达,网络覆盖范围广,人们有上网的条件。

图5:地域分布图

(四)信息的属性分析

从系统分析的结果看,敏感的信息占了49.66%(166815条),主要集中在问题疫苗带来的伤害,相关部门对待问题疫苗的态度,及如何处理该事件,如何处理违法犯罪人员等方面,如“北大教授称,接种此类疫苗,首要风险是无效免疫,或致人死亡”、“你沉默你就是帮凶!下面这些孩子的悲惨命运,曾经都是用疫苗正常的不良反应率来解释的,对他们的家庭而言,是天灾;但在山东疫苗案曝光缓刑母女持续5年涉案数亿的案情之后,那些遭受疫苗之殇的孩子们,到底是天灾还是人祸?”、“五亿非法疫苗都卖到哪些医院了?有哪些医院使用了?用了多少?给哪些孩子打了?打了以后出没出事?现在有没有去找打过非法疫苗的孩子?给没给他们做过检查?有没有副作用?还有多少留在医院里?先把这些搞清!”、“到现在连主要流向了哪些省市,地区,哪些医院,卫生院等,哪些批次,时间,统统都没有说明,打过过期疫苗,接种了的,就算了是么,国家就这么不负责任,随口敷衍两句就完了么!”、“请各地卫生部门尽快公布疫苗具体流向并通知已注射过的宝宝家长!请国家卫生部尽快公布注射非法疫苗的宝宝怎么检查怎么干预?怎么把伤害降低到最小!请纪检部门严惩所有涉案官员!请司法机关严惩所有涉案人员!请还孩子健康安全的成长环境!!!请转发,我们真的愤怒了[怒]”等。

非敏感的信息占了50.34%(1691131条),主要集中在事件处理的过程,民众对相关部门处理该事件的信心,及人们如何积极对待疫苗等方面,如“疫苗事件我相信会有公正的处理,牵扯到谁肯定能查到谁,我对事件的态度是相信这个天下是共产党执政的为人民服务的天下,损害老百姓利益的害虫会得到应有的惩罚!做错事的是一小撮好吗?中华民族都参与此次疫苗事件了吗?批评也要客观才能被接受。你的父母因别家小伙的行为批评你,你接受吗?”、“公安部治安局副局长华敬锋在今天的发布会上表示,从案件调查情况来看,涉案大部分疫苗都已经使用,流向还在进一步调查中。目前已经扣了两万剂疫苗”“这不是两个人的冲突,是中国社会的症候”、“我们刺臂明志,坚决捍卫孩子安全接种疫苗的权利。小豆苗在此承诺,用互联网技术解决信息不对称,推动疫苗安全接种”、“此次事件共涉及疫苗12种、免疫球蛋白2种、治疗性生物制品1种。其中12种疫苗无一类疫苗,全部为二类疫苗。二类疫苗是指市民自愿接种的付费疫苗,一类疫苗是指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当依照政府规定受种的疫苗”等。敏感信息和非敏感信息的比重相差不大,可见,该事件的敏感程度很高。

图6:信息属性分布图

三、山东疫苗事件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某些人为了利益而突破底线

底线是人类行为不可逾越和突破的警戒线,是对危机、风险的防范和坚守[4]。一个国家没有社会底线是非常危险的。违法犯罪分子为了自己短期的经济利益而不择手段,这种没有底线的行为一次次地突破人们的心理底线和身体底线,突破社会的底线,突破法律的底线。他们的聪明才智都放在怎么赚钱来得快(立竿见影),如何投机取巧地赚钱上面(谋财害命),而不是放在科技创新上面(过程漫长),不死人就没事、死的人不多也没事,死的人多没曝光还是没事,他们铤而走险,风险越大,收益越大。人们谴责犯罪分子突破底线的行为,如“从当年的‘毒奶粉’到今天的‘假疫苗’都让人觉得惊恐,在利益面前那些贪婪的人没了良心和底线,谁能挽救他们。我们该如何保护我们的孩子?真的不敢再看这些新闻了,触目惊心,出离愤怒”、“少年强则国强!当一部分人疯狂赚钱而丧失底线的时候,孩子作为最弱者,身体和身心受的伤害最大。为孩子接种疫苗是社会起码的底线,非法疫苗事件打破了百姓的心理底线,这是犯罪,是杀人”、“非法疫苗事件震惊中外,这是杀人!血、药、疫,恶性事件一再打破民众心理底线。信仰缺失,看看你的周围,有多少受过教育不愁吃穿的人,为了赚钱而疯狂没有底线!中国人的安全感何处安放”、“为这些孩子的妈妈们感到深深的悲伤!底线的道德和良心如今安在?为什么人可以为了自己攫取金钱而丧尽天良”等,但犯罪分子为了利益可以做出任何事情,可以伤害任何人。

(二)患者无条件的信任

接种疫苗是为了防治疾病,但是疫苗的风险可能超过了可能的疾病风险[5],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对待疫苗的方式。第一类人没有奢侈的资源、没有特权,不信任或者信任公共卫生机构提供的疫苗,但没有精力给孩子或自己制定个性的免疫策略,他们选择了主流机构提供的疫苗资源。第二类人不信任公共卫生机构提供的疫苗,完全拒绝疫苗,他们认为自己是最好的医生,他们了解孩子或自己的身体状况,他们能够给孩子或自己建造隔绝风险的屏障,能够给孩子或自己提供优良的生活方式而提高孩子或自己的免疫力,他们的孩子年龄越大免疫力也越强。某些拒绝疫苗的人们基于新自由主义理念和选择特权理念,他们认为给孩子或自己打疫苗是“不负责任”的选择,但是也不会鼓励和倡导其他人跟自己有一样的选择,他们只关心自己的孩子和自己[6]。某些人属于“疫苗批判小组”的成员,他们对疫苗的风险进行了二次建构,他们提醒人们不要盲目信任疫苗,他们期望更多的人们跟她们一样抵制疫苗[7]。第三类人是特权阶层,他们拥有大量的奢侈的私人资源,他们可以不信任主流机构提供的资源,他们不用担心国家监管问题,他们独立研究,自由选择,为孩子或自己制定个性化的免疫策略。第四类人没有注射疫苗,因为他们缺少途径,他们大部分是社会底层的人,或者特殊人群,如年轻未婚的妈妈通常不会给自己的孩子注射疫苗[6]。周围的人都打了疫苗,少数拒绝疫苗的人便可以搭便车而不打疫苗也能免于疾病的威胁,但这对其他人造成了威胁,公共卫生部门不担心少数人选择不打疫苗,但担心大家都不打疫苗,疫苗的接种率过低(囚徒困境)。在西方国家,第二类人群是主流,西方国家的疫苗接种率低,政府十分惋惜公众对疫苗的安全性丧失了信心[8]。在中国,第一类人群是主流,疫苗的接种率不低,但是一次次的疫苗事件使得人们对疫苗、公共卫生部门都丧失了信心。虽然中国人对疫苗、公共卫生部门丧失了信心,但是还是不得已而继续选择疫苗、选择公共卫生部门。因为,一直以来,医生给患者吃什么药,打什么针都是以医生为主导的,患者最多问问该药品、该疗法的效果、价钱及痛苦程度等,患者不可能在治疗前对该药品或者该疗法进行检验,个别医生也不可能在对某个患者进行治疗前检验某件药品。患者可以根据自己或他人的经验、广告,或者查阅相关资料等来判断是否选择某种药品或疗法,最后经过再三考虑而选择某种药品或疗法,但他们还是没法避免自己不会受到伤害,因为在中国的大环境下,太多的事情是人们始料未及的。而有些网友称“不打疫苗不让孩子上学”,中国的疫苗带有一定的强制性。绝大多少中国人都不是特权阶层,他们没有奢侈的私人资源,他们只能无条件地信任且接受主流机构提供的疫苗资源。

(三)相关部门监管不到位

经常,某件事情涉及到很多人,且变成了大事故、成为舆论热点后,相关监管部门才会关注及处理这件事情。在风口浪尖时,该事件涉及到的产品是安全的,而一定时期过后,该事件涉及的产品又成了问题产品,如之前我国的假奶粉事件导致很多婴儿出现问题甚至死亡,假奶粉被闹得沸沸扬扬,人们谈奶粉色变,相关部门加大了对奶粉行业的监管力度,相关企业也“收敛”了许多,但是事件过去了一定时间后(没有几年),假奶粉事件又出现了,这次的假奶粉来源渠道和以前不一样。曾经我国也曝光和查处了一些问题疫苗,但是这次的疫苗事件又发生了,而今后的另一件疫苗事件还会出现吗?可以肯定地说,如果相关部门监管不到位,另一件疫苗事件还会出现,其它的出现过的问题事件也会重复出现,只是换了一种形式和方式而已。本次疫苗事件,普通老百姓、学者、政府官员(包括监管部门的官员)都看到了政府监管的漏洞,如“山东非法疫苗案,让不少家长内心惶惶。对涉案人员及监管漏洞,必须彻查,草菅人命者必被严惩”、“中国食品药品监管,请给老百姓一个说法[泪][泪][泪]”、“这次疫苗事件暴露出的最大问题,是监管的混乱,人家搞了五年了监管部门才发现,又查了一年还没搞清。那么在生产,运输,注射的规范性上还有什么问题?民众高度关注就是督促这些事情通过该事件完善起来,毕竟哪怕一次失误也会毁灭一个家庭”、“非法疫苗是事实,监管漏洞是真相,民众的恐慌和愤怒也是事实,这些都不是虚无缥缈的传言”、“毒奶粉、坏疫苗之类的问题,不是中国人的道德问题,更不是全社会的耻辱。这些问题层出不穷,只是因为政府不但渎职,而且还压制新闻自由和公民权利”、“其实人们不信任的不是疫苗,而是政府对疫苗的监管”、“疫苗的真假是一个民族最后的良知底线,可看看这些图片,与假药贩子内外勾结的相关人员以及不作为的监管部门,你们的底线到底在哪”、“食药监局的伙伴玩笑他们的检测标准为:吃了、用了不会立即挂掉即是安全”等,可见监管的标准太低(不死人就是安全的),监管的门槛太高(个体事件没法引起监管部门的重视),监管部门不仅不作为或消极作为,而且与犯罪分子同流合污。

四、类似事件的危害

(一)信任缺失引发信任危机

信任是社会中最重要的综合力量之一。缺少了个体之间一般意义上的信任,社会很难再正常运转[9]。本次事件的核心虽然是“疫苗”,但对“疫苗”的恐惧折射出的恰恰是人们对这个社会的不信任与担忧。彼此信任,人们有了安全感,社会才会更简单。但“为什么涉及到人们生命健康安全的重要信任,却在一次次曝光的公共事件中被瓦解呢?以前人们没有想过食品安全问题,但一次次曝光的黑心食品作坊让人们不寒而栗;以前人们不怀疑品牌奶粉的质量问题,但三鹿等奶粉给了人们一记重拳;以前人们不担忧疫苗等公共卫生用品,但一件件的‘非法疫苗’事件,给人们的生命健康安全敲响了警钟”。总之,以前人们不怀疑医院、企业、学校、政府和社会,但是已经发生的一件件事情刷新了人们的认知。其实人们害怕的不仅仅是问题疫苗、毒奶粉、毒食品等本身给自己带来的伤害,更害怕的是生活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将承受未知的、更大的伤害。问题疫苗等给人们带来了恐慌,人们没有安全感,整个社会的信任程度严重下降,人们可能对什么都不信任,对谁都不信任。本次事件中,有些网友明确表示了对政府的不信任,对社会的不信任,如“疫苗这事我再说最后一句:当年三聚氰胺事件被免职的孙咸泽,2014年6月份被任命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的‘药品安全总监’”、“现在是石沉大海,政府我已经无力说啥了,老百姓们尽量保护自己吧,因为我们无路伸冤”、“而类似的事情又为什么总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发生?请不要让中国疫苗像中国奶业一样,再次摧毁国人的信任!请不要让生活在这个国度的人身怀绝望”、“珍妮航空,毒疫苗事件都沉底了,昨天还大热的韩庚偷窃今天也没影了,颐和酒店这事不知道怎么解决,感觉这个世界都不好了”等,虽然有些网友的言论的真实性需要考证,但社会的公信力却正在一点点地被耗尽。

信任被破坏到一定程度,所有事业上的合作往往会趋于失败[10],人们不论做什么,其他人都不相信。比如,现在的食品安全问题太让人寒心了,是不是某个企业家能够生产绿色安全食品,就能抢到市场而获得比别人更多的利润呢?答案是否定的,企业家生产绿色安全食品是赚不到钱的,他们必须用更低的成本生产更劣质的食品(当然看起来,或者标榜是绿色安全食品)才能够赚到钱。因为生产健康食品的成本较高,到了市场根本没有竞争优势,人们宁愿选择价格低的同样打着绿色安全食品旗号的伪劣食品。这个社会的人们对什么都不信任了,他们凭什么相信真正的绿色安全食品就是绿色安全食品呢?最后就是企业花的成本越来越低,产品质量越来越差,而赚的钱越来越多,食品生产等行业陷入了畸形竞争的恶性循环。

一个国家没有信任是非常危险的。“塔西佗陷阱”使公权力失去公信力,不管政府说什么、做什么,人们都不再相信政府;普通人之间没有基本的信任,不论对方说什么、做什么,人们都不会相信。最后,所有的人都处于防备中,政府防备人民,人民防备政府,普通人之间相互欺骗、相互防备。

(二)自相残杀导致生存恐慌

人们都说,这次问题疫苗毒害的主要是普通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如“下面这些孩子的悲惨命运,曾经都是用疫苗正常的不良反应率来解释的,对他们的家庭而言,是天灾”、“疫苗事件是公然对祖国花朵的恶意屠杀,政府监管失职,黑心企业无良,这件事中每个人都是刽子手”、“此事不彻查不问责天地难容!孩子是祖国的花朵,这(片)土地和国家应该对得起他们,任何事情也没有孩子的健康成长重要”、“在父母心里,孩子要比自己的生命更重要!我们会跟孩子说你们是祖国的未来!下面这些孩子呢……他们也是?震惊”等,其实在把生命做成生意的社会中,所有人的生命健康安全都得不到保障。

“生下来就要躲开毒奶粉,打败非法疫苗,扛住甲酰胺玩具,滤掉重金属大米,避开儿童贩子,坐得住危险校车,挺过豆腐渣教室,躲开流氓保安,写完增白剂超标作业本,战胜雾霾天气……祝你们一路打怪顺利通关,愿你们杀毒成功安全升级”,从婴儿到儿童再到成人,无人能幸免;从用的到吃的再到注射的,没有一样安全;从空气到水再到土壤,没有一样干净。在经济利益面前,普通老百姓的生命健康安全如同草芥,在当今的大环境下,要好好活着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你看,(类似事件)层出不穷。谈什么中国梦,谈什么理想,谈什么未来,光是想要好好活着,都已经如此艰难了”。

生产伪劣日用品的人正在食用他人生产的有毒食品和注射他人生产的问题药品,生产有毒食品的人正在使用他人生产的伪劣日用品和注射他人生产的问题药品,生产问题药品的人正在使用他人生产的伪劣日用品和食用他人生产的有毒食品,无良者在互相残害,成千上万的普通人正在使用他人生产的伪劣日用品、在食用他人生产的有毒食品和注射他人生产的问题药品,国人残杀国人,“三聚氰胺害了一大帮孩子,这才几年疫苗又害了一大帮孩子,唉,不用敌人打我们,我们自己内部就干残了……”、“我们的民族在自相残杀、自我毁灭中又进了一步”、“中国人坑中国人”。

五、减少类似事件发生的对策和建议

山东疫苗事件成为舆论热点,相关犯罪人员受到惩罚,得益于政府、大V媒体、名人明星大V,及普通的网友,现在该事件的热度已经冷却,今后是不是有人继续用他人的生命赚钱,普通老百姓是不是得继续生活在不信任和恐慌之中?中国处于社会转型期,必然经历发达国家经历过的发展之痛,但是这种痛不等于普通民众以生命健康给少数违法犯罪分子、少数走捷径者支付发家致富的成本。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类似事件随时都可能发生,谁也不能保证自己不是下一个受害者。为了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必须采取有力的手段减少或杜绝类似事件的重复发生。

(一)预防。宣传教育,使人们诚实守信、懂法守法。人们不相信自己的孩子能够平安地在混杂的环境中长大,所以选择了疫苗。人们不相信混杂的世界中还有绿色安全的食品和药品,所以宁可选择便宜的且不安全的食品和药品。某些人没有起码的底线、道德、责任,他们不敬畏生命和法律。我国亟需通过媒体宣传、学校教育等手段,从娃娃抓起,从每个人抓起,时刻提醒和教育人们禀有良心、道德和责任感,不做违法犯罪的事情。

(二)监管。加大监管力度,使犯罪分子无机可乘。政府监管是关键,每个环节都不能有漏洞,不仅要监管涉及到群体的问题,还要监管涉及到个体的问题;发挥新闻媒体曝光监管的作用,新闻媒体不能为了博取眼球而报道某件事,要真正地为人民的公平和正义发声;名人、明星等大V要挺身而出,积极为普通百姓发声;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是舆论的制造者和传播者,面对危及人们生命健康安全的事件,普通人民不能因为事件没有发生在自己身上而保持沉默。当然政府要敢于直面现实,要允许公众人物、媒体、普通老百姓发声,“有人能够为正义发声居然被调走,政府不想办法积极解决问题,而是铲除揭露政府问题的人,安的什么心,如果大家都不说公道话,不谈问题,永远只说领导想听到看到的事,这和清政府有什么差别,社会还要不要进步,敢于面对问题,为人民解决问题,接受一切为正义发声人民的监督,才是一个人民需要的政府!”、“我说疫苗的信息几乎全部被删,但作为一个父亲,我会不停的说。其他事情我呵呵一下就好了,但动孩子,你再封我的号,我也一直会说下去。来吧,继续删帖吧”,舆情宜疏不宜堵,政府应该把握舆情动向,根据民意重建公信力。

(三)惩罚。加大惩罚力度,打击违法犯罪分子。宣传教育难见效的情况下,必须用法律的手段威慑犯罪行为的发生,严厉打击犯罪分子。美国的强生在美被判赔4.7亿美元,具体的受害者或者家属都得到了几千美元乃至上亿美元的赔偿。中国对犯罪者的惩罚力度不够,对受害者的安抚补偿也不够。“杀鸡儆猴:政府公示那些采购了问题疫苗的疾控中心和接种单位,公示对它们的涉事人员采取了怎样的处理措施。这才是真正的打预防针”、“庞某卫曾有非法经营疫苗犯罪“前科”。法院判决书显示,47岁的庞某卫原是山东省菏泽市牡丹人民医院医生,在该市牡丹区经营东城城区防疫门诊。2009年,庞某卫因非法经营人用二类疫苗,仅其一个人就涉及489万元,被判有期徒刑3年缓刑5年,并处罚金50万元。但庞某卫没有改过,她在缓刑期间“继续旧业”,且将非法经营疫苗的生意做得更大更猖狂”、“在庞某第一次犯罪后,政府没有公示哪些买家(疾控中心和接种单位)采购了问题疫苗,没有对这些机构的涉事人员进行严惩,在行业内起到杀鸡儆猴的效果。现在,政府只是公布了卖家的姓名和手机,又没有公示买了200万支问题疫苗的买家”,可见惩罚力度不够会导致有些人藐视法律。

[1] 李欢.媒体报道对社会信任的影响探析-以近年三起疫苗事件的媒体报道为例[D].重庆:西南政法大学,2014:2.

[2] 王一牛,罗跃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心境障碍的特点与应对[J].心理科学进展,2003,11(4):387-392.

[3] DAN NIMMO,DAVID L ALTHEIDE,JOHN M JOHNSON,et al.Mass Communications[J].Communication Booknotes,2009,11(3):48-51.

[4] 谢璐妍.领导干部底线思维的“底线”[J].理论探索,2015(1):23-26.

[5] COLLINS H,PINCH T.勾勒姆医生[M].雷瑞鹏,译.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9:118-132.

[6] REICH J A.Neoliberal Mothering and Vaccine Refusal Imagined Gated Communities and the Privilege of Choice[J].Gender & Society,2014,28:679-704.

[7] HOBSON-WEST P.Trusting blindly can be the biggest risk of all:organised resistance to childhood vaccination in the UK[J].Sociology of Health & Illness,2007,29(2):198-215.

[8] YAQUB O,Castle-Clarke S,Sevdalis N,et al.Attitudes to vaccination:A critical review[J].Social Science & Medicine,2014(4):1-11.

[9] SIMMEL G.货币哲学[M].陈戎女,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178-179.

[10] MONTAGUE R D L.The object of morality[M].London:Methuen,1971:307.

Public Opinion Analysis of and Rethink for Shandong Vaccine Problem——A Research Based on Big Data Analysis of Micro Public Opinion

LIN HAN

Based on the micro public opinion system, this paper grabs 3,359,266 piece of information related to Shandong vaccine problem and uses the methods of macroeconomic data analysis and microscopic qualitative analysis to analyze the public opin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instream media, big stars and famous people, ordinary people, and government pushed the event to the forefront of public opinion. The hottest public opinion appeared from 18 March, 2016 to 28 March. Public opinion information mainly comes from sina weibo, with sensitive information accounting for 49.66% of total information. Beijing is the hottest place in the public opinion, Guangzhou is the second, and Shandong is the third. Since some people break the bottom line for short-term economic interests, patients have unconditional trust, and related supervision is not in time and enough, then bad thing happened. Similar incidents can cause social trust crisis and people's survival panic. We should use methods such as "prevention", "supervision", and "punishment" to reduce or eliminate similar incidents.

Shandong problematic vaccine; public opinion analysis; big data; micro public opinion; trust

G206

A

1008-472X(2016)06-0097-09

2016-09-21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社会建设微观机制的社会学实证研究”(编号:11BSH041)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社会心态状况抽样调查及对策建议”(编号:13AZD069)的阶段性成果

林寒(1985-),女,湖南怀化人,武汉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社会政策、大数据与计算社会学。

本文推荐专家:

林曾,美国伊利诺伊州立大学,终身教授,研究方向:社会学定量研究。

罗教讲,武汉大学社会发展研究院,院长,研究方向:大数据与计算社会学。

猜你喜欢
舆情疫苗信息
HPV疫苗,打不打,怎么打
我是疫苗,认识一下呗!
我是疫苗,认识一下呗!
我是疫苗,认识一下呗!
订阅信息
消费舆情
舆情
舆情
舆情
展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