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QQ公众平台的发展现状分析与展望

2017-01-11 07:12赛李丽鹏苏小慧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23期
关键词:公众微信服务

王 赛李丽鹏苏小慧

(1东华大学 时尚文化与传播研究中心,上海 201620;2合肥工业大学 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安徽 合肥 230009;3上海开放大学 上海教育系统网络文化发展研究中心,上海 200433)

高校QQ公众平台的发展现状分析与展望

王 赛1李丽鹏2苏小慧3

(1东华大学 时尚文化与传播研究中心,上海 201620;2合肥工业大学 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安徽 合肥 230009;3上海开放大学 上海教育系统网络文化发展研究中心,上海 200433)

QQ公众号亮相至今,已经吸引了社会的聚焦关注。作为继微信公众号发展而来的新兴互联网产品,在高校信息化建设中发展前景如何?与高校的合作建设情况如何?本文分析对比微信公众平台与QQ公众平台建设应用的特点,调研5所试点高校的建设特点和进程,并以部属高校为研究范围,梳理当前高校QQ公众平台建设情况,最后,分别从用户属性、平台思维、内容建设及功能应用等方面,探索高校QQ公众平台的发展现状,为把握新媒体战略布局和打造新型网络生态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QQ公众号;高校信息化;发展现状;趋势思考

在互联网移动应用层出不穷的大环境下,微博、微信的发展方兴未艾,特别是微信公众平台的媒体传播力得到了大众的认可和追捧。基于传统意义的QQ社交平台发展起来的QQ公众号,其发展引起了社会及教育人士的广泛关注。从QQ公众平台的兴起,到与部分高校试点合作,我们通过点、线、面三个层面介绍QQ公众平台的功能应用及产品特点,分析高校QQ公众平台的发展现状,以期能够帮助高校等教育机构把握QQ公众平台发展的红利,实现高校网络宣传服务工作能力及水平的提升。

一、QQ公众平台的诞生与发展

如今微信及其公众平台发展态势良好,同属腾讯产品的QQ,如何利用好迄今为止基数最大的互联网社交平台,成为腾讯方面,甚至是社会业界关注的焦点?2015年7月6日,QQ宣布开放公众平台测试;9月16日,QQ公众号限时公测,公测开始不到一分钟后就显示“本轮名额已满”。根据腾讯的数据,3000个公测资格在1秒内被抢完,共有11万人参与此次注册申请,QQ公众平台页面访问量达到300万次。就这样,QQ公众号从宣布测试到限时抢注,引得业界人士的极大关注和追捧。

通过对比微信公众平台的功能应用来分析QQ公众平台的产品定位和应用特点,“定时发送”“学生汇”等可圈可点的差别化应用,值得我们特别的关注。详细分析如表1所示。

当然,QQ公众平台的前景到底如何?有看好,也有质疑。现状则是,不管QQ公众号能不能做起来,先注册了再说,是绝大多数人的心理:一种是保护性占坑,即对自己原有自媒体品牌的自我保护;另一种则是抢占红利期,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也许最有发言权,也最有可能捞到第一桶金。从某种程度上讲,大众的“普遍心理”和“侥幸心理”加重了QQ公众平台相比较微信公众平台的“鸡肋”属性,导致没有人真正花心思去运营QQ公众号。这也许就是QQ公众平台问世已经有一段时间,却一直未受到大众普遍认识的原因和困境所在。

二、QQ公众平台在高校中的试点合作建设

区别于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中的应用推广,腾讯在高校推广方面,依托“腾讯QQ‘互联网+’教育服务战略”,着重在北京邮电大学、同济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华东师范大学5所高校开展QQ公众号的建设试点工作。合作建设中,腾讯QQ将运用16年所积累的通讯能力和支付能力,通过QQ公众号体系、QQ钱包、腾讯课堂、腾讯云等多种产品的在线应用场景的支持,连接校园行政、教学、校园生活等。其中,通讯能力将人与人、物与物之间建立起连接;而支付能力能够将人与物、服务与服务之间连接起来。最终将校园中每个独立的个体连接在一起。

表1 微信公众平台与QQ公众平台的发展现状对比

表2 高校QQ公众平台的建设发展现状

针对首批与QQ方面合作试点的5所高校,我们通过检索网上平台和联系校方管理人员等方式,分别就5所高校的官方QQ公众平台的建设和运营情况进行了调研。归纳分析的主要评测指标情况如表2所示。

总体来看,经过一年半的规划建设,5所试点高校中,北京邮电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的QQ公众号正式启用,建设和运营力度较大,并吸引了较大的关注度,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宣传、服务等功能的预期目标都还远未达到。5所重点建设的试点高校的建设成效尚且如此,也充分说明,利用QQ公众平台开展绑定式的服务还有进一步深化和挖掘的空间。

三、部属高校QQ公众号的建设与发展

3月中旬,我们利用手机端QQ对75所教育部直属高校的QQ公众号开设情况进行检索发现,北京邮电大学、东北大学等27所高校有QQ公众号,占比40%。其中,山东大学等24所高校经过加V认证;大连理工大学、同济大学等在信息简介中注明为学校官方账号,75所高校无一高校有民间平台。

通过查看27所高校QQ公众号功能设置,发现它们主要倾向于满足学生学习、生活等需求等功能。例如,上海财经大学等高校QQ公众号设有微咨询、微查询功能,其中微咨询里可以查看学校新闻、讲座信息、通知公告等信息;微查询可进行四、六级成绩查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高校设有走进西农、服务师生、意见建议功能,服务师生版块又设有校车查询、官方微博、官方微信、失物招领等功能。从详细的测评数据可以看出高校在建设QQ公众号中所表现出的特点有:

第一,开展QQ公众号建设的部属高校占比不足五成,可见,目前QQ公众平台的建设意识和发展理念整体上暂未引起较大关注。

第二,开通QQ公众号的高校多以身份绑定的形式为师生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区别于微信公众平台以宣传为重点进行建设。

第三,源于QQ公众平台尚未全部开放,民间的高校QQ公众平台尚未出现,当前高校QQ公众平台的运营环境较为纯净。

第四,个别高校的粉丝量有一定的规模,已经体现出较大的吸引力,一定程度上反映了QQ公众平台迎合和契合了师生的个性化需求。

10月中旬,我们利用手机端QQ再次对75所教育部直属高校的QQ公众号开设情况进行二次检索,与3月中旬对比,除原开通的27所高校外,其他48所高校也都开通了相应的QQ公众号。但与3月份相比,新增开通QQ公众号的高校中有较大部分是“僵尸”平台,只有系统推送文章和默认的版块设置。

四、高校QQ公众平台发展的几点思考

从互联网产品的建设和发展历程来看,无论是传统的网站,还是新媒体社区的新浪微博、微信公众平台,都存在先尝试再推广的现象。如果说传统的网站建设是迎合互联网发展的需要,那么新媒体社区的建设则是契合新媒体环境下师生的个性化需求。随着新生代大学生的用网习惯和个性化需要的变化,同样作为新生代的QQ公众平台能否引领新的应用潮流,如何使其在未来高校信息化建设服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是我们思考的重点。

第一,从用户属性来讲,高校建设QQ公众号是一种必然趋势。随着大学生95后、00后的到来,其使用QQ及相关社区产品的习惯,使QQ公众号有着天然的用户优势,对于他们来讲,微信的功能应用过于功能化和严肃化,微信俨然成为适合“大人用的”。所以,高校想要为新生代大学生提供更好的服务,做好新媒体平台的建设,借力QQ公众平台的建设和发展,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第二,从平台思维来讲,高校建设QQ公众号会成为一种战略需要。互联网时代,要学会运用互联网思维和用户思维模式。对于高校建设QQ公众号而言,要明确“抢占网络宣传服务新阵地”的建设思想,通过预测新生代师生的需求和行为,尝试做好招生宣传和服务等工作,将QQ公众号的建设工作作为一种战略需要。

第三,从内容建设来讲,高校建设QQ公众号成为一种有益补充。微信公众平台已成为高校开展新媒体宣传服务的有效、有力平台,但经过多年的发展,也逐步陷入用户增长乏力、内容创新不足、功能配置陈旧等审美疲劳、内容严肃等问题。QQ公众号的泛娱乐化和动漫化趋势,可以为微信公众平台的内容建设与转型,为更好地优化和实现微信公众平台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模式和创新思路。

第四,从功能应用来讲,高校建设QQ公众号会成就一种网络生态。相比而言,微信在移动通讯工具上的定位和微信公众平台在宣传服务功能上的重心,QQ社区中QQ公众号、QQ钱包、QQ兴趣部落等功能的丰富和开放,使得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手机QQ可以成为人和人、设备和设备、服务和服务、人和设备、人和服务之间的重要连接器。在有着丰富社区资源的支撑下,在多衔接功能的保障下,QQ公众号将发挥出移动互联网生态的力量,构建校园服务宣传新格局。

五、结语

目前,高校QQ公众号的发展还尚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对应的准大学生群体正在逐渐成为大学校园的主体。未来,随着QQ公众平台关于智慧校园建设的技术支撑,面向所有高校开放,学校可以通过自主选择需要接入的功能模块,满足智慧校园个性化的需求。对于有条件的高校来讲,尝试建设QQ公众平台,将不失为开展新生代大学生新媒体宣传服务工作的一种有益尝试,当然,这个过程不一定完全平坦、通畅。所以,不妨让我们努力去把握QQ公众平台这一互联网产品发展的红利期,树立一个小目标,做高校新媒体建设创新的引领者。

[1] 36氪.该不该入驻QQ公众平台?[J].金融科技时代,2015(10):52.

[2] 莉莫. QQ公众号,又一个微信公众号?[J].互联网周刊,2015(14):18.

G206.2

A

1674-8883(2016)23-0012-02

本论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高校思想政治)“高校网络评论员队伍培育与作用发挥机制研究”(JS2014JYRW0085)和“依托移动互联网创新大学生思想教育研究”(JS2015JYRW0202)的阶段性成果

王赛(1985—),硕士,主要研究方向:网络舆情、网络文化及网络思政。李丽鹏,合肥工业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讲师、党委副书记。

猜你喜欢
公众微信服务
公众号3月热榜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
微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