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汉字繁简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差异的影响

2017-01-11 07:12赵孟超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23期
关键词:繁体字汉语汉字

赵孟超

(西北师范大学 国际文化交流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浅析汉字繁简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差异的影响

赵孟超

(西北师范大学 国际文化交流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随着“汉语热”席卷世界,越来越多的外国人通过各种途径开始汉语的学习,其中汉字成为他们学习汉语的一项重大障碍,尤其是使用繁简字差异,对对外汉语教学也必然存在一定的影响。这些差异带来了什么样的困惑?本文通过对繁简字特点和不足的对比,简述两者未来存在的关系和教学者需要注意的事项。

对外汉语教学;汉字繁简;差异影响

中国的快速发展的脚步引起了国际的关注。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使得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对这个东方古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随之而来掀起了一股学习汉语的热潮,越来越多的外国人通过各种渠道开始学习汉语,大致形式分为以下两种:一种是在所在国家的孔子学院学习,在开设的汉语课堂学习,甚至专门聘请中文家教等;另一类就是来使用汉语的地区进行学习,除了政治或经商等因素,学习者多数是学生,他们一般采取短期的交流交换或选择长期的学位攻读等。

一、最难学的是汉字

学习汉语并非易事,汉语被称为世界上最难学的语言之一。笔者在台湾地区采用问卷调查法(如表1)了解了不少高校(包括台湾大学、台湾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大学)初级班留学生,(如图1)其中有很多学生来自汉字文化圈内的国家,甚至有不少以前还接触过简化字,但是在来到台湾后学习仍然认为汉字是很大的阻碍。

表1

图1

文字在任何一门语言的学习过程中都是一个较大的障碍,因而在各种语言学习中都会因文字而苦恼。正如《古代汉语》作者王力曾经说道:“难学,这是汉字的致命伤。”汉字的特点很多,如:外形方正被戏称为“方块字”或“豆腐字”外,汉字的学习可以充分调动大脑机能,开发智力,增强想象力;换句话说,学习汉字要手脑并用,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学好的。中国汉字散发着无穷的魅力,所展现的坚实的结构,流畅的线条,符合东方特有的审美标准,并以其独特的形式和经久不衰的生命力而著称于世,更为可贵的是,汉字不仅作为中华文明延续的标志,还是世界上历史最久远的文字之一,更是使用时间最长且没有间断的文字,这无疑是让每一个炎黄子孙为之骄傲的。

汉字之所以难学,笔者通过文献整理概括了以下几点汉字本身的原因:

第一,汉字是表意文字。由于外国学习者大多接触表音文字,对表意文字不熟悉以及不了解表音文字蕴含的知识,另外书写规则也与学习者母语文字有一定差异,这类母语文字带来的负迁移会对学习上造成一定的影响。

第二,汉字的数量巨大,结构复杂,笔画繁多,形近字较多,因而造成书写和认读上的偏误等也严重阻碍了汉字的学习。

第三,汉字本身的规律性不强,而且变化太多,掌握个别字后很难衍生其他同类型的汉字,相反可能会对其他汉字的学习带来困扰,这也是学习时面临的严重问题。

第四,繁简字的差异,这是汉字长期以来存在的问题。在繁简字的具体运用中,未统一而造成学习上的困扰也成为学习者学习汉语时一个巨大的障碍。

二、汉字繁简差异之争

汉字流传至今,作为文化瑰宝的它却早已在历史上对繁简的问题争论不休,尤其是20世纪引发了一场关于繁简的巨大争论,这场论战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对今日繁简汉字使用现状都产生了巨大影响。从胡适提出的《文学改良奏议》到五四爱国运动,及后期中华民国政府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官方推出的一系列政策与方案,对于汉字的简化影响意义都是极大的。直到中国大陆1956年《汉字简化方案》和1958年《汉语拼音方案》的推行,对本土人民认字用字与教育普及,以及文化素质的提高都提供了极大的帮助;而港澳台三地保存的繁体字则对汉字本源的传承有深远影响。汉字作为一种媒介和工具,在不添加任何感情色彩的情况下,达到其预期使用的目的即可,而由于政治因素、文化差异的主导,人们在对繁简的认知上存在很大偏差,运用繁体字的群体认为简化字的使用太过简易,无法表达汉字魅力和历史底蕴,是无文化涵养的汉字体现;而使用简化字的群体认为繁体字结构过于复杂、难学难认且容易用错,不利于学习、传播和推广。两者争辩激烈,各执一词且有理有据,故无法完全说服对方。对于学习汉字的留学生而言,原本难学难写的汉字还存在繁简运用的差异,到底学哪个更好,对汉字学习更有帮助,使得留学生们或多或少产生疑问。

三、繁简汉字在教学上特点与不足

台湾地区华文对外推广工作推行时间较大陆改革开放后才重新开始领先甚多,投入的人力财力都对汉语(华文)国际传播工作意义重大,而早期使用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延续中国优秀的传统,尤其使用繁体字教学,对早期世界各地的对外汉语教学工作产生了深远影响。繁体字作为早期教学的字体,在教学过程中体现了以下特点:

第一,富含美学的特质,展示审美和体现诗意。不少学习者认为繁体字是汉字之美最好的标志,从间架结构到对称和谐,都是繁体字之美的无形体现。

第二,深厚的文化底蕴。许慎“六书”之说的完美诠释,尤其是象形和指示,因此繁体字在一定层面上象征了5000年传统文明的延续,而不同的字都蕴含着富有创造力的故事。

第三,无尽的文字魅力。繁体字笔画复杂多变,文字形体与内容联系紧密,尤其是在书法创作中无一不使繁体字魅力四射。

因此早年从事海外汉语教学工作或者学习汉语的留学生都对繁体字有一种特殊的感情,通过对繁体字的学习和运用来探索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髓。不少外国学习者在后期的学习中爱上了繁体字,但同时反映繁体字在教学的过程中存在以下不足之处:首先就是难学,由于繁体字结构严谨,单字笔画数目较多,且总体数量庞大,因而学习时花费时间精力多,不易学习;即使学会也难认,繁体字阅读时由于字体密集度高,所以经常出现认错现象,如对“书、画”等的繁体字不熟悉或者看不清就很难区分,认错的几率高;最关键的是难写难用,由于繁体字书写时难度较大,排除母语文字负迁移的干扰和汉字本身的书写特点,要写出一个繁体字本身就不是容易的事情,必须注意间架结构、上下左右空间的分配,有时为了提升书写速度,一笔写错既是错字别字,而且在运用时极容易用错,造成了学习者使用的恐惧,很多学生都是先用手机打出来后再进行抄写,有的甚至因为笔画繁多胡写上去,所以开玩笑说“很多老花眼和手抖的人是写不了繁体字的,何况我们外国人呢”。

随着电脑普及后输入法产生的相关问题,注音和仓颉是繁体字使用地区常用的两种输入法,而大多数外国学习者熟悉字母使用,因为相对于简体国际音标输入法,繁体的输入需要从头学习,导致很多留学生会说会用会写但不会用电脑输入的问题。

另一方面,大陆地区对外汉语事业日益重视,世界各地的孔子学院、孔子课堂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而教学中采用简化字教学是大陆对外汉语工作的一大特点,遵循简化的原则是:“述而不作”,“约定俗成,稳步前进”,即尽量采用已经在民间长期流行的简体字,只作收集整理和必要的修改,不擅自造字。在教学中简化汉字有以下特点:

第一,精简易学。经过精简后的简化字笔画少很多,偏旁、部首包括间架结构的简化,有助于外国学生在短时间内快速地认读和掌握。

第二,书写简便。简化字较繁体字从平均16.08画降到了平均8.16画,由于笔画的减少,学生不仅学习单字时花费的时间少了,书写也更加容易,单位时间内的效率大大提高,大多数学生喜欢简化字的书写。

第三,增强信心。简化字在学习的过程中认读书写都比繁体字快速和省时,学生掌握得快,运用得好,自然有助于增强学习的动力和信心。

但简化字在教学的道路上并非一帆风顺,在表达汉字本源和传统魅力等方面,简化字还是存在着许多不足:

第一,本源意义的缺失。简化使得很多汉字丢失了原本造字时的意义,教学时曾有留学生问过“听”这个字,为什么是用口而不是耳朵,很难理解,只好拿出繁体字中的“听”展示就是用耳,所以不少学生认为学简化字很多不能表达原本的含义。

第二,文化内涵的流失。正如《字说中国文化》和《汉字中的故事》所说的一样,汉字中流淌着中国文化的血脉,每一个字都有其源头或者有趣的故事,而简化字很难逐一将这些内涵展示出来。

第三,美学价值的偏离。美学是研究汉字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书法是汉字美学最有特点的呈现方式之一,但在简化字的书法中很难做到将汉字灵动的韵味和美感行云流水地展示出来。

第四,简化字降低了汉字学习的难度,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汉字本身的魅力和学习者自身的要求,尤其在中后期的学习中接触到繁体字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疑惑和认知差异。

某日有缘向汉声杂志的社长黄永松先生请教,先生谈到繁简字各有利弊各有所长,虽然很多繁体字使用者或许会嘲笑简化字使用者,但很多台湾人可能连“台湾”二字的繁体也写不好,因此汉字的灵魂美不仅仅只是靠外形来表达的,其丰富的内涵、多变的组合,是通过教授者的引导和学习者的探索来逐渐发现的。繁简字本身就是同根同源,无形之中联系紧密且互相依存。

四、结语

在当前世界汉语学习的热潮中,由于出版的教材、资料中简化字占比达到90%以上,繁体字的地位一度出现了动摇,甚至在台湾地区推行海外华文政策时遇到了很大的阻碍。但随着大陆与台湾各项交 流的日渐频繁,文化认同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出现了这样一种趋势:以简化字为教学主导的群体开始鼓励留学生在习得一定汉字的基础上逐渐接触繁体字,并在汉字词汇课堂内渗透一些繁体字辅助教学,以此来扩充学生视野,达到用简识繁的目的;而繁体字为教学主导的群体也开始提倡据繁识简,尤其是在材料阅读和论文研究方面,大幅度增加了简化字的教学比重,以方便学生自我学习。这种趋势是有助于汉语学习者拓宽视野、提升学习能力的,同时也对教学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教学者自身需要提高教学素质,尤其是在汉字教学中加强对汉字的认知,区分繁简差异,认真落实到每一个教授的汉字中,加强对本源和性质的了解;另一方面,在教学中明确教学思路,强化教学方法,不刻意回避繁简差异带来的问题,通过对比教学或延伸教学加强两者的互通性;针对不同差异水平和需求分层次教学,很多留学生在高级阶段依然存在读写的问题,而汉字圈的学习者明显比非汉字圈学习者的程度高,这些都是值得教学者去差异化对待的;最后,善于总结教学中产生的问题,尽可能降低繁简字差异在教学过程中带来的负面影响,通过有针对性的辅导使学习者更容易接受和理解汉字。

本文通过浅析汉字繁简的特点差异和在教学中产生的问题,明确了当下汉字教学中的优势和不足,也应多了解学习者的意愿和动机,相信在未来的对外汉语教学工作中,我们能够更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和认知,在华语世界中的繁简字能够相互促进,互取所长,为我们共同的文化瑰宝——汉字的传播尽一份力。

[1] 蒋松谷,钱玉趾.《正体字回家》与简化字未来[J].文史杂志,2016(2):87-96.

[2] 程大敏.繁体字的现状与价值[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0,26(4):125-127.

[3] 台湾当局决定推动繁体字列入世界文化遗产[BE/OL] . http://news.sina.com.cn/c/2008-12-18/083514899697s.shtnl,2008-12-18.

[4] 戴国华.再提繁体字和简体字(人文丛刊·第二辑)[M].学苑出版社,2007:191-192.

[5] 陈丹青,许子东.新旧白话与繁简体字——对话陈丹青[J].东吴学术,2011(4):33-39.

H195

A

1674-8883(2016)23-0269-03

猜你喜欢
繁体字汉语汉字
学汉语
哈哈镜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汉字繁简再引热议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
汉字这样记
汉字这样记
台网友鼓动“繁体字申遗”
不孕不育等2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