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华德针刺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经验

2017-01-14 22:12杨振江刘健强辛彦萱陈华德
浙江中医杂志 2017年5期
关键词:陈师抽动症曲池

杨振江 刘健强 辛彦萱 陈华德

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53

陈华德针刺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经验

杨振江 刘健强 辛彦萱 陈华德#

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53

儿童多发性抽动症 陈华德 针刺

陈华德教授从事针灸临床三十余年,擅长于治疗小儿脑瘫、弱智和中风后遗症、血管性痴呆等疾病。笔者有幸跟师临证,现将陈师针刺结合穴位注射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经验整理,介绍如下。

1 病因病机

儿童多发性抽动症,又称为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是一种慢性神经精神障碍的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慢性多发性运动、肌肉快速抽动、不自主的发声和语言障碍,病情常有波动性,属中医学中“筋惕肉眼闰”“瘛疭”等范畴。陈师认为此病病因复杂,一方面小儿先天肾精不足,肾阴亏虚,所谓水不涵木,阴不制阳,导致肝阳偏亢,引起肝风内动;另一方面脾主运化、主四肢肌肉,小儿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不足,肝失濡养,亦导致肝阳亢进,出现肌肉抽动。中医学对本病无确切地记载,但在一些文献中有类似描述,如《小儿药证直诀·肝有风甚》指出:“凡病或新或久,皆引肝风,风动而止于头目,目属肝,风入于目,上下左右如风吹,不轻不重,儿不胜任,故目连扎也。”《证治准绳·幼科·慢惊》中记载:“水生肝木,木为风化,木克脾土,其瘫痪症状,两肩微耸,两手下垂,时腹动不已。”此外,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极易感邪,且“发病容易,传变迅速”。西医多认为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的病因与遗传、免疫、微量元素、围生期异常、过敏及社会心理等因素有密切关联,其中遗传因素起决定作用。

2 治疗方法

陈师根据人体经络走向,结合小儿生理特点,辨证施治,运用毫针浅刺留针及头皮针留针,并辅以穴位注射治疗的方法予以治疗。穴位选取:主穴取百会、风池安神通络;配穴根据抽动的部位辨证施治,以面部抽动为主者,取合谷、外关,并配合局部选穴,如迎香、颧髎、下关、颊车;以四肢抽动为主者,取四肢穴位为主,如合谷、曲池、内关、足三里、三阴交、太冲等。皮肤消毒后,以0.18mm×25.00mm毫针轻刺进针,稍稍捻转得气后,留针15~20分钟。为延长穴位刺激时间,陈师在针刺的同时行维生素B12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选曲池、丰隆或足三里等穴。

陈师还运用“头针四项”(脑三针、颞三针、智三针、四神针)治疗,在小儿头部以0.18mm×25.00mm不锈钢毫针,平刺进针半寸,略施捻转,留针15分钟,隔天1次。此外,陈师还提出了百会穴长留针法:顺着督脉循行的方向,将针尖与头皮呈15度夹角快速将针刺入皮下,当针尖抵达帽状腱膜下层时,指下阻力减小,使针与头皮平行,将针身全部刺入皮下,得气后,留取部分针柄,其余剪去,留针3~5小时。

3 验案举例

患儿,女,9岁。2016年1月初诊。面部肌肉不自主抽动伴频繁眨眼半年。患儿半年前在无明显诱因下出现面部肌肉不自主抽动,并伴有频繁眨眼,有时亦可见搐鼻,无鼻塞流涕,无口眼歪斜等症状。半年来,患儿症状时轻时重,每遇紧张或疲劳时,面部抽动明显加重。患儿来时,除以上症状外可见时有耸肩、清嗓,纳少,夜晚不易入睡,大便溏,小便尚调,舌质淡、苔薄,脉细弦。诊断为多发性抽动症,中医证型:脾虚肝亢。取穴:百会、风池、合谷、曲池、外关、阳白、印堂、颧髎、迎香、足三里、三阴交、太冲等穴。操作:用0.18mm×25.00mm毫针快速浅刺,予轻微刺激,得气后留针15~20分钟,并行百会长留针法,同时在曲池穴和足三里穴交替予维生素B12注射液进行穴位注射。每周治疗3次,10次为1疗程。1个疗程后,患儿面部肌肉不自主抽动症状明显好转,抽动幅度及频率明显降低,耸肩次数也较前减少。连续治疗3个疗程后,患儿面部抽动症状基本消失。随访1月,未见明显复发。

按语:患儿出现上述症状乃是由脾气虚弱,气血生化不足,肝失濡养,导致肝阳偏亢,引动肝风所致。治当健脾养血,平肝息风。百会穴为各经脉气会聚之处,具有通督安神定志之功,既可统领一身之阳,调动全身气血,该穴针刺长留针能够持久地激发人体的经气,维持有效的刺激量。风池为足少阳胆经经穴,足少阳、阳维之会,对肝风引动的抽动及神志病症颇为有效。曲池、外关穴可通经活络;足三里可健脾益胃,补益肾气;三阴交可健脾益血安神,调肝补肾;合谷、太冲开四关以平肝息风;阳白、颧髎、迎香疏通局部经络,印堂安神醒脑。此外,运用穴位注射,一方面增强穴位刺激的时间及强度;另一方面,采用维生素B12注射,激发经络腧穴,营养神经肌肉组织,从而调整和改善机体机能与病变组织的病理状态,使机体内气血流通,达到治愈的目的。

2016-10-10

# 通讯作者:陈华德,E-mail:docchd@sina.com

猜你喜欢
陈师抽动症曲池
张氏头针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随陈聆群先生学治史
曲池穴主治病症的古代文献研究*
马丙祥教授辨证论治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经验总结
陈从周写《徐志摩年谱》
从痰、风辨治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经验
平肝熄风止动汤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44例
陈福来教授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经验举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