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鹦鹉发生组织滴虫与球虫混合感染的疾病报告

2017-01-15 04:38张占侠
中兽医学杂志 2017年3期
关键词:笼舍禽舍滴虫

张占侠,陈 斌

(石家庄市动物园管理处,河北 石家庄 050200)

金刚鹦鹉发生组织滴虫与球虫混合感染的疾病报告

张占侠,陈 斌

(石家庄市动物园管理处,河北 石家庄 050200)

1 基本情况

石家庄市动物园引进红绿金刚鹦鹉18只,琉璃金刚鹦鹉17只。动物园原有红绿金刚鹦鹉3只,琉璃金刚鹦鹉4只,这样共有红绿金刚鹦鹉21只,琉璃金刚鹦鹉21只,分别饲养于两个面积10余平方米的禽舍内。这批鹦鹉引进后健康状况一直不太好。引进后第3天即出现排白色稀便,继而发展为排黄绿色稀便,精神食欲不振的病症,到疾病后期表现精神萎顿、羽毛蓬乱、排黄色粘稀便、食欲废绝,最后衰竭死亡。病鸟在疾病的整个过程中渴欲旺盛,饮水较多。此病病程长短不一,体质较差的病程较短,1周左右即死亡;体质较强壮的病程可达20多天,甚至1个多月之久或痊愈或死亡。这次共有18只金刚鹦鹉发病,其中红绿金刚鹦鹉10只,琉璃金刚鹦鹉8只,死亡5只,全部为红绿金刚鹦鹉。红绿金刚鹦鹉发病率48%,死亡率为50%,治愈率50%;琉璃金刚鹦鹉发病率为40%,治愈率为100%。

2 临床症状

发病初期病鸟排白色稀便,精神食欲未见异常,进而排黄绿色稀便,精神食欲不振,到后期排黄色稀便,羽毛蓬乱,精神沉郁、食欲废绝,闭眼、呆立一处,体温升高,最后衰竭死亡。整个病程病鸟渴欲较强。

3 病理变化

病死鹦鹉普遍肌体消瘦,营养不良,内脏器官颜色较淡,肝脏肿大,肝颜色不均,其中两只肝表面有黄褐色大小不等的环状坏死灶,2只鹦鹉的肝脏表面有黄色斑状条纹,1只鹦鹉肝脏表面有白色坏死点。心肌变性,手感较硬,1只鹦鹉的心脏内膜有出血点。整个肠道肠管肿大,肠壁增厚,肠黏膜充血出血,肠道内有脱落的肠黏膜。其中3只鹦鹉的肠内容物呈血红色,2只鹦鹉肠内容物呈黄色。盲肠肿大,肠黏膜脱落,肠壁有溃疡灶,肠腔内充满干酪样渗出物,2只鹦鹉盲肠尖端有长约5mm的白色虫体。

4 诊断

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初步诊断为组织滴虫与球虫混合感染。为进一步确诊,取病死鹦鹉盲肠内容物放载玻片上,加甘油和饱和盐水(等量混合液)1-2滴调和均匀,加盖玻片,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圆形球虫虫卵和梨子形的肠腔原虫。原虫膜有节律的波动,虫体呈钟摆式运动。取病死鹦鹉肝脏组织做切片观察,发现肝组织大片死亡,坏死灶周围肝细胞排列紊乱,有大量虫体和巨噬细胞浸润。

5 防治措施

5.1 及时诊断并治疗。一旦发病及时作出正确诊断,并立即采取正确治疗措施,投喂抗组织滴虫药和抗球虫药。治疗组织滴虫病用丙硫苯咪唑按30mg/kg体重投喂,连喂 3天;黄连素按100mg/kg,灭滴灵50mg/kg体重,连喂7天。抗球虫药物要采用几种药物交替使用效果较好,可选用百球净1kg加1ml百球净饮水,连饮5天;然后再用克球清1kg水加0.5g克球清饮水5天;再换杀球灵按10kg水加1g杀球灵饮水。

5.2 给病鸟补充多维电解质,能量合剂,及保肝利胆药物以增强其抵抗力和免疫力,同时给予抗菌、抗病毒药物,杆菌净,瘟毒净等以防继发感染后期要给予健胃、助消化药,如:乳酸菌素片,乳酶生等以便尽快调节、恢复病鸟胃肠功能。

5.3 加强饲养管理。提供营养全面,适口性好的多样化干净卫生的饲料;彻底清扫冲刷笼舍,铲除运动场地面上的一层污沙土,对笼舍及清扫工具、水盆、料盆进行全面彻底的消毒。

6 体会

6.1 禽球虫病是由艾美耳属的各种球虫寄生于禽类肠道所引起的一种以下痢、肠道高度肿胀出血为特征的原虫病,此病通过病禽的粪便进行传染。组织滴虫病是由组织滴虫所引起的禽类以肝脏坏死和盲肠溃疡为特征的原虫病,此病通过污染的粪便及鸡异刺线虫的虫卵进行传递。这两种病多发生于潮湿、高温的季节和地区。

6.2 我国金刚鹦鹉发生此病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

6.2.1 石家庄在春夏时节,气温快速上升,湿度增加,加上禽舍场地面积较小,通风条件较差,20多只鹦鹉饲养于1间10余平方米的房屋内,每天早上禽舍内水泥地面上有很多粪便排泄物,打扫冲刷后使地面长时间处于阴湿状态,这就为组织滴虫和球虫的繁殖和传播提供了温床。

6.2.2 对新来动物未及时进行寄生虫虫卵的检疫和预防投药驱虫,也是造成这次发病的原因之一。

6.2.3 由于鹦鹉料盒置于地面上,鹦鹉采食时常常把饲料盒踩翻,饲料掉到地上常被粪便污染,鹦鹉食入被污染的饲料后,就为感染此病创造了条件。

7 防治本病应做如下几项工作

7.1 改善饲养管理条件。为鸟提供宽敞,明亮,通风,采光好的舒适生活环境。

7.2 及时清扫,冲刷笼舍,彻底清理粪便,定期进行消毒,经常保持笼舍环境干净卫生。

7.3 做好新引进动物寄生虫虫卵的普查检验和预防驱虫投药工作,防患于未然。

7.4 加强营养。提供营养全面的多样化饲料,最好固定料盒以保证饲料干净、卫生,同时要补充充足的多种维生素和电解质以提高其抵抗力.

7.5 定期用丙硫苯咪唑驱杀鸡异刺线虫,以杜绝组织滴虫病的发生,同时在高温,潮热季节给予抗球虫药以预防球虫病的发生。

7.6 一旦发病,要及时采取正确治疗措施,投喂丙硫苯咪唑、黄连素、甲硝唑治疗组织滴虫效果显著,但是一定要保证药量和疗程。采用几种抗球虫药,如百球净、杀球灵、克球清,交替使用,治疗球虫病疗效好,可避免产生耐药性。同时对发病禽舍要固定饲养员,水盒,料盒及清扫工具,以避免交叉感染。这次我园金刚鹦鹉发病为红绿金刚先发病,经过约2个月的时间红绿金刚鹦鹉病程结束后,相隔10天时间与其毗邻的琉璃金刚鹦鹉才发病,我们怀疑是因为交叉感染所引起的。

S858.93

B

1003-8655(2017)03-0079-02

猜你喜欢
笼舍禽舍滴虫
捉鸡记
重庆动物园游蛇展示笼舍的环境丰容及其影响
基于神经网络PID 的禽舍温湿度控制系统设计*
褐马鸡人工饲养注意事项※
9611例孕期妇女阴道分泌物结果分析
31012例阴道分泌物检测结果分析
阴道分泌物病原学检测分析
视觉丰容对幼年川金丝猴行为影响初探
宫颈上皮内瘤变与生殖道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养禽场的消毒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