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T联合肿瘤标志物检测对肺癌骨转移的诊断意义探析

2017-01-15 05:03俊翟允鹏孙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7期
关键词:标志物肺癌差异

刘 俊翟允鹏孙 璀

(1 辽宁省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检验科,辽宁 大连 116033;2 辽宁省大连市新妇女儿童医院,辽宁 大连 116033)

ECT联合肿瘤标志物检测对肺癌骨转移的诊断意义探析

刘 俊1翟允鹏2孙 璀2

(1 辽宁省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检验科,辽宁 大连 116033;2 辽宁省大连市新妇女儿童医院,辽宁 大连 116033)

目的 分析研究ECT联合肿瘤标志物检测对肺癌骨转移的诊断意义。方法 随机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接受治疗的80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肺癌患者是否发生骨转移为分组依据,其中转移组48例,未转移组32例;两组患者均进行ECT联合肿瘤标志物检测,对比检测结果。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CEA、CYFRA21-1水平及骨显像阳性率,结果均显示具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对比NSE水平,结果未见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ECT联合肿瘤标志物检测可有效提高肺癌骨转移患者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及特异性,为患者争取治疗时机,其对于肺癌骨转移的诊断具有积极意义,故值得在肺癌骨转移临床诊疗工作中大力推广应用。

ECT;肿瘤标志物;肺癌;骨转移;诊断价值

肺癌是临床上较为多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该病症的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其不仅对患者造成较大痛苦,而且也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1]。肺癌较易出现癌细胞骨转移,积极寻求有效的诊断方法,提高肺癌骨转移的早期检测准确性,对该病症的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次研究将以随机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接受治疗的80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研究ECT联合肿瘤标志物检测对肺癌骨转移的诊断意义,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随机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接受治疗的80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肺癌患者是否发生骨转移作为分组依据,其中转移组48例,未转移组32例;其中转移组: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18例;患者年龄37~76岁,平均年龄为(54.2±2.1)岁;其中20例为腺癌、15例为鳞癌、11例为小细胞肺癌、2例为未分化癌。未转移组: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1例;患者年龄35~77岁,平均年龄为(54.4±2.7)岁;其中16例为腺癌、9例为鳞癌、6例为小细胞肺癌、1例为未分化癌。采用统计学软件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结果显示无明显差异(P>0.05),组间可比性较好。

1.2 方法:两组患者均进行ECT联合肿瘤标志物检测,具体步骤如下:①ECT检测方法:对患者使用显像剂99mTc-亚甲基磷酸盐(740~1110 MBq),采用静脉注射的方式,注射完毕3 h后采用放射性核素对患者进行全身骨显像检测,对于可疑部位则应进行局部断层融合显像。仪器的参数设定为:采集速度设置为20 cm/min,图像矩阵设定为256×512,能峰设定为140KeV,能窗设定为20%。②肿瘤标志物检测方法:在清晨患者空腹抽取3 mL的静脉血,进行离心处理后取血清采用西门子XP化学发光进行检测,主要测定血清中的CEA、CYFRA21-1以及NSE等指标。

1.3 观察指标: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骨显像阳性率以及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果(其中CEA为癌胚原,CYFRA21-1为细胞角蛋白19的可溶性片段,NSE为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1.4 统计学处理:本次研究中所涉及所有数据均录入SPSS19.0统计学软件中进行分析处理,其中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法对比组间数据差异。计数资料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法对比组间数据差异,上述两种检验方法所得对比结果若显示P<0.05,则表示对比结果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转移组48例患者中有46例患者ECT检测结果为阳性,本组患者骨显像阳性率为95.8%。未转移组32例患者中共有6例患者ECT检测结果为阳性,本组患者骨显像阳性率为18.8%。两组数据对比结果显示具有显著差异(χ2=4.537;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转移组患者CEA检测结果为(70.2±21.3)ng/mL,未转移组患者CEA检测结果为(51.2±13.5)ng/mL,两组数据对比结果显示具有显著差异(t=4.476;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转移组患者CYFRA21-1检测结果为(27.3±7.1)ng/mL,未转移组患者CYFRA21-1检测结果为(22.3±6.5)ng/mL,两组数据对比结果显示具有显著差异(t=3.190;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转移组患者NSE检测结果为(39.3±8.6)U/mL,未转移组患者NSE检测结果为(40.1±8.7)U/mL,两组数据对比结果显示无显著差异(t=0.405;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肺癌属于亲骨性恶性肿瘤,其出现骨转移的概率较高。从本次研究来看80例患者中48例出现骨转移,占总病例数的60.0%。对肺癌患者发生骨转移进行早期诊断对于肺癌患者的临床分型及治疗均具有重要影响。现如今,临床诊断肺癌骨转移多采用MRI以及CT,其虽诊断准确性较高,但因初期不易发现病灶,故诊断周期较长,不利于临床治疗工作的有效开展[2]。ECT是利用癌细胞侵入骨组织时,肿瘤代谢活跃,骨细胞代谢活跃的特点,向患者注射一定量显像剂,若某部位显示放射性浓聚则可进行临床诊断。该技术经多数学者的研究认证其具有诊断速度快以及准确率高等临床应用优点,但对于存在外伤或行手术治疗的患者而言,其受伤部位或手术部位也会表现出同样的放射性浓聚情况,不利于临床诊断[3-4]。该项研究结果在本次研究中也有较为明显体现:未转移组中有6例患者的骨显像检测结果呈阳性,经调查发现均为手术或受伤所致。

近年来有学者的研究显示联合ECT以及肿瘤标志物检验,可有效降低临床误诊率,提高肺癌骨转移早期诊断的准确性[5]。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转移组患者的骨显像阳性率为95.8%,CEA检测结果为(70.2± 21.3)ng/mL,CYFRA21-1检测结果为(27.3±7.1)ng/mL均明显高于未转移组,两组对比NSE检测结果未见明显差异。上述研究结果表明ECT联合肿瘤标志物检测肺癌骨转移的临床准确性较高,对于肺癌骨转移患者的治疗具有积极意义,故值得临床推广。王西洁[6]等的研究结果也显示ECT联合肿瘤标志物检测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各自单独检测的不足,提高临床诊断肺癌骨转移的特异性及准确性。本次研究结果与其研究结论具有较高的相似性。

综上所述,ECT联合肿瘤标志物检测可有效提高肺癌骨转移患者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及特异性,为患者争取治疗时机,其对于肺癌骨转移的诊断具有积极意义,故值得在肺癌骨转移临床诊疗工作中大力推广应用。

参考资料

[1] 朱自力,朱海霞,张福明,等.肺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与骨转移的关系[J].江苏医药,2013,8(2):943-945.

[2] 路宝士.全身骨显像联合血清CYFRA21-1、CEA检测对肺癌骨转移的诊断价值[J].放射免疫学杂志,2013,2(11):234-235.

[3] 段玉龙.ECT联合肿瘤标志物检测诊断老年肺癌骨转移的临床观察[J].现代肿瘤医学,2014,15(7):1356-1358.

[4] 牛继国,呼永华,董峰,等.四项肿瘤标志物在肺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因素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4,20(2):2330-2333.

[5] 沈维敏,许佳毅,唐曦.ECT联合肿瘤标志物检测诊断老年肺癌骨转移的临床观察[J].首都医药,2014,20(3):28-29.

[6] 王西洁,张蕾,崔瑶,等.CT、CEA、CA125、CYFRA21-1、NSE联合检测对肺癌患者骨转移的诊断价值[J].河南医学研究,2015, 17(4):25-27.

R734.2

B

1671-8194(2017)07-0019-02

猜你喜欢
标志物肺癌差异
炎性及心肌纤维化相关标志物在心力衰竭中的研究进展
JT/T 782的2020版与2010版的差异分析
相似与差异
对比增强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肺癌脑转移瘤检出的研究
氩氦刀冷冻治疗肺癌80例的临床观察
长链非编码RNA APTR、HEIH、FAS-ASA1、FAM83H-AS1、DICER1-AS1、PR-lncRNA在肺癌中的表达
基于TCGA数据库分析、筛选并验证前列腺癌诊断或预后标志物
关于中西方绘画差异及对未来发展的思考
找句子差异
冠状动脉疾病的生物学标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