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源性糖尿病患者的治疗现状及护理进展

2017-01-15 12:23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2期
关键词:肝病胰岛素饮食

刘 颖

(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辽宁 沈阳 110000)

肝源性糖尿病患者的治疗现状及护理进展

刘 颖

(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辽宁 沈阳 110000)

肝源性糖尿病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它是指慢性肝病实质损害导致的糖耐量下降,患者发病后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诊断、治疗,将会演变为糖尿病。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不断提高和生活习惯的改变,肝源性糖尿病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临床上多表现为口干、多饮、多尿、食欲亢奋及消瘦等,影响患者健康。目前,临床上对于肝源性糖尿病主要以药物治疗、饮食治疗为主,该方案虽然能控制患者血糖,避免病情的进一步发展,但是长期疗效欠佳,治疗预后较差,难以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本文将以肝源性糖尿病为起点,分析肝源性糖尿病的治疗现状,护理措施等,提高患者治疗效果,促进机体早期恢复。

肝源性糖尿病;慢性肝病实质损害;糖耐量;治疗现状;护理措施

肝功能损伤容易引起糖代谢异常,患者发病后临床症状不典型,发病后如果血糖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控制,将会伴有多个器官的慢性并发症,严重者将威胁患者生命。数据报道显示[1],50.0%~80.0%的慢性肝病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糖耐量减退,并且20.0%~30.0%患者最终演变为糖尿病,而正常人群糖尿病发病率仅为0.6%。同时,肝病与糖尿病的相互影响,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增加了护理难度,影响患者健康[2]。本文将以肝源性糖尿病为起点,分析肝源性糖尿病的治疗现状,护理措施等,现综述如下。

1 肝源性糖尿病治疗现状

目前,临床上对于肝源性糖尿病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如积极治疗肝病、基础治疗、药物治疗等,积极控制肝病和糖尿病,避免病情进一步加重,具体如下。

1.1 积极治疗肝病:为了避免病情的进一步加重,患者治疗时应积极控制肝病。对于急慢性肝炎及肝硬化患者应采取有效的措施保护肝病,帮助患者早期恢复肝功能。相关学者研究显示:乙型肝炎病毒患者发病后容易引起胰岛素抵抗,其作用明显超过纤维化的影响。因此,患者治疗时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进行抗病毒治疗,常用药物包括: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等[3]。对于丙型肝炎患者治疗时应该在保证血糖允许的前提下进行抗病毒治疗[4]。

1.2 基础治疗:基础治疗在肝源性糖尿病患者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包括饮食疗法、运动疗法等。饮食疗法在肝源性糖尿病患者治疗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适当的饮食控制能降低胰岛素β细胞的负担,更加有利于疾病的控制,尽可能让患者饮食营养价值较高的食物;通过运动疗法则能有效的改善胰岛素抵抗,并且长期运动能提高慢性肝炎小鼠体内胰岛素生长因子,降低患者血糖[5]。

1.3 药物治疗:对于上述治疗方案效果不理想者,则需要通过药物方法控制患者血糖,常用药物以胰岛素为主。患者发病早期使用胰岛素不仅可以控制患者血糖,还可以保护β细胞功能。同时,高血糖代谢记忆效应的存在,患者发病早期强化胰岛素治疗能让患者持续获益。但是,患者采用药物治疗时应该正确掌握药物成分、药物使用剂量和药物使用时间,保证患者能科学、合理用药[6]。

2 肝源性糖尿病护理进展

肝源性糖尿病患者除了需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外,还应该完善日常护理,发挥治疗和护理优势,达到优势互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早期恢复。

2.1 病情观察:肝源性糖尿病患者临床症状相对隐匿,临床上缺乏特异性,患者病情变化较高,部分症状容易被长期肝炎不适掩盖。同时,部分患者入院后使用糖尿病类似物,对于隐匿的糖尿病难以代偿,增加了患者血糖[7]。因此,患者治疗过程中护士应该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定期检测患者尿糖、血糖,必要时给予葡萄糖耐量试验。同时,临床上对于主诉口渴、饥饿等症状患者应该提高警惕,做好肝源性糖尿病预见性护理,保证患者能早期确诊。

2.2 饮食护理:饮食护理在肝源性糖尿病护理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由于肝炎患者需要足够的营养保证肝脏的康复,而糖尿病又要求患者合理饮食,控制血糖。因此,加强患者饮食护理显得至关重要。护士应根据患者葡萄糖血糖水平计算出每天所需的总热量,合理的分配热量、脂肪等,严格控制白糖和麦芽糖的摄入量。脂肪摄入每天不得超过0.8 g/kg,尽可能以植物油为主[8]。同时,肝源性糖尿病患者必须忌烟忌酒,注射胰岛素时应该按量就餐,避免患者发生低血糖,尽可能让患者多饮食水果。

2.3 运动指导:肝源性糖尿病患者治疗过程中应该正确的指导患者功能锻炼和休息,改善肝脏营养和氧气供应,从而更加有利于肝脏的恢复。对于临床症状较轻患者,应该适当的增加食欲,让患者在室外散步、做操等,以不疲劳为宜。对于血糖波动较大患者,出门时应该随身携带糖果或饼干等食物,避免患者发生低血糖。文献报道显示[9]:通过适当的体育锻炼能提高胰岛素受体数量,增加胰岛素受体敏感性。

2.4 药物指导:肝源性糖尿病与胰岛素病变均容易引起血糖波动,因此临床上患者治疗原则和侧重点也不尽相同。因此,患者治疗时应该以控制肝脏疾病为主,逐渐恢复机体肝功能。对于血糖轻度升高患者,尽可能不服用降糖药物。对于血糖波动较大患者,则应该给予胰岛素化治疗。胰岛素时目前最好的控制患者血糖药物,患者用药时应该正确的掌握药物使用剂量,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情况,避免药物输注速度影响血糖水平。

2.5 出院指导:肝源性糖尿病属于是一种慢性疾病,患者在医院治疗一段时间后,多数患者出院后尚需要治疗一段时间。出院前护士应加强患者疾病、药物及相关注意事项的宣传教育,让患者能动态监测血糖,合理安排饮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病情进一步发展[10-12]。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肝源性糖尿病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患者发病后临床尚缺乏特异症状,治疗时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情况,加强患者基础治疗及药物治疗,积极控制患者血糖。同时,治疗过程中还应该根据患者情况加强患者病情观察、饮食护理、运动指导、出院指导等,保证患者治疗过程中能获得更加科学、合理的护理,发挥治疗和护理优势,达到优势互补,提高患者治疗效果,从而有效的控制患者血糖,促进机体早期恢复。

[1]黄 海滨,陈建荣,俞智华,等.肝硬化并发肝源性糖尿病临床特点分析[J].实用肝脏病杂志,2013,16(2):163-164.

[2]傅 蓓 蓓,吴金明,徐美,等.肝硬化 患者发 生肝源性糖尿病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J].中华肝脏病杂志,2015,23(6):464-466.

[3]朱感华,邢健.恶性阻塞性 黄疸伴肝源性糖尿病患者行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及置管引流术的护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3,30 (18):42-43.

[4]张旺 琼 ,周首 邦.中医护理干预 对肝源性 糖尿病患者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18):2028-2030.

[5]张红雨.肝源性糖尿病护理中存 在的问题 及 对 策[J].中国中医 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9):117-118.

[6]郑亚明,吴晶,谢琨.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事件发生率及费用研究[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2,32(11):1195-1197.

[7]杜佩玉.肝硬化合并肝源性糖尿病的 护理 体会[J].实用临床医 药杂志,2014,18(24):170-173.

[8]Dang B,Kubota T,Mandal K,et al.Native chemical ligation at Asx-Cys,Glx-Cys: chemical synthesis and high-resolution X-ray structure of ShK toxin by racemic protein crystallography[J].J Am Chem Soc,2013,135(32): 11911-11919.

[9]郭 异凡 ,冯志伟 ,刘 志 萍 ,等.慢 性 丙 型 肝 炎 病 毒 感 染 患 者 2型 糖尿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及危险因素分析[J].大家健康,2014,24(6): 1452 -1454.

[10]Tanaka S,Tanaka S,Iimuro S.Predicting macro -and microvascular complications in type 2 diabetes:The Japan Diabetes Complications Study/the Japanese Elderly Diabetes Intervention Trial risk engine[J].Diabetes Care,2013,36(5):1193-1199.

[11]姚兰.肝源性糖尿病的饮食护理[J].包头医学,2004,28(2):39-40.

[12]王慧茹.个体化饮食护理处方在肝源性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J].临床护理杂志,2012,11(3):36-38.

R473.5

A

1671-8194(2017)02-0011-02

猜你喜欢
肝病胰岛素饮食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医治疗
任何类型的咖啡都或能降低慢性肝病风险
春节饮食有“三要”
GW7647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治疗作用
饮食如何搭配才健康
胆汁酸代谢在慢性肝病中的研究进展
自己如何注射胰岛素
胰岛素拆封前后保存有别
胰岛素笔有哪些优缺点?
健康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