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老傣医康朗香诊治急性风湿性关节炎的经验介绍*

2017-01-15 23:00潘立文李光富李海艳黄
中国中医急症 2017年5期
关键词:局部关节疾病

潘立文李光富李海艳黄 勇

(1.楚雄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药物研究所,云南 楚雄 675000;2.楚雄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云南楚雄 675000;3.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傣医医院,云南 西双版纳 666100)

·薪火传承·

名老傣医康朗香诊治急性风湿性关节炎的经验介绍*

潘立文1△李光富2李海艳2黄 勇3

(1.楚雄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药物研究所,云南 楚雄 675000;2.楚雄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云南楚雄 675000;3.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傣医医院,云南 西双版纳 666100)

通过查阅文献、跟师学习等方法,总结、整理并分析名老傣医康朗香诊治急性风湿性关节炎的经验。康朗香老师认为急性风湿性关节炎属“拢阿麻巴”病范畴。其病因病机为嗜食醇酒厚味以致热毒内生,在外感风邪的鼓动下,过关走节,影响关节处四塔功能而发病。此病主要依据病史与典型临床表现诊断,证型主要为风火毒邪偏盛型。采用康朗香老师经验方,傣药内治与外治并施的方法进行治疗。康朗香老师对急性风湿性关节炎的病因病机、诊断、治疗的经验深刻、独到,疗效卓著,值得临床推广与进一步研究。

急性风湿性关节炎 经验 探析

名老傣医康朗香老师是西双版纳地区的知名傣医,2008年被评为云南省第2批师带徒指导老师,“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的重点抢救传承的名老中医药专家之一,以康朗香老师命名的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已于2012年完成验收。在60余年的行医历程中,康朗香老师治愈过无数顽疾,对多种疾病都有丰富的诊治经验,尤其是对风湿类疾病有十分丰富的诊疗经验及比较好的治疗效果。所谓风湿类疾病主要是指影响骨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肌肉、滑囊、肌腱、筋膜、神经等)和内脏血管及结缔组织成分的一组疾病[1]。急性风湿性关节炎(ARA)就是其中的一种。康朗香老师是傣医治疗风湿类疾病方面的专家,对ARA的诊治有独到经验,且疗效较好,值得广大中医药、民族医药方面的医务工作者借鉴、学习。为系统总结康朗香老师诊治ARA的经验,提升临床治疗ARA的水平,扩大、推广傣医药治疗ARA的临床应用,笔者特撰写此文,以供同道参考。

1 康朗香老师对ARA病因病机的认识

ARA是风湿热的主要表现之一,以大关节红、肿、热、痛为主要表现,呈游走性,反复发作,但不遗留关节强直和畸形。该病是与A族乙型链球菌感染有关的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首次发病多在儿童和青少年。一般认为,ARA只有彻底消灭链球菌才能去除致病的启动因素,故ARA的治疗目的主要为清除链球菌感染、去除诱发的病因、控制关节炎的临床症状等[2-4],故临床上仍以青霉素类抗生素为主要治疗药物。虽然青霉素对A组链球菌一直保持着敏感性,其最小抑菌浓度近70年来没有改变[5]。对青霉素过敏的患者,则主要使用红霉素进行治疗。但据有关研究表明,在欧洲一些地区,应用红霉素抗A组链球菌治疗已经超过30%[5]。对于关节症状的缓解,则主要依赖非甾体抗炎药治疗,此类药物虽可明显缓解炎症症状,改善关节炎的症状,但不能从根本上解除病因,也不能阻止病程发展,控制疾病的复发[6]。截至目前,风湿热的发病机制仍未完全明确,目前尚缺乏特效的治疗方法。如果链球菌反复感染,机体不断产生各种链球菌抗体,可使病情迁延不愈并加重[2-4,7]。康朗香老师对ARA的诊治有独特之处,不仅能较快、较好地缓解关节炎的急性症状,还能有效阻止病程进展,并有效地预防疾病的复发。同时还能避免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可能带来的一系列不良反应[8]。康朗香老师认为,根据ARA的临床表现特点及其发病规律应将其归属于傣医“拢阿麻巴”的范畴。康朗香老师认为人体产生各种疾病主要是与机体内部的四塔五蕴失和有关。傣医学基础理论认为人与宇宙中的其他事物一样,都是由土、火、水、风这4种物质所构成的[9]。人体内的这4大类物质则相互聚集,逐步形成了体内的四塔系统。四塔中“塔”有聚集之意[10-12],四塔指的是土塔(傣语音译为塔拎,下同)、火塔(塔菲)、水塔(塔喃)、风塔(塔拢)。土塔主要构成了人体的坚实、固定的器官和组织,并代表着人的消化吸收功能;火塔则能温煦机体的各大组织器官,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力,促进人的各项生理机能;水塔则指人体内的一切水液,从广义上来讲,也包括了人体的血液;风塔则主要指人体一切具有运动特点的生理功能,如胃肠蠕动、心脏跳动、呼吸运动等各种内脏功能活动以及说话、各种表情活动和行走、奔跑、跳跃、歌唱、跳舞等肢体活动。总而言之,人体内的这4大类物质通过发挥各自的功能与作用,相互协调、相互配合,促使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得以顺利进行,保证、维持了人体统一、协调的有机、完整的整体。康朗香老师认为,ARA是一种由于体内外多种病因共同作用所引起的疾病。ARA的患者多偏好辛辣肥甘之品,嗜饮醇酒,以致积热于内,形成“食毒”,再复感外界风热毒邪(帕雅拢皇)遂致内外合邪,引起体内四塔失衡以致造成此病的出现。所谓“食毒”,是傣医学独有的一种病理概念,指的是患者由于饮食不节如饮食偏嗜等或饮食不洁以致食物在体内转化成一种能引发人出现疾病的致病因素,这种致病因素即被称为“食毒”[13]。在外界风邪的作用下,风热诸邪过关走节,作用于机体四肢关节,使得关节局部的四塔功能受损,局部四塔失去平衡,关节局部的风、火二塔偏盛,而气血(塔拢、塔喃)不通,导致关节局部出现红肿热痛等急性炎症的表现,而机体在风热毒邪的作用下常常可使急性关节炎的病灶能同时侵犯数个关节,或从一个关节游走到另一个关节,引发ARA这种疾病的发生。如果风热之邪还侵袭其他组织器官,则有可能会因其破坏影响局部四塔五蕴功能的平衡,从而引起风湿性心脏炎、舞蹈病、环形红斑和皮下结节等其他情况的出现。总之,康朗香老师认为,ARA这种疾病主要是由于患者饮食不节嗜食肥甘厚味,嗜饮醇酒,以致体内食毒蓄积转化为内生之热邪,再加上外感风热火毒以致内外之邪相合体内风热邪气偏盛,在风邪的作用下,以上邪气过关走节,影响关节局部,导致病灶局部的四塔失衡,风火二塔偏盛,从而引起关节出现红肿热痛等急性关节炎的表现。这正是ARA的主要发病机制。

2 康朗香老师诊断ARA的经验特色

康朗香老师认为,ARA的诊断主要是依据其特殊的病史、典型的临床表现以及相关的实验室检查等来完成。在发病前1~3周,约有半数ARA患者先有咽峡炎或扁桃体炎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患者的典型症状为游走性的多关节炎,以大关节为主,局部呈红、肿、热、痛表现。在炎症消退后关节情况可逐渐恢复正常。此外患者还可有发热、乏力、出汗、面色苍白、烦躁等全身症状。除此之外,患者还可有风湿性心脏炎、舞蹈病、皮下结节、环形红斑等风湿热的特殊表现。做抗“O”、血沉、C反应蛋白等检测可发现其滴度增快或水平增高。康朗香老师认为,如患者有上述临床特点,即可考虑ARA的诊断。同时,在患者诊断为ARA后,还需要对患者的具体傣医证型进行诊断。傣医诊断疾病的过程中,特别强调对证型的诊断。傣医学认为证型相较疾病而言,更加能反映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包括病因、病位、病性、病势以及邪正关系在内的多方面的病理特性,更加能反映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本质。康朗香老师认为ARA的主要证型为风火毒邪偏盛(帕雅拢皇想)证。此证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有:肢体关节剧烈疼痛,关节局部灼热红肿,且得冷则舒、遇热加重,关节活动不灵,伴有全身发热,口干苦,小便黄赤,大便干结,舌质红,舌苔黄厚燥,脉行快。康朗香老师认为,ARA患者内热偏盛,加上感受外在的风热毒邪(帕雅拢皇),内外合邪,在风邪的鼓动下,风热毒邪过关走节,影响多个关节局部的四塔平衡,致使关节局部的风火二塔偏盛,导致局部急性关节炎症的发生。由于局部火塔偏盛,从而导致关节局部出现灼热红肿的症状,由于火塔偏盛所以上述诸症得冷则舒,得热则重。由于体内火塔偏盛,影响全身其他部位如口、舌、大小便、脉搏等,所以患者还会出现全身发热,口干苦,小便黄赤,大便干结,舌质红,舌苔黄厚燥,脉行快等表现。而在关节局部风、火二邪的作用下,患者还会因局部气血(塔拢、塔喃)壅聚,气血不通畅而出现关节剧烈疼痛,肿胀明显的情况。康朗香老师认为ARA患者的主证为风火毒邪偏盛证。康朗香老师认为,对ARA患者进行辨证的时候,一定要抓住患者关节局部灼热红肿明显,遇冷则缓、遇热加重的局部症状特点,同时注意结合患者身热,口干苦等全身症状中表现出来的热象,舌红苔黄燥、脉行快等热证的舌脉象等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对ARA患者的证型做出正确的诊断。

3 康朗香老师治疗ARA的经验特色

康朗香老师认为,对ARA进行治疗必须要建立在辨病辨证论治的基础之上。必须在对ARA进行明确诊断之后,根据患者风火二塔偏盛的证型特点,以清火解毒,除风止痛为主要治法,采用内治与外治相结合的具体措施进行治疗。下面便分别介绍康朗香老师治疗ARA的内治与外治经验。

3.1 康朗香老师治疗ARA的内治经验 康朗香老师在用内治法治疗ARA时,常根据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选用一系列傣药加减调治,具体来讲他常选用黑心树心(更埋习列)、腊肠树心(更锅拢良)、通血香(嘿罕盖)、九翅豆蔻根(哈贺姑)、人字树(么滾)、三叶蔓荆根(哈管底)等傣药来进行治疗。黑心树心味苦,性寒,入风、水、土、火塔,有清火解毒、杀虫止痒、除风止痛、通血消肿的功效。腊肠树心味苦、涩,性凉,入风、水塔,有清火解毒、消胀通便、利水消肿、利尿化石、除风止痛的功效。通血香气香,味微苦,性温,入土、风、水塔,具有健胃消食、行气通血、祛风止痛之功。九翅豆蔻根气香,味辣,性热,入土、风塔,具有补土健胃、通气消食、理气止痛之功。人字树味淡,性平,入土、火、水、风塔,具有清火解毒,补土健胃的功效。三叶蔓荆根味苦,性凉,有腥臭味,入风,水塔,具有清火解毒、消肿止痛、除湿止痒、强筋健骨之功。上述诸药多数能入风、火二塔,具有除风止痛,清火解毒,行气通血等功效,由于ARA的傣医证型主要为风热毒邪偏盛型,故采用上述傣药组合进行内治能较好改善ARA患者的各种主要症状,从而达到治疗ARA的目的。上述组合常作汤剂内服,每日1次,一般10剂为1疗程,需连用2疗程。

3.2 康朗香老师治疗ARA的外治经验 康朗香老师认为外治法是傣医治疗法的精华。他主张在治疗ARA时采用外治法进行治疗。老师认为傣医外治法能够直接作用于病灶关节局部,可由外而内作用于病灶部位,祛除局部的风热邪气,调整局部的四塔功能,促进局部的气血流通,从而促使ARA患者关节局部病灶的症状、体征得以消除。具体来讲,康朗香老师在对ARA患者进行外治时,常采用傣医的封包药疗法来进行治疗。他所采用的傣药多为红花丹叶(摆比比亮)、白花丹叶(摆比比蒿)、鸭嘴花(摆莫哈蒿)、小驳骨丹叶(摆莫哈郎爹)、蔓荆叶(摆管底)等[14]。在治疗时将上述诸药的鲜品切碎捣烂,加少许白酒烧热或炒热外包患处进行治疗。每日外包治疗1次,每次6~8 h,5~7 d为1个疗程。在这些傣药中红花丹叶味麻、辣、微甜,性大热,入火、风、水塔,具有除风补火,通气血、消肿止痛、强身健体的功效。白花丹叶味辣、微甜,性热,小毒,入风、火塔,有除风,通血止痛,补火强身,接骨续筋消肿的功效。鸭嘴花味微苦,气腥,性平,入水、土塔,有清火利水,消肿止痛,续筋接骨的功效。小驳骨丹叶味苦,气微臭,性平,入土塔,有通气活血,接骨续筋的功效。蔓荆叶味微苦,气臭,性温,入风、水、土塔,有清火解毒,镇心安神,祛风散寒,消肿止痛的功效。将上述傣药组合使用,并做封包药治疗,可在关节病灶局部收到祛风止痛,清火解毒,疏通气血,调平四塔的作用。能比较快速有效的消除局部病灶的症状和体征,从而达到治疗ARA的目的。

4 讨 论

康朗香老师是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知名傣医药专家,有十分丰富的傣医药临床经验,对多种疾病都有较好的治疗效果,特别是对风湿类疾病有较深入的研究和较好的疗效。康朗香老师认为ARA是急性风湿类疾病中的一种,是风湿热患者关节部位的一种急性炎症过程。康朗香老师认为ARA当归属于傣医“拢阿麻巴”的范畴。其主要是由患者平素嗜食肥甘厚味、辛辣烧烤之品,嗜饮啤酒、白酒等酒精性饮料等以致体内食毒内生,内热炽盛,加之外感风热毒邪,内外合邪,在风邪的作用下,风热毒邪过关走节,走注关节以致影响关节局部的四塔功能。关节局部出现风火二塔偏盛,气血(塔拢、塔喃)不通,从而引起关节局部出现红肿发热,剧烈疼痛等症状、体征,导致ARA的发生。如果风热毒邪侵袭机体其他部位,影响其他组织器官的四塔功能,使四塔失去平衡,则又可引起诸如风湿性心脏炎、环形红斑、皮下结节、舞蹈病等病症。康朗香老师认为在对ARA进行诊断时,必须要结合患者的病史、典型的临床表现以及必要的辅捡结果来完成。康朗香老师认为在发病前1~3周,约有半数ARA患者会先有咽峡炎或扁桃体炎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ARA的典型症状为游走性的多关节炎,以大关节为主,局部呈红、肿、热、痛表现。在炎症消退后关节情况可逐渐恢复正常。患者还可有风湿性心脏炎、舞蹈病、皮下结节、环形红斑等风湿热的特殊表现。做抗“O”、血沉等检测则可发现其滴度增快[15-16]。康朗香老师认为,如果患者有上述病史特点,具有典型的ARA临床表现,即可考虑本病(拢阿麻巴)的诊断,如能结合现代医学辅助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判断,则更有利于对此病的诊断。此外,康老主张在对疾病进行辨病诊断的基础上,进行傣医证型的辨证诊断。康老认为由于本病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由风热二邪走注关节以致局部风火二塔偏盛、气血不通所导致的,故本病的主要证型当为风热毒邪偏盛型(帕雅拢皇想)。康朗香老师认为对ARA应采用内外合治的方法进行治疗。康朗香老师认为傣医外治法具有直接作用病灶局部,由外而内的作用于患处关节,祛除关节局部的风热毒邪,调整病灶局部的四塔功能,使失衡的四塔功能逐渐恢复正常,从而使ARA患者的临床表现得以逐渐消除的作用。他主张针对ARA患者风热内盛走注关节,影响局部四塔功能与平衡的病机实质,采用具有除风止痛,清火解毒,行气通血功效的傣药煎汤内服,并在内治的基础上采用具有上述功效的傣药做傣医特色外治法封包药疗法治疗。在内外治法的共同作用下,ARA患者关节局部的四塔功能得以恢复正常,其典型的临床表现也便逐渐得以消除。

总之,康朗香老师对ARA的病因病机认识深刻、全面,对ARA的辨病、辨证诊断客观、准确,对ARA患者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采用傣医内治与外治合用的治法进行治疗,每能收到较好的疗效,故值得临床医家借鉴、研究,以便能在临床上逐渐推广老傣医的诊疗经验,提高傣医药及傣西医结合治疗ARA的水平。

[1] 胡绍先,何培根.风湿热的预防和治疗进展[J].临床内科杂志,2005,22(10):655.

[2] Lennon D.Acute rheumatic fever in children:recognition and treatment[J].Paediatr Drugs,2004,6:363-373.

[3] Fessbva V,Bardare M.Rheumatic fever in the 21st century[J].Cardiol Young,2004,14:465-466.

[4] Baandrup U.Rheumatic fever reappraised[J].Chin Med J(Engl),2005,118:360-361.

[5] Shet A,Kaplan E.Addressing the burden of group a streptococcal disease in India[J].Indian J Pediatr,2004,71:41-48.

[6] 王迎新,弥曼.药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24.

[7] 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会.风湿热诊治指南(草案)[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4,8:504-506.

[8] 毛细纳,李秀丽.药理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109.

[9] 林艳芳,依专,玉腊波.傣族医药学基础理论[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3:100-101.

[10]林艳芳,玉腊波,段立刚.傣医常用名词术语解释[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8:21-36,333.

[11]康朗仑.竹楼医述[M].云南:云南民族出版社,2003:42.

[12]林艳芳,玉腊波,依专.风病条辨译注[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3:19.

[13]刘孟渊.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典型风湿热1例 [J].中医杂志,2005,46(7):551.

[14]黄勇,岩罕金.名傣医康朗香治疗风湿病的经验[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8,10(10):20-21.

[15]胡亚美,江载芳.禇福棠实用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658.

[16]韩燕燕,孙景辉.风湿热诊治进展[J].临床儿科杂志,2012,30(7):697.

R249.8

A

1004-745X(2017)05-0806-04

10.3969/j.issn.1004-745X.2017.05.016

2016-09-28)

楚雄医专科研基金资助项目(2014XBYJ11)

△通信作者(电子邮箱:astronomypan@163.com)

猜你喜欢
局部关节疾病
爨体兰亭集序(局部)
进击的疾病
尿碘与甲状腺疾病的相关性
易与猪大肠杆菌病混淆的腹泻类疾病鉴别诊断
膝盖有异响 警惕“关节鼠”
关节突关节比在退行性腰椎滑脱中的应用价值
夏季养生之疾病篇
凡·高《夜晚露天咖啡座》局部[荷兰]
小切口下重建喙锁肩锁韧带及前上关节囊复合体治疗陈旧性肩锁关节脱位
丁学军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