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林业践行“两山论”的分析与建议

2017-01-17 15:26李玉宝
中国林副特产 2017年4期
关键词:黑龙江省冰雪全省

李玉宝

(黑龙江省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中心,哈尔滨150090)

黑龙江省林业践行“两山论”的分析与建议

李玉宝

(黑龙江省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中心,哈尔滨150090)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这是习近平总书记自2005年8月首次提出,之后几次丰富和完善的著名“两山论”。黑龙江省是资源大省,素来以大森林、大湿地、大冰雪、大界江著称,而这大部分绿水青山、冰天雪地资源又都在林业施业区范围,因此,践行“两山论”将为黑龙江省林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1 黑龙江省林业资源概况

黑龙江省林地面积2623万hm2,占全国林地面积的8.3%,占全省国土面积的55.5%;有林地面积2125万hm2,占全国有林地面积的10.8%,占全省国土面积的45.8%;活立木总蓄积量19.28亿m3,占全国活立木总蓄积量的12.5%;森林覆盖率达到46.7%,是全国森林覆盖率较高省份之一。由于地跨寒温带与中温带,幅员辽阔,动植物种类繁多,林区中共有185科约2500种植物、476种陆生动物。可开发利用、市场前景良好的主要经济品种包括食用菌、山野菜、北药、坚果浆果以及林下肉食、毛皮药用动物等。[1]丰富的森林资源为黑龙江省践行“两山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 黑龙江省林业践行“两山论”的初步探索

2.1 林业产业发展

作为曾经的“共和国长子”,黑龙江省的林业一直是粗放式发展,独守“大木头”经济。事业发展的转折点在2011年,林业产业被省政府正式列入全省十大重点产业,在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推动下我省林业产业逐步走上发展的快车道,逐步建立起林下种养殖、林木加工、森林旅游和对俄经贸合作等林业产业多业发展的新格局。2016年《黑龙江省林业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发布实施,确定了“十三五”期间,全省林业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并首次将冰雪旅游写入规划,专门设立了100亿的林业产业发展基金,用于推进林业产业快速发展。全省建立了林业产业PPP模式项目库,引进战略投资者,以大投资、大项目、大产业为目标,做大做强全省林业产业。有关统计数据显示,全省林业总产值在2016年达到1800亿元,增加值多达706亿元,实现年均增长15.3%。

2.2 森林生态旅游发展

1992年,黑龙江省首批设立火山口、大亮子河等国家级森林公园,开始发展森林生态旅游,规模和效益不断壮大。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全省已建立107处森林公园,其中有63处是国家级,数量居全国之首,有44处是省级;建有87处湿地公园,其中60处国家级,17处省级;自然保护区达250处,居全国之首。据统计测算,2016年全省以森林公园为主的森林生态旅游接待游客人数达1639.2万人次,旅游收入32.58亿元,逐年递增。森林旅游作为绿色富民产业,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寻找到一条让绿水青山和冰天雪地成为金山银山的有效路径。“十二五”期间,仅各市县区通过国家项目及自筹资金,就投入森林旅游景区建设资金近30亿元,景区基础设施和接待服务设施逐渐完善,截止2016年底,全省以森林公园为主的森林旅游景区共有职工7735人,安排社会从业人员25522人,拥有车船3357台,游步道5506km,床位73050张,餐位113987个。森林旅游的开发,不仅安排林区富余劳动力就业,还带动了周边林农致富,以哈尔滨市阿城区金龙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效应为例,附近林农纷纷以景区为依托,加入到发展森林旅游业的大军中,林农还自建“客栈型”农家乐,开办特色餐厅,经营旅游商品和山特产品,脱“农衣”,穿“商衣”,吃起“旅游饭”,公园所在地吉兴村从事旅游经营及农副产品销售的农户达520户,占全村总户数的81%,2015年,全村工农业总收入1亿元,其中旅游业收入近9000万元,占全村总产值的90%,林农普遍受益。

2.3 林中种养殖业发展

近年来,黑龙江省针对寒冷地区的气候特点,依托科研院所开发培育新产品,寒地黑木耳、蓝莓、蓝靛果、花楸等一批品种逐步走向市场,这些产品正因为生长在寒地黑土,而具有了与众不同的价值,其品牌美誉度都很高。对于养殖业,寒冷地区动物毛皮品质好、质量高,颇受欢迎,目前仅哈尔滨的尚志市就拥有水貂养殖企业70多家,年产貂皮500万张,已成为全国较大的貂皮原材料基地。牡丹江市有全国最大的养熊企业——牡丹江黑宝药业集团,现有黑熊、棕熊共3000余头,除了熊胆粉等主导产品外,还开展了熊乐园等游憩项目,年产值1.13亿元。依托龙江丰富的林业资源,黑龙江省药材产业也呈现可喜的发展态势,北方道地药材如人参、黄芪和防风等种植面积和产量都增长迅速。全省食用菌产业近年来也取得长足发展,南方的原材料资源越来越少,食用菌产业整体北移,浙江、福建的种植企业很多都去黑龙江发展,现在全国最大的黑木耳、灵芝、双孢菇生产基地都在黑龙江,全省的食用菌总产量已接近全国的60%。黑龙江省地处高纬度地区、寒热温差大,日照时间长,其产品品质明显优于南方,这是冰天雪地赐予黑龙江的优势。

2.4 林业碳汇

林业碳汇作为一项新兴的林业产业,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多种手段之一,也是我国落实已生效的《巴黎协定》的重要举措之一。发展林业碳汇产业既符合黑龙江省生态文明建设的需求,又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是林业将绿水青山、冰天雪地资源转化为金山银山的重要途径之一。黑龙江省作为林业大省,林业碳汇优势比较明显。全省森林碳储量在2015年底达9.3亿吨,其储量占全国的11.35%;全省森林吸收存储CO2总量已达34.1亿吨CO2-e(二氧化碳当量),占全国的11.04%。地方林业森林碳储量达2.997亿吨,森林吸收存储CO2总量为10.99亿吨CO2-e(二氧化碳当量),年实现碳减排量约为0.717亿吨CO2-e。在省委省政府的重视下,黑龙江省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中心在2015年正式成立,专门负责全省的林业碳汇工作。

2.5 冰雪旅游和冰雪运动

黑龙江省冬季丰富的冰雪资源为开展冰雪旅游和冰雪运动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哈尔滨、齐齐哈尔、伊春一直以来都是冰雪项目的大本营,培养出许多国手和世界冠军。据《中国滑雪产业白皮书》显示,2015年全省拥有滑雪场120家,占全国总数的1/5还多,年接待滑雪人数达149万人次,全国排名第二,仅次于北京,而数量如此之多的滑雪场也多数依托山林建立,林业发展冰雪旅游和冰雪运动还有很大潜力可挖掘。

3 黑龙江省林业践行“两山论”的建议

随着国家天保工程一期二期陆续实施,大小兴安岭、长白山生态功能区的划定,黑龙江省已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大木头经济难以为继,国有林场改革困境重重,必须思想转轨,经济转型,谋发展,找出路,化被动为主动,化劣势为优势。黑龙江省林业应大力践行习近平总书记“两山论”,科学地将绿水青山、冰天雪地转化成金山银山,走出一条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

3.1 大力发展森林冰雪旅游

林业资源是开展冰雪旅游最好的载体,假设黑龙江省2000多万hm2的森林都利用起来,将变成全国最大的森林冰雪公园,看冰赏雪都到黑龙江林区来,林业职工都变成森林冰雪旅游的东道主,那将是一幅恢宏图景。这不是空想,黑龙江省本身具备这样的优势,前不久,国家林业局发文推介了15处森林公园为全国冰雪旅游典型单位,其中黑龙江省就达6处之多。目前亚布力、雪乡、北极村、凤凰山等景区冰雪旅游发展迅速,知名度很高,下一步黑龙江省应该做好典型的推广和复制,合理规划森林冰雪旅游线路,尽快编制出台全省“一盘棋”的森林旅游发展规划,统筹省林业厅、龙江森工、大兴安岭、伊春的森林资源,将冰雪旅游作为重要组成部分,有计划、系统地发展全省冰雪旅游,充分利用冰雪+森林资源,打造有知名度的黑龙江林海雪原。利用全省目前较为成熟的森林公园、湿地公园、自然保护区等森林旅游景区所具有的良好接待能力,利用已经形成的漠河北极村、呼中最冷小镇、黑瞎子岛“总统虎”过来的地方等知名旅游品牌效应,开展民俗、冬捕等,加快上马冬季冰雪旅游项目。

3.2 广泛开展寒地森林种植

黑龙江省地处北纬43~53度之间,这是全球公认的顶级食材出产带,例如黑松露、金枪鱼、三文鱼、荷兰牛奶、五常大米以及熊胆不老草等。虽然地处高寒地区,但是作物单季生产、昼夜温差大、雨热同季、光照充足,这些气候特点反而有利于森林食品的营养积累。目前黑龙江省主打的黑木耳,其性耐寒、对温度反映敏感,中、低温品种由于生长周期长,营养物质积累多,品质相对较好,其蛋白质和多糖等营养物质含量也明显高于其他省份产品。黑龙江省的山野菜多为早春采集的嫩芽、叶,这是植物越冬时储集的大量养分元素迸发的精华,口感鲜、嫩、纯,而南方山野菜四季培育多次采摘,品质、口感自然与龙江山野菜不可同日而语。因此,黑龙江省应大力开发黑木耳等食用菌、蓝莓等浆果、红松籽等坚果的种植加工,打造产业链条,推进精深加工,用寒地黑土的高品质,培育冰雪+森林食品增长点,把寒地食品的营销形象推向全国。

3.3 积极推动寒地动物养殖

黑龙江省应充分利用寒冷地区部分动物皮毛品质高的优势,依靠现有皮毛动物养殖的经验和成绩,积极谋划和推广皮毛动物养殖。目前全国皮毛市场需求较大,据测算,仅貂皮一项年需求量约为8000多万张,国内主要省份山东、河北、吉林加在一起年产量也就4500万张,其缺口很大,黑龙江省目前的产能仅有2000多万张,可以说,还有近一半的市场有待开发,目前,尚志国有林场管理局已拥有数年的养貂经验,虽然几经市场起伏,但通过引进种貂、改良技术、打造标准化驯养基地等措施,已经掌握了其核心管理技术,可以复制可推广,前景看好。

3.4 合作开发冰雪运动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指导意见》和《冰雪运动发展规划(2016-2025)》的出台,对全民健身休闲、发展冰雪运动提出了具体指导和实施意见。黑龙江省应利用林业自身优势,规划建设高标准、高档次的滑雪场、冰球场等。通过引进社会资本合资合作,加快基础设施、场馆和接待设施建设,通过争取冰雪体育赛事举办地增加知名度。由资源管理部门认真研究对策,在不破坏森林资源的前提下,规范发展、鼓励发展冰雪+体育项目。引进省外、国外冰雪运动队伍、俱乐部到黑龙江省建设冰雪运动基地。充分利用林业得天独厚地理优势和冰雪资源,筑巢引凤,打季节差,出台优惠政策,真正把黑龙江变成冰雪运动的大本营。

[1]《黑龙江省林业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

2017-04-05

李玉宝,男,林业工程师,从事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工作,E-mail:lytslgyglz@163.com。

DOI.:10.13268/j.cnki.fbsic.2017.04.038

F326.27

:A

猜你喜欢
黑龙江省冰雪全省
2022年1-6月黑龙江省各市(地)国民经济主要指标
逐梦的“冰雪一代”
拥抱冰雪向未来
点燃“冰雪”
黑龙江省财政厅 黑龙江省民政厅 黑龙江省体育局关于印发《黑龙江省彩票监督管理实施办法(暂行)》的通知
发挥“她”力量,打赢这“疫”战——致全省妇联执委的倡议书
全省侨务干部培训班在宁举办
黑龙江省海伦市永和乡中心小学简介
前三季度山东县域经济生产总值占全省94%
动词的时态中考高频考点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