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台镇绿色旅游的发展趋势

2017-01-17 15:26马维成
中国林副特产 2017年4期
关键词:武山县绿色旅游

马维成

(甘肃省小陇山林业实验局滩歌林场,甘肃武山741314)

龙台镇绿色旅游的发展趋势

马维成

(甘肃省小陇山林业实验局滩歌林场,甘肃武山741314)

绿色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旅游形态,具有观光、度假、休养和科普教育等多重功能。论述了武山县龙台镇被甘肃省民政厅评为绿色旅游镇具备的地理条件和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武山县龙台镇发展绿色旅游具体的规划,并通过政策扶持、媒体宣传等多种渠道提高龙台镇绿色旅游知名度。

龙台镇;地理优势;存在问题;政策扶持;媒体宣传

龙台镇位于武山县西南角18kg,地处西秦岭北坡,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四面环山,森林植被茂密,气候宜人,风景优美,是避暑旅游、度假、游闲垂钓的好地方。

1 具备开发旅游的优越条件

1.1 交通条件

龙台镇交通便利,位于武山县天馋高速公路分支的乡村路、沿武公路和洛马公路的交汇处,境内各村公路互通互连,对出行旅游的人们提供了便利。

1.2 优越的天然地理条件

龙台镇是古代茶马古道,通往陇南进入四川;东南方向是古丝绸之路重镇武山县,西15kg是四门镇,这里有三国时候的大将“庞德故里”,东北14kg就是洛门古镇,西北30kg是三国姜维大战铁笼山之地。同时,龙台镇毗邻武山县众多景点,如:水帘洞、拉稍寺、卧牛山森林公园 、慈云寺及雪爷庙等。在其带动下,当地政府和群众大力发展农家乐﹙冷水鱼﹚餐饮业,吸引大量游客到龙台镇旅游。因此,龙台镇不仅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而且地理独特。于2015年,当地政府申请建立绿色旅游镇,经甘民(2015)113号文批准为武山县“龙台绿色旅游镇”。

1.3 丰富多样的自然景观

1.3.1 自然景观有龙台山,屹立在龙台镇的北面,山上有财神庙,香烟不断,庙前有一株油松树胸径要三人才能抱住,植被景观丰富各异,野生动物繁多,太皇山植被分布明显。春天,山顶草甸上的野葱花开遍了整个草丛。阴坡的野李子白花挂满枝头,粉红的木牛花开遍了每个沟系,田野里黄灿灿的油菜花一片连着一片,发出芳香,蜂恋舞蝶,到处呈现出春天的气息。夏天,绿树成荫,有老一辈栽植的云杉树,割灌留八割二竖行的,留8m的灌,栽2m的树,现在形成了斑马纹的山坡,从远处看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同时,也有近代培育栽植的人工林,阳坡有华山松、油松、落叶松,阴坡有云杉,形成了人工培育的林海,各种野花布满山间。金秋,林间红叶似火,色彩旖旎,灌木卫茅的叶经过浓霜的洗礼变成了红色,乔木五角枫树叶也跟着红了起来,一片片绿色的山坡,点缀上一团团热烈的红色,就像一幅美丽的油画一样,绿红相衬,托划出一幅美丽的画卷长廊。另外,林区内野生的中药材和动物种类丰富。中药材如竹林、蛤蟆党参、当归、黄芪等;野生动物有畜牧羚、猫豹、野猪、鹿;禽鸟类有锦鸡、蓝马鸡、猫头鹰、麻鹩儿等。此外,林区还有其它不知名的野生植物、鸟类、动物。

1.3.2 地文景观独特。龙台镇南面的太皇山,海拔3080m,这座大山南北走向,南高北低,武山镜内的大南河就发源于太皇山,由南向北贯穿整个龙台镇,山间各沟系的小溪,流水潺潺,流入大南河汇入渭河,山坡上人工培育的华山松、云杉亭亭玉立,天然的白桦林一簇一簇布满山腰,山下有千亩云衫培育基地,基地内有不同龄级的苗木。主要景区是头沟的慈云寺、下河峪、上河峪、南岔沟、正沟。寺院,从初一到十五,车来车往,男女老少进香求平安,下河峪是大苗培育基地,林场修建了道路,用于运输苗木,车辆可直通景区,方便了人们的旅游。上河峪便道畅通,路两旁的山柳像少女一样撑开雨伞让游客尽情游玩,一棵棵人工培育的云杉和落叶松,屹立在两坡上好像在迎接远方的客人。南岔沟,立地陡峭,怪石嶙立,进沟1kg的地方右崖上有个天然的石洞,洞深12m,洞深处地面上有一清泉,当年有个修道的人在这里苦修3年。山坡上天然的华山松在微风中摇摆,松涛阵阵,溪水长流,山坡上杜鹃花盛开。正沟景区,龙台镇村村通公路项目修至沟口,这条沟悬崖绝壁、奇峰怪石,形态各异,沟系繁杂,呈现出深远幽深的感觉。刺柏长在山崖上,长势苍老有劲,好像我们林业工人一样,不怕苦不怕累,任岁月风吹雨打,坚守自己的岗位。山顶秦岭冷衫,呈现团块状,在太皇山烟雨下时隐时现,登上途中,看不完的锦绣风光,道不完的山水林情,让每一位游客知迷往返。

2 存在的问题

2.1 旅游资源开发资金投入不足

龙台绿色旅游镇2015年批准,起步迟,镇财政资金短缺,仅停留于自然风光,没有形成自然和人文景观的结合;开发绿色景区资金严重不足,还没有形成有组织的体系,有待于大力规划完善服务保障。

2.2 景点单一

龙台镇绿色旅游起步时间短,由于经济限制,发展缓慢,必须结合滩歌林场的林地,合理布局,精心规划,形成具有时代意义的新型绿色旅游镇。

3 发展方向

3.1 定位于“绿色旅游镇”

根据龙台镇发展绿色旅游,首先要考虑资金和人文资源的景观开发和利用,形成综合性的生态绿色旅游区。结合当地的风情、社情、林情为一体的地方文化,让人们融入到自然,了解自然,享乐自然。

3.2 重视当地文化,挖掘提高开发

龙台镇周边有6个行政村,形成了独特绿色的家园,把当地的民族风情置于绿色旅游镇,重点开发位置,选择慈云寺、雪爷庙、财神庙、等能够代表每个宗教活动和乡村文化,结合旅游线路,形成当地具有吸引力的绿色旅游特色。由镇政府牵头建立了金水湾等5个冷水鱼农家乐,按照“一村一品牌、一村一产业”的模式,主打文化牌,发展龙台绿色镇的旅游事业。有效的结合当地农家乐。根据中央一号文件,推动农村三产融合,必须充分挖掘和利用农村资源优势,推动绿水青山成为百姓致富的金山银山。绿水青山、田园风光、乡土文化是乡村独特优势,把优势资源化为优势产业。建立一个绿色旅游区,辐射到每一个林区的行政村,来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精神文明建设。

3.3 逐步完善组织机构,提供绿色旅游服务水平

龙台镇建立绿色旅游区必须提高服务意识,配套接待,吃、住、行,大力吸收有绿色旅游方面知识的人才,积极培养专业技术,有道德,热情服务的人才,拓宽绿色旅游的发展空间,创新发展理念,加强管理和服务水平,吸引更多观光旅游的人们。

3.4 积极提供宣传力度,打造绿色旅游品牌

利用媒体,报纸,网络,电视,交通主干线上设立大型的宣传广告牌,积极引导人们在节假日,观光度假,大力宣传龙台绿色旅游镇的品牌,结合当地的丰富特产,例如竹编、柳编、盆景、根雕、山野菜、核桃等形成独特的绿色旅游区。

2017-04-29

DOI.:10.13268/j.cnki.fbsic.2017.04.039

F590.75

:A

猜你喜欢
武山县绿色旅游
绿色低碳
林业造林方法在武山县造林营林工作中的应用分析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高海拔干旱山区果树建园技术
旅游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
再造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