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血液标本的质量缺陷分析及管理措施

2017-01-20 18:23孙巽华赵翠平
中国卫生产业 2017年15期
关键词:检验科合格标本

孙巽华,赵翠平

1.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伏山镇卫生院检验科,山东泰安 271408;2.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鹤山镇卫生院内科,山东泰安 271406

临床血液标本的质量缺陷分析及管理措施

孙巽华1,赵翠平2

1.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伏山镇卫生院检验科,山东泰安 271408;2.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鹤山镇卫生院内科,山东泰安 271406

临床检验属于非常重要的实验医学,其对疾病监测、预防、诊治具有重要意义,临床血液标本的质量优劣与否会对检验结果产生直接性影响,因此,必须高度重视血液标本检验工作中的常见问题,并制定相应的改善措施。为使检验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就必须确保检验工作自收集标本开始至报告发出的各个环节都精准无误。日常血液检验工作中不仅需要先进的仪器设备,还必须由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操作。该文旨在分析临床血液标本的质量缺陷,并对相关管理措施进行探索。

管理措施;血液标本;质量缺陷

日常临床工作中经常出现血液检验结果和病情不符的情况,少数检验人员和护士缺乏责任心和责任意识,再加上缺乏专业知识指导,无论是在血液标本的采集还是运送过程中,都存在不规范操作的情况。若标本不合格,那么临床诊断和治疗工作效果就会受到严重影响,部分患者需要多次抽血和反复检验方可得到准确检验结果,大大增加了患者痛苦和经济压力[1]。

1 临床一般资料及血液标本不合格的原因探讨

该院检验科详细记录了临床科室送检时发现的不合格标本,通过书面形式向临床科室作出了信息反馈。2013年2—8月该院内科血液标本3 580份,其中不合格血液标本208份,不合格率为5.8%。导致血液标本不合格的主要原因包括标本发生溶血、凝血、标本错误、标本血量不符合要求、送空管、标本未及时送检、护送标本过程中发生标本遗失或标本弄翻、采血部位选择不恰当、患者未按照要求作相关准备工作等。

2 分析血液标本质量缺陷的具体原因

2.1 护士责任心不强,标本发生错误

日常工作中,护士尚未对查对制度进行严格执行,采集血液标本后粘贴了错误标签或采集了其他患者的标本;标本血量不充足,护士因为对具体采血量不了解,往往选择评估的方法对标本进行采集;静脉穿刺抽血过程中出现了一定的困难,抽取了不足量的血液送检。晨起空腹取血的患者数量比较多,试管混放在一起后容易发生漏抽标本现象,也存在送空管到检验科的情况[2]。

2.2 标本发生溶血或凝血

导致血液标本不合格的关键性因素就是血液标本溶血、凝血。导致血液标本发生凝血的主要原因包括:抗凝剂剂量不充足;标本容器不符合相关规定;采血量超过正常标准,与抗凝剂比例不协调;采集血液完成后未及时进行摇匀处理,引起凝血。血液标本溶血的主要原因包括:止血带结扎时间超过既定时间。相关文献发现[3],患者接受止血带捆扎的60 s内,其血液之中的相关指标并无明显变化,但止血带捆扎时间≥3 min,会导致相关指标的成分增加5%甚至更多;进针不准确,针尖在静脉中不断探索,易引起血样溶血和血肿;针头尚未拔下之前,从注射器中直接将血液推送至试管中;静脉穿刺时出现了一定的难度,抽取的血液中出现了较多泡沫,待放置一段时间后泡沫就会发生干燥,此时血细胞受到了破坏,引起溶血现象;进行血液标本混匀操作时,用力较大;运送过程中动作幅度较大,血液样本发生震荡后标本溶血现象随即出现。

2.3 未恰当选择采血部位

护士直接从输液针头内采血或在输液同侧肢体上进行血液采集工作,这样抽取的血液中有一部分是液体,血液发生稀释或输注药物等会对检验结果产生不良影响,举例而言,葡萄糖盐水输液时会显著升高血糖、血钠,同时会降低血氯和血钾。

2.4 患者采血前未作充分准备

患者情绪及采取前运动、进食等均会对检验结果产生影响,一般情况下,临床各项检验的正常参考值都以空腹血液测定值作为依据,若采血前患者进食,那么血液中的诸多化学成分会在一定时间内出现明显改变,医生向患者开出化验单后,护士并未将血液检验的重要意义和相关注意要点向患者宣传普及,本应当抽取患者的空腹血,但抽取的却是进食之后的血液,进而对检验结果产生影响。运动后能量消耗的过程中,体液也会随之发生丢失,剧烈呼吸的情况下许多检验结果都会发生改变。除此之外,患者出现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时会对神经内分泌功能产生影响,乳酸、血糖及脂肪酸等异常升高的情况下检验结果必然受到严重影响。

2.5 采血后未及时送到检查科室

血液标本采集完成后如果长时间放置在室温下,血液会发生明显浓缩,此时血糖和酶活性会显著降低,增加溶血危险性;此外,测定血糖后务必及时进行血清分离操作,以免血糖发生酵解而明显降低;进行细菌培养标本或血气分析后要尽快送检,以免影响检验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4]。

3 管理措施的制定与完善

3.1 增强护士执业道德教育,加大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力度

对护士开展工作责任心的宣传教育,增强其高度的责任感和责任意识,促使其在进行血液标本采集工作时可以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各项操作,采血开始前对患者姓名、化验单等进行认真核对,对各种标本的准确采血量进行明确,同时对容器合格与否、真空采血试管是否存在漏气等情况进行判断,待一切确定无误后才可对标本进行采集[5]。

邀请检验科主任为临床护士进行上课和指导,介绍标本采集工作的重要价值,讲解采集血液标本的正确方法以及检验试剂和需血量的要求,同时对采集标本的注意事项进行介绍,特别是要详细说明新开展检验项目对血液标本采集提出的新要求,重点分析错误不当的采集和送检方法。对岗前培训工作给予高度重视,新护士上岗前必须接受规范采集标本方法的培训和学习,使其检验质量意识得以增强,通过第一时间的培训指导,定会取得理想的工作效率。制定并完善“检验标本采集和送检常规”,并在护士站显眼处张贴,主要包括抗凝剂、采血量、检验项目、正常和特殊说明等内容,以便护士可以随时对照观看[6]。

3.2 严格规范真空系统采血,建立健全标本登记记录

为使标本质量得到保证,第一点就是要求真空采血,根据国际标准化的要求,真空管用处不同,需要采用对应颜色的盖子,对血量进行负压抽取,以免抗凝剂使用出现错误,使抽血量的准确性及血液与抗凝剂比例的准确性得以保障,对血量不足和标本凝血、溶血等相关问题进行良好解决。对标本采集和送检时间进行规定,为每位患者建立标本登记薄,登记标本名称和具体采血时间等内容,并进行签字确认,标本在规定时间送至检验科后,检验人员必须进行全面核对,最后在登记薄上进行签字确认。针对检验科反馈出来的不合格的标本,护士长必须亲自用红笔在登记薄上注明,以便将质量落实到具体的护士身上,避免标本发生遗失,降低科室间矛盾的发生率[7]。

3.3 对标本送检方法进行规范,严把质量管

由培训上岗的护士负责运送标本,全部标本必须进行加盖密封处理,防止其出现污染、倒出等情况,将塑料袋套在外面,并将袋口扎好;要求全部标本运送过程中必须保持竖立状态,避免震荡或电脑;标本和申请条码必须同时送往检验科,不可将二者分开送检。护士长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责任意识,做好标本采检工作的监督管理工作。发现标本质量缺陷问题时要及时采取处理措施;此外,对护士日常操作要随时进行监控和规范,纠正不正确的操作。在科内讨论检验科反馈回来的不合格标本,将护士工作质量和考核结果相关联,杜绝发生类似的问题或事件[8]。

4 小结

血液标本采集质量不仅直接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也直接影响临床诊疗工作能否顺利开展。明确标本质量缺陷及潜在问题,掌握质量控制的关键点和重点环节,通过科学有效的监管措施,可显著提高血液标本合格率,完善医院检验标本质量,提升质量效率,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1]周宏,刘九菊,李宝玉,等.实验前质量控制在确保急诊血液标本质量中的意义[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5,9(23):3493-3495.

[2]吴忠旺,朱林静.血液标本采集不合格的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23):61-62.

[3]李睿玘,高雪娟,董人平,等.规范化收集临床试验标本质量控制程序的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5,30(10):892-894.

[4]秦雪.临床医学检验血液标本质量的影响因素探讨[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3):126-127.

[5]王巧兰.对500份血液标本进行质量控制管理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6,14(9):35-36.

[6]邓定华.浅析血液标本临床检验不合格原因及其质量控制方法[J].医药前沿,2015,7(22):130-131.

[7]葛凤华,于雅宁,元琳,等.不合格血液标本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J].临床医药实践,2013,22(8):611-612.

[8]刘桂华.血液标本采集方法及质量对检验结果影响的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6(5):1149-1150.

R446

A

1672-5654(2017)05(c)-0036-02

10.16659/j.cnki.1672-5654.2017.15.036

2017-02-25)

孙巽华(1977-),男,山东泰安人,本科,主管检验师,研究方向:临床检验。

猜你喜欢
检验科合格标本
《检验科管理规范与操作常规》出版:信息化管理在检验科管理工作中的运用
不明原因肝损害的32例肝组织活检标本的29种微量元素测定
巩义丁香花园唐墓出土器物介绍
COVID-19大便标本采集器的设计及应用
浅析检验科常规生化检验的室内质量控制
不合格的洗衣工
医院检验科生化质量控制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
做合格党员
句子的合格与不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