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三家”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基石

2017-01-23 21:01祝福恩
知与行 2017年1期
关键词:白恩培贪腐家风

祝福恩

·加强党内监督专题(一)·

抓好“三家”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基石

祝福恩

“全面从严治党”是习近平总书记于2014年10月8日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总结大会上首次提出并使用的。在我们党的文献中,在1985年11月24日《关于农村整党工作的部署通知》中首次提出“从严治党”概念,于十三大写入党代会报告,于十四大写入新修改的党章。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在从严治党前加上“全面”二字,成为全面从严治党,又用98个“从严”展示“全面”。可以说,全面从严治党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深层思考和发展,是对我们党从严管党治党的理性升华和总结,是深深打着习近平总书记核心思想印迹的理论概括和见解,在理论创新上显示了习近平同志的核心地位及理论造诣。“全面从严治党”的“全面”二字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人管党治党必须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做到内容无死角、主体全覆盖、贯穿全过程、涉及全主体、抓好全时空。历史与现实表明,以往治党管党忘记或丢掉了家庭、家教、家风的空间,出现了许多副作用。十八届六中全会强调全面从严治党必须抓好“三家”建设,把“三家”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基石。

一、注重“三家”是新版《准则》的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上的讲话明确指出,坚持以全面从严治党为主题,“是完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需要”,“是深化全面从严治党的需要”,“是解决党内存在突出矛盾和问题的需要” 。并且尖锐地指出了党内存在的“十个主义”和“一个奢靡之风”的现实问题,其中许多问题是根源于“家风败坏”。“三家”质量高低已成为领导干部走向辉煌或贪腐的实践起点和根本温床。国情、党情的活生生现实已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

基于此,新版《准则》明确规定:“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注重家庭、家教、家风,教育管理好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严格执行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制度,进一步规范领导干部配偶子女从业行动。禁止利用职权或影响力为家属亲友谋求特殊照顾,禁止领导干部家属亲友插手领导干部职权范围内的工作、插手人事安排。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对来自领导干部家属亲友的违规干预行为要坚持抵制,并将有关情况报告党组织。”这既是仅次于党章的《准则》规定,又是六中全会对现实中“三家”问题的回应,更是对习近平总书记论述的制度性升华和规矩性设计。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纪委十八届六中全会上讲话指出:“从近年来查处的腐败案件看,家风败坏往往是领导干部走向严重违法违纪的重要原因。”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立足党情,坚持问题导向对领导干部“家情”的科学分析而得出的科学结论,是对党内贪腐多发、高发、频发严重问题“家情”原因的深刻剖析。习近平总书记这些论述在十八届六中全会上已上升为党规,并通过《准则》加以回答和回应,显示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党管党的力度、强度和广度,是对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极大升华和深化。

二、家风败坏是领导干部贪腐的重要起因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纪委第六次全会上讲话指出:“我在这里跟大家语重心长嘱咐,要操这点心,家里那点事有不经意可能就溜过去了,要留留神,防微杜渐,不要护犊子。”习总书记讲得何等朴实、深刻、重要,符合党情和家情,自然成为全面从严治党管党的实践和现实。由中纪委拍摄的反腐纪录片《永远在路上》所列举的大量案例,已有力地证明了《准则》规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论述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如,云南原省委书记白恩培,39岁时就成为正厅级领导干部,40多岁成为副部级领导干部,其后家庭、家教、家风都发生了质的异化,向败坏方向发展。白恩培身为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利用职权和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非法收受他人财物,数额特别巨大,其行为构成受贿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犯罪情节特别严重,社会影响特别恶劣,给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特别重大损失。白恩培依法被判处无期徒刑,终身监禁,不得减刑、假释。白恩培的妻子张慧清来到云南后,进入云南电网公司,后成为公司党组书记,而此前她仅仅是一名服务员。在白恩培被组织调查后,张慧清被撤销云南省政协常委、委员资格。白恩培的“夫妻腐”,使其妻子被撤职调查,白也成为终身监禁的第一人。

《永远在路上》披露的周永康与儿子周滨、薄熙来与妻子薄谷开来、郭伯雄与儿子郭正纲、令计划及妻儿等都是如此的“全家腐” “全家贪”。更典型的是原全国政协副主席苏荣,他忏悔地说他是全家腐,他是权钱交易所的所长。苏荣在江西主政时,其家人、亲戚在赣插手工程建设和干部人事,并收受钱财。苏荣自己说,在这个地方当主要领导,本应严格约束自己,为人民谋利益,可是家人却上这儿来谋好处,把自己主政的地方变成了谋取私利的个人领地,这就叫权力异化,忘记了权力是谁给的,忘记了为了谁、依靠谁。“现在放我出去我都没法出去,怎么去见熟人、同学,特别是老领导,我都无法去见面、没脸去见面。”“于姐”即于丽芳作为苏荣的妻子,已成为他主政江西时期权钱交易的 “代名词”,参政、干政、扰政。后来,“于姐”生病住院,在深圳做手术,江西就有一些干部乘飞机到深圳,拿着礼金去探望。苏荣大肆买官、卖官、批发官司,其结果是苏荣和“于姐”及儿子、女儿都进去了,全家涉案人员多达17人。这是多么沉痛的教训,败坏的家风确是领导干部走向违法违纪的重要原因。活生生的现实,令人发指的事实,从反面证明了《准则》规定的及时和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的正确和深刻。

三、苏共亡党皆源于高层贪腐普遍性的“家腐”

苏联是在建党93年、执政74年时先亡党后亡国的。俄罗斯总统普京曾说:“腐败是苏联亡党亡国的重要原因。搞垮苏共的主要力量不是党内的反对派,而是党内的腐败分子。”贪腐是苏共党内高层高官的贪腐、全家腐、身边腐。苏共亡党亡国的悲剧从反面佐证了《准则》规定的重要和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的真理性、可行性。

国内外专家分析苏共亡党亡国的共性结论就是苏共高层领导干部的贪腐并形成特权阶层,诱发全党的腐败,最后脱离群众。苏共高层高官贪腐之因源于“三家”,即家庭、家风、家教的败坏。苏共自列宁病逝后就神化斯大林,大规模为斯大林全家建设“专用别墅”,国家大量公款用于斯大林家庭开支及“豪华生活”。斯大林儿子其身边工作人员趁机搞“贪”和“腐”,各自建乡村别墅,生活十分奢侈,此时已把列宁时期的廉洁丢弃了许多。特别在勃列日涅夫当政的18年,党内贪腐迅速蔓延,远远超过斯大林时期,导致苏共根本的变异。勃列日涅夫其本人及全家大肆搞贪腐,家里多座别墅不说,高档跑车就达50多辆,甚至还养着多名情人。其女婿丘尔巴诺夫,一个人人皆知的大酒鬼被提升为内务部第一副部长,他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贪污受贿多达654 200卢布,约合美元105万元。勃氏一家的贪腐仅是个案。由于当时大部分苏共高层都是贪腐家庭,从而引发苏共的质变,由此导致百姓的反感、反对,使党心、军心、民心涣散,进而在1991年“8·19” 事件中,群众群起反苏共,苏共党员自己反苏共。因此,苏共亡党并亡国就是一种历史性的必然。

以上足见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三家”建设的关键性和重要性。由此证明全面从严治党必须“全面”到“家”,使“家”不成为死角,要严到领导干部的“家”,管到、治到领导干部的“家”。领导干部的“小家”不倒,国家的“大家”就不能倒。中国共产党成功防止苏共亡党亡国悲剧发生已证明了这一点,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人的优良家风、家教、家训已众人皆知,已成为我们党的红色资源和宝贵财富。仅举首任湖南省委书记黄克诚的廉洁家风为证。1949年10月下旬,黄克诚从天津南下湖南,对妻子唐棣华和孩子订两条家规:“一是不准动用公家的汽车办私事;二是不准向公家伸手要照顾。”他的妻子、孩子、亲属都认真遵守家规。中国共产党就锻造了这样一大批党风、家风一致的高级干部,确保了党的不断前进,并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支持。由此可见,“家”的基石不腐、不朽,家庭、家风、家教优良,党风就正,就能带领全党和全国人民在新长征中实现宏伟目标。

(作者系黑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教授,博导)

专家学者笔谈 祝福恩,李辉,陈晓辉.“加强党内监督”笔谈[J].知与行,2017,(1):148-154.

猜你喜欢
白恩培贪腐家风
家风伴我成长
贪腐搭档落马记
百家姓看“家风”
百家姓看;家风
村官贪腐背后的权利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