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理想信念是开展党内政治生活的首要任务
——以政治信仰的内在结构为视角

2017-01-23 21:01陈晓辉
知与行 2017年1期
关键词:政治信仰党性修养政党

陈晓辉

坚定理想信念是开展党内政治生活的首要任务
——以政治信仰的内在结构为视角

陈晓辉

当前中国正进行着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正在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正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办好这些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党要管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管起。思想建设是党内政治生活的首要内容。理想信念是思想的“总开关”。为此,在刚刚结束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新形势下开展党内政治生活的首要任务”。理想信念是政治信仰的一种特殊表现,政治信仰的内部结构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系。鉴于此,今后党内政治生活的首要任务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要严管高级干部

据不完全统计,自十八大以来,我国已有近200名党的高级干部落马。2013年,中组部在全国一些地区就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状况进行了调查。浙江温州市委组织部课题组问卷调查显示,党员对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怀疑”和“不坚定”的,合计占到37.3%。北京朝阳区委组织部课题组问卷调查显示,现阶段“党员干部存在信仰危机现象”的受调查者达到44.1%。而新疆伊犁州委组织部的调查问卷显示,党员和领导干部“信仰缺失”的比例更高(77.8%)。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的攻坚期,各种矛盾凸显,需要全国人民齐心协力渡难关。“政治领袖在普通民众的心中是政府的象征,甚至是整个政治制度的象征, 一个能力超强、 魅力超凡的领导人通常会赢得民众的好感并使他们增强对政府及政党的信任和信心。”党员干部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是生活在广大人民群众中的政治领袖。他们的特殊地位,决定他们的行为具有示范性。他们的理想信念如不坚定,将直接影响到人民群众对改革的信心,影响到改革的进程和成败。为此,习近平总书记把“信念坚定”作为好干部的首条标准。十八届六中全会则直接提出:“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要以实际行动让党员和群众感受到理想信念的强大力量。”把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点聚焦到各级领导干部自身特别是高级干部身上,在《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除了有对领导干部的一般规定,还有对高级领导干部做的具体规定。“打铁先需自身硬”。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只有对共产主义的美好憧憬,只有将马克思主义学懂弄透,只有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才能铸就金刚不坏之身,才能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风浪考验面前无所畏惧,在各种诱惑面前立场坚定,在关键时刻才能让党和人民靠得住、信得过、放下心。

二、要增强党性修养

政党是政治信仰的基础。“在政治过程中, 政党是社会民众接触到的政治系统内的第一个政治组织, 它与社会民众之间的互动最为密切和频繁。因而,对政党的合法性信仰是确立政治信仰的基础。”政党的合法性信仰主要来自于政党的党性。党性是政党固有的本质属性。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的政党,是工人阶级的政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性的核心体现。党员是政党的人格化身,党员能否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人民群众能否相信并认同中国共产党的重要考量因素,同时也是衡量党员干部是否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客观标准。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六中全会上提出,“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增强党性修养”。党员干部增强党性修养的最直接途径是参加党的组织生活。在党组织内部,开展正确的思想斗争,勇于解剖自己,真诚地进行自我批评;诚心接受党组织的关心、帮助和监督;更好地认识和纠正党组织和同志们指出的缺点和不足。当然,增强党性修养,还需要掌握自比、自省、自慎、自律等科学方法。尤其是要学会使用自省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让党员干部正确认识自己、改造自己。党性分析是自省的一种重要方法,它是共产党人依据党性原则、党章和党员标准,对自己的内心世界和外在行为进行的检讨和清理,目标是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和自我提高的能力。当然,也只有通过自省,才会达到自知,进而达到自觉与自律。

三、要维护群众利益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最终要体现到党员干部的实际工作中。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身的特点是不仅要解释世界而且还要改造世界, 如果我们只停留在加强修养方面,而不是践行政党的宗旨上,那么就会使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陷入不稳定状态。政府是执政党理念的具体执行机构,是政治系统的核心结构。对普通民众而言, 更多的是关注政府的工作能力和效力,看它是否能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推动社会发展。党员干部是政府工作的具体承担者。为此,某种程度上,党员干部是否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直接影响着普通民众对政府和政党的认同程度。基于此,我们把党员干部的行为是否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衡量其理想信念坚定的一个重要标志,这也是践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这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是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发展的重要保证。”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领导干部唯奖牌证书及其等级为评价标准,结果,荣誉得了不少,而群众却没有得到任何实惠;有的领导弄一些假大空的“政绩”,来博取上级的好评、媒体的关注,根本不顾群众的利益,甚至使群众利益蒙受损失。“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得民心者得天下”。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就必须紧紧围绕人民群众所思所盼来进行,尤其要关注各方面困难群众。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攻坚阶段,住房难、看病难、养老难等民生问题比较突出。衣食住行是群众的基本需求。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大多数群众实现了丰衣足食,住房成为群众最关切的利益。2013年,我国总体实现基本医保的全覆盖,城乡居民基本医保财政补助标准增加到人均280元。在28个省份开展了大病医疗保险试点,医改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看病难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这些年,企业职工养老金虽实现了“十连增”,然而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却一直只有每月55元,由于物价上涨,保障作用越来越弱,满足不了老年人基本的温饱需求。群众利益无小事。对于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困难,一定要千方百计加以解决,能解决的要抓紧解决,暂时不能解决的要创造条件加以解决。

四、要加强理论学习

十八届六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说:“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自觉抓好学习,增强党性修养。”这就是说增强党性修养,不仅可以依靠党的组织生活,而且还可以依靠理论学习。信仰是高度依赖理论的。意识形态属于理论层面,具有增强人民政治信仰的功效。美国政治学家、政治行为主义的倡导人戴维·伊斯顿曾说:“如果一个系统的成员认为, 他们被意识形态所激发的期望正在付诸实现, 那么, 这种情况将有助于使他们服从各种政治对象。”当前,我们党如果不能从理论上突破,搞不清楚实现共产主义最终理想的途径,那么信仰就坚定不起来。崇高的信仰和坚定的理想信念不会自发产生,必须依靠不懈地用科学理论武装党员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的头脑。正因如此,我们党自成立以来就十分重视意识形态工作中的理论学习,注重从马克思的经典论述和共产主义运动的实践中,感悟和增强理想信念。习近平总书记曾说:“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把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作为看家本领,老老实实、原原本本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新干部、年轻干部尤其要抓好理论学习,通过坚持不懈学习,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解决问题,坚定理想信念。”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最新成果,是今后全党统一思想、指导实践、推进工作的科学指南。“中国梦”是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的核心思想。“中国梦”的提出,就是要求我们放远眼光,学会从战略的高度、发展的视角、理性的态度客观看待当前我国改革发展中面临的矛盾和问题。看到任何社会的发展都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人口多、底子薄、发展快的中国情况更为复杂;看到我们用几十年走过了西方国家几百年走过的路程,发展的快速期也必定是矛盾的浓缩期;看到当前我们正步入改革“深水区”和社会转型期,需要解决的问题更多、更棘手。因而,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是今后党员干部学习的重要内容。感情是追求真理的坚固根基。党员干部要怀着对党和人民的深厚感情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会其中充分体现的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立场、价值追求和思想风范;党员干部要精心研读系列讲话精神的科学内涵和精髓要义,对与履行岗位职责密切相关的重要内容尤其要悉心领会,真正学深学透。党员干部要增强问题意识、以问题为导向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中关于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

五、要完善政治制度

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会坚定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然而如果只片面地强调政治理论学习, 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坚定了理想信念, 但又会导致人们思想僵化, 在盲目信仰中失去了政治自我。如果没有自我意识, 信仰就失去了理性而无助于政治系统的巩固和发展。信仰的这种不稳定状态只有到达对政治制度的层面才会消退。“人们对政治制度的合法性信仰,是在政治制度逐渐完善、 制度化水平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形成的。”长期以来,党内很多同志特别注重通过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理论水平、党性修养力等内在方面,坚定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却鲜有人会把完善党的政治制度与坚定党员的理想信念联系起来。政治制度化的水平体现了政府(执政党)的合法性程度和水平。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党和人民的艰苦探索,我们终于找到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道路,逐步建立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即,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应该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特色鲜明、富有效率的,但还不是尽善尽美、成熟定型的。“一个体现公平与效率, 又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和灵活性的政治制度, 是形成政治制度合法性信仰的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也需要不断完善。“政治制度本身的不断完善是一个制度化的过程, 制度化是解决政治制度合法性的关键所在。”党的十八大强调,要把制度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我们要坚持以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坚持和完善现有制度,从实际出发,及时制定一些新的制度,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提供更加有效的制度保障。

高级领导干部的特殊地位决定,他们是我们党坚定理想信念的重点人群。政治信仰体系中不同组成部分对形成理想信念的作用的差别和稳定性的不同,使增强党性修养等四个方面成为党坚定党员干部理想信念的三个基本途径。这四个基本途径相互补充、相互依存构成了一个有机体系。这一体系时刻警醒我们:党内政治生活在坚定党员干部理想信念的工作中决不能只重视某一种途径,相反,要在兼顾各种途径的前提下,可以根据不同时期的实际情况有所侧重。

(作者系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政治学所副研究员)

〔责任编辑:屈海燕〕

猜你喜欢
政治信仰党性修养政党
巴西主要政党党的标志概观
世界政党与国家治理丛书
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
弘扬抗联精神 加强党性修养
坚定政治信仰 夯实党的政治建设根基
论政治信仰在党的政治建设中的作用
树立党章意识 加强党性修养
传承耀邦家风 增强党性修养
新时代如何准确理解和把握坚定政治信仰
汲取新时代加强党性修养的强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