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建设的调研报告

2017-01-25 03:17文培红张翠莉
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 2017年5期
关键词:太原示范区山西

文培红 张翠莉

(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山西 太原 030012)

加快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建设的调研报告

文培红 张翠莉

(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山西 太原 030012)

建设转型综改示范区,是深化转型综改的重要载体和重要引擎,是推进开发区体制机制“二次创新”的重大举措和重大突破。示范区必须注入解放思想、先行先试的基因,强化顶层设计,推进规划编制和政策制度的创新、人事管理制度、生产要素供给市场化、招商模式、管理制度的改革和突破,真正走出一条产业优、质量高、效益好、可持续的发展新路。

转型综改示范区;改革创新;实践

一、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的基本情况

(一)背景

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凝聚着党中央、国务院对山西的亲切关怀和支持,承载着全省人民的热切期盼和厚望。2010年转型综改试验区获批,成为中国第一个全省域、全方位、系统性的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特别是2012年8月国务院批复山西省转型综改试验《总体方案》以来,全省以综改试验区建设为统领和切入点,按照“总体方案—实施方案—年度行动计划”的推进思路,加强顶层设计,分年度滚动实施重大改革、重大事项、重大项目和重大课题,着力破解制约资源型经济转型的体制机制障碍,释放改革红利、市场潜力和创新活力。从2013到2015年的3年《实施方案》,部署了“5111”重点任务,在事关经济转型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方面不断取得重要进展和突破,一批改革创新制度性成果落地实施。

数据显示:2016年山西省煤炭经济仍占工业经济的46.8%;煤焦冶电等传统产业占到工业经济的74%。2016年下半年,省委书记骆惠宁,时任代省长楼阳生密集调研开发区情况,提出了建设示范区的战略构想,明确了示范区的范围、内涵和定位。10月20日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成立。同时,成立了示范区筹备小组,示范区建设开始启动实施。11月4日,示范区管委会筹委会成立,全面接手示范区工作,各园区开始按新体制运行。12月1日,全省推进开发区改革创新发展电视电话会议在太原召开。

(二)示范区基本情况

建设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是省委省政府作出的重大决策。先后出台了《关于开发区改革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建设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的实施方案》。2017年2月25日,中国共产党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工作委员会、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管理委员会揭牌仪式在太原举行。

示范区位于太原都市区的核心区域,横跨太原、晋中两市,是太原市、晋中市最具活力的黄金发展地带,由太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太原经济技术开发区、太原武宿综合保税区、晋中经济技术开发区等4个国家级开发区,以及太原工业园区、山西榆次工业园区(含山西中鼎物流园、新能源汽车园)、山西科技创新城等3个省级开发区以及山西大学城,共8个园区整合而成,并向南、向北建立扩展区,总规划面积约600平方公里,形成一个战场、两个集团军协同作战格局。

示范区从空间上分为3大片区。根据各片区的地理位置、产业基础和优势,规划布局相应的新兴产业。北部阳曲产业园区,规划面积约105平方公里。其中,原太原工业园区基础区约4平方公里,在阳曲县的扩展区约101平方公里。重点布局新材料、节能环保、绿色食品、文化旅游、健康休闲等产业。

中部产业整合区,包括除原太原工业园区外的7个现状园区,规划面积约151平方公里。其中,学府产业园区(原太原高新区)约9平方公里;唐槐产业园区(原太原经济区)约31平方公里;武宿综合保税区约5平方公里;科技创新城约20平方公里;晋中汇通产业园区(含中鼎物流园)约49平方公里;晋中新能源汽车园区约9平方公里;大学城约28平方公里。主要是对现有比较成熟的产学研体系以及城市功能进行提档升级,重点布局大数据、物联网、电子信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绿色食品、文化创意、跨境电子商务、保税物流、煤基科技研发等产业。

南部潇河产业园区,规划面积约343平方公里。其中,太原约205平方公里;晋中约138平方公里。是示范区建设的主战场。重点布局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产业。

潇河产业园区起步区,约100平方公里(太原60平方公里,晋中40平方公里)。沿潇河两岸布局新能源汽车、移动能源、智能制造、健康医药、电子信息、总部经济、智能物流等多个产业组团,以及金融小镇、智慧小镇、健康小镇等特色小镇;沿潇河生态廊道和潇河两岸,在太原、晋中建一主、一次两个生产生活公共服务中心。

(三)示范区发展目标

一是通过5至10年的努力,把示范区建设成为新体制新机制新政策先行先试的配套改革先导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高地,对内对外全面开放的综合平台,智慧化、低碳化的新型城区,管理规范、廉洁高效的样板区,为全省域转型综改试验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二是“十三五”期间,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保持年均两位数增长。装备制造、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食品加工、煤基低碳研发等新兴产业成长为支柱产业。到“十三五”期末,主要经济指标翻一番,引领带动全省非煤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提高5至10个百分点。

三是重点产业领域科技创新取得明显突破,煤基低碳、智能装备、新材料等科技创新能力走在全国前列。到“十三五”期末,Ramp;D经费投入达到全国先进水平,专利申请量翻一番,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提高15个百分点。

二、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的实践探索

2017年是综改示范区建设的开局之年,也是全省转型综改步入第二阶段、各项改革任务向纵深推进的关键一年。作为全省深化转型综改的重要抓手、重要载体和重要引擎,示范区从谋划之时起就注入了解放思想、先行先试的基因,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取得新的进展和突破。

(一)强化顶层设计,抓好改革谋篇布局

山西省委书记骆惠宁在山西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上强调,以深化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牵引经济转型升级。山西省长楼阳生在山西省开发区改革创新发展大会上指出,要适应转型综改的紧迫需要,把开发区改革创新发展作为战略突破口来抓。示范区建设的总体思路是“整合、改制、扩区、调规”。

一是“整合”,就是把太原都市区内8个园区整合成转型综改示范区,实行“三统一、三不变”。“三统一”,即统一管理、统一规划、统一政策;“三不变”,即太原、晋中两市的人、财、物不变。

二是“改制”,就是理顺示范区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各类利益关系,强化示范区经济属性,剥离社会管理职能,淡化政府色彩,探索职员制改革。

三是“扩区”,就是在整合8个园区现状规划区域约150平方公里的基础上,南边向太原、晋中两市潇河区域扩展约344平方公里,北边向太原市阳曲县扩展约101平方公里,总面积达到约600平方公里。

四是“调规”,就是抓住当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的契机,依法依规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按照“五规合一”要求,科学确定示范区发展布局,做到一次规划到位、滚动开发利用。

(二)推进规划编制创新,塑造百年精品

《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总体发展战略规划》、《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现代产业园区太原起步区规划》、《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潇河产业园区太原起步区专项规划》、《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潇河产业园区晋中起步区总体规划(2016-2030)》,《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潇河产业园区太原起步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等总体规划、控制性规划、专项规划已完成。统筹编制完成“五规合一”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建设、产业发展、土地利用、环境保护规划。

(三)推进人事管理制度改革,激发内生动力

示范区管委会按照省委、省政府总体部署和要求,强化顶层设计,建立“三化”管理运行机制,实行“三制”管理考核办法,设置大部制、扁平化工作机构,先行先试,率先突破。

建立“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管理运行机制,除4个园区的公共职能集中到示范区管委会外,政府投资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组建开发建设、科技产业投资等公司。根据示范区产业发展规划,用市场化办法聘用专业团队,成立产业事业部。

建立“领导班子任期制、全员岗位聘任制、绩效工资制”管理考核办法,实现人事管理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探索职员制,全员聘任上岗,一聘三年。特别是将招商引资业绩纳入薪酬分配体系,着力营造全员招商、亲商、安商、助商的示范区文化。

2016年,原太原高新区、太原经济区、太原综保区、太原工业园区和山西科技创新城管理机构整合进入操作阶段。此番整合形成大部制、扁平化工作机构,不完全与省市部门上下对口。示范区管理机构将由原来的6个减少为1个,内设机构由67个减少为12个,管委会领导班子成员由40名减少为8名。通过引入竞争机制,逐级双选,竞聘上岗,打造一支德为先、廉过关、能出活的战斗队伍。

(四)推进审批制度改革,打造国际水准的营商环境

积极开展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出台了入区企业审批流程及规定,43天办结所有手续。审批流程再造,政府定标准,企业兑承诺。打造审批最少、流程最优、体制最顺、机制最活、效率最高、服务最好的“六最”营商环境。

(五)推进生产要素供给市场化改革,增强综合竞争力

为了给入区企业项目创造一流的投资环境,2017年3月以来通过公开招标的形式,完成水电气等生产要素特许经营市场化运作方案,采取大用户直供方式,让经营主体竞争,打破过去的垄断,使各种要素价格下降10%到40%。

按照国际化的眼光和标准,市场化的方式,改革投融资体制,拟定了18个项目,经筛选确定了13个PPP项目和5个潜在项目,总投资500亿元,利用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公益设施建设。

(六)推进招商模式的改革,快速引进集聚新兴产业

按照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的招商理念,推动龙头加配套企业、合作共建园区、市场化招商代理、设立招商专员等多种招商新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批具有带动引领作用的企业入驻示范区。2017年4月底100平方公里的起步区开工建设,首批投资千亿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正在落地。

示范区将以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为突破口,着力打造装备制造、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汽车及新能源汽车、文化创意、未来先导等七大产业集群,加快构建多元化中高端现代产业体系。

(七)推进管理制度改革,聚焦经济建设主业

理顺了与地方政府的管理职能,将征地拆迁、城中村改造等社会事务移交县区政府,示范区集中主要精力在经济建设的主业上。

打造示范区融资平台,弥补以往资金运作的短板,总规模6个亿的能源产业基金正式运作。

打造示范区,建设开发区,将50家区属国有企业整体重组为投资控股集团公司,对土地、楼宇、综合管廊等资产进行多样化市场运作。示范区现有3个基金——产业发展基金、基础设施建设基金、成果转化基金。

(八)推进政策制度创新,促进长效发展

山西省委、省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开发区改革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建设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的实施方案》《关于组建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管委会的框架意见》《关于开发区改革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了示范区建设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示范内容、改革举措和保障措施。其中,保障措施招招见实。如:示范区用地在全省实施占补平衡。对2016至2020年示范区省、市两级分享税收收入增加部分,由省、市财政通过专项转移支付给予支持。省财政每年从年度科技预算资金中切出1亿元专项支持示范区科技创新。2017年3月30日,山西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七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行政管理事项的决定》,这一决定的通过,为综改示范区管委会行使有关行政管理权奠定了基础。

三、加快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建设的决策部署及建议

(一)习近平总书记指示

2017年6月21-23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山西视察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实现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发展,形成产业多元支撑的结构格局,是山西经济发展需要深入思考和突破的重大课题。党中央赋予山西建设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重大任务。山西要用好这一机遇,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解决制约发展的结构性、体制性、素质性矛盾和问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转型发展,以创新驱动推动经济转型发展,以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推动经济转型发展,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经济转型发展,真正走出一条产业优、质量高、效益好、可持续的发展新路。

(二)省委省政府总体部署

2016年6月29日,对全省学习宣传、贯彻落实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出总体部署。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骆惠宁指出:要认真落实习总书记关于扎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指示精神,真正走出一条产业优、质量高、效益好、可持续的发展新路。一要坚定提升经济转型发展思想自觉。旗帜鲜明引领转型,综合施策推动转型,提高标准倒逼转型,创优环境保障转型,实现转型综改试验区的“再出发”。保持转型定力,在经济困难的时候主动转型,在经济向好的时候强力转型,努力开创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发展新境界。二要继续抓好经济转型发展重点举措。把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深化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作为经济工作的主线,把煤炭去产能作为主要任务,全面推进“三去一降一补”。横下一条心,着力从煤以外寻找战略支撑点,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加快构建多元化中高端产业体系。推动各级各类开发区改革创新发展,加大“转型综改示范区”建设力度。大力优化营商环境,全面打造“六最”投资营商环境。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扎实推进技术创新成果转移转化、企业创新主体建设等“十大创新行动”。落实好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实施意见,用“一流人才政策”,引进海内外一流人才智力,打造我省一流人才队伍。主动对接、积极参与“一带一路”、环渤海经济圈、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雄安新区建设,全面打造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完善并落实区域经济转型升级考核评价办法。三要深入破解经济转型发展重大问题。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经济转型发展,加快形成与转型发展相适应的制度安排和政策体系。认真贯彻习总书记关于能源革命的战略思想,使山西实现从“煤老大”到“全国能源革命排头兵”的历史性跨越。深化国企国资改革,抓紧制定配套政策并认真实施。深化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充分发挥对全省的战略牵引作用,加快先行先试,努力探出新路子。深入挖掘弘扬山西重商文化传统和“晋商精神”,扩大对内对外开放,进一步积聚经济转型发展的内力和外力。

2017年6月27日下午,省委副书记、省长楼阳生在太原市调研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建设情况。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按照6月26日省委常委(扩大)会议部署,要把深化转型综改作为重中之重、要中之要,充分发挥示范区主战场主引擎作用,着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培育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形成多点产业支撑、多元优势互补、多极市场承载、内在竞争力充分的现代产业体系。要把发展的基点放在创新上,着力构建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机制,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打造创新和人才高地。要大力实施开放带动战略,把握我省作为“一带一路”大商圈和环渤海经济圈重要成员的定位,抢抓机遇,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加大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力度,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

(三)建议:在示范区内设立军民融合产业园区

军民融合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通过近期的调研学习,我认为应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精神,在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内增设军民融合产业园区,推进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

(责编:杨 艳)

F299.27

A

1008-8431(2017)05-0021-04

2017-06-07

文培红(1969-),女,中共太原市委党校行政学教研室副教授;张翠莉(1976-),女,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哲学教研室讲师。

猜你喜欢
太原示范区山西
我在山西等你
山西老陈醋保护有法可依
乡村振兴“太原模式”亮起来
河滩地建起中药材示范区
太原清廉地图
山西:抓紧抓实春耕生产
人造太原
山西叹五更
除夜太原寒甚
中国第三个国家级入境再制造示范区通过验收